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大禹为了成为人皇天子,隐忍杀父仇人虞舜13年
...们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叫做夏朝,夏朝的建立者叫做大禹,相信大禹治水的故事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在三皇五帝之后,大禹成为了人皇天子,后来人皇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夏启,自此禅让制变成了继任制。但实际上,在...……更多
盛世祥瑞!后羿代夏的夏朝国都位置终于发现,夏文化一解百解
...,民无定所,下民其忧。尧帝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言大禹的父亲鲧可以治水。鲧以筑堤防洪的方法,历经九年而未能使天下中国的洪水平息,根治洪水,解民于水患,而被尧帝所杀以谢天下。于是,后人在淮河涂山之麓修建...……更多
九鼎的传说:问鼎中原的起源与象征
...样的成语来指代诸侯们的野心?问鼎中原的来历我们要从大禹治水开始说起,部落首领大禹带领人们治理水灾,三过家门不入,一直坚持努力治水终于收获成功,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的表现得到人们的认可,优良的品质和完美的表...……更多
大禹治水与华夏统一:古代中国的伟大历史篇章
...高台之上,四方诸侯按照各自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禹在高台上致辞,谦虚地表示自己的能力和品德有所不足,只是因为治理洪水的微薄功绩而登上王位。这番言辞让原本对他有疑虑的诸侯感到敬重和佩服,...……更多
终于发现古迹实物文献,证实尧舜禹、中国、夏朝的真实存在
...域寻找夏文化已经不可能实现。尧舜禹时期的大洪水以及大禹治水的故事,是明确记载在中国文献中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寻找到大禹治水的历史痕迹,找出关于大洪水描述情景的地理位置,也就证实了尧舜禹历史与尧...……更多
揭秘夏朝十大传奇故事
一、大禹治水在黄帝的后代中,有个叫鲧的人。黄河经常发大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人们的生活十分艰难。尧帝和舜帝知道后,就派鲧去治理黄河。鲧努力了一段时间,但黄河的洪水仍然无法控制。后来,鲧的儿子大...……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华夏民族的形成
...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但是大禹改变了过去君主由民众推选的禅让制,而是由他的儿子启继位,这就是世袭制的开始。大禹的儿子启即位后,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了一统天下的...……更多
“燕赵”之地与河北的渊源
...思,例如“希冀”、“冀望”等。在上古洪水泛滥时期,大禹治水的第一站就是现在的河北地区。当时水患频发,百姓苦不堪言,没有科学知识和应对手段的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神明之上,故而祭祀和舞蹈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更多
禅让制与世袭制:中国历史上的权力传承制度
大禹将个人利益置于不顾,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黄河流域百姓安居乐业,这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发展。他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可是大禹却一改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将”公天下”改成了”家天下”。将自己的王位传给自己...……更多
夏朝国都、夏朝历史之谜终于破解,只待国家考古最后确认
...大的城郭,不仅是夏桀时期的国都规模,而且是4100年前大禹父亲鲧治水时期,大禹氏族部落的都城规模。在《淮南子·卷一·原道训》记载:“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更多
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皆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大禹更是黄帝嫡系血脉。大禹接受舜的禅让后,征服三苗,统一了长江流域,此后一段时期,华夏大地出现了少有的社会安定的太平盛世。大禹在召集诸侯祭祀之时,听到...……更多
郑州为何能成为八大古都之一
...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以夏后氏为名,建立夏朝,尊大禹为夏朝开国之君。 太康迁都斟[zhēn]鄩[xún](今河南洛阳偃师),少康复国后,先定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后又迁都原(今河南济源);帝杼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更多
大禹铸造的帝王九鼎真的存在吗?帝王九鼎最后去哪里了?
...鼎,武则天、宋徽宗也曾铸九鼎。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虽然在最早记录九鼎的《...……更多
九鼎之谜:失落与寻找的历史之旅
...家,诗礼簪缨之族”来形容。可见鼎象征着地位的高贵。大禹九鼎是大禹划分天下九州之后,令九州牧进献青铜铸造的鼎,九鼎代表着九州,鼎身都铸有各地的珍禽瑞兽和奇花异草。铸九鼎置于国都,表示天下一统,国家昌盛的...……更多
五帝之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和夏禹之间有怎样的世系关系?
...替尧登临天子之位。虞舜在华夏大地设置十二州牧,任用大禹继续治水。登位三十九年后,巡视南方苍梧时逝世。葬埋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也就是零陵。虞舜是第一个接受禅让的帝王,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帝王。虞舜...……更多
秦昭襄王的祭天大典:权力与野心的象征
...是魏安釐王本人。处理迟到问题是有先例可循的——当初大禹在会稽山会盟诸侯,防风氏迟到了,大禹当即就把他杀了,还陈尸示众,让大家看到迟到的下场。从大禹时代到战国时代,毕竟社会进步了,文明一些了。秦昭襄王没...……更多
齐国面临周边哪些威胁
...(长翟)的地盘,夏朝称其防风氏,商朝称汪芒氏。当初大禹召集诸侯到会稽山开会,大会开了三天,却还没见防风氏首领;等他赶来后,禹帝勃然大怒,杀而戮之。防风氏(汪芒氏)族人,体格高大,不肯臣服夏商周这些黄帝...……更多
夏朝的终结与新开始:鸣条之战与商汤的崛起
...上第一个朝代,以下是一些关于夏朝的重要历史事迹:-大禹治水:相传在尧帝时期,黄河泛滥,洪水滔天。大禹被任命为治水的总指挥,他采用了疏导的方法,历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为人民带来...……更多
夏朝兴衰录:从启的衰落到少康的中兴
大禹执政45年,其中10年为帝,由于他疏通九州,收取天下诸侯之心,所以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启,顺利的从大禹指定继承人益的手中取得帝位,建立了夏朝。启建立夏王朝后,开始还能继承父亲遗志,努力巩固国家政权,但...……更多
他因为养马而立功被天子封了一块,600年后他的后代统一了中国
...此人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大费曾和大禹一起治水,被舜帝赐为嬴姓。嬴姓族人在夏朝和商朝都曾是国家的贵族,但到了西周时期,族人开始没落。原因嬴姓后人曾参与讨伐周天子的“三监之乱”,因事败被...……更多
夏朝历史大事件:从禹到桀的统治与变革
...的儿子。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更多
大禹治水与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大家的赞许,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被尊为“大禹”。舜对禹的表现很满意,于是就把禹推荐给上天,让禹作自己的接班人。“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更多
秦始皇陵至今未开采,埋葬着什么宝贝
...得而知。因此,这柄宝剑大概率藏在秦始皇陵当中。传说大禹在治水成功之后,天下万民归心,之前部落式的治理方法显然已经落伍。于是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当然外国人在提到这个时候往往提出异议,...……更多
舜生于姚墟,辛勤耕稼于历山,渔猎于雷泽
...候,因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不得已确定了威望最高的大禹为继任者,并由大禹来摄行政事。舜在尧死之后,在位三十九年。当他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今湖南永州),葬于湖南九嶷山,称为“零陵”。 ……更多
伊尹辅政,培养太甲成为明君
...以宽治民”,对于夏国的遗民,允许保留“夏社”,册封大禹后人。在汤统治期间,阶级矛盾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就连远居黄河上游,氐人、羌人部落都来纳贡归服...……更多
先秦时期名传千古的后妃王后们的故事
...千古的后妃王后,来看看你都知道哪些吧!涂山氏:夏朝大禹王后大禹的妻子叫女娇,是涂山氏人。作为当时的大禹来说,有强大的东夷涂山氏相助,是治水的关键,于是大禹就与涂山氏联姻迎娶了女娇。在大禹治水期间,涂山...……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国祚最长的十个诸侯国揭秘
...间是比较早的,在夏代之初就已经建国,国君为姒姓,是大禹的直系后裔。商汤灭夏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杞国位置 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寻找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结果找到...……更多
夏朝到底因何得名呢?历史上的夏朝到底在哪呢
...曰‘姒’、氏曰‘有夏’。”这段话解释了夏朝的来历。大禹是崇伯鲧之后,他治水成功,上天嘉奖,于是得到了天下。大禹被帝赐姓姒,国号为“有夏”。好了,我们暂且先把这段话搁置在此,先来说说商的先祖之事。说夏必...……更多
...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颛顼,其先祖之一的伯益曾协助大禹治水,还曾驯化不少牲畜,秦非子显然继承了伯益这方面的天赋,在养马方面很有心得,凡是他养出的马又肥又俊。众所周知,在先秦时期,马匹的用途十分广泛,尤...……更多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会稽(今绍兴),祭拜大禹,就是沿着运河而来。相传他途经钱唐时,曾将船只系在西湖北隅宝石山下的一块大石上,这便是后世习称的“秦皇缆船石”。西汉在钱唐设西部都尉,杭州的重要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