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收到一份来自吏部的奏折,朱元璋看过之后,立即命人把吏部尚书詹徽请来,对詹徽说:“朕看了你送来的官员升迁名单,基本没有问题,只有一人暂时不可升迁,此人就是义。”蹇义是明朝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是历经六朝,尽忠职守,是明朝的一代名臣。不过,此时的蹇义还是一位经验不足的中书舍人,只能算是个小人物。
朱元璋为何不让蹇义升迁呢?吏部尚书詹徽也不明白,詹徽当了三年吏部尚书,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他深知蹇义是个人才,为了不埋没人才,詹徽挺直腰板问朱元璋:“臣斗胆问陛下,蹇义素来勤勉,如今任满3年,不知犯了何错,却不准升迁呢?”《明史·蹇义传》给出了答案:
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
也就是说,蹇义3年任期已满,本应该升迁,但朱元璋要重点培养蹇义,所以故意不给他升官,让他干满9年再提升官的事情。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个蹇义。
蹇义,重庆人,本名叫蹇瑢。蹇义小时候是个“神童”,才华卓然,当时的重庆知府曾评价蹇义:“这个孩子以后的成就肯定超过我!”洪武十八年,22岁的蹇义一举考中进士,入职翰林院。朱元璋是一位脾气刚硬的帝王,大臣们的奏折,稍微不顺朱元璋心意,便会遭到朱元璋怒斥。因此引起了朱元璋对他的重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