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三妻四妾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别的女子,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妻四妾,那么这三妻四妾的地位到底如何呢?难道妾室的地位真的可以超过正室吗?男子到了婚配年龄后,就会找合适的女子结亲,据周朝《礼记·昏义》记载,古代婚礼分为以下六个程序,分别是纳...……更多
彩礼是历史遗留问题吗?浅谈古代的结婚礼仪
...是《礼记》中所规定的婚姻六礼。 这六里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首先是纳彩,它的性质就类似于今天的求婚,分为两步先提亲后纳彩。古人的求婚并不需要情侣双方在场,只要媒婆和家人就足够了。媒...……更多
...天举行了,那都是帝皇的功劳,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百姓地位卑微,皇帝自然不能与百姓为伍,这就造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象,皇帝要在黄昏举行婚礼,你百姓就得避开,得选择其它时间,久而久之,婚礼在白...……更多
古人结婚都有哪些婚礼习俗?六大步骤缺一不可
...,婚姻的动机不再只是传宗接代,甚至更复杂,根据女人地位不断变化,婚姻权衡也发生了重要改变。婚姻是家庭和社会的总开关,它会涉及到经济、人事等多种问题,会涉及到很多主体责任。婚姻需要精心策划,从实际出发,...……更多
古代女子的嫁妆丈夫能随意支取呢?
...妆是否为女方的独立财产,取决于娘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可以说,嫁妆在古代妇女的婚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多或少影响着已婚妇女的婚姻生活和家庭地位。嫁妆越高,女方在婆家的地位就越高,所以女方的父母...……更多
清朝时期,结婚都有哪些习俗?清代民间婚礼的过程
周礼规定,士人婚礼有六项内容: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称为六礼。六礼数千年来一直相袭沿用,清代婚礼亦贯彻其立意,分为议婚、定婚、结婚三个阶段。议婚就是选择对象,相当于纳彩、问名;定婚就是确...……更多
强制相亲、攀比奢靡,汉朝时期的婚姻观影响到至今
...将军马援塑像) 关于聘礼。古代的聘礼自然会随着身份地位与财富多少而有所不同。皇帝家自然不用说,那肯定是最高规格的聘礼。《汉旧仪》中就曾经说:「娉皇后,黄金万斤」但是吕后时期为了优待女儿,将聘礼改为黄金...……更多
不想成为“商品”的年轻人,选择放弃彩礼
...也不是儿子和媳妇,而是嵌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最边缘弱势地位,而又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女儿。”“我不想让自己跟钱画上等号”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当代年轻人备婚的过程中,婚纱、礼服、造型和婚礼现场等,是新人关注的重...……更多
唐代王室贵族婚礼,在用乐方面,有哪些讲究和不同
...阴位,即处于较低的位置。婚姻制度也反映了男女之间的地位、格局和主仆关系。我国的婚姻制度在周代已经发展较为完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时期的婚礼制度就是以周代为蓝本,唐人婚姻观的根本基础,这也是中国自...……更多
古代的嫁妆究竟有多少
...别“贤惠的”还用自己的嫁妆给丈夫纳妾,以提高自己的地位。看完以上内容,倒是让人觉得古代的嫁妆制度颇有高明之处,规避了现代夫妻分割共同财产时相互厮杀扯皮的现象。为什么要送嫁妆呢?1.十里红妆表达了父母对女儿...……更多
古代男婚女嫁需要三书六礼,三书和六礼分别指什么?
...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在古代,如果男子看中了心仪的女子,就会要媒人去女方家中说媒,并且男方会带有许多的礼品,如果女方家里通过媒人了解了男...……更多
揭秘古代婚礼习俗
...意义首先是向社会公开表示个人在其所属社会中获取的新地位和新职能,使经历仪式的本人认识到自己的新身份。”因此,婚礼也就不仅是结婚双方或两个家族之间的事,更是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伦理行为。 婚礼的程序极为繁...……更多
彩礼归谁?女子起诉父母返还18万彩礼,法院判了
...按传统习俗,聘礼是男、女结婚时男方或男方家庭支付给女方家庭,并由女方父母支配的钱物,并不是给女方个人的。被告收取的聘礼是原告丈夫的家庭赠送给被告的,并不是赠送给原告的,因此所收受的聘礼归被告所有,原、...……更多
中国古代成亲的时候都有哪些嫁妆呢
...女子结婚的时候,嫁妆的多少将直接决定她日后在婆家的地位。 嫁妆丰厚的,婆家就非常喜欢,自然也会对新娘子更好。如果,嫁妆太少,那么,这个新娘子就会被婆家人看不起,将来还会受尽委屈。所以,古人在嫁女儿的时...……更多
为什么宋朝女子尤其重视“厚嫁妆”
...妹众多,谁的嫁妆更丰厚,则侧面说明了谁在娘家的家庭地位更高,更受宠。这也直接影响了女子嫁到丈夫家之后的家庭地位。在宋朝,女子嫁人如果嫁妆少,也会被女子视为一种“耻辱”。根据史料记载,宋朝女子嫁人还曾经...……更多
古代哪个朝代的女性地位更高?
对于各朝代女性地位高低这个问题,并不能用武则天来简单回答唐朝女性地位最高。因为她是个例,代表不了唐朝女性这个整体。也不能因“裹脚”就给宋朝扣上最低的帽子,毕竟元、明、清都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为...……更多
聊聊古代的定亲流程,及其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代,媒妁之言被认为能左右婚姻的成败,因此备受欢迎。问名与纳采如果女方家庭对提亲表示同意,接下来将进入“问名”阶段,即双方详细交换生辰八字和姓名,以便进行占卜和八字合婚。这一做法源于古代对命理相合的重视...……更多
女子骑着毛驴为何敢让乾隆让路,一起来看看
...如果女方家庭同意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第二步便是问名——这一环节,还是由媒人出面,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和姓名,然后举行合八字仪式。 第三步则是纳吉——男方通过占卜结婚的良辰吉日,并且备好聘礼,通知女方...……更多
女人要彩礼就得准备嫁妆,才是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相互尊重的结果
...果是纳妾,那就非常随意了。古代的妾室是没有任何家庭地位的甚至连人权都没有,在史书上也有记载,妾可通买卖。第2种:近代童养媳关于什么是同样协议,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无非就是指那些从小被父母抛弃,然后一直养...……更多
称霸天下的皇帝结婚需要走哪些程序呢
...队伍去岳父家接新娘。在皇帝身上,因为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派了一个有儿女的大臣作为代表参加婚礼。宫殿已经装饰好了。所有主要的宫殿都备有鞭炮和镀金的大红双喜蜡烛。皇家大道铺着红毡。仪仗队和鼓乐队在婚礼队...……更多
古代相亲是怎样的呢
...一日。早晨你们父子两人提着礼物,在媒人的陪同下赶往女方家中。相亲女子的家世,你父亲已经打听好了,是一位族叔妻子那边的亲戚。女孩聪明秀气,能识文断字,而且做得一手好女红活,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酒楼,家境倒也...……更多
浙江婚礼因仿古宋朝引发热议,宋时婚礼究竟有哪些迷人之处?
...有了对拜的环节,这说明当时婚姻关系中,新郎和新娘的地位上升,婚姻与家族的关系开始减弱,这也和彼时生产方式的变化存在一定联系。此外宋代还将唐代的却扇礼进行了改革,唐代时新娘在婚礼上会用扇子遮住面目,直到...……更多
聊聊整个明季最盛大的一场庆典
...选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钱贵女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纳采问名礼”。当日,英宗任命英国公张辅(正使)和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副使)为持节使,代表皇家至钱府行纳采、问名之礼。注:“纳采”男方正式向女...……更多
西周时期是如何用法律条文来规范婚嫁习俗的?
...的同意不是成亲,而是同意相亲。)六礼之中的第二礼为问名,即男方派媒人到女方家询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然后与男方的生辰八字相比较,看看二人八字是否相冲,这里依旧用雁鸟作礼于女方。如今这种古老的八字习俗...……更多
从两位宰相争抢寡妇的故事,看宋朝的繁荣与女性的地位
...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繁荣的时期,民风较开放,而且女性地位要高出很多,虽然不能和现在相比,但已经好很多,从之前的热播剧《知否》当中,我们也看出,当时嫁妆对于女性来说非常重要,是婚后在夫家地位的保障,最关键...……更多
古代夫妻同房,为何被称为行“周公之礼”?行的又是哪个礼?
...整个流程的严谨性,他亲自制定了七个步骤,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这就是著名的“婚礼七仪”。这个仪式在周公的推广下,如星星之火,迅速在社会上蔓延开来,影响至今,人们的婚嫁习俗仍受其...……更多
唐代女子的择偶观,钱财、才学、门第都是关键因素
...礼之一的“纳征”是非常纯粹的。当时更加强调社会政治地位方面的门当户对,直到魏齐。后来逐渐出现士族与其他阶层通婚的案例,为了寻求平衡,假若女方的身份高贵,男方就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财来弥补女方的“损失”。在...……更多
无论嫁给什么人,女人为了自己,为了父母,都要给自己留两条退路
...祝福,是女儿的保证和依靠。如果把嫁妆交给姻亲,会使女方在婚姻中失去这部分财富,甚至可能使女方在婚姻中陷入经济困境。其次,通过不把嫁妆交给丈夫的家庭,一个女人可以避免在婚姻中被丈夫的家庭道德绑架。在婚姻...……更多
在古代讲究早婚早嫁,为何宋朝时却出现一批晚婚的人
...大夫”这是宋朝文人的特别待遇之一,再加上优厚的俸禄地位的跃升,都使得无数读书人希望通过科举迈入仕途做官。因此,科举就成为了男子奋斗的方向,在未通过科举考试之前,男子通常都不会考虑婚嫁。正所谓“成家立业...……更多
男方给女方彩礼不超3.9万元!江西崇义推进婚俗改革
...遇适用对象,规定“零彩礼”“低彩礼”标准为:男方给女方的聘礼、礼金为零或不超过3.9万元(不含返还礼金和嫁妆折价)。根据该举措,“零彩礼”“低彩礼”夫妻的子女(含农村户口)持礼遇卡可在学前、义务教育阶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
好山东|曲阜到四海文庙,东夏侯石雕石刻千年技艺的“世代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通讯员 孔雅玮 曹楠在中华大地上,一座座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传承儒学的圣地,更是各类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2025-07-07 09:55:00
寻访老兵足迹|刘庆恩:从战场通讯兵到红色血脉传承者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熠熠生辉,他们用热血与忠诚书写传奇,用一生诠释信仰与担当。今年99岁的抗战老兵刘庆恩,就是这样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
2025-07-07 10:10:00
88年了!这位福州人,是七七事变的“王牌见证人”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7月7日,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卢沟桥旁的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
2025-07-07 10:27:00
长安不止荔枝 魏晋尚有快乐
《盛世长安》 刘庆柱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年6月《未尽的快乐:魏晋名士社交处方笺》 董铁柱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年6月一座长安城
2025-07-07 10:47:00
二阙中“溪山影里联金勒”暗写纵马游猎之豪情,“箫鼓声中倒玉舟”则铺陈丝竹宴饮之酣畅。结句“不信青山两鬓秋”以反讽手法突显词人虽历风霜仍保有少年心性
2025-07-07 13:57:00
山河铭记|新四军老战士胡文藻:13岁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还缴了敌人的枪
大皖新闻讯 1944年2月,年仅13岁的胡文藻参加新四军。几个月后,机智勇敢的胡文藻和一位老侦察员一起圆满完成了送信任务
2025-07-07 11:25:00
读城记|村不在大,有圣则名
文|宋增芬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觉得还可以再续一句:“村不在大,有圣则名”。我说的村子就是南竺院
2025-07-07 11:37:00
马丽春长篇力作《包拯和他的时代》出版
大皖新闻讯 安徽作家马丽春长篇力作《包拯和他的时代》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马丽春继2021年出版《大宋名臣包拯》之后
2025-07-07 11:56:00
江城少儿赴海角,围着篝火听故事
江南时报讯 “孩子们,你们脚下这片沙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三水滩’,她由长江水、黄河水、太平洋海水共同托举而成。‘三水滩’又曾是革命烈士鲜血染红的潮滩
2025-07-07 12:29:00
元代鲜于枢“伯畿印章”
杭州博物馆藏品杭州的西泠印社是金石书画的标杆,这也增加了杭州作为文化名城的厚度。但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
2025-07-07 10: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郭彩玲:越南华侨、厦门籍抗日航空女英烈
穿着飞行制服的郭彩玲,英姿飒爽地站在滑翔机旁挥手致意。青年郭彩玲少年郭彩玲 1943年2月8日《民国日报》(江西版)上
2025-07-07 07:57:00
近日,浙江革命军事馆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革命文物史料。浙江革命军事馆目前正在筹建中,建成后将成为反映浙江党政军民革命风貌的红色场馆
2025-07-07 0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