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其出镇同州,授任匡国军节度使,次年被召回拜为司空。天福元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攻灭后唐,建立后金,冯道被授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度拜相。后冯道奉命出使契丹,返回后被加授司徒、兼侍...……更多
五代十国乱世纪实:从后梁到后周的兴衰历程
...。十一月,耶律德光在太原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石敬瑭也因此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的地位并不稳固,他对契丹的屈辱行为,遭到人民的唾弃。尽管石敬瑭卑躬屈膝地...……更多
...借口。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串通契丹人灭亡了后唐,又于天福二年(937)任命杨凝式为检校兵部尚书。两年后,杨凝式以礼部尚书之职致仕,此后闲居洛阳。闲居期间,杨凝式更加癫狂,常常有对官员的冒犯之举,但因为其名声...……更多
聊聊五代十国之五代53年历史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公元907年,朱温因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而被唐僖宗拜为宣武军节度使,遂而成为唐末最大的藩镇割据势力,随后,朱温弑杀唐昭宗,又逼迫其子唐哀帝禅位于自己后,篡唐称帝,建国...……更多
捋一捋五代十国之间的关联
...可谓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黄巢手下一个大将名叫朱温,这家伙深得黄巢信任,可是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卖了一个好价钱!在黄巢与唐朝争夺天下的时候,朱温果断反叛黄巢,成为了唐朝的宣武军节度使,从而导致黄巢的...……更多
...鲜有得以善终者。唐朝末年,李唐宗室也迎来一次杀戮,朱温大肆残杀皇室血脉,比如杀了唐昭宗十余子,只有一人偶然逃过一难。朱温与五代十国乱世,让李世民后裔死伤惨重,甚至恰如史书记载的“天潢贵胄,转徙流亡,无...……更多
冯道:乱世中的文人智囊,十朝元老的人生传奇
...道的相位,改派他出任匡国军节度使,后来又拜为司空。天福元年(936),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勾结契丹人南下消灭后唐,随后建立了后晋政权。为了争取各方支持,石敬瑭将德高望重的冯道拜为宰相,后来又派遣冯道为...……更多
唐朝之后,陆续更替了五个朝代,其中一开国皇帝喊契丹人“爸爸”
...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终年17岁。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为梁,建都开封;后梁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安徽、江苏、山西、甘肃、宁夏、辽宁的一部分。历三主,共十...……更多
聊聊五代十国的文明历史
...国皇帝本来是黄巢起义军中的一员大将,黄巢起义兵败,朱温投降,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封为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此后势力渐长,逐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势力。天三年(906),朱全忠打败了控制唐中央政权的秦陇集团首领...……更多
冯道:五代十国的不倒宰相,百姓的守护者
...是为唐末帝。而冯道则被封为匡国军节度使,拜为司空。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石敬瑭灭唐称帝,建立后晋政权,是为后晋高祖。而冯道则被任命为宰相、授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加授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天...……更多
赵匡胤成功背后的原因与个人能力
...一家独大。唐中和二年(882)九月十七日,黄巢手下大将朱温作出了影响他人生的最大决定,背叛黄巢,投降唐朝。唐僖宗李儇拜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朱全忠”。由于对黄巢的情况知根知底,朱...……更多
乱世中的\
...疑是巨大的,尤其在唐朝被推翻后,当时争霸的两个军阀朱温和李克用都大肆收养假子,建立后梁的朱温,就收有不少假子,其中有被封为节度使的,也有被封王的。而李克用也不怂,收了大概10来个假子,个个勇猛过人,李克...……更多
...老学说的著作。及至成年后,弃商随郭威从戎。入承帝位天福十二年(947年),后汉政权建立,郭威以佐命功授为枢密副使,柴荣则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乾祐三年(950年)郭威任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枢密使、天雄军节度...……更多
后汉皇帝刘承祐,因为圣旨被改而走向终结
...一方,唐王朝逐渐步入衰落。到了晚唐,藩镇割据已成定局,朱温更趁机夺取政权,建立后梁,标志着唐王朝的灭亡。这个时候的中原地区,简直就像一盘散沙,各地方割据的现象非常严重。唐玄宗开元时期的贞观之治早已成为历史,取而...……更多
...裂时期。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普遍出现,后来朱温篡唐,一些其他藩镇割据势力拥兵自重,纷纷自立,自封为王,俨然已是一个小朝廷。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建立后梁,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这便是五代十...……更多
五代十国中,宋朝灭了哪6个
...段历史,我们先来看看五代的更迭过程吧!第一,后梁。朱温本来是黄巢手下的大将,后来他背叛黄巢,导致黄巢起义失败。此后朱温在唐朝做大做强,最终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开启了五代十国。第二,后唐。不过朱温...……更多
哪三人曾使用“黄龙”作为年号
...仅有三位皇帝使用过。他们分别是唐中宗李显、后梁太祖朱温以及金世宗完颜雍。这三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曾以“黄龙”为年号,展现了各自不同的政治风貌和历史地位。首先,唐中宗李显在位期间,曾两次使用“黄龙”年号。...……更多
探究终结唐朝百年藩镇割据的人
唐末的舞台,有一个人是绕不过去的,就是朱温。这个人口碑不好,甚至连他建立的王朝后梁,直到北宋才被勉强承认。有人说,朱温形象差,都是后世文人的杰作,因为在乱世之中,朱温认为文人没什么用处,只会拍马屁,...……更多
周世宗柴荣:一代英主奠定后周基业
...叔叔的将军郭威的养子,并成为郭威军队中的一名将军。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王朝。郭威因功被提升为副将军。26岁的柴荣也晋升为左翼狱警上将军衔。干佑三年(950年)冬,后汉隐帝刘承佑对郭威产生...……更多
“八十万禁军教头”中的禁军究竟是怎样的部队?得从五代十国说
...,其余诸军衰弱无力,不堪重任。《资治通鉴》记载:“天福二年(937)正月,以前镇国军节度使皇市立为神武统军。二月,以左羽林统军罗周敬为右金香卫上将军。三月,以右龙武统军杨思权为左卫上将军。” 上述3人除皇甫立...……更多
...更易遭侵袭,悔之莫及。”可石敬瑭仍一意孤行。942年(天福七年),契丹遣使来向石敬瑭要吐谷浑之鼎,由于他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刘知远,更不敢得罪他的“父皇帝”,最终忧郁得病,在屈辱中死去,时年51岁。石敬瑭死后...……更多
范质:北宋第一任宰相,拒绝死后申请谥号
...范质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忠武军节度推官、封丘令。后晋天福年间,在桑维翰的推荐下,范质开始得到重用。然而好景不长,后晋被契丹灭掉。后汉建立后,范质出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当时,郭威多次率军出征,朝廷每次派...……更多
赵匡胤夺了柴荣的江山,为何却不将其后代赶尽杀绝呢?
...五代十国”。众所周知在唐朝末年唐哀帝李祝被乱臣贼子朱温杀死后,朱温谋朝篡位创立了梁朝,历史上称之为“后梁”,后来朱温被他的儿子所杀,后来朱温的孙子又是骨肉相残,导致了后来被晋王李克用儿子李存勖所取代,...……更多
柴荣跟随姑父开疆拓土,做了皇帝后励精图治
...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富国强兵的周世宗柴荣,为北宋的局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少年从商,走上仕宦之路五代十国是继隋唐之后又一分裂时期,北方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政权,...……更多
柴荣:从贫苦茶商到一代明君的华丽转身
...烈抨击,难免有吹毛求疵之嫌疑,但有意思的是,纵观周世宗柴荣之一生,却几乎是完全且完美的。政治上,柴荣积极澄清吏治,严惩贪污腐败,他懂得选拔贤才,明白亲贤远佞的道理。军事上,他大力整顿军务,提升国家军队...……更多
武人集团的溃败,是五代十国的末路
...南平国,就不得不提建立者高季兴。高季兴是后梁建立者朱温儿子朱友让收的义子,还曾经救过唐昭宗,因此被封为救驾功臣。不过等朱温一称帝,高季兴就对唐帝翻脸了,高季兴被后梁封为荆南节度使,开始占据荆南地区。后...……更多
皇帝轮流做,五代十国到底有多乱?
...的政治根基,并且建立大齐政权。其中黄巢的部下有个叫朱温的,先是叛变投降了唐朝并联合唐朝军队灭了黄巢的部队。而朱温由于镇压有功,唐朝对他加官进爵,逐渐掌握了兵权。由于朱温的势力不断增强,他的野心也越来越...……更多
侍卫亲军的构建和变乱有何特点
...机构——侍卫司,通常由侍卫亲军马、步军指挥使掌管。天福元年(936年),杨光远同时出任“判六军诸卫事”及“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唐六军建制虚化,“标志着自唐代以来的六军诸卫禁军管理制度彻底崩溃”。后汉国祚...……更多
揭秘后唐强大却短命的真相
...唐独于四者中灭二,实得天下四分之三”。后唐覆灭后,天福二年(937年),李昪在江南建立徐齐政权,天福四年(徐齐升元二年,939年)改为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梁晋争霸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沙陀族英勇将领李克用因其援...……更多
唐朝、后唐、南唐是什么关系
...十六国时期匈奴刘渊建立的汉国,与两汉国号重名。五代朱温建立的梁朝,与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朝国号重名。还有元末的“大宋政权”(龙凤政权)也与两宋国号重名,凡此类重名国号的例子可以找到很多。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禁止进入!7月25日6时至22时,驻闽某部在福清江阴地域将组织实弹射击。
2025-07-23 12:4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刘眉生:血洒忻口的黔中忠魂
刘眉生,字天嘏,1905年3月26日生,贵州省播州区南白镇(时名懒板凳)人。1923年,刘眉生考入赤水县崇武军校,1926年考进黄埔军官学校步兵科
2025-07-23 05:01:00
经历“浙江抗日第一仗”的炮火洗礼杭州日报讯 在嘉兴嘉善县毛家社区沪杭铁路边,两座钢筋混凝土碉堡静静矗立在公园内。抗战时期
2025-07-23 06:2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家村深夜枪声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当时开会的窑洞(图片由作者提供)。 1942年农历八月初六,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黄土高原的夜晚已是寒气逼人
2025-07-23 07:02:00
7月21日,中国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迎来一场文化盛宴——《贞珉镌德——唐代郭氏忠孝廉义文化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中,晋祠博物馆馆藏的《郭公庙碑》首次公开展出
2025-07-22 23:14:00
【灵山夜话】陈文蔚:从灵山脚下到理学传承的人生轨迹
陈文蔚(1154—1247年)出生于信州上饶县上泸镇的耕读世家,自幼在父亲陈邦献的悉心教导下研习儒家经典。其父陈邦献号“竹林居士”
2025-07-22 11:37:00
【灵山夜话】杨时乔卧病看灵山
在历史的长卷里,总有一些文字,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子,藏着一个人的灵魂私语。杨时乔的《卧病看灵山》,便是这样的存在,它裹着明代士大夫的风骨
2025-07-22 11:37:00
季宇《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举办
大皖新闻讯 7月19日上午,由皖新传媒文化服务总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 “皖人说皖事”系列活动之《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
2025-07-22 09:35:00
近日,当《寻古中国·寻周记》的镜头扫过周原遗址的三重城垣,当AI技术复原的何尊在屏幕上亮起“宅兹中国”的铭文,我们与三千年前的周人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5-07-22 09:40:00
孙佳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对古人来说是天堑一般的存在。想要涉水渡河就得靠船,而“渡口”就是渡船停靠的河港码头
2025-07-22 10:36:00
晋绥八分区军民抗战纪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晋绥八分区根据地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资料图片) 1937年开始,八路军120师先后创立晋西北
2025-07-22 07:04:00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
2025-07-21 12:10:00
范明公《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出版 解读《诗经》智慧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潜心编著的《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由广东新兴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新作以古老的《毛诗》(即《诗经》)为基础
2025-07-21 14:11:00
范明公新作《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出版 解码千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的新著《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由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聚焦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力作,通过创新性的现代解读
2025-07-21 14:11:00
路洪明:我书即我思——李思峰的艺术人生与创作境界探析
当代书坛,因中国高校书法教育与国家、省、市各级书协组织的展览赛事推动,当代从事书法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可谓规模空前
2025-07-21 1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