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几天前,我看了一部关于钟南山院士的纪录片,其中钟老提到自己更像母亲。大家都知道,龙大姐对这些内容充满了好奇,所以我立刻查阅了钟南山母亲廖月琴的背景资料。一番调查后,我发现,正如许多伟大的英雄背后都有一位非凡的母亲,钟南山的母亲同样不平凡。
鼓浪屿廖家
1910年,清朝宣统二年,这一年局势动荡,风云变幻。霍元甲创办了精武体育会,汪精卫刺杀载沣未果,福建厦门的鼓浪屿上,廖家的二小姐廖月琴也在这一年降生。
廖家的祖宅气派非凡,家族声名显赫,世代为当地的重要人物。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这个家族的影响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廖家的曾祖廖宗文是一个典型的白手起家人物,他在钱庄生意上大获成功,为家族积累了可观的财富,给后代提供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廖家第二代的子嗣虽不为人所熟知,但到了第三代,廖家的名望愈发显赫,家族并未落入富不过三代的俗套,反而成为了典型的“old money”,积淀深厚。例如,廖月琴的二哥廖悦发的女儿是著名学者林语堂的妻子,换句话说,廖月琴与林语堂是亲戚,她称林语堂为“姑父”。而廖家第四代更是人才辈出,有钢琴家、声乐家、医学专家等,尤其是廖月琴这一支,她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投身医学,成为了医学界的翘楚。钟南山的舅舅廖永廉是医学博士,并首度在厦门发现了福建省的首例钩端螺旋体病,而姨妈廖素琴更是上海第一医院营养室主任,姨夫戴天佑则是著名的肺科专家。钟南山的表哥戴尅戎是一位中国骨科生物力学专家,且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到钟南山这代,廖家已然成就了双院士的卓越纪录,真可谓人才辈出。
献身医学
廖月琴虽出身名门,但她起初并未选择成为医生,而是选择考入了北京协和医院的护理专业。医护人员这两个职位,通常一起提起,但在百年前,护士这个职业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尊重。然而,廖月琴作为富家小姐,选择从事护士职业,充分体现了她对医学事业的坚定献身精神。
在此过程中,她结识了钟世藩,一个协和医学院的毕业生。钟世藩比她年长九岁,出身贫寒,曾因生活困苦给别人当过仆人。两人有着显著的门第差距,然而正如古话所说“千金难买心头好”,廖月琴并未因此而放弃爱情。两人结婚后不久,于1936年10月20日,在南京的钟山以南迎来了钟南山的降生。然而,紧随其后的却是战火的侵袭——南京沦陷,日本飞机的轰炸袭来,钟南山出生不久,家中便遭遇了巨大灾难。钟南山回忆道:“我出生后不久,我们家就被日本飞机轰炸,房屋被炸塌。是母亲和外婆冒着生命危险,将我从瓦砾堆里救了出来。当时我的脸都已经发黑,后来才慢慢恢复过来。”
持家有道,育儿有方
随着南京的沦陷,一家人开始流亡,最终定居贵州。钟世藩在贵阳中央医院工作,一家人稍有安顿。没过多久,廖月琴又生下了一个女儿,终于圆满了这个家庭。可惜的是,家里的日子依旧艰难,钟世藩忙于工作,家庭和孩子的教育重担自然落在了廖月琴肩上。
钟南山曾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他的学习成绩一度不好,甚至留级两次。直到五年级的一次考试,他意外考得不错,母亲廖月琴欣慰地告诉他:“南山,你还挺不错的啊!”这一番话让钟南山感到无比温暖,“那时,我突然有了自尊心,觉得母亲认可了我。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读书。”
1946年,抗战胜利后,钟家迁至广州。钟世藩在广州中央医院担任院长兼岭南医学院儿科教授,而廖月琴则成为光华和柔济护士学校的校长。钟南山回忆道:“无论有多忙,母亲从不忽视我们兄妹俩。记得小时候,我们会跑到母亲身后,抱着她,脸庞贴在她温暖的背上。”
此时,钟家并未陷入“丧偶式育儿”的困境。1948年,廖月琴为了深造,独自前往芝加哥大学,而钟世藩则担起了带娃的责任。面对孩子们的叛逆期,钟世藩肩负起了一个“超级奶爸”的角色。
1949年,国民党溃逃台湾时,钟世藩与廖月琴拒绝了随之而来的撤离命令,冒险留下广州,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将医院的资金交给了相关机构。廖月琴不仅是广州市护士学校的校长,更是新中国护理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广州护理业的奠基人。
影响一生
钟南山院士回忆母亲时表示,廖月琴是一个和善、宽容、充满人情味的人。即便家里并不富裕,她依然愿意帮助别人。钟南山回忆起1955年考上北京医学院时,曾向母亲提起他的同学家境贫困,连火车票都买不起。廖月琴深知家庭困难,却依然从家中拿出10块钱,交给钟南山,让他转交给同学。即便这笔钱在当时看似不多,但对于一个工人家庭来说,这笔钱却足以支撑一个月的生活。
廖月琴的宽容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钟南山。钟南山认为,这份宽容的精神在他的呼吸疾病研究所和团队中得到了延续,保持着和谐的氛围。
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停止。到了“特殊时期”,钟世藩和廖月琴因为背景问题,遭到了严重打压。钟世藩被迫离开手术台,去做儿科的琐事,廖月琴甚至因“被羞辱”的原因,投江自尽。
1966年7月,年仅56岁的廖月琴离世,这是钟南山永远无法释怀的痛,也给医学界带来了巨大损失。钟世藩在妻子去世后,又忍受了12年,最终也在1987年因病去世,临终时,他将夫妻的骨灰撒向大海。
虽然廖月琴和钟世藩已故,但他们的家风和影响却永存于钟南山身上。他从父母的言行中汲取了治学的严谨与人文关怀,这种家风最终成就了如今依然奋战在防疫一线的钟南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