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女子骑着毛驴为何敢让乾隆让路,一起来看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3 17: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一位非常风流潇洒,放荡不羁的帝王。他少年登基,依仗祖父康熙、父亲雍正两代帝王的苦心经营、励精图治,发展到乾隆朝,大清国已经是边河宁定、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乾隆皇帝才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加上依靠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乾隆皇帝才有能力先后“六次南巡”,或者时不时地微服出行,借着体察民情的财力。

那时,他或游山玩水,或寻欢作乐,或者附庸风雅,吟诗作画,也是因为这样,乾隆皇帝在民间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乾隆二十年,他曾无意阻挡了一支出嫁队伍,意外开创了我国民间嫁娶的习俗。

女子骑着毛驴为何敢让乾隆让路,一起来看看

古代女子嫁娶习俗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文明之地、礼仪之邦,周朝以来,文臣就拟定了《周礼》用来规范君王,臣民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关乎婚姻嫁娶制度,《周礼》明确记载了,国家设立了专门的婚姻登记机构。

当时,做这项工作的部门就被称作“媒氏”,就如同现在的民政局。他们给即将成为夫妻的双方,颁发结婚证书,这种东西在古代叫做“婚书”。

不管是官宦还是民间,都是要在“媒氏”登记在册的,不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另外,在古代封建社会,有着男女授受不亲的制约,所以也就不存在自由恋爱的机会。

一般来说,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另外,古代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也就是一个男子,可以有多个女人,但是只能有一个明媒正娶的妻子。

女子骑着毛驴为何敢让乾隆让路,一起来看看

妻子才能在家里当家主事,其她女人都叫做妾室,现如今我们所说的“一夫多妻”制度严格来说是错误的。另外,还有一种“潜规则”即是“聘为妻,奔为妾”,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因为与司马相如私奔,她这只能自称妾室。

总的来说,古代的婚姻嫁娶,要严格遵守“明媒正娶的制度”。那么,何为明媒正娶呢?大致可以分为“三书六礼”中提到的几个流程与步骤。

何为明媒正娶

“三书”就是指,其一是聘书,在定亲的时候交换,又叫订婚之书;其二是礼书,在古代,结婚的南方要出聘礼,女方要置办嫁妆,这礼书就是夫妇二人行大礼的时候,所罗列的礼物种类和数量清单,由专门的人进行清点交换;

其三便是迎书,就是在结婚当日,新郎用来娶走新娘的凭证。接下来就是具体操办的流程,要严格遵循“六礼”的规定,六礼的第一步是纳采——俗称说媒,就是男方聘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向女方介绍男方的基本情况。

女子骑着毛驴为何敢让乾隆让路,一起来看看

如果女方家庭同意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第二步便是问名——这一环节,还是由媒人出面,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和姓名,然后举行合八字仪式。

第三步则是纳吉——男方通过占卜结婚的良辰吉日,并且备好聘礼,通知女方家庭,初步议定结婚步骤。第四部就是纳征——男女双方选定良辰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

第五步则是请期——选择双月双日完婚。最后一步就是亲迎——在举行婚礼当天,新郎会带着迎书,迎娶新娘。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再加上一个隆重的结婚仪式,是非常费时费力的,更加不能够出现差错和不吉利的事情。

当然,因为人一辈子就这一回,尤其是女方,更加不想让自己的婚礼不完美、留下遗憾。因此,不光是古人,即使是现代人也非常的慎重。

女子骑着毛驴为何敢让乾隆让路,一起来看看

俗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国很多的习俗都是从生活中不断衍变出来的,正如上述所言,乾隆的一次“意外之举”,便开创了我国婚嫁的另一个习俗。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在乾隆二十年的时候,他来到了河南郑州巡视黄河堤坝,趁着巡视的机会,喜欢游玩的乾隆便来到了当时的一个小县城,这个地方叫做中牟县。

一来到这里,他就流连忘返,打着体察乡野民风的名义,拜谒名胜古迹。有一天,乾隆来到了县衙池塘前面,看着荷花如新出浴的美人娇艳欲滴,荷叶随风摆动悠然恬静。

奈何,这样美好的景致,偏偏被一阵喧闹之声给打扰了。乾隆定睛一看,原来是对面正来了一支迎亲的队伍,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今天是县城有名的才女刘若莲出嫁的日子,正好从衙门经过。

女子骑着毛驴为何敢让乾隆让路,一起来看看

于是,就有侍卫拦住去路,要求刘若莲改走别的路,不然就给她定一个冒犯皇帝圣驾的罪名。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刘若莲小姐竟一点儿都不惧怕。

只见刘小姐坐在毛驴上,理直气壮地说到:“婚姻大事,一辈子就这一次,就算是遇见当今皇上,也不能耽误婚期,我是绝对不会让路的”。乾隆一看,刘小姐很有个性,也不想仗势欺人。

于是他就说,那这样吧,我出一个对联,你若能对上了,不但不治罪,还用皇帝坐的轿子送她出嫁,女子一听便答应了。当时,乾隆出的上联是“塘中荷花,蜂蝶硬要采”。

刘小姐思考了一会儿,就答出了下联“画上仙女,狂生却难求”,刘若莲不愧是镇上的才女,这个对联对仗十分的工整。紧接着,接着乾隆又命她对着一只铁牛即兴吟唱一首诗。

女子骑着毛驴为何敢让乾隆让路,一起来看看

刘若莲也做了出来,随后乾隆连声叫好,也没有再为难她,还让人把轿子抬过来,并且亲自题字“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送给她,从此这个典故就在民间流传开来了,女子坐花轿结婚也成为了民间习俗。

听完乾隆和刘若莲小姐的故事,也许我们会疑惑,平时在电视剧里面,我们看到的迎亲嫁娶不都是坐花轿的吗?从来就没见过女子骑驴儿出嫁的。

其实在古代,轿子只是用来作为出行代步的交通工具,只有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或者富商巨贾才用得起的,平民老百姓出行要么步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能坐上牛车、驴车、马车。

并且女子出嫁,在乾隆二十年之前,也是不流行坐花轿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老百姓中间传开来,才慢慢发展了女子坐花轿出嫁的习俗。

女子骑着毛驴为何敢让乾隆让路,一起来看看

一直到咱们现代的社会,男女双方一经领结婚证就算合法夫妻的今天,还有一些地方的女子仍然觉得出嫁不坐花轿,不举办典礼,就不算真正意义的结婚成家。

可见,花轿在结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每到良辰吉日,用来接新娘的花轿就被装饰得花团锦簇,再加上亮轿、照轿、压轿这一系列流程的烘托,把整个送嫁、迎亲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亲戚朋友们也可以借着气氛,热热闹闹地送上红包祝福,新娘也能够吉庆平安,讨个好彩头,也许这就是坐花轿直到现在还有人极力推崇的原因吧。

从时代的角度讲,也侧面反映了我们古代婚礼文化的喜庆热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时期上错花轿嫁对郎的奇葩事
...《粤屑》一书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天公配错了对乾隆年间,广东阳春县陈家的儿子从小就与徐家的女儿订了婚,两户人家虽然不做官,但是家财万贯,都是当地有名的富户。陈家的儿子订婚
2023-05-01 13:24:00
一直以来,乾隆都是清宫戏里的人热点人物,在相关的文学作品里,时常会看到乾隆帝处处留情的描写,那么乾隆到底是不是一个风流的皇帝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
2024-07-08 16:15:00
古人一生只剃一次头发,为什么如此重视头发?
...期没有特殊原因,不可以随意断发。2、辉发那拉氏清朝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就因为割发而遭到乾隆的冷落,民国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列传·后妃》中有记载:“(乾隆)三十年,
2023-02-16 22:02:00
历史上“纪晓岚”人品到底如何
乾隆年间,有个樵夫叫张天宝,有一次乾隆和纪晓岚出去办事,路过一个药铺,有个叫张魁的病人要死了,药铺坐堂先生说人没救,赶紧准备后事。一个樵夫叫张天宝的人当场给救活了,这一场面正让乾
2022-12-23 16:47:00
固伦和孝公主没有后代的原因是什么
...官和珅的形象在荧幕上演绎出来。然而根据史书记载,在乾隆皇帝驾崩后即位的嘉庆帝对于和珅是极为厌恶的,在将和珅赐死后甚至想要灭其满门。然而,因为这么一位女子的存在,使得和氏得以保
2024-06-27 15:41:00
富察皇后靠康熙的一首诗打动了雍正皇帝,成为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
我们看的电视剧《延禧攻略》里面的富察皇后是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乾隆也是清宫戏里出镜率最高的帝王之一,那么富察皇后又是怎么一步步的走上皇帝的宠爱的呢?又因为什么英年早逝呢?又是怎么
2023-02-25 19:56:00
永琪离世后,唯一的女儿被乾隆封了什么封号
...琪。《还珠格格》虽然改编自同名小说,可整部小说是以乾隆时期为大背景的,其中有虚有实,许多人物在历史上都有原型。比如永琪就是,他就是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并且很受乾隆的喜欢,可
2023-02-02 13:55:00
雍正送给乾隆一女子,没想到,280年后,这女子的画像竟然拍出1.3亿的高价
1728年乾隆在园子里遇见一女子,当晚就宠幸了她,没想到,280年后,这女子的画像竟然拍出1.3亿的高价。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一天雍正把一名15岁的女子赐给了弘历。这名女子就是
2025-03-27 21:02:00
乾隆大婚前的试婚侍女,为啥死后被追谥为皇贵妃
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锦鲤皇帝,一生顺风顺水,没遇到什么困难。乾隆也是一位长寿的皇帝,活到88岁,一生拥有过无数个女人。乾隆皇帝在大婚前有一位试婚侍女,她死后被追谥为皇贵
2024-04-26 21: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