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哪首唐诗,写出多少人身不由己的心声
岑参系江陵(今属湖北)官宦家庭出身,但在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其父任晋州(今山西寿阳)刺史时不幸早丧,家道衰贫。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时,随兄至长安,求仕不成。长安城中,居之不易,他便随...……更多
三游客山中游玩遇险 西安警方深夜5小时成功施救
...草堂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和朋友、妹妹进山前往高冠瀑布菩萨庙一带游玩,随后在山中迷失方向,找不到下山的路,被困山中需要民警帮助救援。经了解报警人李某豆(女,25岁)带着妹妹李某洁(12岁)和男友中午12时许进...……更多
西安一大学生进山游玩不慎受伤被困民警及时救援
...局草堂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和同学当天13时许从高冠瀑布景区进山游玩,同伴受伤无法下山,请求救援。接警后,民警通过电话安抚报警人情绪,并确认他们被困地点。据了解,被困游客是西安某大学的四名学生,“五...……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浩劫,大唐的诗人们也没有躲过这场浩劫,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们的结局如何?一、王昌龄王昌龄,生于698年,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江宁丞、龙标尉等职。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王昌龄正...……更多
高适:青年不得志,晚年人生开挂封侯
...诗人们唐朝,是我国诗歌的最高峰,清朝时期编撰的《全唐诗》就选编了2873位诗人的49000多首诗。而实际上,唐朝的诗人比这个数字要大得多。这些诗人,都有一颗显达治世的心。可惜,能真正实现理想者寥寥。诗仙李白诗圣杜...……更多
锔匠、诗人、隐士,锔匠先师胡令能
...写得活灵活现、精妙绝伦。《小儿垂钓》在现存近五万首唐诗中,能够入选小学课本,足以说明胡令能的诗在唐诗中的地位。《祝坟应》中胡令能“忽梦一人,刀划其腹开,以一卷之书,置于心腑。及睡觉,而吟咏之意,皆绮美...……更多
天秋月又圆
...觉得自由自在,即便说不上欢快也算一种快乐了吧。闲翻唐诗三百首,读到岑参的“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这两句时,心中生出滋滋的欢愉,觉得“苍然”一词用得好,真高兴天地间存在这种辽阔而苍茫的景致。彼时,岑参...……更多
聊聊安史之乱中各诗人的命运
...唐朝廷的灾难,也牵动了无数诗人的命运。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的人生轨迹,因此发生了逆转。以下是安史之乱中他们的不同命运:1、岑参、高适,身为边塞诗人,共赴战场当仁不让。天宝十四载,岑参受邀进入安西北庭...……更多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
唐诗可谓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唐朝众多的诗人,都为唐诗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比如李白号称“诗仙”,杜甫号称“诗圣”,除了他们俩合称“大李杜”外,唐朝还有“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其他知名诗人还...……更多
南阳十大历史名人:从张仲景到姜子牙的传奇
...中最著名的要属南阳的这几个人了,他们分别是张仲景、岑参、张衡、范蠡和姜子牙。医圣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在动荡的东汉末年,面对瘟疫的横行,心中十分悲痛。当时南阳地区接连发生几次病害,无数百...……更多
晚年的杜甫,其实没有那么惨
...安稳下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大家为杜甫修筑了一个草堂,也就是杜甫草堂。 严武去世后,杜甫失去依靠,一路乘船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至云安,次年暮春迁居夔(kuí)州,获得了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柏茂林非...……更多
阿来:文学的生命与时代息息相关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当岑参与同时代的诗人交游阿来:文学的生命与时代息息相关阿来系列讲座之“岑参蜀中诗”第六讲现场。李惠军 摄公元766年,杜鸿渐受唐代宗之旨,以使相出镇西川,平定兵乱。在壮阔西域放歌的岑参,...……更多
岑参曾经为何带着七匹马,飞驰塞外
...,在电视剧里这句话意味着长安的末世火劫。作为诗人的岑参,却远比电视剧来的光辉。因为他是爱国而奋斗的一生。出生在湖北江陵的岑参,出生于书香门第,有一点环境对他的影响很大,一是他的祖上世代为官僚,第二他20...……更多
...原因和杜审言一样——他们是唐朝绝、律诗体的奠基人。唐诗若无绝、律,至少减色一半;唐诗能有绝、律,沈宋功不可没。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更多
杜甫真的那么穷吗,穷到要当衣服的地步?
...都,西川节度使裴冕就为他盖了一栋房子。这就是“杜甫草堂”的由来。裴冕的官职有多大?相当于现在的成都军区司令吧?正儿八经的上将官衔。那么,他为什么要给杜甫盖房子呢?因为杜甫是大诗人嘛,叫他一家子流浪街头...……更多
...不破的,是摆在眼前而切身可感的。这让我想起曾听一位唐诗专家讲高适《别董大》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认为高适实在不近情理,“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时说出这样的宽慰语,会让对方听着...……更多
...溪水水西头”盖了几间茅屋,这就是他诗中所谓“浣花溪草堂”。他在《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诗云:“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惟表弟,还往莫辞遥...……更多
昆剧《唐才子传》 南京演绎 唐代诗人群像
...团昆剧院2023年重点打造的两部原创剧目之一,也是省昆唐诗系列题材创作的开端,汇聚了省昆的核中坚力量。剧目特邀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编剧,上海戏剧学院著名导演、制作人马俊丰执导,梅花奖得主著名昆剧表...……更多
一首讽刺朝政的诗却得到皇帝赏识,授予诗人显赫官职
...而且,后人也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把它编入了《唐诗三百首》。 ……更多
聊聊大清皇帝对于文化方面的贡献
...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骈字类编》《子史精华》《朱子全书》《大清一统志》《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清高宗...……更多
在这200多分钟的诗词共读直播里 我和女儿朗朗诵读,播种诗心
...诗词,我买了很多与古诗词相关的书籍。比如,《蒋勋说唐诗》《给孩子的唐诗课》《小学生必读诗词112首》《中国妈妈的唐诗课》《桃李春风一杯酒:唐朝诗人的快意人生》《康震古诗词81课》《说诗讲稿》……小云读小学三...……更多
王昌龄:唐朝七绝圣手的传奇人生
...人互相欣赏,成为了好友。此外,他还结识了诗人李白和岑参等人。这段时期,虽然仕途不顺,但却是王昌龄人生中结交诗友、涉足文坛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他与诗人们郊游,畅谈诗文,也留下了不少佳作。王昌龄以其出色...……更多
非遗里的千年羌笛,何以频繁入诗
...从现有统计数据看,唐以前的边塞诗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收录的边塞诗多达两千余首,其中可见羌笛形象的诗篇有76首,足以说明羌笛在诗学表达中的主体价值。就连享誉诗坛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在游戏文墨的...……更多
...赛;利用练毛笔书法、剪纸识字;边跳长绳边唱歌谣、背唐诗等,激发他们学习华文的兴趣。在家庭日,何丽带着学生包饺子、做葱油饼等,并介绍中国各地的文化习俗。回国三年来,何丽一直通过线上与学生们保持联系,教学...……更多
杜甫:盛唐中时期的孤独行者与现实主义诗人
...只能带着自己的家人避难,最终来到了成都,在城西建立草堂,虽然依旧穷困潦倒,但是还好,有人给他送来了绵竹、松树苗、桃树苗,有画家在他家的墙上帮他画了曾经骑过的骏马,好朋友高适也时常接济他的生活。虽然在草...……更多
在学术上“进”得去,在普及上“出”得来(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莫砺锋说。借来的书,既有《左传》《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著作,也有外国文学名著。莫砺锋还读专业教材,他通过阅读《气象学教程》,学会了看云识天气。最后,能借到的中文书都读过了,他便读起了英文书…...……更多
历史上的纪晓岚可以拉和珅下水吗
...中,纪晓岚最大的成就就是《四库全书》的编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撰写,简单来说他就是一个文官。而且在纪晓岚当官的几十年当中,也曾经因为犯过错误,而被乾隆发配到了外地,不过因为纪晓岚所犯的罪过并不大,所以...……更多
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你最喜欢谁?他们的代表作有哪些?
...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四大边塞诗人”的代表作有哪些,本文仅限讨论边塞...……更多
《寻西山隐者不遇》:唐朝诗人丘为的隐逸生活与心境
...首诗,但比很多诗人幸运的是,他有一首诗成功入选了《唐诗三百首》。这首诗名为这首诗是他在拜访隐居西山的好友时所写的。从诗题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并没有遇到好友,就像的《寻隐者不遇》,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反而...……更多
...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段重要传奇,二人的友谊和合作对于唐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二人的诗歌作品和历史资料,探讨李、高二人的人生轨迹和文学交集,以揭示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在唐朝众...……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
提到宋朝的文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词,然后再是散文。的确,宋朝的词冠绝古今,堪称“一代之文学”;而宋朝的散文也可以位居历代之冠
2024-06-12 16:17:00
三大神探,狄仁杰、包拯和宋慈,谁断案能力最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众多的断案高手,有名有姓的就多达几十位,而后来在各种戏剧、小说、影视作品当中描写最多的恐怕就要数狄仁杰
2024-06-12 16:14:00
王婆说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是什么意思
在那个人均年龄不足五十岁的时代,王婆口中的“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未免有些太过于玄乎,如果真按九十三岁来论潘金莲当时年龄的话
2024-06-12 16:18:00
同是皇太孙,都被“清君侧”,朱瞻基为何能碾压堂叔朱允炆
大明王朝大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建国,到明宣宗朱瞻基,就像是一个轮回。因为不停的有相似的事情发生,仿佛是在上天特殊的安排,也像是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和儿子朱棣之间没完没了的斗争
2024-06-12 16:16:00
聊聊明朝的奇葩皇帝之——朱元璋
明朝作为中原的最后一个王朝,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中国历史上草根皇帝之一,朱元璋笼络人心,凭借高筑墙,广积粮
2024-06-12 16:35:00
聊聊宋朝第一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关于章献皇后刘娥的影视剧太多太多,前几年的《少年包青天》《新包青天》《开封府传奇》《大宋惊世传奇》等
2024-06-12 16:23:00
蔡京和岳飞同一天被宋孝宗平 反,为何仍然遭到人们的唾骂
岳飞雕塑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了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刚刚被册立的太子赵昚
2024-06-12 16:24:00
李自成广纳人才,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相继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到了河南之后,一路攻城略地,兵力大增。因为他一面要部署军事战略,一面又要整肃军纪,十分繁忙,真希望能再多一些得力的帮手
2024-06-12 16:33:00
宋朝在战争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前言:条约的签订与战争的走向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是战争中的劣势方付出较大的代价换来和平或政治的稳定。但是在宋朝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2024-06-12 16:35:00
为什么朱元璋会杀戮功臣,赵匡胤未杀一个功臣呢
纵观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会有大肆杀戮功臣的现象。而并非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东汉光武帝刘秀
2024-06-12 16:27:00
宋高宗和宋太宗何其相似
今天,我给大家聊两个人,两个特别能忍的人,忍到你都想抽他,他们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说这二人特别能忍呢?先看看他们的“战绩”
2024-06-12 16:25:00
建文帝为何会在明英宗时期出现
朱棣称帝后,史称明成祖,永乐皇帝。《明史》记载: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永乐帝派遣郑和下西洋远航,表面上是宣扬大明威德
2024-06-12 16:18:00
若朱标没死,由他削藩,朱棣会造反吗
最溺爱的儿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给自己的江山立继承人时,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嫡长子朱标,在他为吴王的时候就被立为世子,请了最好的老师教授他知识
2024-06-12 16:42:00
马皇后如果能够活着能够为孙子朱允炆抵挡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吗
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是可以根据历史中的碎片知识,知道就算是马皇后活着,朱棣还是该造反造反,不会改变朱棣成功地登上皇位的
2024-06-12 16:37:00
盘点历史上废物之辈——南宋赵构
舞罢庭前月,歌尽扇底风!北宋被灭后,南宋建都杭州,史称临安。临安,临安,临时安定之所。金人肆虐北疆,开封成为猎场。故国三千里江山不复存在
2024-06-12 1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