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王之涣凭一首诗就名垂青史,道出人生至高哲理,成必背的千古名篇
在国学大师章太炎看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谓是“唐人五绝第一”。这首诗以其词藻浅显、充满人生哲理而被誉为千古名篇,早已成为基础语文教育课本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背诵这首诗,它...……更多
唐朝诗人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写的六首诗全是千古名篇
...是“七绝第一”——《凉州词》、“五绝第一”——《登鹳雀楼》、“送别诗第一”《宴词》。这位诗人,就是王之涣。他的诗歌成名以后,后世像杜甫、王安石、苏轼、李清照等各路诗词名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过他的作品...……更多
...称千古绝唱,震撼人心,传颂千古。其中,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盖世无双,被誉为五言第一绝;七言绝句《凉州词》也号称七绝之冠,可见他的造诣已臻化境。此外,《宴词》描绘怡然自得的宴乐之乐,《送别》寄托离别之苦...……更多
《登鹳雀楼》:一首诗的千年传承与智慧
...至今的成语。这首诗就是唐朝大诗人王之涣所创作的《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全诗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仅仅八个字就描绘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人生无常的主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话...……更多
...出诗中的含义与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教学时,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再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更多
...祖父辈迁居绛州,出身书香门第。那首千古五言名篇《登鹳雀楼》写于他前往长安的途中,他希望得到当时朝廷重臣、诗坛领袖张九龄的赏识,实现自己远大的人生抱负。王之涣怀着“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兴奋心情,登上蒲州古...……更多
崔护科举名落孙山,写下一首千古名篇
...人面桃花”的故事,专美于前。崔护这首诗能够成为千古名篇,除了诗中情感的尺度拿捏得十分到位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启动了源于《诗经》中的一个“文学秘码”。因为这个文学密码的存在,作者就可以直接而...……更多
徐陵为何会写《玉台新咏》
...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人生的百态。如徐陵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以壮美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3.情感真挚:《玉台新咏》的...……更多
苏轼与佛印:千古名篇背后的禅意与智慧
...首诗当中蕴含了僧俗智慧的结晶,是一首蕴含佛理的千古名篇,也是苏轼一首著名的开悟诗。同时,苏轼在这首诗中也借着对酿蜜过程的描写,写出了自己辛酸的一生。一、《戏答佛印》赏析《戏答佛印》——北宋·苏轼远公沽...……更多
与辉同行,在鹳雀楼上瞰黄河奔流
...遗址见证中国第一把文明圣火在这里点燃当然还少不了在鹳雀楼上感受纵览山河的豪情壮志一首诗带“火”了一座楼 你可能没有来过鹳雀楼但是你一定听过一首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这首...……更多
诗人路上遭强盗抢劫,即兴写了一首诗,却成千古名篇
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逐渐衰落了下来,全国的民生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朝廷各种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很多百姓只凭种地是很难生存的,不得不捞偏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曾经盛唐时期那“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的景象再...……更多
曹操的后代在唐朝穷困潦倒,杜甫送他一首诗成了千古名篇
...受到诗圣杜甫的瞩目,还为他写了一首诗,并且成为千古名篇。曹操的这个后代有一个很霸气的名字:曹霸。曹霸的一生经历极为坎坷困顿。曹霸的名字虽然豪气干云,貌似应该是一位黑铁塔般的虬髯大汉,实际恰恰相反。曹霸...……更多
李白的《静夜思》:一首被误解的千古名篇
说起古诗不得不提到唐诗。盛唐时期的唐朝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因此也诞生了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李白就是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最有名的一首诗《静夜思》可是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甚至这首诗被翻译成无数...……更多
...、李贺、元稹、杜牧等诗人创作的多首诗词,包括晋祠、鹳雀楼、雁门关、普救寺、杏花村等景点。“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李白创作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写给好友...……更多
刘禹锡的《乌衣巷》,借古鉴今的忧思与感叹
...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他的《乌衣巷》这首诗,原文如下:这首诗表面意思比较容易理解,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了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只剩下夕阳残照,昔日的华厦...……更多
李白接到唐玄宗诏书,写下了那篇千古名篇
李白作为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无论是他的诗歌成就还是他的历史,都值得一谈。李白的诗中有太多关于他一生的诗句。这是一颗浪漫的种子,但它渴望在现实中得到不同的对待。但当...……更多
刘禹锡写诗安慰白居易,其中一个千古名句,劝慰如今不少人的焦虑
...最打动人心的真情流露,让人感慨不已。刘禹锡创作的那首诗,标题虽然冗长,叫做《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在这首诗中,刘禹锡吟咏着乐天的感伤,表达对已故友人的哀思。他将诗赠送给白...……更多
山河视域下的诗性书写——走近糜果才《王之涣传》
...九龄。途经山西蒲州,当他远远望见黄河东岸高阜之上的鹳雀楼时,心潮澎湃。走近楼前,抚摸砖石草木,诗绪排山倒海,快步登上二楼。且看糜果才先生在其新著《王之涣传》(北岳文艺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中的描述:“这时...……更多
...的《春江花月夜》,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为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古往今来,评论和礼赞这首诗的人数不胜数,特别是自闻一多的评论一出,《春江花月夜》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更多
李世民赐给宰相一首诗,成千古名作
...帝,他登基时封大臣萧瑀为宰相。有一次,他赐给萧瑀一首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就成为了千古名作。特别是前5个字,很多人都听说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吧!这首诗,记载于《旧唐书》中。 李世民对于萧瑀的...……更多
世人皆知“只羡鸳鸯不羡仙”,原诗句是什么呢
...在的令人心腹的文学造诣,于是他写下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名篇巨作:《长安古意》。由于这篇诗歌字数实在太多,我们也就不在本文中全部罗列而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动动发财的小手搜一搜。在《长安古意》中,卢照邻用...……更多
总台新媒体《千古名篇》形式新颖,古今对话,一跃成为春节文化爆款
跨越千年因文字而神交,读千古名篇历千年而共情。春节期间,央视频联合CGTN推出中英文双语诗词文化节目《千古名篇》,邀请嘉宾通过一人分饰两角的形式,以双重人物线相互观照的拍摄手法,讲述经典诗词如何跨越千年塑...……更多
落在韩愈心坎的春雨:早春比晚春更美,苏轼照搬也成千古名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口语化,看似平淡,实则绝不平淡。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韩愈已经56岁,年近花甲,对于当时已经相当老了。好友张籍借口自己官事繁忙,自己年...……更多
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
...词的光芒所掩盖了。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1,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更多
唐代高僧的这首哲理诗,每一句都富有深意,读懂了受益终生
...求。倘若人常存功利之念,则难以领略生活之美好。在这首诗里,贯休通过对身旁景物的刻画,展现其内心境界:宁静清幽,安适自得。即便身处简易的茅舍之中,亦能生活得逍遥愉快,无需追逐名利。历经多年云游的贯休,已...……更多
《春江花月夜》:一诗成名的张若虚与唐诗的巅峰之作
...倒全唐。这位诗人就是初唐诗人张若虚,这位诗人的传世名篇就是《春江花月夜》。说到这首诗,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在高中的课本上,我们就学习过他的《春江花月夜》,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描写的月下景色使人非常的有代...……更多
秦观的《好事近·梦中作》:一首词中的人生释然与自然融合
...桥流水,美不可言,醒来之后的秦观便创作出了这首经典名篇。开篇前四句对春天景色进行了描写:“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在梦里秦观眼前是美景确实淅淅沥沥下着春雨,被春雨洗刷的绿...……更多
写中日友谊的4首唐诗名篇,李白、王维均在其列,第4首是压卷之作
写中日友谊的4首唐诗名篇,李白、王维均在其列,第4首是压卷之作唐朝国势强盛,文化繁荣,吸引了外方人士纷至沓来,其中尤以日本人居多。不少唐代诗人与日本友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些唐诗名篇就是明证。哭晁卿衡(...……更多
史上最经典的五个残句,千古流传,你能否续写
...某个灵感的瞬间,也许你的笔下也就会诞生出那么一两首名篇,或者是一两句佳句。这也是为什么诗词库里为何有那么多残句、短句的存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五个艺术价值高的经典残句诗,不知您是否能够为它们续...……更多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来了!揭秘“最强文化天团”传奇人生
...秘一代宗师磅礴跌宕的人生故事,直击传承千载的“唐宋名篇”诞生的历史瞬间。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不仅与专家学者组成“文脉探访团”完成古装实景穿越,还将邀请宗师“穿越”千年重返故地,见证今时之盛景。韩愈出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张“诡异”的民国结婚照,背后隐藏的真相,令人畏惧但又痛心
自古以来,我国就崇尚阴阳鬼神之说,悠久的历史塑造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内容精彩出奇,事件发展走向离奇,故事分类五花八门
2025-02-09 21:54:00
2018年撞脸马云的四川小伙,决定留杭州打工,直言:不见马云不走
2018年10月13日傍晚,杭州秋韵正浓,西湖边的游客络绎不绝。断桥上,一位小伙子突然亮出一条醒目的横幅,引来路过的游客驻足围观
2025-02-09 22:06:00
为什么说读不懂窦婴的死,就看不懂汉景帝城府和汉武帝狠辣呢?
前言在古代中国历史中,窦婴的死亡事件承载着许多深刻的历史内涵,被认为是窥见汉景帝城府和汉武帝狠辣的一把钥匙。为了理解汉朝时期的权谋和政治风云
2025-02-09 22:06:00
《如懿传》:如懿剪画为何剪掉的是自己?
文/柳璃如懿设局揪出炩妃这个幕后黑手后,久不来翊坤宫的皇帝来看如懿,并邀请如懿去木兰秋狝。如懿微微笑一笑,推说自己的身体恐怕已经受不了舟车劳顿了
2025-02-09 22:24:00
一口气刷了六集《侦察英雄》能让你眼前一亮,近年为数不多的好剧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片中无论是《志愿军:雄兵出击》《跨过鸭绿江》《长津湖》《金刚川》等都是正面战争,演绎我志愿军如何英勇,看到人热血沸腾肾上腺素飙升
2025-02-09 22:25:00
井陉之战多神奇 ?韩信背水结阵 扎死寨大破赵军,斩陈余,俘赵王歇
国士无双韩信,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史载,韩信自幼孤贫,靠吃百家饭长大
2025-02-09 22:32:00
历史上的今天 |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驾崩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他在位六十年
2025-02-10 05:21:00
太懂了!DeepSeek笔下十堰各县市区是这样......
年前,deepseek为十堰人送上新年祝福,deepseek眼中的十堰,有水也有山,有味道也有色彩,有人气更有朝气,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幸福之城
2025-02-09 12:15:00
李湘忱:从杏林到战场,一生践行济世救人
在近代中国医药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动荡的清末、热血的革命岁月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他就是李湘忱,又名李德印
2025-02-09 18:00:00
49岁男子娶19岁娇妻,21年连生15个孩子,现在全家靠“低保”度日
为了缓解人口出生率过低的状况,我国如今已开放三胎,鼓励多生育小孩。但是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生育二孩甚至三孩,他们是望而却步的
2025-02-09 21:07:00
赵普拥立赵匡胤登基有功,又解决了藩镇之祸,为何却被罢相了?
投稿/怀逝赵普,字则平,洛阳人。后周时成为赵匡胤的幕僚,参与谋划了陈桥兵变,拥立太祖有功。宋初,担任枢密使,宰相,为大宋制定了先南后北
2025-02-09 14:08:00
越战留下美军大量混血儿,看看美国是怎么把这些孩子移民走的?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便逐渐从一众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了扩大本国在各地区的势力,美国开始寻找借口挑拨战火
2025-02-09 14:35:00
皇帝疾病缠身,不惜身体放纵而亡!临死前惨呼:采阴之法是个坑
宋光宗赵惇(公元1147年-1200年),南宋第三位皇帝,赵惇虽然年龄不小,其实只做了五年的皇帝。在他执政的五年间,朝政从清明转为腐败
2025-02-09 14:48:00
慈禧为什么派出国考察团?为什么被称为“超豪华旅行团”?
清朝末期,清廷派出五名大臣,于1905年至1906年,出使欧美日各国,考察政治制度。1904年至1905年,各地督抚纷纷上书清廷
2025-02-09 15:10:00
1983年《四渡赤水》上映,杨得志看后发牢骚:老师长没有一个
在这个喧嚣的网络时代,热门话题如潮水般涌来,搅动着人们的心绪。然而,有些故事可能默默无闻,如同《四渡赤水》中的一幕,被忽略却充满着激动人心的经历
2025-02-09 1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