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史上最失败的告密者是谁,预言句句成真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薨,魏惠王婴继位,魏惠王后迁都大梁,所以也称其为梁惠王。《孟子》《庄子》里面的梁惠王就是这位老哥。他爹和他爷爷勒紧裤腰带,干了几十年,到他这,国富兵强,一时风头无两。梁惠王与孟子而...……更多
...力的情况下,魏惠王先是将都城迁到了大梁,所以有了“梁惠王”之称,后来又重新和赵韩缓和,并施惠于国内人民。但很明显,情况都不太佳,魏惠王自称治国尽心竭力,但被孟子讥讽为“五十步笑百步”;魏相惠施进行改革...……更多
魏惠王嫉贤妒能毁坏了魏国国运
...偷偷招孙膑到魏国并处于刑法。魏惠王在历史上又被成为梁惠王,这名号充满戏谑与嘲讽。魏惠王弃用的孙膑以及商鞅,在齐国、秦国却受到礼遇和重用。“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更多
魏国的霸权是如何一步步陨灭的
...之孤立),对治国相当用心,包括赈灾移民(见《孟子·梁惠王》)、开通河内河外之沟渠促进农业,迁都至大梁后开放王室游乐禁地借与民众进行生产(见《竹书纪年》)。同时使用军事压力和外交手段,让韩赵两国与魏交换...……更多
地缘政治视角下,魏国迁都大梁的得与失
国都即国运,这是历史的铁律。梁惠王九年(前362),魏国将国都由安邑迁到了大梁。注意,按照司马迁的记载,魏国迁都是在商鞅打败魏军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后出于恐惧之心故而迁都大梁的。实际上,按照《竹书纪年》的记...……更多
魏惠王在位52年,他做了什么导致失去霸主地位?
...。说起来,我们之前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描写过这位国王。魏国出身的商鞅、张仪等众多人才的流失,使得国家的局势逐渐走向衰落。事实上,魏国的前两代君主魏文侯和魏武侯,都是率先在各国实行改革的。除了改变国家的根本...……更多
简介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主庸君魏惠王
...为魏文侯。传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后称梁惠王,姓季,名禹(《战国策》)。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19年。魏武侯死后,魏煜与其子徐氏(魏绪)争夺皇位成功。他即位...……更多
春秋打仗五十步为什么嘲笑一百步
战国时期,孟子与梁惠王魏罃有过一次著名的谈话。梁惠王又叫魏惠王,是魏国的第三代国君。魏罃继位时,魏国经过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君主的精心治理,正在进入鼎盛阶段,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霸者。魏罃将都城从安...……更多
为何说公孙衍是低配版的苏秦
(魏国)公元前360年,一个叫做公孙衍的小朋友在魏国出生。如果说战国七雄中有一个国家最为奇葩的话,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魏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流窜,想要封王拜相的人才,那是很多的。各国君主基本上都能擦亮眼...……更多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活跃在同一个时代。真正使用合纵与张仪的连横争锋的是魏国的公孙衍,号称犀首。《孟子》中有一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1.由魏入秦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更多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春申君、孟尝君、平原君的传奇人生
...国君的异母胞弟。信陵君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魏国之梁惠王魏罃时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后,在列国中突起,有着兼并六国之势,没有一个国家能真正抗御秦国,而魏国毗...……更多
聊聊秦国著名的“犀首”公孙衍
...说是一生之中没有失败,但也不能说是有成功。公孙衍是魏国人,但是在魏国的时候,最初却没有得到魏王的重用。而当时的秦王惠文王,是一个非常有眼光又非常爱惜人才的君王。在偶然的交手中,惠文王认定公孙衍是犀首一...……更多
诸侯第一次合纵攻秦占据天时地利却失败了,错不在公孙衍
...也多以犀首论之。公孙衍的一生,可谓是异常精彩的,从魏国到秦国,再到魏国,再到韩国,皆有他的身影,并且整个战国的局势,也被公孙衍的活动影响着,那么公孙衍是如何翻云覆雨的呢?公孙衍事秦攻魏。公孙衍是魏国人...……更多
公孙衍:从秦国大良造到六国叛徒的传奇人生
...,一是实施改革,推动了秦国实力的飞跃;二是成功攻打魏国;三是将“公”改为“王”,成为秦国历史上第一位君主。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国力衰弱,多座城池被魏国夺取。秦孝公即位后,心愿是收复失地。然而,这个心...……更多
张仪与公孙衍:战国连横与合纵的真正创始人
...公孙衍才是合纵策略的倡始者;与张仪一样,公孙衍也是魏国人。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当时魏国在与齐国的马陵之战中,魏国10万大军被齐国全歼,实力大减,秦国乘势进攻...……更多
...文王急需一位具有天下格局的战略家辅佐。就在这时,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的犀首公孙衍入秦,受到了秦惠文王的礼遇,直接被拜为继商鞅之后的秦国第二任大良造。要知道此时的秦惠文王并未在秦国开始爵职分离的改革,也还未...……更多
春秋小霸如何落得个被兼并的命运
...惠王这个称呼,他的另一个称呼更为人所知,那就是——梁惠王。魏国暂时安全了,韩国也实现了他灭郑破魏的夙愿。这时,三晋的西面,那个一直东望的双眸,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这一切。公元前364年,秦献公在石门大破韩、...……更多
公孙衍:战国纵横家的双面人生,如何从秦国最高官职走向反秦之路
...毫不留情。他用兵如鬼,作战如闪电,以雷电掩耳盗铃。魏国割地求和。按理说,公孙衍的军事指挥才能是一流的,攻打家乡魏国时毫不留情,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和对秦国的忠诚。秦国肯定会重用公孙衍,而公孙衍在秦国担任的...……更多
战国时代的变法浪潮:魏国经济变法,齐国吏治变法,赵国军事变法
...法实际上类似于孟子所说的王道,《史记》记载的孟子见梁惠王,梁襄王的几篇文章当中都提到了王道的观点,孟子以为:在农业上要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王道的开始。在...……更多
商鞅生于卫国后投奔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在秦国主持变法?
...一定的血缘关系,但是随着卫国的衰败,商鞅本人便来到魏国,成为魏国丞相公孙痤的座上宾。商鞅本人拥有比较强的政治思考,他看待问题十分深刻,并且总能够提出比较合理和全面的解决方式,这使得他深得公孙痤的喜爱和...……更多
外交家张仪与他的头号对手公孙衍,是如何斗智斗勇的?
...魏马陵之战和秦魏第五次河西之战后,战国的天下格局从魏国一家独大转变为秦、齐、楚三强鼎立。作为从宝座上跌下的前霸主,秦、齐、楚三强鼎立的格局对魏国很不友好。魏惠王(大胃王)特别需要一位大才来替自己解决外...……更多
张仪与公孙衍,连横与合纵的较量孰强孰弱?
...东六国看在眼里早有预料的。秦国强大之前,中原霸主是魏国,由于魏国过于张扬又处于四战之地,因此被接连算计,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的接连惨败让天下局势发生重大变化,齐国和秦国各占东西两边,作为天下两极的存在。...……更多
战国时期魏国衰弱与他有关,逼走一位军事家,放走一个改革家
...主,但后来随着晋国的衰弱,从晋国中又先后分出赵国、魏国、韩国,在得到周朝认可后,这三个国家也跻身强国之列,都成为战国七雄。赵国、魏国、韩国虽然同出于晋国,但这三个国家各不同,特别是魏国人才众多,成为当...……更多
秦国的四位“大良造”除了商鞅,你还知道谁?
...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商鞅初期在魏国为官,不过,他在魏国没有获得重用。于是,商鞅离开魏国,前往秦国。在获得秦孝公的赏识后,商鞅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更多
公孙衍为何能成为张仪最大的对手
...孙衍初建战功,张仪渐露锋芒公元前340年,公孙衍已经在魏国官居“犀首”(当时最高武官)之位。这位谋略过人的年轻人,开始在魏国政坛崭露头角。当时的魏国国力日益衰微,边患不断。公孙衍力主改弦易辙,联齐抗秦。他洞...……更多
揭秘公子卬、公孙衍与秦魏的雕阴之战
...是公子卬愿意被骗。《吕氏春秋》记载:公孙鞅(商鞅在魏国时候的名字)在魏国时和公子卬要好,到商鞅入秦为相后,秦王让他领兵伐魏,魏军当时是相国魏公子卬领兵迎战,商鞅深知公子卬底细,就以请他过来喝酒叙旧为名...……更多
这个国家被秦国用水淹灭,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魏国应该说是战国时期最早进行变法的国家之一,但是根据史书记载秦灭魏仅仅只有十个字,概要是秦灭魏用了水淹的办法,后来魏国就灭亡了。由此可见,秦国灭亡魏国并没有花费多大的功夫,而魏国也没有进行多大的抵抗...……更多
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时期走向了衰落
战国初期,魏国曾在风云变幻的大争之世中遥遥领先,由于率先实行变法,魏国在魏武侯时期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的国家,当时的魏武卒,百战百胜,令其它国家为之胆寒,一时之间天下无人与之争锋。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更多
战国诸侯的集体称王行动,公孙衍的合纵小巅峰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公元前323年),前秦国大良造,现任魏国将军公孙衍在完成整合三晋的工作后,又联合燕国、中山国,悍然发动五国相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中山国这五个国家结为同盟,共同面对秦、齐、楚这三大...……更多
战国四大纵横家是哪四个人呢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秦国、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这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在七雄争霸的过程中,各国不仅需要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样的武将来攻城略地,也需要一流的纵横家来创造有利地的外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戴明贤:侗族大歌是大地之歌,生命之歌
编者按: 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2024-06-07 16:01:00
为何说冯太后和孝文帝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
从最根本的源头来说,汉人的各方势力无法整合,以致让北方蛮族主导了中原局面,东西魏时代无鲜卑中原冲突了早就。主要冲突是六镇被动成胡人或者说是相对中原来说的边疆穷困军人代表
2024-06-07 16:02:00
考古挖开吕洞宾墓时,出现什么怪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口头禅。在中国民间,吕洞宾是跟关羽、观世音菩萨一样被人熟知的人物。吕洞宾与铁拐李
2024-06-07 16:02:00
末代皇后婉容为何睡觉时从不关门
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
2024-06-07 16:03:00
清朝最挣钱的职业是什么,做一次能赚500两白银
在清朝的时候中国开始了闭关锁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中国也落后于了世界的潮流。但是清朝的大小官员却都不思进取,大肆的捞钱
2024-06-07 16:05:00
为何说读懂年羹尧手中的佛珠,才能读懂年羹尧死前的无奈
雍正初,隆科多以贵戚,年羹尧以战多,内外夹辅为重臣。这是《清史稿》中对于年羹尧的评价。年羹尧在四阿哥胤禛去往江南赈灾的时候
2024-06-07 16:06:00
白起和韩信这两个英雄人物,哪个会更强一些呢
白起和韩信,大约是历史上最能搅动时代风云的人物之一了。而且这二人的人生经验还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白起号称杀神,一生未尝败绩
2024-06-07 16:08:00
皇宫中真实的妃嫔,她们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一直以来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清宫剧里面的后宫生活那是相当的精彩,勾心斗角的女人们,把皇帝的后宫搞得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看着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剧情津津有味
2024-06-07 16:09:00
刘备当汉中王需要让马超上表朝廷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既然是要上表朝廷,那么自然不能按照蜀汉内部的官职来排序,而应该以在朝廷担任的官职为主,这样一来蜀汉集团中官职最高的马超自然就排在了第一
2024-06-07 16:10:00
刘备妻子落入好色的吕布曹操之手,为何却能安全回归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中刘备多次抛弃妻子逃亡,为何她们最终能安全回归?难道是颜值不高?肯定不是,史料中,虽然对刘备妻子的容颜没有具体的描述
2024-06-07 16:10:00
曾国藩劝告后人遇到哪3类人,一定要避开
作为一个草根出身,曾国藩从小就发奋学习,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功名利禄。他在咸丰年间所创立的湘军,有力的打击太平天国。之后又成为了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
2024-06-07 16:11:00
夏商周是同时存在的部落吗
按照史记夏本纪记载,夏部族的先首领大禹,商部族得先首领契以及周部族的先首领后稷这三个人同在唐尧和虞舜时期为官,而且他们还是认识的
2024-06-07 16:13:00
聊聊嘉靖陕西边患严重,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及原因
面对嘉靖朝越来越严重的陕西边患危机,明世宗屡降谕旨以边情为忧,对陕西的各方面进行关心。同时嘉靖朝官员也发挥着官员功用,集思广益制定着适合陕西地区的防御策略来有效处理陕西的边患
2024-06-07 16:15:00
四世三公是啥?能拥有多少权力
汝南袁绍,名震朝野,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而袁绍最爱自我标榜的就是“四世三公”这四个字,四字虽短,却字字千钧。众人闻之,莫不拜服
2024-06-07 16:16:00
为什么古人都不敢喝井里的水呢
紫禁城是明朝时期建造的。它从建造到结束经历了24代皇帝。当时故宫为了方便用水,挖了70多口井,为什么后来没有人敢喝井里的水
2024-06-07 16: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