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鞅生于卫国后投奔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在秦国主持变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2 14:57:00 来源:戏说三国

商鞅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之一,其所创造的一系列变法措施,对于秦国的发展和强大,可以说起到了极为深远的作用。

而得益于秦国的强大,直至最后秦国完成天下一统的历史使命,也使得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得以名垂青史。

人们也经常将秦国,最后能够完成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强大所奠定的重要基础。

商鞅生于卫国后投奔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在秦国主持变法?

商鞅成于改革,也死于改革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商鞅虽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位改革家,其变法内容也有很多是从其他改革家那里学来的,但是其中并不缺乏商鞅本人,对于现实政局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这些政治思考往往都是极具历史意义的,商鞅以他独特的历史眼光,以他超越当时社会限制的高瞻远瞩,最终完成了一项历史变革。

众人感叹商鞅死得其所,但是事实上商鞅最后受到车裂的酷刑惨死,也和其个人的改革方式不无关系。

正是因为商鞅的改革决心太果断了,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到世卿贵族集团的利益,这使得他得罪了那些权势之人,新即位的秦惠文王最终只得处决商鞅,作为调和矛盾的有效方式。

商鞅生于卫国后投奔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在秦国主持变法?

正所谓真正的革命是需要流血的,恰恰是商鞅的惨死,这使得商鞅的历史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商鞅的惨死似乎在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着改革大船的乘风破浪,这也从侧面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改革之心,更直接展现出了当时的改革方向是对的,世卿贵族势力是腐朽的。

商鞅不是秦国人,为什么会统筹秦国变法?

不过说了这么多,商鞅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不假,但是很难想象,他起初居然不是在秦国任职的。

不错,商鞅起初的确不是在秦国任职,追根溯源商鞅本来是卫国人,甚至和卫国国君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是随着卫国的衰败,商鞅本人便来到魏国,成为魏国丞相公孙痤的座上宾。

商鞅生于卫国后投奔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在秦国主持变法?

商鞅本人拥有比较强的政治思考,他看待问题十分深刻,并且总能够提出比较合理和全面的解决方式,这使得他深得公孙痤的喜爱和善待,随后担任了魏国的中庶子,主要为政务咨询工作。

那么一直在魏国任职的商鞅,为何会突然出现在秦国,并且在秦国受到国君秦孝公的重用和提拔呢?

魏国国相公孙痤本人对于商鞅的才能十分赞美,并且多次向魏惠王举荐商鞅,称他有治国之才,魏惠王碍于公孙痤的面子,因此才授予商鞅一官半职,但这并不是出自于魏惠王的本心。

商鞅在魏国担任中庶子的一段时间,一直阅读书籍,特别是法家思想观点令他痴迷,深受李悝吴起等思想家的影响。

商鞅生于卫国后投奔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在秦国主持变法?

商鞅在魏国不受重视,只得转投秦国

久而久之,商鞅本人成为了坚定的法家思想支持者和践行者,他认为当前的时局虽然战乱纷飞,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但是在深层次当中正在酝酿着统一的因素。

他认为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是非常正确的,只有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树立国君的权威才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够在诸侯争霸战争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商鞅的才学令公孙痤深深折服,而当他病入膏肓之际,依然在强烈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希望能够重用他,这将对此后魏国的强大至关重要。

商鞅生于卫国后投奔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在秦国主持变法?

公孙痤甚至建议如若魏惠王不重用商鞅的话,那就千万不要让商鞅到别的国家去,不然魏国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可惜的是,魏惠王认为公孙痤年老体衰,只不过是在危言耸听罢了,因此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

评价

公孙痤作为魏国一代国相,无论是在政治影响力上,还是其对魏国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上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确实是因为其巨大的权势,才会在其老年时期引发了魏惠王的忌惮和防备。

而从公孙痤本人的为人来看,虽然其爱憎分明,以国家利益为重,但是从一些事情的办理和决策上,也体现出了其自私的一面。

商鞅生于卫国后投奔魏国,为什么最后会在秦国主持变法?

就比如说吴起,作为著名的变法家,却受到了公孙痤本人的极力反对,公孙痤害怕自己的权势受到吴起的威胁,便开始极力排挤吴起,最终导致变法运动也只能无疾而终。

而商鞅作为公孙痤临终之前的举荐人才,无论从资历还是社会地位上来看,其或许都不能够给予魏惠王足够的理由去重用。

再加上晚年的公孙痤,已经逐渐失去了魏惠王的信任,自然一代著名变法家商鞅与魏国擦肩而过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1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卫国是个很神奇的地方
...嬴政的荆轲,也是卫国人。乃至于我们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商鞅,也是卫国人。同为卫国人,商鞅年轻的时候,李悝和吴起已经成名已久。这俩仁兄,一个是文化巨匠,一个是战场杀神,那都是卫国的
2024-05-14 15:36:00
商鞅来到秦国在哪些方面作出了变革
先大致的介绍一下商鞅的个人履历以及当时的大环境大背景。商鞅并不姓商,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大家都了解周朝分封天下,所以卫国国君是周朝国姓-姬姓公孙氏,往上推几百年和周天子都是一个老
2024-06-28 13:39:00
聊聊秦国著名改革家、思想家——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
2023-06-25 21:29:00
商鞅变法是什么时期?为什么说他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改革之一,发生在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对秦国崛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假如没有商鞅的变法,秦国或许就无法最终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因此,可以说,商鞅的
2025-05-22 15:19:00
商鞅真的是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吗
...芒整整闪耀了几千年,依旧亮的刺眼,那么这个人肯定非商鞅莫属,与其说商鞅使落后的秦国强大了起来,最终一统了华夏大地,不如说商鞅的变法,历经了几千年,依然有它可取之处,一个人的生
2024-06-18 19:24:00
商鞅为什么会得到秦孝公重用
...也铸造了一支斗志昂扬的虎狼之师。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商鞅变法。作为战国时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商鞅让秦这个西陲边国一举实现了国富兵强的梦想。商鞅可以说是帮助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
2023-05-29 16:14:00
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涌现五位栋梁之才
...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吴起商鞅的变法图强;而在兼并战争过程中,如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廉颇、李牧的战场争锋,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
2024-02-15 06:00:00
...。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三、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和吴起一样,商
2024-05-31 18:44:00
商鞅为什么会在春秋战国时期流失?
(卫国)商鞅,卫国人。这个卫国呢,它是存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国,地盘也小,势力更小,虽然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偶尔也曾经强盛过,但总归来说,在列国诸侯之中,卫国还是挺没存在感的。
2023-08-02 16: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