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周室典籍的失落与华夏文化的未解之谜
...这1000年历史的,《史通》称“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可见我国史官自古有之,他们所记录的上古史料均由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保存。我国自秦时便有焚书的记载,但多是焚毁民间收藏的不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著作,...……更多
成王定鼎郏鄏的九鼎,既是夏鼎,也是商鼎
...,那么这个传国之宝究竟在哪里遗失?王子朝奔楚带走了周室典籍,华夏核心文明的史藉就此销声匿迹。那么他究竟带走没带走传国九鼎,至今也是一大谜团!寻找九鼎,实际上也是寻找周室典籍。翻过来,寻找周室典籍,也是...……更多
2022-12-22 19:59成王,九鼎,既是
夏朝时期,大禹铸造九鼎是历史事实吗?
...》等,这些都是诸侯国的记载,道听途说的成分多。也许周室典籍里有有关九鼎的记载,但最多不过西周和东周时期。王子朝奔楚带走的周室典籍也可能有商时期的史料,但夏代的可能性很小。二、从夏代遗址考古发掘看禹铸九...……更多
周郑交质:春秋初期礼崩乐坏的标志与郑庄公称霸的开端
...相互信任。周天子同诸侯相互质子的做法,极大的打击了周室的威望。然而没有诚心的邦交,即便是交换了世子作为人质,也是不可靠的。没过多久,周平王就去世了,周王室再次设法将政权交付给虢公。郑国被触怒了,因此在...……更多
春秋战国:礼仪之邦到战国纷争的演变
...王还是亲自驾车千里,来到雒都见周景王。他表示要辅佐周室,重振华夏。这折射出当时诸侯对周王室天子地位的内在肯定。春秋时期:讲究礼乐,奉周为共主 进入东周时期后,周天子的权威名义上仍得到了诸侯的奉行。在春...……更多
揭秘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如何炼成的
...过,这一时期,周朝的统治还不至于分崩离析,尽管此时周室丧失西半部王畿,土地、人口都大为缩减,能掌握的力量大概只相当于一个中等的诸侯国,但毕竟还有“天下共主”的虚名,传统政治伦理的影响尚在,还不至于完全...……更多
楚国崛起与周室衰落:春秋时期的权力交替
...会参与,由此可见楚国在当时地位之低下。但通过“卑事周室”楚国得以以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自身,通过数十年的努力一步步壮大起来。而因为远离中原,南方又是一个环境闭塞,地形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楚国相对于中原国...……更多
...之。江人、黄人患楚,齐桓公方存亡继绝,救危扶侵,尊周室,攘夷狄,为阳谷之会、贯泽之盟。”虽然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尊王攘夷”的称谓,但“尊周室,攘夷狄”这样的表述已经是完整的“尊王攘夷”之义。刘向还在《...……更多
晋国的智慧:在春秋时期保持与周天子的关系以维护国家利益
...离周天子,可能会面临其他诸侯国的反对和威胁,失去与周室结盟的支持。与周室保持联盟关系,有助于晋国在政治上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安全。从文化角度来看,周天子作为尊崇的权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周朝的建立...……更多
晋文公通过退避三舍立威立信,破楚救宋称霸天下
...。是一个很精彩的时代,因为犬戎攻破镐京,周人东迁。周室东迁之后,春秋时代正式到来。周天子的威权经过平王东迁之后江河日下。周王室东迁洛邑,甚至是将周人故地关中放弃,这便宜了赢秦,后来秦人乘机逐步占领关中...……更多
楚国:从蛮荒之地到子爵封国的崛起历程
...有的大片东方土地及其他原依附于殷商的附庸方国都归于周室。而对于如此广大的疆域,周武王既兴奋又苦恼:兴起于西岐的姬周,只有十万左右的“国人”(指周室内部处于统治阶级的各等级贵族男子以及平民、自由民男子)...……更多
《茶经》:《典籍里的中国》在早春的茶香中品读
...中,“茶”发端于神农氏,最早出现在西南地区,承载着华夏民族的文明和智慧。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学的开山之作,《茶经》第一次系统性地总结了唐代及唐代以前茶叶生产的技术与经验,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无可...……更多
《典籍里的中国2》奉上春节“文化大餐” 正月初三开启“中国式
...年之志向,养民族之精神。通过节目戏剧演绎,观众将看到华夏先民真挚的情感,引发情感的同频共振。如同马银琴所说:“《诗经》既是礼乐之文,是德义之府,也是心灵之歌。”正月初三(1月24日)晚八点档,让我们随CCTV-1《典籍里的中...……更多
...校书法教育质量,还需从书法的文化性进行探究。汉字是华夏文明的载体,汉字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书法与汉字又有着天然的依附关系,从中华文明有条不紊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书法与文明发展的脉络性联系...……更多
华夏民族、华夏文化、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
华夏民族、华夏文化、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不仅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寻根问祖问题。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因为夏王朝历史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证明,也使得中华...……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为何不焚书,反倒保留百家典籍?
...是因为汉武帝的这一文化政策,才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华夏文化中所占的绝对比例,对中国人思想的确立及人格的培养,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从董仲舒所编撰的《春秋繁露》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他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已经十分...……更多
宗法变迁与周室衰微:西周历史的两大转折点
...宗主的周王,要优先保证姬姓宗族的利益,这是西周前期周室得以长期巩固统治的重要法宝。但在“共和行政”后,这种局面发生变化。贵族们不再虔诚顶礼周王,而是聚焦于巩固本宗族的实力。他们重视宗族内兄弟间的联姻,...……更多
...大藏书系统传承的,其中官藏和私藏居主导地位,传承着华夏的文明。千古文明开官藏我国最早的藏书活动,肇始于官府藏书。在上古时代,最早拥有文化的人是统治者及其辅佐官员,如国君、各级贵族和辅助人主治理国家的卜...……更多
华夏文明之源:探寻汉族创世神话的消失之谜
...能考证出这传道之人呢?在这里,屈原提出了一个命题:华夏文明的起源在哪里?有人可能会说了,这还不简单?我们是炎黄子孙,文明自然发源于黄河上游了。是的,这话基本正确。可是各位,这炎黄子孙的说法最早见于《山...……更多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是什么意思?
...桓公,名小白。谲,诡也。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虽其以力假仁,心皆不正,然桓公伐楚,仗义执言,不由诡道,犹为彼善于此。文公则伐卫以致楚,而阴谋以取胜,其谲甚矣。二君他事亦多类此,故夫子言此...……更多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梅轩 汪长明 卷帙浩繁的各式典籍中蕴含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悠久绵延的历史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大力推行典...……更多
齐桓公的春秋霸业:尊王政策的实施与影响
...中包含了诸多的方面,其中最为直接也最为紧要的就是与周室联姻,搭建与周王室的关系纽带,为下一步的尊王外交做好铺垫。鲁庄公十一年(公元前683年),“冬,齐侯来逆共姬”。齐桓公亲迎王姬于鲁,为何在鲁?高士奇在...……更多
周室衰微:从债台高筑到尊严尽失
周赧王是周朝的最后一位天子,这个时候的周王室已经显得十分的衰弱。生活在这么憋屈的时代,这位王者却是与秦昭襄王一样是一位在位时间特别长的君主。根据相关记载周赧王负债于民,为了逃避债务,这位王者往往都是...……更多
为什么后人不理解宋襄公
...口号,却不以“尊王”为其政治纲领。注8:由此可见,周室虽衰,手下还是贤人辈出的,之前的宰孔,这里的叔兴,都对各国形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力,此皆因其文化积累非诸侯可比。直到一百多年后(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叛乱...……更多
《典籍里的中国》把冷门做成热“典”,央视做对了什么?
...的“农业里的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在观众的翘首期待中再度上新,豆瓣评分一路上涨,目前已达到9.1分。“节目组仿佛没有创作天花板”“我愿称典籍为行走的历史课堂”,在声声褒...……更多
开展国学教育 学生修身养德
...云玉石博物馆研学活动。他们穿上汉服、聆听讲解,感受华夏衣冠之美。去年10月,同学们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以典籍为舟,穿越历史,对话先贤。去年11月,同学们参加国学活动“开笔礼”,并一起诵读《三字经》《千...……更多
西周灭亡:一个复杂多元的历史事件
...起重税而流离失所,更有许多人被迫成为奴隶。政治上,周室对诸侯国的控制逐渐减弱。在周室的封建制度下,王室通过分封制把领地分给诸侯,藉以建立对诸侯的控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诸侯加强了本地的武装力量...……更多
周室衰落,诸侯争霸:揭秘东周时期的政治风云
...此,也无能为力,任由鲁国自行其是。02齐齐国,始祖是周室的功臣姜尚(即吕尚、太公望、师尚父),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首次出现的名将。周室灭商,得他的力量最大,所以封在营邱(今山东潍坊昌乐县)。起初的齐国,规...……更多
周孝王以祖夺孙的王位之争,使得周朝社会制度彻底崩坏
...剩余不多的土地了,懿王时更是丢掉镐京迁都槐里,此时周室已经威权低落,财富匮乏,各诸侯国已经对周室远没有周初时的恭敬。周孝王上台后励精图治,西败西戎,迫使西戎贡马求和,《竹书纪年》载:“元年辛卯春正月,...……更多
探寻岭南文脉经络,讲好新时代“佛山故事”!羊城晚报发布最新文化力作《典籍里的佛山》
10月25日,“融媒体主编佛山行”座谈会暨《典籍里的佛山》新书发布仪式在佛山顺德举行,现场超20位来自国内多家重点主流媒体的“融媒大咖”、佛山五区宣传部门及镇(街)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羊城晚报携手佛山市...……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份珍贵的工农检察教育培训史料——《苏维埃大学工农检察工作讲授大纲》
本文转自:正义网一份珍贵的工农检察教育培训史料——《苏维埃大学工农检察工作讲授大纲》(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李克均保存的《苏维埃大学工农检察工作讲授大纲》(下称《大纲》)
2024-06-24 08:09:00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点滴寻风流 斑斓见东坡——海南省博物馆苏轼主题文物展走笔【带你一起看大展】 “我是三刷这个展览了。”海南省博物馆一楼2号展厅
2024-06-24 08:54:00
杨绛留下的亲友书札弥足珍贵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夏炜烨■提示今年5月,在作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逝世八周年之际,《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一书出版问世
2024-06-24 06:21:00
公元373年,经苻坚最信任与敬重的朋友王猛的劝诫,苻坚忍痛将慕容冲外放做了平阳太守。慕容冲外放后,长安又开始流传“凤皇凤皇止阿房”的童谣
2024-06-24 06:23:00
公元208年,这是曹操最辉煌的年份,这一年曹操平定了整个北方。个人的声望达到了巅峰。不管是谁,无论喜不喜欢曹操,都不得不佩服曹操
2024-06-24 06:23:00
刘备自从公元201年南下投靠刘表,刘表就把刘备安排在新野。新野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新野县,距离襄阳、樊城不太远。正好和曹操的边界接近
2024-06-24 06:24:00
什么叫统一天下的战争,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想办法把敌人的人变成自己的人,如果敌人的人都是你的人,你已经统一天下了。这就是刘邦的策略
2024-06-24 06:24:00
赤壁之战虽然表面上看,是周瑜用黄盖的火攻,烧掉了曹操几十万大军,取得了大胜。但这只是表面情况。真正的情况是,鲁肃建立的统一战线起了关键作用
2024-06-24 06:25:00
明宪宗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八个女儿,一共有二十二个子女,但是大部分的子女都是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出生的。储君是一国之本
2024-06-24 06:26:00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宪宗对于越来越年老的万贵妃的感情却没有丝毫减少,这也是万贵妃在后宫和朝堂可以肆无忌惮的原因。宪宗的第一位皇后吴氏生于大户之家
2024-06-24 06:30:00
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红色古蔺”展厅的一个展柜内,整齐地摆放着几枚苏维埃铜币和几张苏维埃纸币。这些铜币和纸币是红军长征过古蔺时
2024-06-24 06:34:00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酒旗,是古代酒店悬挂在路边,用于招揽生意的锦旗。其实,古代酒旗不仅是营业标志,还展示着社会历史风情。让我们走进历史
2024-06-24 07:06:00
会心一笑“夸海口”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潮起海口》:会心一笑“夸海口”《潮起海口》 编者:海口市作家协会 版本:南方出版社 时间:2024年4月■ 韩少功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024-06-24 07:20:00
唐诗古城今安在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成都杜甫草堂。玉门关景区。楼兰故城遗址出土的《李柏文书》。 楼兰故城遗址。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江雪今人不见古时月
2024-06-24 07:20:00
清朝末年为何能出左宗棠
每次提到左宗棠这个人物,我都有些泪目。这是一个1000年才出一个的伟人,也是清朝唯一的一个伟人。他40多岁才开始投笔从戎
2024-06-23 2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