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近日,复旦大学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彭慧胜/王兵杰团队,联合王永刚、周豪慎、陆俊等合作者,创建出一种新型钙-氧...……更多
衣服、背包未来都可储存电力?复旦纤维织物可储能成果在《自然》发表
...经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在渐渐走进现实。近日,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在高性能纤维电池以及电池织物的研究中取得新突破,通过设计具有孔道结构的纤维电极,实现电极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有效复合,解决了高分子凝...……更多
复旦大学团队研发新型钙基电池,成本更低、更环保
2月22日,CNMO注意到,复旦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宣布了一项革命性的突破:他们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钙基电池,这种电池不仅可充电,而且成本更低、更环保,有望彻底改变我们为世界提供动力的方式。钙,这种在地壳中广泛存...……更多
衣服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我国科学家取得纤维电池技术新突破
...一曾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已经变成了现实。近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高性能纤维电池及电池织物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通过设计具有孔道结构的纤维电极,实现电极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有效复合,团队不仅解决了高分子...……更多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技术成果如何转化?复旦赵东元团队走过一条曲折的路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并不容易一提到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他领衔团队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上海科学家时隔18年后再获殊荣。其实,除了基础研究做得好,赵东元团...……更多
本文转自:文汇报复旦大学彭慧胜:成果是走通的路,很多没走通的路同样有价值 ■本报记者 姜澎“我的成果没有什么可说的,科研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你们看到的成果是我走通的路,其实我和学生一起走了很多别人...……更多
复旦物理学系团队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 成果在《自然》发表
快科技7月18日消息,据“复旦大学”官微发文,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Superconductivity in pressurized trilayer La4Ni3O10-δ single crystals”为题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更多
让聋哑儿童恢复听力和说话能力!复旦团队发布耳聋基因治疗新成果
...儿童有望通过基因治疗重新听见、说话。6月5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获悉,该院耳聋基因治疗团队又一新成果在全球顶级医学杂志《自然医学》发表,这是中国首次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耳聋基因治疗方面的...……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首次在国际合作重离子碰撞实验中观测到了反应末态粒子的整体自旋排列现象,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中的强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方向。相关成果1月18日...……更多
电池穿身上,随身设备不断电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复旦大学团队走通柔性纤维锂离子电池研发“最后一公里”电池穿身上,随身设备不断电黄海华研究人员展示手机可放在编织有纤维电池的织物上充电。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黄海华当满墙的爬山虎映入复旦...……更多
有趣有实力!这些未来材料正在走向我们的生活
...手机等随身电子产品供电?这样的“科幻场景”,已经由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变成了现实。不久前,他们在高性能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及电池织物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突破,其原创性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眼前这些纤...……更多
给眼睛装上太阳能!复旦团队让盲人看到希望之光
...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视野日益萎缩,直到完全失明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研究员联合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姜春晖教授附属中山医院袁源智教授先进材料实验室郑耿锋教授在国际上首次基于纳米材料成功开发新一代人...……更多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团队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
...温超导体是科学界孜孜以求的目标。北京时间7月17日晚,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Superconductivity in pressurized trilayer La4Ni3O10-δ single crystals”为题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研究成果截图……更多
上海封面,中国力量——从国际顶刊成果看中国创新
...社记者 方喆 摄记者看到,封面文章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科技力量多次“榜上有名”。 拼版照片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更多
魏大程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功能型光刻胶
...体制造的有机芯片在集成度方面却远远落后于硅基芯片。复旦大学网站消息,日前,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魏大程团队设计了一种功能型光刻胶,利用光刻技术在全画幅尺寸芯片上集成了2700万...……更多
血液生物标志物可提前十五年预测痴呆风险
本文转自:文汇报复旦大学医工交叉团队最新成果登上《自然·衰老》,并被《自然》主刊重点介绍血液生物标志物可提前十五年预测痴呆风险 本报讯 (记者姜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已成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更多
LG新能源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是推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必要过程。此次科普赛道来自复旦大学的新能源魔法师团队,以及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固态能安团队,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创新优势,将动力电池的专业知识结合绿色、零碳、双碳政策、可持续发展...……更多
复旦团队开发新型AI算法“看清”蛋白质精细结构,可与AlphaFold预测互补
...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方法》(影响因子47.99)刊发了由复旦大学马剑鹏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开发的新型计算方法OPUS-DSD。该算法不但能够成功地解析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结构解析技术中因传统方法无法分辨而缺损的生物大...……更多
...:人民政协报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上海市政协和复旦大学等单位举办第五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小记本报记者 顾意亮《&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1月05日 &nbsp第&nbsp07&nbsp版)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作...……更多
中国专家研发“纳米人工光感受器” 相关失明患者有了重见关明的希望
...器,在失明小鼠和非人灵长类模型上实现视觉功能修复。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的专家张嘉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专家姜春晖与复旦...……更多
...技前沿】本报上海2月17日电(记者任鹏、颜维琦)近日,复旦大学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彭慧胜/王兵杰团队,联合王永刚、周豪慎、陆俊等合作者,研发...……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据新华社电 近日,复旦大学科研人员创建出一种新型钙-氧气电池,可在室温条件下充放电,稳定运行700次循环,展现出高安全性、较低成本等优势,并为可穿戴电池织物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在线...……更多
...学、南京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海峡创新实验室)、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和澳门大学等单位共同攻关取得的,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表明了地方院校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也可以发挥...……更多
赵东元:做科研要有爱 化学家要充满想象力
...网上海12月29日电(记者 陈静)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在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首任院长赵东元看来,答案只有一个字:爱。他说:“好奇心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有。但真正要在科学上有所作为,...……更多
复旦国金-东森金融科技与美业大健康产学研基地发布
...应用的先驱作为有着119年办学历史的全球知名高等学府,复旦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拥有金融、科技、人才、人文等多方面优势,在金融、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有着丰富的学术...……更多
千亿级神经元数字孪生脑平台在沪发布,为治疗抑郁症等打开思路
...双目立体视觉和视听多模态控制的机器头脑等。2018年,复旦大学许宁生院士、冯建峰教授联合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共同启动上海市脑与类脑领域第一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立项五年来取得了一系...……更多
...记者 姜澎成立科创母基金的高校又增加了一所。昨天,复旦大学宣布启动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首期规模总计达10亿元。至此,沪上至少已有三所高校发起科创母基金,分别是复...……更多
...解放日报探索构建优秀科研人才深耕基础研究的学术生态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成立黄海华本报讯(记者 黄海华)昨天下午,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江湾校区举行。作为上海高校“基础研究高地”建设的第一个试点高校...……更多
...境假说”长期以来在现实中无法如愿实现。但就在近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贺强教授团队破解了“梦境假说”中的关键问题。...……更多
上海高校两颗冠名卫星发射成功
...星座01星、02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这两颗卫星,分别为复旦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的冠名星。极光星座01星又称“复旦信息星”,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团队领衔的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委低轨卫星通信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分时租赁 无线充电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2月12日,位于中山东路西安门附近的一酒店门前,南京本地企业创新推出的主城区首个酒店端分时租赁电动自行车服务项目落地运行
2025-02-13 08:12:00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天可以换800个手机壳”。近期,“千变万化”的墨水屏手机壳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这类手机壳除了有常规的保护功能外
2025-02-13 08:29:00
正月十五闹元宵。近期汤圆市场热闹非凡:绿色的蛇脑袋,粉色的腮红,还吐着粉色的信子……爱稞云点、雪霸王、良芯匠人等食品品牌在设计上别出心裁
2025-02-13 08:29:00
预售价4.78万!国产K-car五菱之光EV将于明晚正式上市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五菱之光EV即将于2月14日在广州的浪漫奇妙夜活动中正式上市,预售价区间为4.78-5.08万元
2025-02-13 08:50:00
周鸿祎称打工混日子是最糟糕选择:最终会变成社会底层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日前,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与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对话,谈到了创业、95后00后红利等话题。周鸿祎主张要想创业
2025-02-13 08:50:00
频繁遭遇破坏与盗窃:特斯拉充电桩被迫加装“防弹衣”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由于充电站电缆含有可回收金属,常被窃贼盯上。因此,特斯拉面对超级充电站频繁遭受破坏的问题,被迫采取了新的防护措施
2025-02-13 08:50:00
苹果折叠屏iPhone已在路上:蓝思科技供应UTG玻璃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供应商蓝思科技将为苹果折叠屏iPhone供应UTG玻璃。据悉,UTG全称Ultra-Thin Glass
2025-02-13 08:50:00
机器人 闹元宵
2月12日,由省总工会主办的元宵游园灯会在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举行。来自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G1现场表演了川剧变脸绝活,还有16只身着红色舞狮服装的机器狗表演《金蛇狂舞》。这样富
2025-02-13 08:59:00
蓝牙耳机哪个牌子的好用?这2款强势入选2025年度耳机排行榜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蓝牙耳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无论是在通勤途中、健身房里,还是在家中享受音乐
2025-02-13 09:00:00
浙江在线2月13日讯(记者 蒋欣如 通讯员 刘渊慧)12日,省人力社保厅发布2025年1月浙江人力资源市场热门需求排行
2025-02-13 09:20:00
造车“到底用铝还是用钢”让网友吵翻:理想高管正面回应 你认可吗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汽车到底用铝还是钢,这是不少用户争议话题,而理想高管也是正面回应了这个问题。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表示
2025-02-13 09:20:00
荣耀上央视!安卓阵营首款搭载DeepSeek的手机
快科技2月13日消息,日前,国内多家手机厂商、三大运营商、车企、云服务提供商等先后宣布接入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
2025-02-13 09:50:00
山东移动泰安公司完成全市首个万兆光网试点部署
鲁网2月13日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万兆光网试点应用的决策部署,推动网络向超高速、智能化升级,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于2月10日在泰安市泰山区财源居小区率先完成全市首个万兆光网试点部署
2025-02-13 09:54:00
2025年春节档,厦门电影市场以总出票近100万张、票房超4813万元的成绩,刷新历史纪录。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市民文化消费热情的释放
2025-02-13 10:01:00
把excel带入数字化时代,就用魔方网表
自1985年问世以来,Excel凭借其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成为职场人士必备的办公工具。从最初的单机版,到局域网共享,再到线上共享表格
2025-02-13 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