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男女结婚的步骤有哪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22: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我们都知道婚姻的重要性,相比现在的婚礼,古代男女结婚的步骤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古代现实的结婚程序要比影视剧上的复杂一些,据周朝《礼记·昏义》记载,古代结婚步骤分为以下六个程序。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男方和女方合对眼了,想要成亲,这个过程可不是像现在一样,可以双方商定好然后就可以结婚。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人首先得请媒人到女方提亲,女方同意后才可以下聘礼。

为什么一定得先请媒人呢?古人讲究明媒正娶,绕过媒人是与礼相背,即使男女双方两情相悦,也会假媒人之口上门提亲,古代媒人不是今天的媒婆,随便要两个人的联系方式约出来见个面,古代媒人则工作量大很多。媒人会全程参与,直到两个人成婚,期间得充当跑腿,婚后如果夫妻不和睦,媒人还得从中调解。

据记载古代媒人有两个工具分别是斧和秤。斧是源于《诗经·豳风·伐柯》中的:“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秤自然是衡量,古人崇尚婚姻要门当户对,等级观念严重,癞蛤蟆吃天鹅肉的现象发的几率是非常低,即使有,那也是大多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悲剧收场,良贱不婚似乎已经是铁打的规律了。

除此之外,纳采重要的一环是奠雁,因为雁代表的是忠贞,阴阳和顺,完毕后把雁放生,否则不吉利。

纳采之后就是问名,顾名思义,问名即问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看双方八字是否相合。

接着进入纳吉环节,主要是把问名的结果告诉女方,并送礼但不是聘礼,下婚书,这个过程也要奠雁。

第四是纳征,所谓纳征,送聘礼也。聘礼贵重依据男方的财力决定,一般都为金、银、娟等之类的。《梦梁录·嫁娶》记载到,条件好的富贵人家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次一点的人家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再次一点的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看来古人结个婚压力也不比现代人轻啊!

钱送完了,接下来当然是择良辰日子成亲了,即请期。

最后一步是亲迎,简单说就是新郎亲自到新娘家接回新娘子,古代的亲迎和现代的接亲程序差不多,要说最大区别就是大红花轿变成了汽车。

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人反而在婚礼时间选择上选择黄昏时刻,不免让人想到古人的时间掌握的刚刚好,拜完堂,直接可以入洞房,毫不拖泥带水。

其实对于选择黄昏时刻结婚,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晨迎昏行,“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白虎通》上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古人选择黄昏举行婚礼据说还来源于上古一个传说,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期间,男子不需要再到女方家去生活,然风水轮流转,女方需到男方家住,女子当然不愿意,软的不行当然只能来硬的,男子便抢人,黄昏时刻,天色渐暗,正是“干大事”的时候,把女子抢过来,强行结婚,从此女从夫居便沿袭下来了。

至于现在的婚礼为什么在白天举行了,那都是帝皇的功劳,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百姓地位卑微,皇帝自然不能与百姓为伍,这就造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象,皇帝要在黄昏举行婚礼,你百姓就得避开,得选择其它时间,久而久之,婚礼在白天举行的习俗形成了。

婚姻是合二姓之好,娶到一个贤内助,有可能真的“少奋斗二十年,”每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更是人尽皆知。古人把婚姻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朱元璋能取得天下,背后离不开马皇后的深明大义,她死后朱元璋泪如雨下,此后在位不再立皇后。

纵然古人结婚都比较早,平均年龄在15岁左右,这与古人的寿命有关。三妻四妾是家常便饭,但也只限于富贵人家,帝皇更是后宫佳丽三千,贫苦人家都是一个妻子,总而言之,古人的婚礼繁琐而又不失庄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人结婚都有哪些婚礼习俗?六大步骤缺一不可
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出自北宋时期汪洙的作品《神童诗·四喜》。对古人来说,洞房花烛金榜题名就是人生头等大事,古人讲究先成家后立业,因此洞房
2023-05-08 14:00:00
古人结婚必须经过媒婆之手吗
古人经常有一句话,说成年男女到了年纪,就应该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其中就提到了一个职业,“媒婆”。大家印象当中的媒婆,大概都还是来源于各种古装剧中的形象,不过这毕竟还是太过
2023-05-03 06:41:00
古代夫妻同房,为何被称为行“周公之礼”?行的又是哪个礼?
...视婚礼,为了确保整个流程的严谨性,他亲自制定了七个步骤,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这就是著名的“婚礼七仪”。这个仪式在周公的推广下,如星星之火,迅速在社会
2024-08-27 12:52:00
透过门阀制度的盛衰,看古代士族的婚姻习俗
...条船,不然就会遭到打压。不得不说,这是一步好棋。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周,周之前就有了“官”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前的尧舜时代,尧舜时代出现了一位治水的官员,名
2022-12-25 14:44:00
揭秘古代婚礼习俗
...之义,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时刻。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主要奠基于周代的礼乐文化。在周代,有所“礼有五经”之说,即所谓的“吉凶军宾嘉”是也。而婚礼则属于嘉礼,有“礼
2023-05-03 06:41:00
我们都知道,中国对结婚年龄有所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而这,是基于多年研究做出的律法,主要目的是保护青少年的安全,令人们可以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年纪之时,自己决
2024-03-14 15:38:00
为何古代女子15岁不嫁人就要去坐牢
因为教育程度的提高,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择偶标准越来越高,所以剩男剩女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于是我们流行一句话叫做“剩下的才是最好的”。然而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盛行“父母之言,媒妁之命”
2024-06-08 16:27:00
古代婚姻制度:从包办婚姻到自由恋爱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结婚并不自由。早婚是当时的一大特点,童养媳大家都有所耳闻吧(年纪很小的时候,找个比自己大的媳妇,可以帮家里干活,照顾自己的小丈夫)。古时候的成年标准也不一样。《礼记》
2023-12-15 05:07:00
女子骑着毛驴为何敢让乾隆让路,一起来看看
...正娶呢?大致可以分为“三书六礼”中提到的几个流程与步骤。何为明媒正娶“三书”就是指,其一是聘书,在定亲的时候交换,又叫订婚之书;其二是礼书,在古代,结婚的南方要出聘礼,女方要
2024-05-13 17: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