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名将李晟:功高盖主却遭小人陷害
...经和唐朝征战许久的吐蕃派遣使者意欲和唐朝讲和,朝中名将李晟非极为反对。李晟率领部下军士和吐蕃对战多年,深知吐蕃人的性格。他向德宗建议:“戎狄无信,不可许。”而当时担任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更多
...吐蕃,吐蕃君臣大惧,想出一个鸿门宴的计策,“大唐的名将不过就是李晟、马燧和浑瑊三人,不除掉他们,终为吐蕃的心腹大患”。吐蕃尚结赞几次向大唐乞和,要求与大唐会盟。李晟劝说唐德宗,“戎狄无信,不能答应他们...……更多
名将浑瑊为何能做到“上不疑我”
...为跳板,“攻京师”。但他却惧怕浑瑶和李胜、马燧三大名将。决定用卑鄙手段除掉这些大麻烦。尚节赞先是用分裂的伎俩让唐德宗解除了李胜的兵权,然后派使者通过马燧谦恭地告诉唐朝廷,“请重新宣誓结盟”。马燧对吐蕃...……更多
浑瑊:吐蕃的噩梦与唐德宗的守护者
...战功“迁中郎将”。这颗冉冉升起的将星,便是唐中三大名将之首浑瑊(jiān)。(一)吐蕃克星浑瑊年少成名后,在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中,两军阵前奋力斩杀“素称骁勇”的贼将,率部至灵武保卫唐肃宗,“从郭子仪收两...……更多
名将马燧:功败垂成,战略失误导致藩镇割据乱象
...盟事件承担全部责任!”马燧是唐德宗时“名盖一时”的名将,他“雄勇强力,常先计后战”,是个智谋型将帅。他擅长战前誓师动员,每逢大战,必“亲自号令,(令)士无不慷慨感动。”将士们被激励得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是如何瓦解,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怒的吐蕃人加紧了对唐朝边境的攻伐,但是在陇右这边被名将李晟接连打败。在安西北庭,李元忠、杨袭古与郭昕坚守疆土。吐蕃见战场上占不得便宜,就策划了一个阴谋,以求和为名在平凉组织一场会盟,组织鸿门宴干掉名将...……更多
...好好学学。这份担当,效果也立竿见影,公元801年,大唐名将韦皋大破吐蕃,““拔城七、军镇五、户三千,擒生六千,斩首万余级”。此战之后,大唐西部十七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削藩”的良好环境,就这么打出来了。...……更多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落招降铁勒部族,还为少数民族建了\"六州七府\",唐朝名将浑瑊就出生在其中的皋兰州,后来唐高宗李治又设置了更多安置区域,用以安置归顺的西北少数民族,而浑氏家族的人有许多人在皋兰州担任官员。十一岁在战场崭露...……更多
唐德宗狼狈出逃:一场由抠门引发的大逃亡
...募使,负责招兵。白志贞是太原人,原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李光弼麾下的胥吏,有些才干,后来调到中央做太仆寺少卿。此人善于察言观色,吹牛拍马,却得到德宗的信任,让他担任神策军的指挥官。白志贞并无军事才能,又...……更多
李泌的智谋:借四国之力瓦解吐蕃,稳定大唐江山
唐德宗年间,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唐帝国日渐衰落,而吐蕃帝国却咄咄逼人。唐德宗对此一筹莫展。在这关键时刻,宰相李泌提出了一个联合四国打击吐蕃的宏伟战略。那就是联合回纥、南诏、大食、天竺四国共击吐蕃。可是...……更多
李泌历经四朝,为何皇帝们对他始终信任
...唐德宗。但是他此时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外有吐蕃咄咄逼人,已经攻陷河西、陇右之地,西域都护府和大唐联系断绝。内有藩镇割据一方,不听唐皇室的号令。唐德宗有心恢复,急于解决藩镇问题,但是方法手段错误...……更多
李晟入选武庙十哲,是实至名归还是言过其实?
...较失势。除了德宗本人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与张延赏之间将相不和。张延赏也是个人物,书香门第,开元名相张嘉贞之子,博涉经史,而且也很有真才实干。建中四年,全国一片混乱之际,张延赏出任西川节度使。部...……更多
郭子仪:一位忠诚与智慧并存的名将,堪他如何破解功高震主危机
...,安分守己也罢,都是一刀斩了的结局。然而唐朝中后期名将郭子仪,郭老令公,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大功臣之一,经历了武则天到唐德宗时期的七朝元老,不仅享尽荣华富贵、位极人臣善始善终、寿终正寝,而且死后子孙也安然...……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一支神秘大军,坚守边疆数十年,城破后全部战死
...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作为唐朝的宿敌,吐蕃怎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时机。吐蕃起倾国之兵,从雪域高原上崩腾而下,狭长的甘肃走廊遭至全线攻击。 公元763年,甘肃大部分地区沦陷,至此,广袤的西域被隔绝...……更多
...期,战争几乎贯穿了大唐289年的历史,因此涌现出无数的名将,如果只能遴选十个,争议一定会非常大。我挥动“砍刀”,保留如下十位,供大家探讨:李靖、李勣、苏定方、王忠嗣、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高仙...……更多
唐朝哪位清廉宰相,穷到连皇帝也看不下去
...两段,前半段励志改革,勤政爱民。军事上,在郭子仪等名将辅助下平定了安史之乱;政治上,求贤若渴,广招贤能;生活上,提倡节俭,反对铺张,遣散伶人,疏远宦官。与陆贽的相遇便发生在此时。彼时德宗圣明,从善如流...……更多
唐朝兴衰录:国都长安七度失守的传奇历程
...年轻时的英明神武,对抗安史叛军的过程中,他先是派出名将高仙芝、封常清,不料却怀疑二人有异心,将其杀害。紧接着,唐玄宗请出老将哥舒翰镇守潼关。然而,在哥舒翰镇守潼关期间,唐玄宗的不明智之举导致唐军惨败,...……更多
大器晚成:李晟在唐朝历史的沉浮与荣耀
...头角,直到58岁才成为唐朝的支柱人物。这位大器晚成的名将就是唐朝中期的李晟。李晟出生在大门口,擅长骑马和射击。他身高六英尺,勇敢无畏。年轻时,他随军征战,在一次战斗中,他一箭射中了头号战士,被誉为“万人...……更多
简阳的韦南康纪功碑
...割据之外,还有就是外患不断。尤其是西南地区,南诏、吐蕃经常侵扰成都周围。韦皋上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后,他主动遣使,游说南诏国王,让他消除对唐王朝的敌意,实现和睦友好;在此基础上,韦皋亲自率领唐军出征,多次...……更多
唐朝皇位之争:唐顺宗李诵的智谋与决断
...但是直到唐德宗晚年时期,愈发的昏庸,任用奸臣,听取小人谗言,这也让唐德宗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心生忌惮。二、喜怒不形于色此时的李诵仍处在太子之位,一待就是26年的时间,在做皇帝储君的时间里,他严于律己,在政...……更多
揭秘咸安公主:先后嫁给祖孙四人,史上最悲惨公主
...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处处受制于人。后来颉于迦斯率军与吐蕃交战惨败,威望大损,不再掌权。没多久,奉诚可汗任命次相骨咄禄为统帅,再次出征吐蕃,骨咄禄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得十分出色,大破吐蕃,赢得了奉诚可汗以及全...……更多
他打败叛军回朝皇帝赐他免死券,他竟大怒造反
...连续几年带兵在长城筑城用来驻扎军队,遏制交通要道,吐蕃从此不敢南侵,李怀光也越来越得到皇帝的重视。公元781年,一些军阀势力起兵造反,唐德宗被打的一退再退。后来李光洁率军急行千里,奔赴救驾,才得以保住大唐...……更多
李怀光:从忠诚将领到造反者的转变
...挥。唐德宗建中初年,李怀光受命镇守长武。在此期间,吐蕃不断侵入长武,但最终一次次地败在了李怀光的手里。四王之乱爆发,李怀光又征战河北,屡立战功。783年,泾原兵变爆发。朱泚占据长安称帝。唐德宗逃至奉天避难...……更多
唐朝名相陆贽:廉政之光,不惧皇帝试探
...喜欢搜刮浮财的皇帝来说,陆贽实在有些碍手碍脚,加之小人裴延龄屡进谗言,796年,陆贽被排挤出朝廷,贬为忠州别驾。 ……更多
唐德宗李适:中兴之梦与失败的教训
...却对父亲的颠沛流离一清二楚,尤其父亲去世前的遗憾:吐蕃、藩镇、权臣是威胁大唐的三大难题,代宗穷尽一生只扫清权臣。他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彻底一统天下。随着李适的命令一下,七月,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更多
盐州之战为何让史敬奉名垂青史
...沦陷。这个神奇人物就是史敬奉,时任灵武牙将。在唐朝名将辈出的时代,史敬奉可能是名不见传,但盐州之战却足以让其名垂青史。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史敬奉,灵武人,少事本军为牙将。元和十四年,敬奉大破吐...……更多
大唐名将75岁功高受封,为何不要尚书令要美人?
...被安史之乱席卷走了。这样的人的确是大唐的功臣,大唐名将郭子仪的事迹也是统统都被记录在了《资治通鉴》之中。这个人可以被誉为是传奇、经典,他一生中最辉煌与最危险的时间段,可以说是同时出现的。此处不光武功盖...……更多
唐朝历经8年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能“苦苦支撑”150年
...安禄山,其他藩镇的实力却更强了;另一个是西北边疆的吐蕃蠢蠢欲动,安史之乱导致驻守边关的大军调回内地,吐蕃趁机扩张,侵占了宁夏和陕西部分领土。唐德宗在位期间,他主要将精力放在削藩和吐蕃两件事上,不幸的是...……更多
李勉:唐代的忠直之臣,奸邪的克星
...大失所望吗?”唐德宗大惑不解:“众卿弹劾卢杞是奸邪小人,朕为何不知?”李勉一针见血道:“‘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这正是卢杞的奸邪所在!”唐德宗“默然良久”,最终顺坡下驴收回成命。李勉为何...……更多
五千泾原兵引发的长安兵变:唐朝削藩政策的失败与反思
...内乱,唐德宗一边急调京西藩镇的防秋兵入关,一边催促名将李晟率神策禁军赶赴前线,与马燧、李抱真等东路藩镇合兵一处,讨贼定国。在多路大军的围攻下,魏博军大势已去,田悦被打到差点寻了短见,最后只能率残部退居...……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对于知过能改的宗室人物,唐代会怎么安排其后事?据最新一期《考古与文物》刊载的《陕西西安唐李博乂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唐陇西郡王李博乂生前曾骄侈无比
2025-02-08 07:54:00
福州动画师巧“借”寿山石雕技艺,“雕”出《哪吒2》玉虚宫云纹,直言“荣幸成为一片‘万龙甲’”。
2025-02-08 11:11:00
鼓浪屿千金下嫁寒门穷小子,却在56岁跳海自尽,是钟南山一生的痛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钟南山院士是人们记忆犹新也是无比坚强的背影,当疫情肆虐之时,他如同大山一样保护着人民。但是,面对母亲的离世
2025-02-08 12:00:00
手里有兵权有皇帝的曹爽,如若放手一搏,会有机会反杀司马懿吗?
在公元249年的正月,魏国少帝曹芳梦到了已故的父亲曹叡,这一梦境触发了他对父亲的深切思念。随着曹叡忌日临近,曹芳决定前往祭拜已故的魏明帝曹叡
2025-02-08 12:10:00
春节特稿丨杨柳:春节记⑧——磨盘
磨盘文/杨柳我们去大伯家串门,刚走上阶沿,就听见屋里吵得不可开交,大伯的声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那妖精就莫想进我杨家的门
2025-02-08 07:03:00
嘉庆当了三年儿皇帝,受尽了委屈,亲政后马上反击对乾隆发泄不满
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第一个有太上皇称号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其后,获得太上皇这个称号的又有十几人,依次是刘邦之父太公、北魏献文帝
2025-02-07 22:52:00
龙啸云死后,你看林诗音嫁给了谁?夫妻生下一子,爱上林仙儿女儿
江湖中无人不知小李探花的大名,小李探花李寻欢,出身名门,家世显赫。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他们一家就出了七位进士,父子三人更是高中探花
2025-02-07 21:44:00
中世纪最大会战的统帅是谁?是这个12世纪中国北方的失败者
历史上不靠谱的数字记载很多,有人会拿咱们的史书说事,说中国的百万大军是虚构,这就存粹是读书少,洋鬼子的纪录更加夸张。中世纪的欧洲战史动辄就是十字军遭遇了几十万异教徒骑兵
2025-02-07 21:45:00
为什么那么厉害的诸葛亮,曹操没对他评价一番?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个问题还挺有趣的,基本上我们了解三国的这段历史都是从三国演义上知道的,但这个毕竟是一本历史的小说,只是遵循了一些主要的脉络
2025-02-07 21:52:00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俗话,“皇帝多奇葩,明朝特别多”,但奇怪的说,明朝不仅没有因为出了这么多奇葩皇帝而短命早亡,反而存在了近300年时间
2025-02-07 21:54:00
中国古代的神医,寿命都很长
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孙思邈应该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神医了,他们生活的朝代不一样,但都留下了精湛的医术和不朽的佳话给后人
2025-02-07 22:10:00
古代这两人有多可惜?只差一步就统一天下,却偏偏没走好最后一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群雄混战的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5-02-07 22:12:00
49岁的女博士履新重庆师大党委书记,优雅干练,曾任重庆二师书记
2023年9月,49岁的张艳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有网友认为,张艳博士以思想政治工作见长,她的经历和领导能力表明她非常适合担任师范大学的领导
2025-02-07 14:39:00
身世富贵、倾国倾城的她,曾14次怀胎,36岁离世
李鸿章身为清王朝的一员大臣,曾拥有过荣华富贵,而这些富贵不但没有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反而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他的子孙后代依旧富贵如初
2025-02-07 15:01:00
一场空前大灾荒下的众生相
光绪初年(1876-1879年),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发生了一场特大旱灾饥荒,其中以1877、1878年尤甚,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
2025-02-07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