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九鼎之谜:失落与寻找的历史之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1 08:33:00 来源:戏说三国

先介绍一下鼎的知识,鼎最早是一种食器,后来演变为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一种礼器。鼎的大小、轻重是代表不同身份的贵族或者官员的。商朝明确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九鼎之谜:失落与寻找的历史之旅

可见这时候鼎已经是正规的礼器了,而且用鼎的数量直接与官员的职务挂钩。《红楼梦》在写到贾家时还用“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来形容。可见鼎象征着地位的高贵。

大禹九鼎是大禹划分天下九州之后,令九州牧进献青铜铸造的鼎,九鼎代表着九州,鼎身都铸有各地的珍禽瑞兽和奇花异草。铸九鼎置于国都,表示天下一统,国家昌盛的意思。所以从那时起,鼎就是国家富强、政治稳定的象征。

但是由于历史久远,资料缺失,到底这九鼎是什么形制?都铸有什么图案?已经不得而知。商灭夏之后,将九鼎迁到他的都城,盘庚迁都于殷后,九鼎随之迁移。

周灭商之后,九鼎曾被公开展示。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建造洛邑,九鼎迁往此地,周成王亲自主持迁移仪式。东周时代,周王室开始衰微,一些诸侯开始觊觎周王室的九鼎。

楚庄王是第一个问鼎之轻重的,由此产生了一个成语,问鼎中原,也就是建立政权的意思。后来在周王室的努力下,与各诸侯国巧妙周旋,使九鼎得以保全。

关于鼎的还有一些流传很广的故事,秦武王是个天生神力的人,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秦武王四年,他带着打败韩国的威风到洛邑,直入明堂——九鼎就在其中,参观九鼎,然后很不客气的指着一个雍字鼎说,这是象征秦国的,我要带回去。

九鼎之谜:失落与寻找的历史之旅

负责管理大鼎的官吏赶快说,这是周武王确定的鼎的位置,从来没有移动过。再说这个鼎有千斤重,谁也举不动。秦武王很不屑,使劲举鼎,用尽了浑身气力才举起了半尺,刚要迈步,就没劲了,大定落下来砸断了秦武王的右腿,于是随从连忙把他救出来,当晚上秦武王就气绝身亡了。

秦国后来灭周之后,将九鼎迁移到了它的都城。可是直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也没有九鼎的踪影,所以九鼎的失踪应该是在周灭亡之后,那个时候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弱,而且知道诸侯都想夺走九鼎,为了保住九鼎,很可能周王室就把九鼎藏起来了。

因为九鼎巨大,而且极为沉重,连秦武王都因为举鼎被砸死了。没有很多人配合谁也不可能把这么重的鼎转移出去,肯定是周王室为了东山再起,或者是为了不让鼎落入乱臣贼子之手,专门把九鼎藏匿起来了。所以秦国一直没有得到九鼎,但是秦国对外宣称得到了。历史上才会有秦夺得九鼎的记载。

另外,很可能正是因为周王室藏匿了九鼎,才会有另一个传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了,秦始皇曾派人打捞,未果。

九鼎之谜:失落与寻找的历史之旅

有的说法认为,九鼎是一个鼎,代表九州所以叫九鼎。如果是这个样,砸死秦武王的怎么会是雍州鼎?这就解释不通了。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谜案,和九鼎一样失踪的还有传国玉玺,也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了,至今都是谜,无人知道他们的下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嬴荡举鼎背后的深意以及秦武王求九鼎的真相
历史上的嬴荡,即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之一。他在位期间,曾经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事情——嬴荡举鼎。这件事情在《史记》中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关于秦武王求九鼎的真相,却鲜为人知
2024-11-27 20:18:00
秦武王嬴荡:力大无穷却命运多舛的帝王
...王熊旅流露出称霸天下的野心,曾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而秦武王嬴荡更是因举龙文赤鼎,不慎被鼎砸中胫骨而亡。那么,秦武王作为一国之君,应该明白千金之子不垂堂的道理,他为何非要去举鼎呢
2023-11-16 22:04:00
秦武王与项羽,一个举鼎而亡一个举鼎而名,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
在中国的史料中,记载了两个力能举鼎的王:一是秦武王赵荡(后人误为嬴荡);一是西楚霸王项羽。不过两个王举鼎的结果不同:秦武王在洛阳王室,举雍州鼎而亡;项羽“扛鼎”则天下闻名。为什么
2023-05-17 11:42:00
秦武王赢荡被鼎砸死,给后人带来怎样的启发
秦始皇嬴政有一个曾祖伯名叫嬴荡,他被称为秦武王,是秦惠文王之嫡子。这嬴荡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曾出现过,前些年火爆荧屏的《芈月传》中就有关于秦武王的演绎。这部剧还着重描写了他人生中最失
2024-06-21 17:27:00
秦武王:武力颠覆与英年早逝的王朝转折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薨,公子嬴荡即位,是为秦武王。秦武王在位仅四年,就因为自己的骚操作薨逝,华夏历史也走上了新的道路。1.驱逐张仪从秦武王这个谥号就可以看出他是注重武力的,秦
2024-03-11 06:26:00
为何说嬴荡短暂的一生,给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路并没有因此止步。依照秦惠文王遗嘱,太子即位,是为秦武王。秦武王,名荡,秦惠文王之子。荡这个名字,寄予了秦惠文王对儿子的期望,更是秦国历代君主的期望,那就是称霸中原,荡平天下
2024-04-22 17:04:00
秦武王与西楚霸王都举鼎,结局却不同
秦武王确实是因为举鼎而死,但项羽并非是因为举鼎而成名,相反,项羽是因为太有名,他举鼎一事才被屡次提及,举鼎这件事对于项羽来说就是锦上添花。而且项羽举鼎这件事是不是确有其事还很难说
2023-04-25 14:39:00
秦武王嬴荡:从“举鼎”看其政治智慧与勇气,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秦武王嬴荡,是秦国历史上一个“奇葩”的国君。他长得虎背熊腰,而且天生神力,但却死得非常窝囊。当时嬴荡率领大军前往洛阳,周天子只能亲自迎接,嬴荡见到传说中的九鼎之后,就执意要举鼎以
2024-04-22 06:20:00
秦武王举鼎而死引发秦国内乱,赵武灵王横插一脚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大摇大摆地进入洛阳,不顾周赧王的阻拦,执意去看九鼎,并和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鼎,结果举鼎绝膑而死。不得不说,秦武王死得有点意外,有点窝囊。我们来看看这件事情的经
2023-06-05 05: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