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鼓浪屿千金下嫁寒门穷小子,却在56岁跳海自尽,是钟南山一生的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08 12: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钟南山院士是人们记忆犹新也是无比坚强的背影,当疫情肆虐之时,他如同大山一样保护着人民。但是,面对母亲的离世,他却只能无力地看着,而这样的悲惨事实影响了他的一生,更成为他一生的痛。

鼓浪屿千金下嫁寒门穷小子,却在56岁跳海自尽,是钟南山一生的痛

有想法的厦门名媛

钟南山的母亲廖月琴,1911年出生在厦门鼓浪屿。鼓浪屿,一个被誉为“月儿也香,琴儿也亮,海浪也多情”的海上花园,那里的风光秀美,建筑迥异,而每一栋建筑背后,或是有一段曼妙的故事,或是一段动人的传说。

香樟路上的廖家别墅,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作为鼓浪屿上最古老的别墅之一,它看尽了繁花似锦,也尝遍了苦涩凋敝。虽然百年之后它已经略显苍老,但是也掩盖不了它曾经的显赫。

廖月琴从小就是在这栋别墅中长大,虽然处于历史洪流中,风云际会的年代里,但是在家族强大的庇佑下,她可以无忧无虑的伴着大海歌唱,伴着海浪起舞,自由地在岛上享受阳光。

就是这样一位被宠爱着的豪门千金,却在女校毕业后选择了北京协和的护理专业。虽然家族经商做得都是药材生意,但是对于廖月琴要去学护理,这样一个在当时上不了台面的专业时,遭到了家族的极力反对。

鼓浪屿千金下嫁寒门穷小子,却在56岁跳海自尽,是钟南山一生的痛

尤其是廖父,甚至破天荒地对女儿发了火,他不允许女儿去从事那样一个伺候人的工作,他觉得这样会使他颜面扫地。

但是,性格倔强的廖月琴没有妥协,她就要走一条自己想要走的路,而且,作为接受新思想教育的女性,她不想被人摆布她的人生。

她知道她选择的这条路并不好走,但是坚定的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自己的理想,也许她也从未想过,会在奔向理想的中途遇到了真爱。

嫁给了一个穷小子

廖月琴来到协和医院报到的第一天,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她有钱、有教养,不仅漂亮身上还带着一丝贵气,这样的人自然会在学校里受到男同学的追捧。

但是,这些人在她看来,都是肤浅的跳梁小丑,她不想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于是她全身心地专注在了学习上。但是,一次在学校里擦肩而过,一个行色匆匆的高大形象闯入了她的内心。

这个人就是钟世藩,一个在协和学校有名的穷小子。

鼓浪屿千金下嫁寒门穷小子,却在56岁跳海自尽,是钟南山一生的痛

钟世藩与廖月琴两人是厦门老乡,但是相比之下钟世藩的身世要凄惨曲折多,他从小被父母抛弃,被好心的叔叔收养在身边,可是在那样一个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叔叔也没有办法在将他养在身边,只能将他送到上海的一个大户人家里做仆人。

但是,好在这户人家深明大义,对仆人也都非常的好,而钟世藩也是雇主家第一次见到了上门看病的医生,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

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周围的人都认为他疯掉了,没有人认为他会成功,但是他不在乎周围人的白眼,因为在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崇高的理想。

可是,高昂的学费是他做佣人根本就负担不起的,就在他百感交集的时候,他的五叔向他伸出了援手。

在五叔的资助下,钟世藩有机会继续念书,而他深知机会难得,在学习时更加的刻苦,在考上协和学校后,他也不得不勤工俭学,所以在学校里看到他时都是行色匆匆。

正是他的努力,让他在学校里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也让廖月琴每次看到他时都会怦然心动,她总是以学习、讨论为借口,主动靠近钟世藩,更是大胆地展开了追求。

对于美丽的廖月琴,钟世藩却不敢迈出那一步,因为他们两家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他很怕自己给不了廖月琴幸福,但是他低估了廖月琴对爱的执着与坚持。

而最终钟世藩也直面了内心,不再闪躲那份炙热的爱意。就在廖月琴23岁的时候,两个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相伴的幸福

结婚后,廖月琴一直跟随着丈夫钟世藩的脚步,两人相互扶持,互相成就,平淡、忙碌但是很充实。1936年10月20日,他们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鼓浪屿千金下嫁寒门穷小子,却在56岁跳海自尽,是钟南山一生的痛

廖月琴知道,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要面对的都是未知的将来,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小生命,她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不管面对什么苦难,都能用坚韧的意志度过,像高山一样巍峨不动。

而且,当时钟世藩任职的医院就是南山脚下,于是,廖月琴给儿子起名叫做钟南山,而他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许与重托。在国家面对危难之时,他二次挺身而出,真的像一座高山一样,将人民护在了身后,成为了无坚不摧的护国神柱。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因为当时还在襁褓中的他即将要面临着一场血腥的大屠杀。

1937年7月,日军开始轰炸南京,而一颗炮弹不偏不倚地就炸毁了廖月琴的家里,瞬间房屋坍塌,而年幼的钟南山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死里逃生的廖月琴立即在周围寻找儿子的下落,根本不顾头上还在轰炸的日军飞机。

鼓浪屿千金下嫁寒门穷小子,却在56岁跳海自尽,是钟南山一生的痛

她像疯了一样用力刨着已经焦黑的残羹断瓦,双手都已经磨出了血,嘴里还在念叨着:“救救我的孩子吧!”终于,她在一片废墟里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儿子钟南山。

可是,那时候的他已经一动不动,旁人都以为孩子没救了,还劝她不要太过伤心,但是廖月琴不管那些,她第一时间给儿子做急救,不放弃一分一秒。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廖月琴的坚持,钟南山的结局会是怎样,几十年后的中国又会是怎样。正是母爱的伟大,让廖月琴不顾安危,不放弃希望,而这也是她给儿子上的第一课。

一生难以忘却的痛

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他们一家人跟着国民政府一起逃难到了贵阳。钟世藩在那里重新做了儿科医生,不久他们就迎来了家中的第二个孩子,给那个在战火中依旧怀揣信仰的家凑成一个“好”字,他的女儿就是钟黔君。

鼓浪屿千金下嫁寒门穷小子,却在56岁跳海自尽,是钟南山一生的痛

那时候,钟世藩的工作非常忙,家中照顾孩子的重任就担在了廖月琴的身上。身为母亲,她十分重视儿女们的教育,不仅是亲自辅导他们,更是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在她的教育下,兄妹二人不仅勤奋好学而且成绩都是非常的优秀。

新中国成立后,她参与到了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创立中,因为她是学护理出身,并不是肿瘤方面的专家,但是因为更好的工作,她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

在钟老的记忆里,母亲已经年过半百,可还是如此刻苦地奋斗在岗位上,他起初并不能理解,但是母亲告诉他:“身为医生,就必须要全力以赴,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鼓浪屿千金下嫁寒门穷小子,却在56岁跳海自尽,是钟南山一生的痛

很遗憾,她最终没能在那个暗影的年代里救下自己。就在她56岁时,不堪羞辱与折磨,而选择跳海自尽,而这也成为了钟院士一生的痛!

结束语

虽然,母亲的离开是钟南山一生都无法愈合的伤痛,但是,母亲也早就教会了他坚强与承担。他也没有自怨自艾地困在那个时代的纠结中,而是选择大步向前,完成了父母的期望,继承了父母的衣钵。

母亲虽然离世,但是她那治病救人的精神却时刻影响和激励他,才有他两次在国遇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成为了如今当之无愧的国士无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钟南山,和他强大的亲戚团
...成为厦门首富。● 漳州路44号豪门当然配豪宅,廖悦发在鼓浪屿兴建了两座别墅:漳州路44号和48号。廖家的下一代儿女们,便从小在这两座别墅中长大。而廖悦发不仅仅是巨商那么简单,
2023-07-21 21:48:00
钟南山:母亲投江自杀,是我永远的痛
...雄背后都有一位非凡的母亲,钟南山的母亲同样不平凡。鼓浪屿廖家1910年,清朝宣统二年,这一年局势动荡,风云变幻。霍元甲创办了精武体育会,汪精卫刺杀载沣未果,福建厦门的鼓浪屿上
2025-05-07 23:36:00
大山姑娘 琴岛媳妇
...在缘分的安排下,让她与乐于助人的文宽叔相识相爱了。鼓浪屿曾是全国最小的行政区,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十几家规模不一的企业。每逢上下班高峰期,琴岛的大街小巷里总是挤满了
2024-01-10 08:05:00
鼓浪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鼓浪屿标志性建筑八卦楼。鼓浪屿“庭院雅集音乐会”在英国领事公馆旧址举办。(鼓浪屿管委会 提供) 鼓浪屿自来水公司旧址办公楼已成为鼓浪屿摄影陈列馆。【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
2023-12-31 08:36:00
...至菽庄花园4条线路。设旅游咨询投诉服务点6月24日起,鼓浪屿管委会还在钢琴码头、三丘田码头、内厝澳码头设置旅游咨询投诉服务点。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6时,每个服务点都会有工作人员
2024-07-20 08:25:00
鼓浪屿共享钢琴 奏出浪漫与活力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鼓浪屿共享钢琴 奏出浪漫与活力鼓浪屿全岛共设7个共享钢琴演奏点和3个音乐会客厅·A6·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近日,5岁的小朋友Heyson由家长陪同,专门从广东
2023-10-26 00:33:00
...族乐团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将携手多位演奏家,在鼓浪屿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日前,第四届鼓浪屿音乐节成功举办,乐声回响在琴岛各个角落……盛夏的鼓浪屿,洋溢着庆祝申遗成功六
2023-08-05 08:26:00
鼓浪屿诗歌节圆满落幕:吸引近20万人次参与 收获广泛称赞
...两上央视】5月2日的《新闻联播》《晚间新闻》均对本届鼓浪屿诗歌节进行报道【全网关注】全网发布相关资讯近1000条,总阅读量超5000万;开幕晚会在6个平台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超
2024-05-05 08:34:00
去鼓浪屿登记结婚这样浪漫的事将成真鼓浪屿婚姻登记中心本月中旬启用东南网6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玲 钱玲玲 陈婧琳)百年修得同船渡。迎着海风,乘着渡船,携手到浪漫的鼓浪屿上
2025-06-12 16: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