•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2 15:52: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正午之时,大明王朝新天子朱厚熜身着衮冕,由大明门中门进入紫禁城。而在登基之前,皇帝先到宫中拜见了他的亲祖母:宪庙贵妃邵氏。

这里略作解释,所谓的“宪庙”,是对朱厚熜祖父明宪宗朱见深的敬称。此时的邵贵妃已经寡居三十四年,而且早已双目失明。听说亲孙子做了皇帝,邵贵妃激动万分,从头到脚一遍遍地摩挲着朱厚熜,忍不住老泪纵横。

世宗入继大统,妃已老,目眚矣,喜孙为皇帝,摸世宗身,自顶至踵。—《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那么这位邵贵妃身上有什么故事?亲孙子做了皇帝以后,她的待遇又有哪些提高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咫尺之遥的皇位

邵氏,杭州府昌化县(今浙江杭州)人。嘉靖朝内阁首辅严嵩曾经编纂了一本《钤山堂集》,里面收录了他为邵氏之父邵林所写的神道碑,提到邵林及其妻杨氏均早逝,故而邵氏在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被选入内庭,侍奉皇太子朱见深。

不过在朱国祯所著的《涌幢小品》之中,却称邵氏“知书有容色”,入宫前曾有七次许配经历,可惜未婚夫每次都暴疾而卒。甚至有一位不信邪的指挥使已经骑上马准备去迎娶新娘,结果却半路坠马而死。

年十四,聘者七人皆死。一指挥聘之,已上马迎矣,坠而死。其父充漕卒,携至京师。—《涌幢小品卷之五·母后奉迎》

朱国祯是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进士,明熹宗天启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曾经出任《国史实录》的总裁官。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想来不会刻意去诽谤本朝皇后。不过如此神奇的“克夫”经历,不知道是怎么突破层层审查入宫的。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此外据朱国祯所说,邵氏在入宫之初并不得宠。但在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年底,宪宗在赏月之时途经邵氏所居住的别院,被其吟诵的诗句吸引,“遂召幸焉”,生下朱厚熜之父兴王朱祐杬。那么这首诗的水平如何呢?我们来看看:

宫漏沈沈滴绛河,绣鞋无奈怯春罗。

曾将旧恨题红叶,惹得新愁上翠蛾。

雨过玉阶秋气冷,风摇金锁夜声多。

几年不见君王面,咫尺蓬莱奈若何。

谈不上有多好吧,可能是那句“几年不见君王面”打动了宪宗。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七月,宪宗第四子朱祐杬出生。当年十月,邵氏以诞育皇嗣的功劳被册封为宸妃,在宫中地位仅次于皇贵妃万氏和皇后王氏。

此后在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十月和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六月,邵宸妃又先后生下宪宗第五子朱祐棆和第八子朱祐橒。能够在万皇贵妃一家独大的情况下,接连为皇帝生下三个儿子,可见邵宸妃无论智商还是情商都很高。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当时的皇太子虽然是宪宗第三子朱祐樘,但是他的地位并不稳固。当年其生母纪淑妃之死,朝野上下都认为和万皇贵妃有关。万阿姨虽然比宪宗年长十七岁,也怕皇太子登基之后对她进行清算。恰好此时亲信太监梁芳鼓动她先收朱祐杬为养子,再将朱祐樘废黜而立其为皇太子,据说宪宗也颇有此意。但由于泰山接连地震,被认为是天象示警,朱祐樘才最终逃过一劫。

帝视内帑,见累朝金七窖俱尽,谓芳及韦兴曰:“糜费帑藏,实由汝二人。”兴不敢对。芳曰:“建显灵宫及诸祠庙,为陛下祈万年福耳。”帝不怿曰:“吾不汝瑕,后之人将与汝计矣”。芳大惧,遂说贵妃劝帝废太子,而立兴王(即朱祐杬)。会泰山累震,占者言应在东朝。帝惧,乃止。—《明史卷三百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正月,万皇贵妃薨逝。宪宗在备受打击之余,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为此他不得不提前预备后事。当年七月十一日,朝廷举行封建亲王大典,其中邵宸妃的三个儿子:朱祐杬封兴王、朱祐棆封岐王、朱祐橒封雍王。当月二十七日,朝廷再次举行封妃大典,其中邵宸妃进封贵妃。

八月二十二日,宪宗驾崩,皇太子朱祐樘继位,即明孝宗。宪宗后宫之中,除了皇后王氏被尊为皇太后之外,其余妃嫔前面统一加“宪庙”二字以示区别,比如邵氏就被称为“宪庙贵妃”。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接连去世的儿子们

孝宗登基之后,宪宗其余诸子也要开始陆续就藩。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九月,兴王朱祐杬之国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二月,岐王朱祐棆之国湖广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八月,雍王朱祐橒之国湖广衡州府(今湖南衡阳)。

不过邵贵妃可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三个儿子竟然全都死在了自己之前。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十月,岐王朱祐棆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谥曰惠。由于岐惠王无嗣,其棺柩被运回京师安葬于城西翠微山。而其幼女则被取入宫中,交由王太后抚养,但很快就在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六月不幸夭折。有人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不是由邵贵妃这位亲祖母抚养?道理很简单,王太后是岐惠王嫡母,自然要担负起抚养其幼女的责任。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正月,雍王朱祐橒去世,年仅二十岁,谥曰靖。雍靖王同样无嗣,故而其棺柩也被运回京师安葬,王妃吴氏则就此留在京师生活。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兴王朱祐杬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谥曰献。兴献王长子出生后五日即夭折,次子朱厚熜现年十三岁,服满之后便可以袭爵兴王,故而朱祐杬无需归葬京师。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短短十八年时间里,邵氏的三个儿子便接连去世,而且仅仅留下一个孙子,想来她的心中也是悲凉无比。只不过无论是邵氏,还是此时的朱厚熜本人,都不会想到她们祖孙竟然会有见面的那一天。

倍受屈辱的皇太后尊号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十四日,当朝皇帝朱厚照驾崩。由于他本人既无子嗣,又无兄弟,生前也没有过继一位皇子养在宫中,大明王朝的帝位传承出现了巨大的危机。经过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的一番商议,大行皇帝生母张太后决定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条文,命朱厚熜赴京“嗣皇帝位”,这才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当时谁都认为朱厚熜只是一个来自于安陆的乡下王爷,可以随意拿捏,故而杨廷和提出“兄终弟及”的前提是弟弟继承哥哥,而不是堂弟继承堂兄。那么怎么样才能满足这一条件呢?很简单,把朱厚熜过继给孝宗,然后称呼生父朱祐杬为“皇叔父兴献大王”即可。在杨廷和看来,朱厚熜能够认孝宗为爹,朱祐杬还能被称为“皇叔父”,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然而朱厚熜年纪虽轻,却一眼看穿了杨廷和的心思,不过是想用相权压制皇权而已。如果可以过继,《皇明祖训》又何必画蛇添足加一个兄终弟及呢?如果可以过继,为什么不给大行皇帝过继一个儿子?为什么孝宗不可以绝嗣,大行皇帝就可以绝嗣?所以朱厚熜很笃定,我这个皇帝就是天选之子,大不了我不干了,看你杨廷和怎么办。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文官们稍作退让,朱厚熜终于为爹娘争来了“兴献帝”和“兴国太后”的名分。然而到了邵贵妃头上,又碰到了难题。按照辈分,邵氏应该被尊为太皇太后。但当时宫中最为强势的是孝宗元后、现如今的慈寿皇太后张氏,她如何肯接受邵氏这位平白无故多出来的太皇太后。

而对于朱厚熜来说,毕竟还是亲爹的名分更重要,所以他适时做出妥协,同意只给祖母一个“寿安皇太后”的尊号。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三月十五日,朱厚熜正式颁诏天下,上圣母张氏尊号为“昭圣慈寿皇太后”,皇嫂夏氏尊号为“庄肃皇后”,圣祖母邵氏尊号为“寿安皇太后”,本生父朱祐杬为“兴献帝”,本生母蒋氏为“兴国太后”。

皇帝心里憋屈啊,明明祖母的辈分高,不但不能被尊为太皇太后,连徽号也只有两个字,而张氏的徽号却有四个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些账今后自然要一笔笔算,皇帝暗暗下了一个决心。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当年四月二十九日是寿安皇太后生日,张太后的生日被称为圣旦,而邵太后的生日则只能被称为令旦,嫡庶之分就是这么严格。当时为了皇帝大婚,需要让全国各地经过层层选秀进京的秀女,再入宫接受简选。此事朱厚熜本来想用亲祖母的名义传旨,未曾想却被杨廷和驳回,潜台词自然是她怎么配!

先是司礼监官传谕内阁,以大婚礼取到女子赴宫简选,欲从寿安皇太后传旨。大学士杨廷和等再言其不可。云去年宣谕礼部举行,今春分遣司礼监官选取,皆由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诰谕,在廷之臣与天下之人皆知之。今日传旨改从寿安,事不归一,礼不由正,何以昭示中外?乃传奉昭圣懿旨行之。—《明世宗实录卷十七》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九月皇帝大婚,寿安皇太后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孙媳妇,也算是老怀大慰。

合葬茂陵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十一月十八日,寿安皇太后崩。十二月二十二日,朱厚熜为祖母上尊谥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皇太后”,简称“孝惠皇太后”。鉴于邵氏这个皇太后的尊号实在太水,外加宪宗茂陵中已经入葬了宪宗继后孝贞纯皇后王氏,以及孝宗生母孝穆皇太后纪氏,所以一开始廷议打算在天寿山另外择地安葬孝惠皇太后。

经过一番勘查,礼部右侍郎吴一鹏报上来一处吉地:橡子岭。橡子岭位于天寿山诸陵之西,不但位置偏远,而且与太宗长陵、仁宗献陵相望,因此朱厚熜并不满意。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倾向于将祖母与祖父合葬于茂陵。对此杨廷和再次跳出来反对,认为在茂陵之内大兴土木,宪宗皇帝在天之灵岂能自安?

帝欲明年二月迁葬茂陵,大学士杨廷和等言:“祖陵不当数兴工作,惊动神灵。”不从。—《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朱厚熜气炸了,杨廷和你想干吗?我爹是谁你要管,我奶奶葬在哪里你还要管,这大明的皇帝到底姓朱还是姓杨?这一次不管杨廷和怎么反对,朱厚熜一概置之不理,最终决定将祖母祔葬茂陵。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正月十九日,山陵动工。二月十一日,孝惠皇太后梓宫发引,并于二十五日入葬茂陵玄宫。由于邵氏并非宪宗嫡后,神主不能祔享太庙,只能奉安于奉慈殿。

结语:到了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此时的朱厚熜已经取得了“大礼议之争”的阶段性胜利,在朝中的根基也早已稳固无比,他要重新为祖母争取名分。当年七月大学士张璁上言,指出当年正是因为张太后的关系,才止尊称邵氏为皇太后。此事大为荒谬,必须予以纠正。

或谓称孝惠太皇太后似有加于昭圣皇太后,殊不知昭圣皇太后自与章圣皇太后为等辈。况孝惠已崩逝,今加太字,正别庙中世代之称,夫何嫌哉?—《明世宗实录卷七十八》

明朝邵贵妃从克夫到母仪天下的传奇人生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六月,皇帝敕谕礼部,对当年礼官止将邵氏尊为皇太后的举动大加鞭挞,斥之为“昧于正礼,谬执偏见”,要求速速改正。当年七月,朱厚熜为祖母重上尊谥为“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太皇太后”,简称“孝惠太皇太后”。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九月,皇帝更进一步改尊祖母为“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皇后”,简称“孝惠皇后”,并将其神主奉安于茂陵陵殿。在大孙子的努力之下,邵氏终于从耻辱的皇太后先是升格为太皇太后,最终得享皇后尊号,也算是含笑九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皇后胡善祥:从平民到皇后的传奇人生
明朝永乐15年(公元1417年),皇太孙朱瞻基19岁。明成祖朱棣一向喜欢包办子嗣孙辈的婚姻,他下令为孙子朱瞻基选妃。司天宫占卜,对皇帝说,美女妃应在济河一带。皇帝下令派人去山东查
2023-10-09 15:42:00
王氏:从克夫之女到皇后的传奇人生
...18岁嫁人19岁便死了老公。后来再嫁,又死了老公。如此克夫,十里八乡的男士望而却步,无人敢娶她。姿色一天不如一天,王氏为此时常郁郁寡欢。王氏(剧照)他的父亲王奉光对她的婚事十
2024-01-14 11:27:00
...婚夫都在圆房前离奇死亡。此后,再也没有媒人敢为这个克夫的小姑娘牵媒搭线了,附近的男人对她也都畏之如虎,远远躲着她,生怕沾惹上倒了霉运,时间久了,她也成为当地的名人,当然名声是
2023-09-02 17:03:00
他是明朝最敬业的皇帝,操劳18年一生勤政爱民
...、荒淫无度。朱厚照将朱佑樘一手建立的功业荡然无存。明朝从此步入消亡之路。每当想起朱佑樘勤政爱民的盛世,百姓们无不惋惜,痛彻心扉。明朝最终灭亡的元凶,正是这荒唐昏庸的皇帝朱厚照
2024-01-22 21:21:00
明朝传奇皇帝朱佑樘,带领明朝走向中兴
...了皇室背后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呢?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个明朝的传奇皇帝,他带领明朝走向中兴,一生只有一位妻子。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就走上了下坡路,朝堂中争权夺利,地方上叛乱四起。当时
2023-02-04 17:00:00
明朝两位传奇皇帝嘉靖与万历不得不说的历史
明朝有两个皇帝创造了传奇,他们一个20年不上朝,一个28年不上朝。他们分别是嘉靖帝和万历帝。特别是万历,可谓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一位皇帝,能达到28年不上朝堂干活,还是在当政期间。
2023-10-03 20:09:00
孙贵妃:从战乱孤儿到朱元璋的宠妃
...某一天,朱元璋做出了一个让人们震惊的决定,他封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公主,那就是他的长女朱镜静,她被册封为临安公主。临安公主是朱元璋的长女,也是他最疼爱的女儿之一。
2023-10-21 15:23:00
明朝宫廷风云:万贵妃与朱见深的传奇爱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宫廷的权谋与情感交错成一幅绚丽的画卷。而其中,万贵妃的传奇一生更是令人扑朔迷离,悬念丛生。我们将深入挖掘她与明宪宗朱见深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解开历史的谜底。万
2023-11-11 06:06:00
万历皇帝朱翊钧与宫女王氏的传奇故事
...,改次年为万历元年,史称万历皇帝。从此,朱翊钧创下明朝两个纪录:在位48年,年号使用49年,夺得桂冠。 最初十年,上有母亲摄政,内由太监冯保担纲,武有戚继光、李成梁等驻守边
2024-02-13 05: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