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万贞儿与朱见深是真爱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2 14: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475年,成化皇帝朱见深一觉惊醒,哀声连连,愁容满面。身边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出一句话“万岁......”却令朱见深面露惊容。

皇家子弟的不幸童年

朱见深是明英宗的长子,“土木之变”后,叔父监国,祖母孙太后为防有变,被立为太子,由祖母孙太后的侍女万贞儿照顾。

3年后,叔父不仅废除朱见深太子身份,还把他赶出紫禁城。5岁朱见深感受着人生的大起大落,还好,在孤苦伶仃的日子里,万阿姨和他在一起。朱见深对这位比自己大17岁的阿姨逐渐产生一种说不清的依赖感。万贞儿与朱见深共同品尝生命的苦果,也品尝了甜蜜的禁果。四目相对是说不尽的浓情蜜意。这份甜蜜可以长久维持下去吗?

朱见深10岁再次成为大明帝国的皇太子。很快,明英宗为儿子安排吴氏、王氏、柏氏3人在身边。朱见深继位,吴氏升格为皇后,王氏、柏氏为妃。

尊贵皇后的替代人生

吴皇后满心以为会与年轻的皇帝相悦甚欢,谁知情况完全出乎意料。每夜坤宁宫的孤灯,始终等不来帝王的温存。

皇帝去了哪里呢?红纱灯只为万贞儿起落闪烁。

朱见深为何对万贞儿情有独钟,是万贞儿貌美过人,还是有特殊之处。皇帝的母亲周太后难以理解儿子如此专注的爱情,不禁发问∶“万贞儿长得真有那么美,值得你一个皇帝围着她转吗?”儿子回答∶“我和她在一起安心,而不只在于她的美貌。”

可年轻貌美的吴皇后怎么能够容忍?一次,她抓住万贞儿一个小小的过错,借题发挥,结结实实地打了万贞儿一顿板子。

这顿板子在空中划了一圈,最后落回到吴皇后自己头上,皇后的凤冠被打落在地,废置别宫,还取名安乐堂。

在朱见深心里,皇后非万贞儿不可。皇太后是绝不会允许一个宫女出身、年老色衰的人母仪天下的。兜兜转转,低眉顺目地王氏做了继任皇后。

这位新皇后深知自己的位置其实不过是替万贞儿坐的。深宫内苑做皇后,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这位王皇后无声无息地守起活寡。

无缘见面的皇太子

1466年,37岁的万贞儿产下一子,朱见深大喜过望,认定这个孩子为皇太子,万贞儿获得了仅次于皇后的名分——贵妃。这个皇长子成了万贵妃最可靠的护身符。

万贞儿从最底层的侍女做起,30多年苦苦挣扎,终于以皇长子母亲的身份,晋级贵妃,可谓实至名归,苦尽甘来。

万贞儿担心皇帝给的爱情会变,于是对这个孩子格外爱惜。可是好景不长,命运弄人。孩子未满周岁就夭折了,但是朱见深对万贞儿的爱一如既往。

可是,皇家不能后继无人,大臣纷纷上表,“望皇帝为江山社稷着想,要开枝散叶,广施恩泽。”

朱见深气愤的说“这是皇家的事,不用你们操心。”

话虽如此,但是,江山社稷不能不顾,在其位谋其政。

朱见深也是男人,一年后,柏妃为皇帝生了第二个儿子。两岁时,这个男孩被册立为皇太子。然而,死神再次降临后宫。关于孩子的死因,一时流言四起,直指万贵妃。

真是其所为,还是遭人嫁祸?但是作为孩子父亲的朱见深,并没有伤心彻查此事。

怪事连连的后宫

此事后,宫中陆续有人怀上龙种,但是很快就会堕胎流产。所有人心知肚明,敢怒不敢言。

朱见深也感觉到万贞儿的变化,只是选择沉默,留宿其他宫院,甚至宠幸宫女,生活好像放的更开了,活得更潇洒了。

这是一场精子与毒药的竞技。

1475年,29岁的朱见深已经有白头发了。这天,一觉惊醒,感叹自己人老了,可是还没有儿子。身边伺候的太监张敏,就势跪倒∶“老奴死罪!老奴欺君,万岁已经有儿子了。”皇帝愕然,忙问孩子在哪里。张敏如实相告“老奴说了就得死,可是万岁一定要为皇子做主呀。”

张敏已经自己将命不保,同时也委婉地质疑皇帝保护骨肉的决心和能力。

朱见深将信将疑,直到司礼太监证明张敏说的是真的,才高兴的哈哈大笑,命人赶紧把皇子接过来。

一家三口终团圆

说起这个孩子的母亲纪氏是宫女出身,由于其美丽和聪慧升为管理内廷书库的女官,被皇帝临幸。

纪氏怀孕,万贵妃也送来堕胎药,可是孩子并没有如常所愿的死去。当纪氏小腹一天天隆起,太监张敏向万贵妃以一种怪病敷衍过去。后来,纪氏在北海西侧的安乐堂生下孩子

母亲抱着儿子彻夜未眠,心里很是害怕,对着赶来探望的太监张敏说∶“把孩子抱走,溺死。”张敏说∶“皇帝还没有儿子,怎么能就这样丢弃呢?”不久,又一个女人加入了这场极度危险的游戏。几年前被废居此的吴皇后,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一丝希望。两个未曾绝望的女人哺育孩子一天天长大,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这个孩子连哭泣都成了奢望。

父子相见的那一天,朱见深抱起孩子看了很久,流泪说∶“是我的儿子,像我,像我……”

虽为帝王,却也有着如常人般的感情。

短暂的天伦之乐

纪氏终于盼到父子相认、夫妻再见,朱见深赐长乐宫,后来的永寿宫给母子二人居住,也常来看望母子两。

一个月后,一天纪氏和儿子正在院中玩耍,宫女端来一碗汤药,说是万贵妃赏的,纪氏知道要来的还是来了。太监张敏几天后也误食金子去世,这是巧合吗?

因为皇帝父子相认的那一天,紫禁城一片欢腾,万贞儿几乎要崩溃,疯狂地哭喊着∶“你们骗我,你们骗我……”一个月后,宫里接连有人暴亡。

小皇子的生命变得岌岌可危。这时,祖母周太后将这个可怜的孩子拉进自己的怀里。偌大紫禁城,恐怕只有周太后的臂弯,才可以挡得住万贞儿的杀手。

时年58岁的万贞儿在一次鞭打女婢时毙命身亡,宫中女人都松了一口气,可是,40岁的成化皇帝朱见深却一下子失了元气,哀叹命不久矣。

几个月后,抑郁而终。

@在历史对话中学智慧在历史对话中,感悟人生。

自古后宫多是非,是人性还是人为。万贞儿和朱见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错爱一场;是母子情怀还是夫妻同命。历史只留下过往一双人,古今两码事。

古往今来情字说不断、理不清,愿你我得人所愿,有人所爱,爱及所得。

万贞儿与朱见深是真爱吗

万贞儿与朱见深是真爱吗

万贞儿与朱见深是真爱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5:45:4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痴情皇帝朱佑樘与皇后的爱情,一生的苦换来的甜
...他获得了无上的荣耀,但是他的心却一直空落落的。遇到真爱,情深不寿朱佑樘被皇太后带到了身边抚养,虽然在她身边朱佑樘很安全,但是他却一直有很多心事未曾说出口。朱佑樘感到了人生的孤
2023-12-06 14:57:00
朱见深对阿姨级别的贵妃集万千宠爱,这个阿姨却差点毁了大明朝
...走!她下达了命令:“溺死那个孩子!”接受命令的人叫张敏,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宦官,他奉命来到纪姑娘的住所,推开房门,看见了纪姑娘和她怀中正在吃奶的孩子。这一次,纪姑娘不再惊慌了,
2023-02-18 16:24:00
明朝的秘密:朱见深与他的隐秘皇子
...万贵妃便重罚了当时处理堕胎事情的所有下人,派大太监张敏亲自去溺死这个婴儿。于心不忍的张敏抱着小皇子,纪氏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张公公,皇上没有子嗣,每天愁眉不展。您真的为大明的
2023-09-11 22:35:00
皇帝的专情:明孝宗与张皇后的故事
...下了孩子。然而万贵妃知道后,十分生气,于是找来太监张敏,希望他能够去将皇子杀掉,不过最后张敏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和纪氏一起偷偷将孩子藏了起来,就这样,朱佑樘一直长到了6岁。后来
2023-11-01 07:02:00
历史上第一个享受“一夫一妻”制度的女人
...下了一个孩子,万贵妃听到很诧异,也很生气,找来门监张敏,安排他去将皇子杀掉,但是张敏,最终没下得了手,和可怜的纪氏一起偷偷将孩子藏匿了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
2023-04-21 10:48:00
皇上:头发都白了,还没有儿子!太监:皇子已经6岁了!
...天都要忙于国事,更要担忧没有儿子继承他的皇位。太监张敏听后扑通跪地,给了他一个大惊喜:“皇上,您有儿子,已经六岁了!”朱见深一心想要个儿子继承大明的天下,为何连自己儿子6岁了
2024-08-07 18:02:00
明朝女俘虏得到皇帝的宠幸,生了一个儿子成千古名君
...已经打掉了”万贵妃信以为真,这才作罢。后来在一个叫张敏的太监的帮助下,怀孕的纪淑妃被迁移到偏僻的西宫生活,在那里悄悄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不过由于害怕万贵
2023-02-05 22:13:00
成化年间的太监张敏是怎样保住皇室血脉的
...史料,我们发现明朝其实还是有好太监,比如成化年间的张敏。就是因为此人一次善心大发,才保住了皇帝的血脉,继而挽救王朝。故事还是要从成化皇帝说起。成化皇帝,史称明宪宗,也叫朱见深
2023-04-23 14:28:00
明孝宗朱祐樘开创了弘治中兴,你知道他的童年有多惨吗?
...没有停手,她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万贵妃又派遣太监张敏前去溺死这个孩子,但是张敏却没有忍心去杀死这样的一个孩子,他不愿意让这个小生命在自己手上夭折。他将这个孩子藏了起来,每天
2023-01-08 16: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