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有一部电视剧很出名,叫《上错花轿嫁对郎》,说的是唐代贞观年间两位扬州美女上错花轿成就奇妙姻缘的故事。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个上错花轿嫁对郎的奇事。清广东阳春优贡生刘世馨在其所著的《粤屑》一书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天公配错了对
乾隆年间,广东阳春县陈家的儿子从小就与徐家的女儿订了婚,两户人家虽然不做官,但是家财万贯,都是当地有名的富户。陈家的儿子订婚后,不久就患了天花,病愈后整了一脸麻子不说,并且单眼突出,背也驼了。而徐家的女儿到了婚嫁年龄却出落得妩媚漂亮,仿佛画中美人一样,谁见了谁夸,那颜值不是一般的高。邻村有个韦家是个书香世家,韦家的儿子幼时与郑家的女儿订了婚,他们两家因为是同窗好友,所以才有了这门亲事。韦秀才的儿子,成年后相貌堂堂,聪敏非常;而郑秀才的女儿却长得黑不溜秋,颜值不是一般的低。方圆几十里的人闻听此事,都说是天公配错了对,都跟着表示遗憾。
乾隆庚辰年(1760)二月十五日,陈、韦两家都选在这一天娶儿媳妇。两家迎亲的队伍走到一个路口不期而遇,恰巧后面的路途是一条路,他们就一起并行前进,鼓乐齐鸣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路边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由于乡间的迎亲花轿穷富区分不大,所以路边看热闹的乡亲也都分不清谁是谁家的花轿。哪知,走到半道上天气突然大变,风雨交加,雷声不断;瞬时间雷雨狂风,昏天黑地。两户人家赶紧将花轿抬进路旁的庙里,并排放到一起,躲避风雨。大约过了两个多时辰,暴雨慢慢小了,可是天依然昏暗不明。此时天色已是傍晚时分,轿夫们只想早些回家,昏黑中抬上花轿就归队匆忙上路而回。谁也没想到阴差阳错竟然是徐的花轿去了韦家,郑家的花轿去了陈家。
雨师风伯来做媒
陈家的迎亲队伍直到深夜才到家,本来家里人还想热热闹闹举行婚礼仪式,可是狂风裹着暴雨越来越紧,屋里的灯烛全被吹灭,只好草草收场,请来宾随便吃了些喜酒,就将新郎新娘送入了洞房。陈家儿子自惭形秽,上床后就用被子蒙住头,郑家女儿也担心新郎看见自己那张丑陋的脸,盖头也不揭,上床头朝里边就躺下了。过了一会儿,陈家儿子因为早就知道自己的媳妇如花似玉,哪还按捺得住心里的欲火,黑暗中二人尽享了鱼水之乐。第二天清早,新娘先起来梳妆。直到天方大亮,陈家儿子才起来,两人相互一见面,都大吃一惊。新娘羞愧地捂脸痛哭,直喊叫被人骗了。新郎赶紧喊来伴娘一问究竟,可伴娘却说自己也不认识新娘。再叫人细细打听,得知此人是郑家的丑女。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昨日在庙中避雨时抬错了花轿,酿成如此大错。
再说韦家由于家境贫寒,迎进花轿时,也没有什么热闹的场面,加上天气恶劣,也是简简单单行了个仪式,新郎新娘就入了洞房。因为徐家女儿本来就知道新郎长相猥琐,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难违,暗自在婚床前落泪。而韦家儿子也知道自己要娶的新娘是远近闻名的丑女,原本心里也很烦,但不得不履行程序,咬咬牙上前揭下盖头,刚想讽刺几句,四目相视时,却发现一个是英俊潇洒的书生,一个是光彩照人的美女,两人顿时惊呆了。韦家儿子又惊又喜,不知所措,赶紧跑去告诉自己的父母。韦家父母过来仔细询问,才知新娘是徐家的女儿。韦家儿子知书达理,明白两家贫富差距很大,属于门不当户不对,与父母商量后,让母亲陪伴新娘,自己则到外屋跟朋友聊天,守候了一整夜。
第二天一大早,陈家和韦家立即派人告知女方家出错了。徐家和郑家父母都飞速赶来。徐家的父母见此情景,就问女儿愿意和谁成亲,徐家女儿毫不犹豫地说就顺从天意吧,愿意嫁给韦家儿子。而郑家的父母赶到陈家,看女儿嫁到了豪门,高兴还来不及呢,连声说就这样将错就错吧。陈家的父母知道儿子已经生米煮成了熟饭,实在无话可说。但是陈家儿子不甘心,原本觉着娶个漂亮的媳妇,现在倒好忽然间变成了丑八怪,他是恼羞成怒,牢骚不断。郑家的母亲便说:“怎么了,小女跟你可以说是般配得很,这可是前世有缘,你还发哪门子牢骚呢?”陈家儿子觉着她这是在辱骂自己,更加愤愤不平,便直奔县衙去告状。
县令巧判错婚案
当时,正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叶世度,从庶吉士改任阳春县令。叶世度听了陈家儿子的申诉,问明了陈、郑已然成亲,而且木已成舟,再难改悔;而韦家儿子品行端正,明知床头美女是错进门,却恪守仁义,未碰其身,彻夜候在外屋,赢得徐家父母的好感。因而对韦家儿子大加zan赏。叶县令又给陈家父母讲了天意难违的道理,这事是雨师穿针引线,风伯当红娘媒人,这就是老天爷在撮合呀,两人答应回去好好劝说儿子顺从天意,跟郑家女儿好好过日子。然后叶知县单独传上陈家儿子训斥一番说,你虽然不知实情,可你已经破了郑家女儿身,从情理上怎么可以再抛弃人家呢?一番话说得陈家儿子没了词,可心里还是不服。郑家女儿虽觉得陈家儿子其貌不扬,可自己也不是美女,何况已经失身于他,又考虑到陈家很富,也当堂表示非陈家儿子不嫁。叶县令说,二位女子做出了选择,这也是符合人理。
于是,叶县令判道:“韦家儿子讲理守法,等在外屋闲聊坐到天明;陈家儿子木已成舟,打官司还这样气势汹汹。天仙织女自然应该嫁给秀才裴航,丑陋女子理应许配给怪诞鬼魅。因此,雨师会穿针引线,风伯当红娘媒人,凡人为什么要参与其中?那都是老天在撮合成双。贫富须安于命里注定,丑俊迟早会各归其所。所有嫁妆,都归还给送出的女方。徐家、郑家的父母今天亲自上门取回自家的嫁妆,送到女婿家中去。照此办理,不得有误!此判!”
叶县令的判词一出,深受百姓的赞颂,都说这个案子判得好。陈家儿子虽然接受了现实,可是悔恨不已,痛不欲生。再看韦家,由于徐家女儿的嫁妆十分丰厚,让困顿的韦家儿子家境大为改观。夫妻二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很红火。韦家儿子有好学上进,第二年被录取为生员,有了很高的收入,过上了小康生活。
接手这个案件,叶县令没有简单粗暴去断案,而是针对已发生的事实和天公作美的实际,从天意和人理两个方面,耐心劝慰开导,让原告心服口服,圆满地解决了这起看起来颇为复杂的民事案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1 15:45: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