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守成之主”宋真宗赵恒,本可成就一世功绩
...地守好这份家业,不至于犯错亡国以告祖宗的在天之灵。宋真宗赵恒就是这样的后世之主,“不求无功也但求无过”能够守住这份家业,就是他莫大的能耐和荣幸,就差上天给与他一个机会。意外被立太子继承皇位宋代的皇帝普...……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个官二代,不敢正面与和珅硬刚
...科举考取功名。同样是科举刘墉所面对的科举和众多平民士子可不一样,刘墉走的是“恩荫”路子来考取功名的。所谓的“恩荫”就是如果你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经或者正在朝中当官,那么你就可以得到在学习,考试,以...……更多
浅谈蒙元前期汉军万户
...文化的保护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汉军万户对文人士子的保护和优待,为中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保障。其次,汉军万户建立学校、兴办儒学,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最后,汉军万户在史学方面做出了贡献,为后世...……更多
从唐到宋:士族瓦解与寒门崛起
...束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站在端门的城楼之上,看着新进的士子们鱼贯而入,不禁欣喜感怀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作为帝王,自然希望天下英杰都能为己所用,为朝廷尽可能多招揽有用之人。然而,唐太宗这句“天下英雄...……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名将家族
...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杨文广:杨延昭的儿子,凭借门荫入仕,加入禁军。从平陕南张海起义,升任殿直,效力于陕西经略使范仲淹麾下。皇祐四年(1052)...……更多
名扬千古之前的汤显祖在做些什么?与这个有关
...《儒林外史》虽然是成书于清朝,但反映的却是明朝科举士子们的生活。可以说像范进这样的还算是幸运儿,更多的人是一辈子都与“功名利禄”无关,最后落了个“死读书,读书死”的悲惨结局。上图_范进中举老版插图本然...……更多
...等,辽圣宗耶律隆绪(签订“澶渊之盟”时的辽国皇帝)称宋真宗赵桓(签定“澶渊之盟”时的北宋皇帝)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母亲萧太后燕燕为叔母;双方定期使者互访;在边境开设榷场,互市贸易等等。然而促成南北化干戈为玉帛...……更多
...作用远不是将军们所能比的。 第二个争议点就是“谁的军功最大”?冯异、吴汉、耿弇,还是岑彭?吴汉参与的战争最多,也有几次经典战役,但他没有立“方面军功”(独立搞定某个战区),打败公孙述属于沾岑彭的光。耿...……更多
明朝科举制度与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并且明代的科举竞争十分之激烈,写的一手好文章落榜的士子大有人在,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主考官录取某个士子是一种“恩赐”,因为实在太难了。我们中学课本上有一个著名的明朝文人归有光,他写了一篇《项脊轩志》被收录...……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血。除了极少数能一举中第、科场联捷的幸运儿外,部分士子都要经历科举考试之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失望、自信与自卑、欢欣与悲伤等境况与心情的大转换。具有文学志趣与才华的士子,将这些现实的生活与心情体验用传统诗...……更多
唐朝人庆祝登第升迁的“烧尾”有多奢华
...,发展到中晚唐时期大为兴盛,科举及第已逐渐成为文人士子们毕生的追求。孟郊两次落第,却仍旧坚持科考,终于在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喜极而泣,作诗一首,这就是日后著名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更多
...少的坏事,下面略举几件说明:一、鼓动皇帝大兴土木。宋真宗要在宫城营建玉清昭应宫,左右近臣上疏劝谏反对。宋真宗召问,丁谓回答道:“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宫奉上帝,而且用来祈皇嗣。群臣如有阻挠,我愿意与他辩...……更多
宋代不和亲,为何会有大量的和亲诗
...的礼仪之邦,而契丹族、女真族等都是落后的夷人。宋朝士子认为作为礼仪之邦的赵宋王朝如果与这些蛮夷之邦和亲,就会有损威名。同时,宋朝不仅想摆脱“五代”之后第六代王朝的命运,还想要成为与汉唐鼎盛王朝比肩的繁...……更多
...化中心,设有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名相大儒云集洛阳。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宋州升格为“应天府”,取“顺应天命”之意。后于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又诏升应天府为南京,与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共为北宋陪都。...……更多
三大督抚为什么会输给大老粗李卫
...,还拐弯抹角劝说雍正取消了江南科考禁令:“疏言两浙士子感恩悔过,士风丕变,乃命照旧乡会试。”李卫挖走了田文镜的人才,所以江浙一带越发展越红火,李卫也升任直隶总督,田文镜却在窝在河南动弹不得。李卫在江浙...……更多
明朝文人地位的变迁:从权力到限制
...这一过程当中,通过儒家的洗礼与教育,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子成为了封建王权向为其呕心沥血的一份子。在汉武帝加强文化大一统的时候,为了体现自己对于儒家的重视,他在政治方面给予了研究儒学的文人士子非常多的好处。...……更多
...翻译举人和进士则略逊于文科举。就整体仕途而言,翻译士子升转较快,对出身要求不甚严格,取中之人升至高官者多经由驻防及边疆历练,在基层官员中,其职位多与翻译有关。一翻译科举对满洲、蒙古、宗室及驻防旗人分别...……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廷便取消了科举考试中对门第的限制,广大有学识的寒门士子不必再受身份的地位的限制,皆可凭借真才实学入仕为官,到景德元年,还取消了请托行卷,废除了举荐制度的残余,此后,真宗一朝又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至此...……更多
曹操不惜花重金从匈奴人手中赎回蔡文姬,是为了是什么?
...掳,后被曹操以重金赎回。当时和蔡琰一样被掳到匈奴的士子佳人不在少数,为何曹操独独为了蔡琰而不惜重金呢?蔡琰(蔡文姬)归汉一、传说曹操和蔡琰不仅是世交,还是青梅竹马1、谯郡曹氏和陈留蔡氏非世交关于曹操的...……更多
...绪率领十几万大军征讨北宋。辽军直抵黄河岸边的澶州,宋真宗御驾亲征,与辽国达成了澶渊之盟。在此之前,辽军还与北宋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将领挫败了萧太后,还杀伤了三万辽军,为澶渊之盟的达成...……更多
元结:文武双全真君子
...甫给出的原因是“野无遗贤”。这次被诓骗、戏耍的众多士子中就有后来被誉为“文武双全”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元结。元结生于公元719年,字次山,号浪士、漫叟。古代从地方到京城参加一次考试并不容易,所以有些士...……更多
...已经较为严重,与之相应的是新兴地主阶层的出现。寒门士子在文化领域的崛起,受益于唐代的官学体系。除京城设置官学外,州县也设学,地方官学的生源主要是文武八、九品的官员子弟与庶人子弟。唐代的官学体系始自唐高...……更多
秦国四年三丧,商鞅变法成稳定基石
...民晋身上层的通途。“求贤令”在天下传播开来后,六国士子无不动心。他们本来才华出众,却苦于朝中官僚阻碍,难以施展抱负。一时间,不少人收拾行囊,踏上了奔赴秦国的路途。楚国名士甘茂便是典型例证。甘茂本来混迹...……更多
宋朝是从何时种下恐辽症这“可恨可叹的根苗”的
...十六州,而先后离去,北宋带着“先天残疾”,进入到了宋真宗时期,从此开启了守成时代。因为宋真宗跟北方的辽国签署了一个著名的盟约——澶渊之盟!这个盟约可谓是宋朝“可恨和叹”的源头!因为这个盟约的签署过程,...……更多
张永德:后周驸马到北宋重臣的传奇人生
...得到了赵匡胤的重用,还历经宋太祖、宋太宗时期,直到宋真宗时期才病死。他不仅是后周的驸马,还勇武过人,为北宋王朝立下了不少战功,那么此人到底是谁呢?一、后周驸马此人名叫张永德,字抱一,是并州阳曲人。张永...……更多
古代状元奇闻:不为人知的故事与背后的故事
...元。而这次中进士的和主考官都是南方人。发榜后,北方士子不服气,纷纷上告,朱元璋大怒,命陈安等12人复查。可之后又有人举报,于是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更多
北宋潘阆的文学成就与人生传奇
...人密谋想立宋太祖的孙子登基为帝,结果事情又败露了,宋真宗登基为帝,潘阆又成为了逃犯,被官府通缉。这一次他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很快就被抓住了。宋真宗过问了此事,或许也是起了惜才之心,所以他并没有杀掉潘...……更多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从杨业到杨文广的传承
...的侵扰。在与辽军的对抗中,杨延昭继承其父杨业之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杀得辽军溃不成军,威震边庭,彼时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于是就认为几次三番杀得他们溃不...……更多
古代6位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他不配去
...乱影响了人们对唐玄宗的评价。第六位“泰山封禅”的是宋真宗赵恒。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真宗当上大宋皇帝后,他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派兵北伐,但是惨败给了辽国。不久后,辽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有读者见我写起文章来伶牙俐齿,断定我是个妙人儿。妙人儿?我尚算不上。不过一提“妙”,就记起妙玉站在大雪后梅树下的样子,肌肤胜雪
2024-05-05 20:17:00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选择厚待功臣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飞鸟尽、良弓藏”的悲剧不断上演,然而唐太宗李世民对待功臣的做法却显得与众不同。他不仅没有像刘邦
2024-05-05 20:20:00
诸葛亮的历史传奇与人生启示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被时间的流沙打磨得愈发耀眼。三国时期,一个伟大的智者,诸葛亮,在生命的尾声上演了感天动地的一幕
2024-05-05 20:21:00
揭秘汉文帝赐死舅舅薄昭背后的真相
在古代帝王家,权力往往意味着生死。汉文帝刘恒与其舅舅薄昭之间的恩怨,正是这一道理的生动诠释。相传,为了迫使薄昭自尽,汉文帝无所不用其极
2024-05-05 20:22:00
赵匡胤:乱世英雄,宋朝的奠基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鲜有如赵匡胤这般由平凡走向伟大的人物。他不仅统一了纷争不断的江山,还开创了一个文化繁荣的朝代。今天
2024-05-05 20:23:00
明朝皇位争夺战:朱允炆的遗憾与朱元璋的未竟之志
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多子争斗中,孙子朱允炆继位引发的权力风波,成为了历史上一段扣人心弦的往事。朱标,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
2024-05-05 20:24:00
郭子仪:唐朝功勋将领的智慧与自保之道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功高盖主”往往预示着功臣的悲剧结局。然而,在唐朝,一位名叫郭子仪的将军打破了这一宿命,他不仅功勋卓著
2024-05-05 20:25:00
刘伯温:神机妙算背后的悲剧人生
在明朝的史册中,刘伯温的形象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其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为朱元璋的帝国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位天文地理学家
2024-05-05 20:26:00
李卫:一生清廉,功成身退,历史的光辉一页
1735年,随着雍正帝的驾崩,清朝迎来了新君乾隆。在雍正的葬礼上,李卫泪如泉涌,悲伤至极,甚至一度昏迷倒在了棺椁之前。这一幕深深打动了乾隆皇帝
2024-05-05 20:27:00
李清照:从才女到斗士,一生坎坷却坚韧不屈
在1129年,经历了一段短暂而幸福的婚姻后,46岁的李清照带着丈夫的遗物嫁给了张汝舟。然而,婚后不久,张汝舟突然暴怒地掐住李清照的脖子
2024-05-05 20:28:00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
王安石变法,作为北宋时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社会改革,不仅代表了一次文明级的超越,更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
2024-05-05 20:35:00
春秋时期夹谷会盟:齐景公败给鲁定公的智慧与勇气之战
在春秋时期,夹谷会盟不仅是一场外交上的较量,更是智慧与勇气的试金石。为什么齐景公会在夹谷会盟中败给鲁定公?夹谷会盟的背景是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期矛盾
2024-05-05 20:37:00
科举制度:一场跨越千年的智力角逐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历经千年风雨,其影响力和权威性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不少人将现代考取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的难度与古代科举相提并论
2024-05-05 20:37:00
霍去病与‘冠军’:一个英勇称号的千年传承
冠军村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西汉名将霍去病的陵墓就位于此。冠军村的名字也来源于霍去病十八岁时第一次远征匈奴。他就像“作弊”一样
2024-05-05 20:45:00
诗仙李白的自信与傲慢:一首《上李邕》引发的思考
李白的才华响彻云霄,是盛唐时期站在诗坛巅峰的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在当时的唐朝,一提到诗人李白,文人墨客无不仰起头来凝视他
2024-05-05 2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