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技术成果如何转化?复旦赵东元团队走过一条曲折的路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28 06: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摘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并不容易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技术成果如何转化?复旦赵东元团队走过一条曲折的路

一提到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他领衔团队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上海科学家时隔18年后再获殊荣。

其实,除了基础研究做得好,赵东元团队在成果转化方面也颇有建树。不久前,上海介孔谷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在宝山区成立,法定代表人正是赵东元,这是该团队参与成立的第三家公司。

如果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有序介孔高分子”技术比作“母鸡”,利用不同材料,可以孵化出不同的“小鸡”。但怎么把这些“小鸡”拿到市场去销售,赵东元团队也走过一条曲折的路。

【“感觉像是守着一座金山,就是挖不出来”】

看上去就和面粉差不多,这是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看到介孔材料时的第一观感。可别小看了这些“面粉”,它并不是大自然天然存在的,而是通过化学反应“长”出来的。

1992年,国外有关介孔材料的论文首次发表,当时的介孔材料只有2-3纳米的孔径,难以得到进一步应用。赵东元团队在1998年发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一下就将孔径扩增到了10纳米以上,后续又将其逐步扩增到50纳米。一颗小石头,其表面积充其量也就几个平方厘米,但一克介孔材料,将其铺展开可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平方米,能在上面踢一场足球赛。孔越多,表面积越大,但技术也就越难。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技术成果如何转化?复旦赵东元团队走过一条曲折的路

介孔材料的孔越多,表面积越大

介孔材料在催化、日化、生物医药、环境保护、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被预估有千亿美元级的市场规模。举个例子,我国每年要消耗7亿吨石油原油,其中只有4亿吨被有效利用,相当大一部分是作为重(渣)油存在的,只能用来做铺路的沥青。国际上常用的一种分子筛催化剂,可以把大分子的重(渣)油变成优质油,但其催化效果并不理想。赵东元团队发展了新一代分子筛催化剂,在原来的分子筛外面包裹了一层大的介孔催化剂材料,实现了分级催化,提高了重(渣)油裂解的效率。目前,新一代分子筛催化剂已在齐鲁石化投入应用,每年增产上百万吨优质油,创造了数亿元的利润。

“在2020年之前,介孔材料一直推不出去,我感觉像是守着一座金山,但就是挖不出来,确实有点着急。”复旦大学化学系青年副研究员刘玉普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介孔材料的产业化比他想象的还要难。

【近80人的团队,从事转化工作的就有10人】

转机来自复旦大学的赋权改革。2021年3月,学校制定了“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由发明人团队申请专利技术的赋权,学校组织专家对该专利技术是否为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判断。

若为非重大科技成果,学校将该专利技术长期使用权赋予发明人团队,由发明人团队对外进行作价投资,全部股权由发明人团队持有,并将获得收益的30%返给学校,学校不参与公司的决策和运营;若为重大科技成果,学校将科技成果的所有权进行赋权,发明人团队占所有权的70%,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占所有权的30%,由二者共同将该技术发明进行作价投资,并按所占股权多少获得收益。

“一项专利技术究竟值多少钱,其实我们自己也没有什么概念,学校赋权改革后,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我们在作价投资时心里也有数了。整个流程清晰透明,这对于当时有点没方向的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刘玉普说。

2021年12月,赵东元团队用专利作价投资,与合作方成立的山东复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注册,对方看中的正是介孔材料的高技术附加值。这是复旦大学赋权改革后的首个成功案例,学校把该专利的使用权赋予团队,未来将享有团队收益的30%。

“不同于一些小企业几毫克到几克的‘小打小闹’,我们研发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即将大规模产业化,也受益于学校的赋权改革。”刘玉普说。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粒径可调、孔隙率高、表面可修饰,特别适合用于5G电子产品,因此早在2017年初就被一家公司“相中”。但这家初创企业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无力采用转让或许可的方式,这一成果也就迟迟没有转化出去。2021年这家公司融资成功,恰逢复旦实施赋权改革,于是赵东元团队将专利长期使用权作价入股,目前厂房正在建设中。

2021年11月,宝山复旦科创中心启用,赵东元领衔的“复合分子筛”项目成为首批入驻项目之一。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是用所有权折价入股,估值1750万元,占股35%。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技术成果如何转化?复旦赵东元团队走过一条曲折的路

部分赵东元团队成员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并不容易,为何愿意花力气做成果转化?赵东元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化学是唯一有工业支撑的中心学科,也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与衣食住行和健康息息相关。我现在60岁,如果能把之前的科研成果转化,造福社会,对于我们这样的基础研究团队来说非常有意义。”近80人的赵东元团队,其中从事转化工作的就有10人。

【也可将成果转化到科研人员自己创办的公司】

用知识产权作价投资并非新鲜事,复旦大学的赋权改革有何新意?“由于一些瓶颈问题,以往作价投资的案例需要‘一事一议’,我们这次通过‘动手术刀’,将其作为制度固定了下来。”复旦大学科研院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仲实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科技成果转化本应由市场驱动,但市场的一些要素现阶段是失灵的,比如中介机构,不论是数量还是专业能力都有所欠缺;其次,风险投资体系还不成熟。硅谷为什么成果转化做得好,有一个关键要素,其风险投资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

一边是市场要素还不充分,一边是诸多科研成果“束之高阁”,复旦大学于是在转让和许可两种方式之外出台了“赋权改革”。“对于一些前沿技术,中介结构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我们鼓励科研人员自己进行成果转化,因为他们对成果是最了解的。”仲实说,为支持科研人员进行创新创业,学校已经明确了多条途径,就算把成果转化到科研人员自己创办的公司,只要操作合法合规即可,学校制度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赋权并不是“放任不管”。从一开始成果披露到谈判,从协议起草到后期管理,复旦大学科研院技术转移中心全程介入并持续跟踪。

据介绍,赋权改革以来,复旦大学已完成6个科研成果通过作价投资进行转化的项目。赋权改革不仅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大“松绑”,也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题图来源:图虫图片编辑:苏唯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8 23: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学生们领略化学的魅力。他在北京领奖后手提装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布袋出现在校园的场景火出了圈,“布袋院士”的称号也由此得名。此次,这名谦逊低调、平易近人的中国科学
2023-12-30 09:44:00
上海封面,中国力量——从国际顶刊成果看中国创新
...”材料,在山东的生产线上大放异彩。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赵东元及团队将原始创新的新材料,变成分子筛催化剂,齐鲁石化应用后,生产效率提高1.5%,每年增加15
2023-12-11 17:16:00
探索无尽的科学前沿,赵东元带你“孔”中看世界|大家聊创新
...“我坚持上本科生课‘普通化学’,上了20年。那天拿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天上课,大家着急要看证书,我就拿个袋子,骑着自行车就上课去了,所以他们称我‘布袋院士’。” 朴
2024-03-08 10:17:00
新华全媒+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上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
...蓄能,疏通双向链接“快车道”1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赵东元有了“新身份”:复旦大学成立相辉研究院,打造基础研究的前沿重镇和全球英才的学术殿堂,他受聘为
2023-12-02 15:30:00
...重要的是什么?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2020),赵东元的答案只有一个字:爱。2023年12月28日,在上海市政协和复旦大学等单位举办
2024-01-05 01:48:00
...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的一张照片,曾在网络上刷屏:领回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他很低调,那张证书装在帆布袋里,转身又去工作了”。赵东元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布袋院士”。今年在
2023-01-13 14:25:00
20年如一日,课比天大
...教授赵东元“火”出了圈。第一次,他在人民大会堂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翌日清晨,如常出现在了学校的《普通化学》课堂上。带着刚上完课的兴奋,他脸色红润地回到自己办公的复旦大学
2023-09-11 06:06:00
科技创新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
...通双向链接“快车道”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赵东元有了“新身份”。11月,复旦大学成立相辉研究院,打造基础研究的前沿重镇和全球英才的学术殿堂,赵东元受聘
2023-12-08 06:31:00
苏大附四院皮肤科张学军教授入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和手册。以课题负责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奖一等奖3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4-03-13 14:2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户外品牌以技术创新,实现专业场景大众化破圈|世研消费指数品牌榜Vol.63
本次监测周期内,安踏、乔丹和李宁以1.85、1.83、1.81的综合热度位列榜单综合热度前三。图源:世研大消费指数文化符号锚定品牌情感消费升级
2025-08-27 11:10:00
悠湖湾商业综合体项目基本完工
近日,江宁区上秦淮未来科技城悠湖湾商业综合体基本完工。项目总建面约17.33万平方米,含6层裙楼与14层塔楼,裙楼将打造一站式体验空间,涵盖运动、餐饮等业态,提供多主题消费体验。
2025-08-27 07:36:00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赛道,更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泰安市市场监管局将标准化作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025-08-26 10:07:00
近日,山东移动淄博分公司济东数据中心再传喜讯——在第三届“华彩杯”算力大赛中区决赛中,该中心凭借卓越的绿色节能表现荣获三等奖
2025-08-26 10:25:00
本报讯 (记者 王薛淄)记者从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获悉,2025年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CAME”)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江苏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2025-08-26 10:55:00
鲁迅故里景区投诉人社交账号已无法查看
8月25日,绍兴鲁迅纪念馆公众号发文,关于“鲁迅故里景墙画面误导青少年”一事回应。近日,有位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称“鲁迅故里景墙使用鲁迅吸烟画面
2025-08-26 10:59:00
北京机器人为何更聪明自主?
北京机器人在赛跑、足球等比赛中从跑步、踢球、跳高、跳远到场景应用,从遥控到全自主,在8月14日至17日举行的2025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
2025-08-26 11:12:00
AIGC短片《你的样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复原”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左权、彭雪枫、张自忠等十余位抗日英烈拍摄历史照片时的鲜活模样。(技术支持:南京超级头脑信息技术责任有限公
2025-08-26 11:17:00
天籁之音,穿越时光回响,缅怀那段不朽历史。逝去的英雄与故人,面容虽模糊于岁月,但精神永存。AI技术奇迹再现,让一张张珍贵的照片重焕光彩
2025-08-26 11:19:00
北京礼品展文创区成爆款集合地
本报记者 赵 曦 □ 唐 瑞在刚刚落幕的第52届中国北京国际礼品、赠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上,文创与玩具展区格外热闹。琳琅满目的展品中
2025-08-26 11:26:00
眼下,新的入托季、入学季正在开启,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秋季学期起,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将被免除。具体来说
2025-08-26 11:26:00
一张小小的碳标签,正在成为撬动轻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支点,从源头到终端系统重塑着“中国制造”的低碳竞争力。8月6日,在本报刊登《轻工行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一文中
2025-08-26 11:27:00
贵州磷化磷镁材料在全国镁质材料发展大会受关注
日前,中国菱镁行业协会镁质材料发展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贵州磷化集团磷美公司携磷镁产品受邀参会,并凭借其在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上的表现
2025-08-26 11:31:00
网易云音乐声明:你的隐私我守护,没有“访客记录”功能
8月25日,网易云音乐微博发文称:你的隐私我守护,网易云没有“访客记录”。近期,我们关注到网上有用户询问“在网易云浏览他人主页
2025-08-26 11:33:00
在竞争白热化的重庆房地产市场,房产中介机构如何杀出重围?仅靠门店数量与人力堆砌的粗放式扩张时代已然过去。优居重庆以其独特的平台化赋能模式和精准的差异化服务策略
2025-08-26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