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20年如一日,课比天大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9-11 06: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布袋院士”赵东元每次上课前“雷打不动”备课

20年如一日,课比天大

黄海华

20年如一日,课比天大

赵东元在上《普通化学》课。 黄海华 摄 ■本报记者 黄海华

不到两年,几次三番,因其匆匆离去的背影、快步奔走的身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赵东元“火”出了圈。

第一次,他在人民大会堂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翌日清晨,如常出现在了学校的《普通化学》课堂上。带着刚上完课的兴奋,他脸色红润地回到自己办公的复旦大学袁成英楼前,被偶遇的同事叫住拍了照。那张证书就在他手拎的布袋里,他转身又去工作了。照片在网上“红”了,他也被称为“布袋院士”。

第二次,他获得上海科技功臣荣誉称号,记者在现场看见:媒体采访一结束,他转身一路小跑赶去上课,这一次还是给本科生上《普通化学》。他的背影照,再次引发关注。

第三次,就在数日前,记者目睹:在他密集的工作日程中,一次集体采访结束后,他又匆匆赶去机场,这一次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在赵东元匆匆奔走的背影、每每快步的身影里,是否正藏着对创新时不我待、创新活力涌动的时代呼唤?在大学教师、科学家、团队领军人物的切换与聚变中,赵东元有着怎样的创新体悟?

鼓励创新思维

作为国家一级教授和院士,在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的同时,赵东元坚持给本科生上课,20年如一日,因为国家需要人才,需要科学精神。

课比天大。赵东元最喜欢的称谓是“赵老师”,他常说,“迟到5分钟就是教学事故”。为了上课,他宁愿推迟手术。选修赵东元的课需要“秒杀”。上了20年《普通化学》,赵东元说“敢和任何人叫板”,戏谑中不失底气。底气,来自他对化学通识背后的深刻理解,也来自每次上课前“雷打不动”的备课。上两小时课,他会拿出半天时间备课。即便出差,他也总是尽量连夜赶回,有时就在飞机上备课。今年,这门课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赵老师的《普通化学》是我念本科时的第一门课,我一下就被带进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化学殿堂。”化学系2019级博士生田泳说,直到他加入赵东元课题组,才知道精彩背后是赵老师精心的准备。“晶体格子有14种而不是16种,这是《普通化学》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一听就懂,赵老师用不同方法给我试讲了几遍,让我从学生角度挑一种最好理解的。”

“就创新思维而言,我们最不缺乏的就是标准答案。”赵东元说,从这个角度来说,需要“破除师道尊严”,老师说的不一定都对。因此,他每次给学生布置作业都是思考题,没有标准答案。

化学融入生活

说到化学的有趣,赵东元的神情就像是一个孩子。记者至今难忘,跟着他去上《普通化学》课的车上,他忙不迭地打开笔记本电脑里的课件,演示化学实验。看着溶液在蓝色和无色之间不断切换,他的眼里有光,“好玩吧?这就是化学!”

化学,早已融入他的生活,甚至模糊了与工作的界限。有时思考问题到半夜,他突然有了灵感,恨不得立刻开车到学校做实验。“每天中午吃饭的碎片化时间,他挑起的话题总是三句不离化学。”复旦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李伟教授说。

在赵东元团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他获奖所得奖金,其中20%—30%会用来扶持年轻学者。他对人才的培育可见一斑,学生们也从他身上获得“创新”的滋养。

让田泳最为感佩的是,赵东元经常关切地询问他,手头的研究有何新意,和前人有多大差别,目前的猜想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赵老师让我懂得了科学精神不是投机取巧、也不是照猫画虎,而是瞄准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用创新的方法突破。”

李伟读博期间“5年发表9篇论文”,鲜为人知的是,最初3年他的实验经历了许多挫折,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他至今清楚记得,导师赵东元对于他的“失败”给予正向的评价,并告诉他任何失败的实验如果能从中去分析得失,并探寻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就是有价值的。“这些话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我懂得了如何去做科研。”他的心态平和了,思路清晰了,实验越做越顺手,短短2年发了9篇高质量论文。

在学生们看来,赵东元性格温和,但做事“言必行行必坚”。1998年,他从海外学成归来。当时的科研条件远比今日艰苦——3万元的启动经费,每月1000元的工资,以及一间空荡荡的实验室。他没有一句埋怨,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直到现在,年过花甲的赵老师依然每天工作到深夜,一直在探索创新,我们也丝毫不敢懈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考。这种驱动力强烈到你愿意为它付出所有。”昨天,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的第五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上,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首任院长赵东元以“‘孔’中看世界
2023-12-30 09:44:00
探索无尽的科学前沿,赵东元带你“孔”中看世界|大家聊创新
...今天推出第五集《无尽的科学前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带你“孔”中看世界,在基础研究的奇思妙想中,感受科学的无限力量。冬季的复旦校园,宁静而
2024-03-08 10:17:00
赵东元:做科研要有爱 化学家要充满想象力
...网上海12月29日电(记者 陈静)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在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首任院长赵东元看来,答案只有一个字:爱。他说:“好奇心是人的本能,每个
2023-12-30 07:58:00
...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试点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各15名本科生入选——本科生从零叩开科研之门,大学如何“架梯” ■本报记者 储舒婷大一新生萌
2023-10-31 05:49:00
...:人民政协报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上海市政协和复旦大学等单位举办第五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小记本报记者 顾意亮《&
2024-01-05 01:48:00
...解放日报探索构建优秀科研人才深耕基础研究的学术生态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成立黄海华本报讯(记者 黄海华)昨天下午,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江湾校区举行。作为上海高校“基础研究
2023-11-08 06:44:00
...元从教育、科技与人才引进三方面支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的一张照片,曾在网络上刷屏:领回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他很低调,那张证书装在帆布袋里,转
2023-01-13 14:25:00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技术成果如何转化?复旦赵东元团队走过一条曲折的路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并不容易一提到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他领衔团队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上海科学家时隔18年后再获殊荣。
2023-01-28 06:38:00
“牵手”中科院院士!德州启动介孔微纳新材料示范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文丽5月31日,复旦大学与山东固立特公司介孔微纳新材料产学研合作签约暨示范项目产业线启动仪式在德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东
2023-06-01 10:4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