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曾历任车骑参军、大司马参军、黄门侍郎,但生性高傲,放诞不羁,对公务并不热忱,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其书法...……更多
谢安:东山再起与力挽狂澜的政治家
...名僧交游,沉浸于山水之间,放飞自我。在东山,谢安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频繁交往,一起论道、吟诗作文,享受自然的美妙。尽管朝廷多次催促他出仕,但谢安始终坚持隐居的生活方式,拒绝了各种官职的邀请。谢...……更多
唐朝历史——柳公权
...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 ,为后世百代楷模 ,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他的...……更多
名家|王振范敬礼《兰亭序》
为了研习“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我从军分区到县武装部走马上任的第一个春天,即1997年农历三月初三,特意跑到浙江绍兴兰亭,为的是感悟揣摩书圣当年的情怀。《兰亭序》 王振范临初到兰亭,正赶上日本的一个访问...……更多
《瘗鹤铭》是文人墨客的“网红打卡点”的鼻祖
...不休,几成聚讼。主要集中在四个人身上,分别是东晋的王羲之、南朝梁代陶弘景、唐代皮日休和顾况,而早在唐代的《润州图经》中载明:“《瘗鹤铭》为王羲之书”。争论作者之余,也可以发现,《瘗鹤铭》早早就成为了文...……更多
...有《文懿公集》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传于世。人物生平初入官场朱赓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于乡。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后改庶吉士,不久后被授予翰林编修的职位。万历六...……更多
东山再起的东山在在哪里
...辞了,一直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现浙江绍兴)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上文所说的东山,就在绍兴上虞上浦镇境内,因为谢安都隐居于此,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谢安山。谢安虽然一直不愿出山做...……更多
...辈出,家族无比荣光,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就是晋朝王氏,王羲之一脉,王凝之。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简介王凝之,字叔平,古代取字“叔”乃家中次子,其父是誉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受家族影响,仕途显赫,颇有书法造诣。东晋...……更多
...援犷平。高干见曹操后方空虚,准备举兵叛曹,于是询问名士仲长统的意见,仲长统说:“你有做大事的志向却没有做大事的才干,喜欢招揽士人却不善于选择人才,这就是您要十分戒备的事情。”高干向来自视很高,没有采纳...……更多
简介褚亮的生平事迹
...年时机警敏捷,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善文工诗,喜交游名士。在陈、隋时已有显名,十八岁仕后陈,陈至德元年(583年),访尚书左仆射徐陵,受到赏识。陈后主闻而召见,命即席赋诗,在座诸人皆频首称许,任为尚书殿中侍郎...……更多
谢道韫:生于豪门,魏晋新女性代言人
...爱谢道韫,因此对侄女的婚事分外上心,自己的至交好友王羲之有七子一女,个个都是青年才俊,仪表不凡,且两家家境相当,可谓是门当户对。谢安自然而然将目光瞄准了王家的几个小儿子。王献之书法得父亲真传,但年龄太...……更多
...楼。”陈宝琛在诗中将荣园与水西庄比拟,以荣园雅集与王羲之山阴兰亭禊集同论,表明其对荣园的钟爱。1928年,实业家杨味云发起荣园雅集,陈宝琛多次应约出席,当年中秋作《中秋味云招集莹园赏月分韵得宵字》:“满园...……更多
...很严肃。不随便与宾客交结,凡是交结的,必定是一时的名士。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善骑马射箭,颇知音乐。开始因通晓经典而任吏部上士,不久授他帅都督、辅国将军,转任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之名。因遭母...……更多
简介清代诗人沈德潜生平
...,他博古通今,对答如流,乾隆大为赏识,称之为江南老名士;并对大臣们说:“我和沈德潜的友谊,是从诗开始的,也以诗终。”后乾隆又为他的《归愚诗文钞》写了序言,并赐“御制诗”几十首与他。在诗中将他比作李(白)、...……更多
透过“咏絮才女”谢道韫的婚姻斑窥东晋门阀浮沉
...法,以王敦、王导为代表的两个兄弟,权倾朝野,而书圣王羲之就是王敦、王导的侄子,有“咏絮之才”谢道韫则是王羲之的儿媳妇。高门豪族联姻背后的权谋算计华夏文明中,描写朋友之间君子之交的诗文数不胜数,伯牙遇子...……更多
“书圣”王羲之和一个俗人较劲,一直耿耿于怀最后郁郁而终
提起王羲之,就是三岁孩童也要竖个大拇哥,没办法,其在书法界的美誉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在书法上的成就笔者就不多做描述了,毕竟都是耳熟能详的一些事情,可是如此多才的一个人却没能活到花甲之年,...……更多
简介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
...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人物生平屈大均生于1630年(崇祯三年)10月10日,儿时随入赘邵家的父亲居住在南海县西场(即今之广州荔湾区西场)。1640年(崇帧十三年),随父亲归原籍番禺,恢复屈姓,更名大均...……更多
绍兴蕺山发现元明摩崖诗刻,专家建议尽快保护
...月,是一首七言怀古诗,咏叹东晋衣冠南渡之事,诗中说王羲之后裔现在不知去了哪里,鹅池依旧,永和年留下的兰亭序、曲水流觞的佳话依旧。鹅池,在蕺山南麓戒珠寺,《嘉泰会稽志》卷十三·王右军宅下云:“王羲之宅,...……更多
历史上的谢安是怎样的人?为何连王羲之和李白都是他的铁粉?
...有41人之多,在兰亭聚会,每人写一首诗,合为一集,由王羲之在微醺之间写了个序,于是,名满天下。写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是属于那乌衣巷中另一豪家大族的王姓,名气自然比谢安要大的太多太多,而且,他出道早做...……更多
...往都是在去世后若干年,才被后人意识到他的价值所在。王羲之也是,他在世时名气还不如其子王献之,直到唐宋,经李世民、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等人的推崇,才奠定了他的“书圣”地位。艺术家的成就离不开生长...……更多
简介南宋乙丑科进士杨宏中
...汝愚辅佐宁宗继承帝位,并重用名儒朱熹、彭龟年等贤达名士协理朝政,稳定局势。庆元元年,奸相韩侂胄窃弄权柄,结党营私,指使奸党李沐等人,制造谣言,以“广植伪学,党羽反叛俗尚”的罪名,诬陷赵汝愚,上奏皇帝议...……更多
聊聊曹魏时期名士的儒道兼治
...为道之末,他认为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是可以相互融合的。王羲之则强调修短随化与保守成业,他认为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郭璞、殷仲堪则主张无为而为之,不宰以宰之,他们认为人们不应该...……更多
...也认为虞世南得到了自己的真髓。与他同郡的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擅书法,虞世南拜智永为师,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由此名声更大。遵守礼法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虞世南的父亲虞荔去世,当时虞世南还年幼,因悲...……更多
宁愿断腿也不肯娶公主的王羲之儿子,最后结局如何
...但有一人却是例外,他宁愿断腿,也不肯娶公主。他就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王献之兄弟七个,其中成就最大的,就是他。他从七八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书法,整整练了十多年才有所成。父亲王羲之有一次见他在写字,便想戏弄...……更多
到江南寻访“周处除三害”的历史遗存
...贵,题刻称碑文最初由西晋文学家陆机撰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写。但此说与碑文多有抵牾,如文中提到了“建武元年”和“太兴二年”的事情,而当时陆机已遇害多年。位于宜兴市张渚镇国山上的东吴名碑《禅国山碑》也与...……更多
聊聊身居高位有才干,吝啬成性又不贪腐的两晋奇特名士
...守财奴呢?琅琊王氏还有一个叫王导的,他有一个侄子叫王羲之。王导是书法家,不过没有他侄子名气大。王导长期居东晋高位,“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一句话就是王导说的。王导也很吝啬。《世说新语》中记载一...……更多
娄圭,字子伯,与曹操有交情。三国智原画-娄圭《吴书》说娄圭少年时候有雄才大略,常常叹息:“男儿在世,会得到数万军队,千万匹宝马在身后”。同伴们都笑话他。娄圭后来因藏匿亡命之徒,被当作死囚关押,后来越狱...……更多
“书圣”王羲之还是领右军将军,但一生都没有领兵出征过
王羲之被历代尊称为“书圣”,写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集序》。但这样一个俯仰天地、游目骋怀、寄情山水的大书法家,却被朝廷委以右军将军的要职,原因不是因为他的军事能力过人,而是是因为他姓王,这到...……更多
简介北宋名相寇准的侍妾蒨桃生平
...北宋名相寇准的侍妾,淑灵能诗,以《呈寇公》诗闻名。生平简介蒨桃约生活于宋太祖建隆至宋真宗乾兴(960~1022)年间。北宋名相寇准的侍妾,淑灵能诗,以《呈寇公》诗闻名。据说,寇准贬官岭南的时候,途经浙江杭州,正赶...……更多
小南书单·十大好书(2023第一季)
...地解读了《世说新语》中各种知名人物,如阮籍、嵇康、王羲之等人的行为和思想。全书以《世说新语》文本为基础,参照《晋书》等相关历史资料进行精准考据,既有学术研究的底蕴,兼具轻松与风趣的文风,将魏晋时期的诸...……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6月10日是香港入境事务处总部在湾仔告士打道7号的最后一天,该处在湾仔已经经历了34个寒暑,明天将以全新面貌在将军澳与市民见面。(记者 温孟馨 素材来源 香港
2024-06-10 18:43:00
阅美南京“江山多娇—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新金陵画派名家作品展”举办
江南时报讯 6月7日,阅美南京第十七期“江山多娇—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新金陵画派名家作品展”在十竹斋人文空间开幕
2024-06-10 19:40:00
不止是司马迁,那个时代的人,普遍对卫青霍去病评价不好。有个民谣说的是:“生男莫喜,生女勿悲,君不见卫子夫霸天下!”能让中国人违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2024-06-10 20:26:00
自古以来君王的后宫都是数不尽的佳丽,看不完的美貌,所以更多的皇帝都是多情且无情的,可是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只爱过一个女人
2024-06-10 20:27:00
中国文化和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文中也有很多成语,如“鸟尽弓藏”。这个四字成语本来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争,但在后文,更多的是指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后
2024-06-10 20:27:00
“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
2024-06-10 20:28:00
《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有一名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战败后逃难到吕家,一日忽闻活活磨刀声,心中以为是吕家要杀自己
2024-06-10 20:29:00
公元220年7月,蜀汉叛将孟达“率所部降魏”后,调转枪口随魏军攻打由刘备义子刘封占据的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刘封拒绝孟达劝降后
2024-06-10 20:30:00
【文脉华章】温故丨引诗句 忆屈原 总书记这样诠释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而屹立不倒、生生不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爱国诗人屈原身上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家国情怀最深沉的寄托
2024-06-10 21:15:00
刘邦封韩信为五十万汉军的统领大将军,然而韩信并没有因此而忘乎所以。“项羽是天下第一的英雄,凶勇刚强,力大势猛,举世无二
2024-06-10 21:19:00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时候,人们对尊卑位分看的极为重要。身为皇室中人每个人的穿着、吃穿、用行都有着不同的规定。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以公主的身份随意佩戴凤冠
2024-06-10 21:22:00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刘邦集团崛起的起点,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从长安来到汉中的南郑,一路翻山越岭,数十位将领逃走。韩信认为萧何
2024-06-10 21:23:00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非常受二人的宠爱,因而太平公主的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尤其是武则天时期,权势越来越重
2024-06-10 21:23:00
朱元璋本是草根出现,能够最终建立大明朝,可以说是历经腥风血雨。可能就是因为他的出身、经历,所以才导致朱元璋猜忌多疑、心狠手辣的性格
2024-06-10 21:25:00
提到大汉王朝,不得不提汉武帝时期的辉煌时代,而汉武帝时期的辉煌有一个人物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他就是惊才绝艳、战功赫赫的大将军——霍去病
2024-06-10 2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