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通过古诗教学,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灵韵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28 10: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戎景兰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华,而被选入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优中选优的名篇佳作。学生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提高古汉语水平和语言文化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古诗教学,对于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文化自信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巧妙施教古诗,引领学生感悟古诗内涵并走进博大深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

读品画讲

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美

多样诵读,感受古诗文字韵律美。古诗是传统语言艺术典范,它经过诗人的反复推敲锤炼,不但语言凝练,而且平仄押韵,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很适合小学生诵读。诵读是古诗教学常用的手段,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对读、教师引读、全班齐读、比赛竞读、表演读等生动活泼不同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反复读,与古诗“肌肤相亲”,在诗中穿行,咀嚼涵咏,去感受我国传统语言文字的韵律之美,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主旨和意趣,达到自然能背诵的目的。如《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古诗极富诗情画意,韵味十足,对于初学数字的学生来说,格外能引起他们诵读的欲望,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很快就能背诵。

品字析词,感受古诗文字意境美。由于古人作诗十分注意锤炼词句,因而古诗语言精炼、优美,语义含蓄深刻。有一些诗精妙之笔在于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字。教学时如能抓住这些“诗眼”,细细咀嚼体味,就能纲举目张,激活全诗,教出意趣。如《泊船瓜洲》,看似朴拙平直,实则含义深刻。教学过程中,先以一个“只”字设问:钟山与京口相隔几座山之远,为什么诗人却说“只隔”呢?品味一个“只”字,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又如贾岛对于“推”“敲”二字,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历史上古诗创作这种“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故事很多,正因为如此才锤炼出众多精品古诗。

以诗作画,感受古诗文字色彩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古诗一大特点。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诗歌内容画出来,将诗歌语言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以画学诗,领略“诗是有声面,画是无声诗”的唯美意境。一首首诗,通过孩子的创作转化为一幅幅画,画上有碧绿的小草、幽香的野花、轻灵的鸟儿、古朴的建筑、清澈的流水、飘落的枯叶……孩子们用手中的彩笔,用心演绎着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诗文。诗以赏心,画以悦目。这样,在图画与文字的相互转换中,学生动手动脑,既丰富了诗文形象,又加强了对古诗文字的理解,

讲唱结合,感受语言文字动态美。将古诗改编成课本剧,学生变成导演和演员,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诗变成一幕幕剧本,为了写好课本剧,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将静态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动态的情境语言。在演剧本过程中讲唱结合,诗歌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引导他们进入诗的意境,更好地感受古诗语言文字的动态美。

体味诗文 探究意蕴

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去分析品味其中丰富的内容,领会诗人寄寓词句间的强烈感情,并从中发掘出诗中的含义与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教学时,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再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还有的古诗抒情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坎坷,只有不放弃,才有希望走出阴霾。古诗就有这样的魔力,简短的文字,深刻的哲理,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透过诗文

探寻中华传统文化习俗

我们可以透过古诗,走入久远的历史,引领孩子们去了解我国更广博的古代文化习俗。如《元日》这首诗,选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等典型民俗,充分表现出宋朝时过年的欢乐气氛。《庆新年》中,也提到了过年的习俗:放鞭炮、贴对联,一家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一起吃年夜饭、守夜,孩子们穿上新衣,相互攀比夸耀,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学生原本对过年这个话题就比较感兴趣,感受也较多,因此对诗句更易理解,并不感觉那么深奥。《竞渡诗》里面的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告诉了我们登高、插茱萸的传统习俗。

博积诗文 拓展诵读

拓展阅读大任务。2022版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对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大任务、大情境、大项目,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大舞台。教学《静夜思》时,以“月文化”的学习探究为大任务,设计具体的学习项目和任务,如月亮变化的特点、月食的形成、月亮与宗教文化、月亮与诗词文化、有关月亮名人轶事、月亮与君子人格等,形成关于“月文化”的学习任务群。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子任务,开展项目化的实践和探究,在任务情境和实践体验中,加深对“月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教师可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让学生仔细诵读体会。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抓住时机适当延伸与拓展诵读面,增加古诗积累量。如:学完《赠汪伦》,适时引出《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等李白的送别诗,指导学生诵读理解、品读感受不同的离别情与不同的表达方式。

整合古诗,激发兴趣。大量诵读古诗词,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采用灵活形式鼓励学生在平时大量诵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每周一诗”“古诗打擂台”“飞花令”等活动形式,巩固学生背诵积累的成果,不断让他们体验到积累古诗的成就感,充分感受背诗的乐趣。

课内外融合。时代呼唤“大语文观”,课堂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语文大世界。教学《江雪》时,以课内阅读《江雪》单篇为例子,开展课外拓展学习,查找、阅读古今中外有关“江和雪”的诗词曲赋和文学作品;开展“江雪诗词朗诵会”“飞花令大比拼”,将课外阅读成果进行课内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课内课外融合,丰富学生的诗词涵养,在“大语文”情境中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东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12:45:5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界观、价值观塑造和逐渐形成的时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古诗词学习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会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助其对传统文化从了解到感兴趣,进而到热爱
2023-02-22 09:03:00
...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高审美情趣的有效方式。当前,怎样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意识,助力教师对古诗词
2023-09-26 06:51:00
洋学子品读中国古诗词
...学的教室中和来华留学生合影。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积淀的表现,也是探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深受海外中文学习者喜爱。对他们来说,古诗词韵味十足、内涵丰富,但在
2022-10-28 08:36:00
...年版)》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包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1-12 09:19:00
...报本报讯(记者 王中宙)端午节来临,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让诗词古韵、经典美篇润泽学生心灵,6月20日,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华古诗文吟咏
2023-06-22 02:35:00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沈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骄傲,也是哺育我们多年的精神食粮,正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成就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造就了一个个民族英
2023-04-28 15:18:00
...大庙小学立项; 2021年3月,校园组织召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吟诵展演暨第四届小书虫争霸赛”活动。五年一班徐志阳同学的吟诵节目《诗经·天保》荣获北京吟诵堂“古诗文——开门
2023-02-11 11:16:00
本文转自:日照日报 张继宝 战伟 田文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激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将传统文化中的知识与
2023-10-31 10:13:00
...情境,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彰显学科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由此可见,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充
2023-09-07 09:2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学校食堂终于建好了,今天开伙了,量大,味道好,很满意!”2025年9月4日中午12时许,西安市曲江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二班的付陈佳翼同学吃完午饭后激动地说道
2025-09-05 10:00:00
北京市240多个智慧食堂学期初投入使用;千余所学校食堂硬件提升;中小学生全部实现免自带餐具……记者昨天(4日)从市教委获悉
2025-09-05 10:37:00
聚力突破、捷报频传!齐鲁医药学院一次性获批4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
鲁网9月4日讯近日,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5年淄博市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齐鲁医药学院牵头建设的“淄博市智能影像诊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
2025-09-04 11:36:00
多知9月4日消息,51Talk在线教育集团公布了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其中:净收入和毛利率二季度净收入为2040万美元
2025-09-04 14:27:00
河南大学学子开展2025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6月23日至7月8日,河南大学“筑梦乡土,青春同行”实践团队(简称团队)一行七人,赴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瞿湾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2025-09-04 16:13:00
青春活力赋能乡村发展——河南大学学子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团队与村民代表座谈2025年6月23日,河南大学“筑梦乡土,青春同行”实践团队(简称团队)走进许昌市鄢陵县大马镇瞿湾村
2025-09-04 16:13:00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在河南省第二届“注册会计师杯”财会知识大赛中获佳绩
大河网讯 8月28日至29日,河南省第二届“注册会计师杯”财会知识大赛决赛在郑州举办。该校2023级税收2班学生孙整洁和2022级审计1班学生朱灿灿与河南四方会计师事务所组成的联队进决赛
2025-09-04 16:43:00
双措并举赋能AI教育:打造“AIGC+商业传播”传媒人才培养新范式
2025年9月2日,华商传媒集团联动西安欧亚学院,围绕“AI+教育”战略布局,针对不同专业新生量身打造两场高质量实践活动——CAAC无人机操作培训与“AIGC商业传播”工作坊
2025-09-04 17:25:00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心”聚力迎新生,多维助力学子扬帆起航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王文卿 王中帅 青岛报道秋意渐浓,青春启航。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5-09-04 20:22:00
淬炼青春铸军魂 扬帆逐梦启新程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军训动员大会
大众网记者 李霞 通讯员 薛祖峰 青岛报道金秋九月,骄阳正好;青春集结,号角吹响。9月1日,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军训动员大会在学院体育场举行
2025-09-04 20:23:00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物业中心高效完成2025级新生卧具发放工作
大众网记者 李霞 通讯员 韩龙秀 青岛报道为保障2025级新生顺利入住、快速适应校园生活,近日,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物业中心在新生报到期间
2025-09-04 20:28:00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杨伦 青岛报道为了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卓越工程师。近年来,青岛大学立足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需求
2025-09-04 20:28:00
你好,新同学!青岛工程职业学院2025级萌新报到
大众网记者 张玉 曲顺 青岛报道风裹秋信,共赴山海。梦想启航,青春扬帆。9月1日,4592名新生来到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属于2025级新生的崭新人生诗篇
2025-09-04 20:29:00
秋起新程 幼见美好 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石老人幼儿园开学第一天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时光恰好,初秋相见。一个个灿烂的微笑,一声声温暖的问候,一张张可爱的笑脸,9月1日,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石老人幼儿园迎来开学第一天
2025-09-04 20:30:00
青岛郑州路第二小学举行“百草护明眸,童眼探星河”开学典礼
大众网记者 李霞 青岛报道晨露润新芽,药香沁学堂。星光引前路,稚子启新航。护得双眸澈,推开求知窗。百草蕴希冀,童眼探星芒
2025-09-04 2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