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为了研习“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我从军分区到县武装部走马上任的第一个春天,即1997年农历三月初三,特意跑到浙江绍兴兰亭,为的是感悟揣摩书圣当年的情怀。
《兰亭序》 王振范临
初到兰亭,正赶上日本的一个访问团。好家伙,他们黑压压的跪倒一片,正朝拜王羲之的塑像哩,之后又虔诚的学着《兰亭序》里描写的场景,沿着“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场景使我联想到盛唐时期日本派遣唐使入唐求法,其中功成名就的空海回国后成为日本的“平安三笔”之首,被称为“日本的王羲之”。就连书法界公认的唐摹纸本、合裱一纸的王羲之行书尺牍《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至今还藏于日本皇室。
《兰亭序》局部 王振范临
是啊,当今强调文化强国,文化走出去。中国书法史上最精彩的乐章之一《兰亭序》,当不可不告知天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园353年)3月3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为“祓禊”之礼,期间饮酒赋诗,由王羲之为此雅集活动作序并书,草稿既成后,数度眷清,均不及草稿,只好作罢。此即《兰亭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局部 王振范临
《兰亭序》真迹传到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收藏,后来传于弟子辩才。唐太宗李世民极好王羲之书,竭天下之力搜之。但辩才秘藏,不肯献出,太宗使侍臣萧翼前往访求,几经周折才得之。唐太宗心爱《兰亭序》,“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不仅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人双钩镇摹成副本分赐近臣,而且临终遗旨将《兰亭序》随葬昭陵。现传世《兰亭序》均为后人摹本、刻本。在各种传本中,当以冯承素摹本,即“神龙本”最受重视(因卷上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而得名),其次为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等临本。
《兰亭序》 王振范临
古往今来,书法家无不临写《兰亭序》以从中汲取营养。宋黄庭坚说:“《兰亭序》,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山谷题跋》)。“宋四家”中最有才气的米芾所谓“八面出锋”笔法,笔者细细研究,均能在《兰亭序》中找到出处。纵观米芾临习的《兰亭序》墨迹本,足以证明这位“集古字”大师当年宗于《兰亭序》。临习《兰亭序》最多的当属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他临写并存世的《兰亭序》墨迹本至今留有五件之多,其《兰亭十三跋》在书法理论上至今仍熠熠生辉。
《兰亭序》 王振范临
余自1997年春天购得第一本《兰亭序》(神龙本),便作为日课,摹临相间,心记手追,百临不厌,且将得意之作馈赠中宣部干部局、文艺局、省市领导及知心朋友,以求方家赐教。人们对《兰亭序》之所以爱不释手,原因至少有二:其一,书法艺术美。通篇笔墨清朗秀逸,雍容典雅;结字气势开张,英俊爽迈;章法尤为绝伦,字与字毫无牵连,却顾盼生情,敧侧多姿,妙趣天然。
《兰亭序》 王振范临
《兰亭序》全文28行,共324个字,54处有重复的字,“以、一、不”三字各重复7次,“于”字6次,“其”字5次,重复最多的是“之”字,20个“之”字无一雷同,极尽变化之能事。书法艺术能传美景、含人情、动人心于此为证,其艺术已臻登峰造极的境界。其二,文章为经典之作。《兰亭序》被清人吴楚材、吴调候选入《古文观止》,且作为《中学生课外读物》和《大学语文》的教材,当源于文章的意境和厚重。文章似散文诗,情景交融、感时兴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一篇短文能将自然之美韵、高士之雅情、人生之感悟、魏晋之风度,全用笔墨神采表达出来的书法作品,唯有《兰亭序》。
敬礼,王羲之!
敬礼,《兰亭序》!
文/王振范
艺术简介
王振范(1958—),字听泉,斋号敬羲轩,山东高唐人。原济南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