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浅析西周灭亡原因,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3 17: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关于西周灭亡原因,史记中将之归于周幽王,认为周幽王荒淫无道导致国灭。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将西周灭亡原因归于周幽王等少数几个“奸人”显然不客观,更是其他人推卸责任的行为。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推卸责任的行为屡见不鲜,乃至将王朝灭亡归于“红颜祸水”等,由此亦可见文人本色。

其实,西周灭亡非一时之过、非一人之罪,而是有一个衰亡过程,到周幽王时已积重难返。以考古发现的西周首都防线来说,若无重大改变,灭亡只是迟早之事!

浅析西周灭亡原因,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现代考古印证历史

史记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严允侵犯西周,国人深受其苦,作诗讽刺周懿王治国无能)。”因为狄戎入侵,一度兵临都城,导致周懿王迁都犬丘。《国语》也记载西周中期时,玁狁袭扰王畿。

周懿王的儿子周夷王,继位之后想要扭转局面,以至烹杀了齐哀公,但还是不能阻止王室衰落,越来越不能号令诸侯了,《史记·孔子世家》中就说“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史书记载的内容,还缺少更直观的感受,而现代考古发现让人惊心动魄,西周在军事上的确出现惊人的衰退。

浅析西周灭亡原因,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在宁夏彭阳姚河塬遗址、甘肃崇信于家湾墓地、甘肃灵台白草坡墓地、灵台姚家河墓地等,都位于陇东的兵家之地,考古取得重要发现:西周早期,这些墓地器物丰富,反映当时西周实力强大,掌控了陇东;西周中期,位于陇东的周人遗址与墓葬急速减少,其中墓葬规格、出土情况、分布范围等都相应衰减,反映出周人在陇东地区的衰退,已无力固守陇东。

上述考古显然印证了西周中期衰亡的记载,但问题是:陇东既是进攻前线,又是京畿防御阵线,因为无论西周都城在丰镐、还是在岐山周原,都距离甘肃灵台等地不远,只有不到200公里,所以陇东失守,就使得京畿岌岌可危,那么西周会怎么再建防线呢?

浅析西周灭亡原因,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宗周防线面临崩溃

当时,从陇东到关中平原,主要有两条通道,即泾水河谷与千水河谷。需要说明的是,灭亡西周的西戎,史记等记载是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主要还是通过这两条河谷南下。

泾水河谷方面,近年考古发现的“西头遗址”,是泾河流域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商周时期遗址,如今基本确定为西周“豳师”所在,该遗址商周时期面积高达到200万平方米,从商代晚期可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

浅析西周灭亡原因,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相比泾水河谷,千水河谷更为重要,因为此地位于陇山与千山之间。西周晚期“逑鼎”铭文“蠢玁狁出捷于井阿”,而散氏盘铭文记载“井阿”在今天宝鸡凤翔一带,紧邻千陇谷地出口,玁狁攻击井阿,显然是想经千水河谷进入关中,同时可见西周晚期这条防线岌岌可危。

以周原考古看,西周都城应在宗周周原(周原遗址中有大量窖藏青铜器,应是匆忙之中埋下的,若非敌人突然攻破城池,何至于此),而通过千水河谷出口就能到达周原。因此,千水河谷不容有失,故而周人对此非常重视,在此部署了很多军队。但到西周晚期,宗周已经直接面对狄戎威胁了,已经没有战略空间。

浅析西周灭亡原因,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更为重要的是,千水河谷出口一带,还涉及到一个周代重要封国——郑国。过去,古人认为“郑地”在陕西渭南华县,但从出土金文与考古材料来看,“郑地”在今天凤翔雍水北岸,也即千水河谷出口一带。

搞清楚郑国初封所在,再来看一段史料,就明白西周危险了。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周宣王将弟弟姬友封在郑地;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郑桓公感到危险,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于是在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迁到洛水东部,就是春秋郑国所在。

郑国迁到东部,表明了两件事:一是千水河谷防线非常危险,随时可能会被攻破,故而郑桓公想要离开;二是郑国东迁必然导致千水河谷防线遭到进一步削弱,更便于狄戎打破防线。如此,背叛周幽王的郑国,后来支持太子姬宜臼,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浅析西周灭亡原因,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余论

史书记载,因为周幽王荒淫无道,导致众叛亲离,兼之申国、缯国勾结西戎,最终轻松攻破西周京城,灭亡了西周。

但从军事角度看,西周千水河谷防线原本已经岌岌可危,而郑国东迁更是削弱此地防守力量,必然会加剧这一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千水河谷防线崩溃是迟早的事情,更别提还有申国、缯国作为内应,从而可以让狄戎更快的兵临周原城下、以及攻破周原(估计也有内应配合狄戎)。事实上,郑国东迁三年后,西周被狄戎灭国。

浅析西周灭亡原因,难怪郑国会迁到河南

作为亡国之君,周幽王必有亡国之罪,但他未必如史书所说的那么荒淫无道,或许可以参考明朝崇祯皇帝。毕竟,岌岌可危的国势,周幽王不可能看不到,而想要扭转局面,就必然要遏制诸侯野心,损害诸侯、大臣的利益,这可能才是周幽王“荒淫无道”的根本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3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州为何能成为八大古都之一
... 【郑国】西周宣王时期,封其弟在关中的郑地,伯爵。周幽王即位后,郑桓公作为王叔朝廷卿士,打着天子的旗号,迫使东虢和郐国各赠五座城,郑国在中原便有了十座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2024-03-11 19:09:00
郑国的崛起与衰落:周朝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怪圈。公元前771年,昏聩至极的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陪他一起死的,还有郑桓公。郑国,是一个很年轻的诸侯国,周宣王二十二(公元前
2023-12-28 11:40:00
周平王迁都的地点选择在洛阳是因为什么
...的记载,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
2024-07-03 16:41:00
地缘政治与郑国的命运:晋楚争霸的牺牲品
...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而且这个国家还非常年轻,它是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前几年,周幽王的叔叔郑桓公深感王室即将倒台,请教了一代伟大战略家太史伯阳之后,才选中了这么个地方建立国家。本
2023-11-15 22:20:00
周朝的王权是怎么一去不复返的
...动用王室的军队!不过这势头没维持多久就被爱情至上的周幽王给搞砸了,郑桓公看着败家侄子天天和褒姒腻在一起不理朝政,对百姓们则加重剥削,搞得诸侯离心百姓怨恨,在忧虑周王室的同时也
2023-05-15 16:07:00
郑武公与郑庄公:两代郑国君主的雄心壮志
...都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为主要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位王周幽王做出了一项震古烁今的行动,那就是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的儿戏行为就跟狼来了一样,等到真正的犬戎部落大举进攻的
2024-04-13 06:41:00
郑氏三公在两周之际做了什么选择
...必以此亡,冥冥之中的一切馈赠,都早已被标好了价码!周幽王覆灭时,叔父郑桓公同死,然此前郑桓公受侄子冷落时,就已将郑国搬迁至成周王畿东部,这个先见之明不仅让郑国免于同宗周镐京城
2023-10-17 16:58:00
揭秘春秋初期郑国崛起之谜
...的。对,他确实很正派。因为他将国家治理得相当好。在周幽王时候,姬友被任命为司徒,掌管土地和户籍,为了歌颂姬友,有一首诗就是佐证。《诗经》中的《缁衣》如此写的:缁衣之宜兮,敝,
2024-03-13 13:26:00
聊聊春秋初期郑国的崛起
...迁至雒东等地,在雒东开辟了新的统治区。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郑桓公也一起殉难,其子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次年(公元前769年)灭郃国,郑国东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北
2024-06-06 14: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