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周人起源的“豳地”何在
...。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由此可见,周人起初叫豳人,因为迁到岐山周原,故而更名为“周”。周原渊源已不可考,但甲骨文记载武丁时有一周国,后被灭亡。问题在于:周人起源的“豳地”何在?对此,现...……更多
西周灭亡后,被抛弃的30万周人去了哪?考古首次发现周遗民去向
...于战略性逃亡,除少数忠实追随者外,绝大多数王畿内的周人都无力随同东迁,成为被平王抛弃的遗民。那么这些人有多少呢?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杨东晨根据周制100里内5万人计算,得出周遗民人口数在30万以上。 根据《...……更多
浅析西周灭亡原因,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当时西周实力强大,掌控了陇东;西周中期,位于陇东的周人遗址与墓葬急速减少,其中墓葬规格、出土情况、分布范围等都相应衰减,反映出周人在陇东地区的衰退,已无力固守陇东。 上述考古显然印证了西周中期衰亡的记...……更多
...心地区,也就是关中渭水流域,这里是周文明的发祥地。周人最早活动于山西一带,是姬姓和姜姓通婚而形成的民族,在夏代担任农官—后稷。夏朝灭亡后,周人西迁到达了渭水上游,逐渐发展壮大。周人活动的范围,大概东到...……更多
...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当时的周人为了躲避商朝的锋芒,竟然迁徙到戎狄地区。在南方,商朝的势力范围到达了江汉一带。《新唐书·宰相世系五下》载“武丁之裔孙封于权”,这个权国位于湖北当阳...……更多
...,并没有民族的含义。到了西周,戎才有了民族的含义。周人,出自于夏人,属于羌这个集团。周朝建立后,又开始贬低停留在畜牧阶段的人,于是将之统称为“戎”,而羌字反而用得很少了。周人多次征讨戎人。《竹书纪年》...……更多
揭秘夏朝失踪真相
...所以魏国又被叫梁国。而夏朝这一称呼,是自称夏后裔的周人追记,但周人说自己是夏朝后裔,本身就存在一个矛盾。因为周人是姬姓,夏人却是姒姓,姓氏不同。《国语》有云:“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夏朝根正苗红的...……更多
周穆王真的会见了西王母吗,西周为何走向了衰落
...两次入侵记载于《竹书纪年》当中,《诗经》中则记录了周人反攻「猃狁」的历史,比如《小雅·采薇》中的「靡室靡家,猃狁之故」。这里面的猃狁,可能就是《竹书纪年》中记载的西戎。在「太王迁岐上」一文中,简单分析...……更多
揭秘周原遗址:卫子期家族与商朝覆灭的隐秘联系
...可逃,就自焚而死。朝歌剑城为何如此势不可挡?其实,周人能够一战灭周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朝存在奸臣,最典型的就是交革。纣王派焦恪监视周人的动向。周武王告知他将于“甲子日”到达殷国,焦克...……更多
在戎狄遍布的西陲,秦国是如何发迹的?
...东夷之后),但是从西周中前期开始,秦人祖先就定居在周人边陲的西犬丘(今天甘肃天水市),成为专职为周王牧马的氏族部落。秦人虽然不属于戎狄,但是日常与戎狄杂居,已经难分彼此。然而,秦国在戎狄中依旧保持了对...……更多
平王弒父,东迁洛邑,礼制崩坏的东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不是这个制度的源头,而是这个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周人祖先最早时奔于戎狄之间,不过由于周人打不过戎狄,而且也不想在蛮荒之处生存,于是只得迁至歧山。即便如此,周人祖先仍然在与戎狄的不断战争中获取地域的发...……更多
周人为何知道尧舜禹夏,一起来看看
...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帝晚期,即尧舜禹时代。综上,周人之所以能记录尧舜禹夏、记录一些上古事迹,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部分信息通过简牍文书传承了下来。反过来说,正因这种历史传承没有断绝,较为真实的传承了...……更多
商朝与夏周文化大不相同,商人为何如此独特
...帝出于戎狄之属”的说法,姬周更是不与戎族通婚,因为周人之中的姬姓和姜姓大族在戎族之中也有同源的姬姓之戎、姜姓之戎,姬姓的晋国宗室曾经因为与姬姓西戎通婚而被其他华夏诸侯攻讦指责许久。这也是炎黄-夏考古困...……更多
谥号的起源:从伯邑考谈起
...,但这个氏与他本人无关。 太伯,仲雍,公(王)季是周人第一次用宗法的称呼排列祖先。伯邑考,武王,周公,管叔,蔡叔,霍叔等等和冉季是第二次。两位伯加以区分,尊称第一代伯为太伯(不称吴伯哦),第二代伯称伯...……更多
揭秘中国历史:王朝国号的起源与意义
...】甲骨文“周”字的写法像“田”的形状非常接近。相传周人的始祖后稷就是管理农业的官员,周朝国号的含义与周人重视农业有很深的渊源。或许也与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徙到周原有很深的关系。【秦】根据顾颉刚先生的研究...……更多
商朝覆灭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戈,使得牧野之战一日便告终结。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周人随后轻而易举地攻破了商都朝歌,纣王竟无处可逃,只得自焚而亡。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快得让人不敢相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强大的商朝如此不堪一击?为...……更多
周武王灭商用了什么“下三滥”手段
...土的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文丁杀季历,(帝乙)二年周人伐商”。文丁是商纣王祖父,而季历则是周武王祖父。文丁死后,纣王的父亲帝乙继位,周人再次发动进攻,但被商军击退。到商纣王继位时,“乃囚西伯於羑里”。...……更多
...在,还有就是殷商旧族所逃亡的方向正是蓟国所在。后来周人分封燕国,周天子亲族力量也在这个地区建立国家,但一个地区内是不可能允许两个强国存在的。因此燕侯克刚刚开始建设燕国之时,与蓟国之间的纷争必不会少。实...……更多
商与周两个仇敌忽然变成了亲兄弟
...二)谷神后稷我们所熟知的“后稷”,在古史传说中,是周人的始祖,在《史记·周本纪》中有明确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委帝喾元妃。姜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更多
...朝将他们统称之为“羌”,而羌正好是华夏族的前身。 周人,也是夏朝的后裔,他们的父系为姬姓,母系为姜姓,正好是黄帝和炎帝之后。根据《中华远古史》的资料现实,周人最开始生活在山西一带,姜姓的齐、吕、申等国...……更多
周朝的封疆大吏康叔的能力与分封制度的演变
...军,成了王室亲信。最后,殷商贵族可能是这么想的:借周人之手消灭纣王,反正周人在商人的国土没有群众基础,呆不长,等周人走了,掌权的还是他们。可是没想到周人在商地建立殖民据点,居然站稳了。商末到汉初差不多...……更多
...东夷了,他想,不过朝歌城里还留下了不少师氏的族兵,周人的叛军不足为虑。少顷,原野尽头响起了雷鸣般的马蹄声,军阵前的奴隶们开始慌乱起来。定眼看去,只见数百辆战车朝己方的军阵直冲过来,滚起阵阵尘土。他吁了...……更多
周武王伐商以后,商朝为何还存在了4年
...可惜不合时宜。二、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战争 商朝晚期,周人主要活动在陕西周原地区。到周文王时期,稳定的农业使周人迅速发展起来,他们不断吞并和融合周边的戎狄部落。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周文王时期因广施仁政...……更多
中国酒文化:贯穿古今的礼仪与政治
...,商纣王就有“酒池肉林,夜夜笙歌”,嗜酒后来就成为周人否定殷商的第一罪状。可是周人对酒也是情有独钟的,在“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中,最重要的祭祀和征战,往往都会有酒相随,周人的诸侯国们举行重大盟会之时,...……更多
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战国楚简中的“西邑”指的就是夏王朝。在周代文献中,周人称商王朝为“商邑”“大邑商”,因为夏商周时代的国家形态是以都邑聚落为基础的方国联盟,都邑代表的就是“国家”。此外,杞人是夏后裔,甲骨文、金文中的“...……更多
商朝灭亡揭秘:东夷、姬周与鬼方的三重夹击
...东夷与姬周。最终,东夷叛乱牵制、消耗了商朝力量,让周人逐渐做大,结果在牧野一战灭商。现代考古发现,除了东夷与姬周之外,商朝还面临一个强大敌人,而这个敌人的存在,让西部的局势崩盘。这个势力就是大名鼎鼎的...……更多
崇侯虎与姬昌作:真实历史上的西伯侯之争
...时如果有西伯侯这个位置,那也是崇国的。【岐周崛起】周人是在古公亶父迁移到周原才发展起来的,这个时候已经是商代晚期了。古公亶父的儿子季历武力强盛,四处征伐蛮夷,大大的发展了周人的势力。周人虽然强盛起来,...……更多
同一地区的势力,为何一会称之为“戎”,一会称之为“夷”
...的势力,或具有一些武器的势力。除了“戎”与“夷”,周人称呼他族的“狄”与“蛮”,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甲骨文表明,商朝在南方、北方活动并不少,因此没有发现“狄”与“蛮”,大概率说明商朝还没有以此称呼他...……更多
河南挖出大量甲骨文,内容颠覆历史,学者:不要再给纣王泼脏水了
...谏自己的比干和九侯。就这样,从西周到清朝,纣王经过周人、儒者以及明清小说家的不断加工,完全变成了一个残暴不仁、贪好女色、残虐人民的超级暴君,可用永世不得翻身来形容。然而随着甲骨文的不断出土,纣王的真实...……更多
牧野之战后,周人如何重塑中华文明?
周人的哲学《尚书·酒诰》中,周公将周人的特点与失败的商人相比较,认为他们“畏天,显小民”,既敬畏天,又关心人民。他们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经德秉哲”,遵从道德准则,善于治国。周公在此仍以尊敬的态度对待...……更多
2022-12-17 17:53:00牧野,周人,中华,文明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张晓华)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致敬徐光耀百岁寿辰及文学创作80周年
2025-07-06 08:06:00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亮相
2025-07-06 09:4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滕久寿:吴淞要塞的不屈脊梁
滕久寿,字祺之,1899年出生,贵州省都江县(今三都自治县)人。1919年从贵州陆军讲武学堂炮兵科毕业后,历任黔军排、连
2025-07-05 15:33:00
血色丰碑|抗日英雄曹基锡:烈火中的青春
1931年的东北寒风中裹挟着亡国的危机在吉林这片土地上无数抗日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曹基锡就是其中一位1931年
2025-07-05 09:38: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韩景俊: 枪林弹雨铸忠诚 桑榆暮年传薪火
在吉林市丰满区的干休所里,97岁的韩景俊老人推着轮椅在院子里散步,望着胸前熠熠生辉的勋章出神。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
2025-07-05 10:43:00
客籍名人与贵州 | 蒋廷瓒:贵州首任布政使
明永乐十一年(1413)是明朝历史上一个不普通的年份,明朝开国45年后,明朝廷宣布贵州正式建立行省。1413年3月,明朝廷设立贵州布政使司
2025-07-04 22:55:00
“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
7月3日,“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5-07-04 17:1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哪吒3岁生辰宴上的酒杯,竟然出现在吉林了?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精良的制作不仅创下了票房历史,也赢得了广泛赞誉。电影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也经常穿越时空“出现”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
2025-07-04 17:48:00
安徽作家梁爽长篇小说《张良传》出版
大皖新闻讯 我省作家梁爽长篇力作《张良传》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梁爽力图用文学的手法、散文的笔法,去打捞张良一生那些生动
2025-07-04 1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以地理的角度而论,位于山东曲阜东南部的尼山,只是蒙山余脉的边缘山岭,最高的主峰海拔也只有344
2025-07-04 19:23: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
十堰广电讯 官山作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过很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很多重要革命遗址。今天,让我们走进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
2025-07-04 19:36:00
一袭衣冠见风华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跟上我们的镜头,穿越千年迷雾
2025-07-04 11:31:00
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
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安徽省全椒人。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
2025-07-04 11:41:00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7月的鲁西南大地,暑气渐浓,却掩不住那段烽火岁月留下的滚烫记忆。近日,大众网记者与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义堂一同来到八路军惠河支队支队长赵紫生的大儿子赵征民的家中
2025-07-04 16:52:00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历经良渚文化、吴越国、南宋等不同时期的积淀,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
2025-07-04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