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魏晋南北朝,这是一个傲骨铮铮的朝代,也是一个政权更迭的朝代,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朝代,也是一个思想交融的朝代——不仅自由,而且混乱,这个朝代孕育着无数的“新”,新人类,新血液,新势力,新思想,新文艺,新世界,新秩序。
江山不幸诗家兴,魏晋时期的风骨气度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这一时期有数不清的名士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肆意酣畅的竹林七贤,留下广陵绝唱的嵇康,有经国才略的谢玄……
因这一时期的追求自我和崇尚精神自由,女权意识也得以觉醒,涌现出了一批以才情和尊严并重的魏晋新女性,而这其中,少不得要提到一位奇女子——谢道韫。
《世说新语》评她有“咏絮之才,林下之风”,虽出身豪门,却以一己之力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真正含义,成为名垂青史的魏晋新女性代言人。
一、生于豪门,谢家有女咏絮才
《乌衣巷》有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诗中提到的“王谢”便是六朝望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后人常用“王谢”来代指世家显赫,足可见这两大家族的声名之煊赫。
“谢公最小偏怜女”,谢道韫便出身于谢家——她的父亲是威名远扬的安西将军谢奕,叔父谢安则是有经韬伟略的东晋宰相,权倾朝野,她的兄长弟弟们也个个芝兰玉树,仪表堂堂。
这是一个既具有诗酒风流性情,又掌握朝野命脉的大家族,原生家庭给谢道韫带来的是精英化教育,大家闺秀,兼具才情,是名副其实的“白富美”。
七岁的小谢道韫便初露才华。东晋时期,流行文人名士席地而坐的清谈之风,这一日,正值大雪纷飞,谢安召集小辈们于院中,问到:“大雪纷纷何所拟?”谢道韫之兄谢朗对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只有七岁的谢道韫则脱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风起”。
将严冬飞雪比作深春柳絮,既形似又意至,同时兼具超脱世俗的美感,这一回答引得谢安大悦,“咏絮之才”也由此而来,成为后世形容女子才情的成语。
谢道韫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有不输于男子的雄心壮志。
有一次,谢安问小辈们最喜欢《诗经》中的哪一句,谢玄第一个作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玄喜欢的这句诗出于《采薇》,讲述了边疆战士采薇充饥思念家乡的故事,一语成谶,后来的谢玄果然浴血沙场,戎马一生。
而谢道韫则喜欢“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句诗表达的是周朝贤良对国事的担忧,而当时的谢道韫正是豆蔻年华,却志存高远,心虑家国,令谢安大为叹服,赞她乃“雅人深致”。
二、未得良人,三观不合意难平
谢家有女初长成,谢道韫的才情不胫而走,加之家世显赫,待到婚嫁年纪,便有一众贵族公子上门提亲,纷至沓来的人几乎要将门槛踏破,这可让谢家犯了难,不知道究竟该选择哪位公子。
叔叔谢安十分喜爱谢道韫,因此对侄女的婚事分外上心,自己的至交好友王羲之有七子一女,个个都是青年才俊,仪表不凡,且两家家境相当,可谓是门当户对。谢安自然而然将目光瞄准了王家的几个小儿子。
王献之书法得父亲真传,但年龄太小,王徽之风度翩翩,但做事张扬散漫,不算良配,左挑右选之后,将侄女谢道韫许配给王羲之次子王凝之。
才子佳人,门当户对,这一段所有人看好的婚姻,却并不如意。
王凝之没有魏晋文人赌书消得泼茶香的闲情逸致,也没有吟诗作对的才华,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榆木疙瘩,谢道韫幻想的红袖添香、琴瑟和鸣,通通化作泡影。
他们夫妻二人虽然表面看上去和和气气,实则名存实亡,谢道韫在归宁时,曾向叔父抱怨道:
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我们谢家个个都是杰出的人才,反观王凝之,我实在不能想象天底下居然有他这样平庸的人!更不能接受的是,这样平庸的人居然是我的夫君!
谢道韫天生就是骄傲的凤凰,她有咏絮之才,又有雅人深致,她就像一颗珍珠熠熠生辉,在男权主义横行的封建时代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常常与文人雅士一起谈天说地,还会在青幔之后帮自己的小叔王献之辩论。
这样一个内心强大,谈吐自如,让一众男儿们甘拜下风的奇女子,又怎么甘心屈就于平庸迂腐的王凝之呢?
风花雪月,从来就不是她所追求的,即使婚姻不幸,也要活出自己的姿态。
三、林下之风,真女侠上阵杀敌
如果不是那一场战役,谢道韫在史书上也仅仅止步于“咏絮之才”,但王家的那一次劫难,却让世人看到了一位铁血女侠的铮铮傲骨。
公元399年,谢道韫已是不惑之年,与丈夫王凝之度过十余年春秋,膝下育有四子一女,两人的婚姻平平淡淡,缺少了精神交流,空余柴米油盐的琐碎和平常。
而王凝之将他的平庸和懒散发挥到了极致,他开始崇拜鬼神之说,每日沉迷炼丹和“五斗米教”,连最引以为傲的隶书都退步了不少,尽管如此,他却并不打算改变自己,只想在会稽做一个无功无过、碌碌无为的内史。
这一年,五斗米道士、东晋末江南农民起义领袖孙恩攻入会稽,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平素本就痴迷于求神拜佛,此时不仅没有未雨绸缪,派兵遣将前去应敌,反而开坛祭祀,求助于神明,祈祷天兵天将可以从天而降助他打败孙恩。
结果可想而知,十万天兵未到,破城之日,王凝之死于起义兵之手,他们的几个儿子也死于非命,从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谢道韫在一夕之间家破人亡。
大悲无泪,谢道韫组织奴仆上前迎敌,她本人抱着三岁的外孙刘涛,手握横刀,冲出重围,浴血奋战,女侠豪情令人为之动容,然而最终寡不敌众,被俘至孙恩面前。
孙恩要杀谢道韫的外孙刘涛,她高声辩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欲加诛,宁先杀我!”这是王家的事情,和外族有什么关系?如果今天你非要杀他,那么就先杀了我吧!
如此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气节将本来暴虐的孙恩深深折服,他以礼相待,不仅放了小刘涛,还将谢道韫一行平安送回会稽。
《世说新语》评价谢道韫有“林下之风”,不仅是因为她的才学和品行,更因着她在面对生死之时的从容不迫,将门虎女,傲骨铮铮,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呢?
经此一役后,王谢两家的同辈相继死去,一直崇拜家姐的谢玄也离她而去。曾经葳蕤繁华的王谢两家,也终究像是深春的柳絮,四散飘零,只余陋室空堂,令人唏嘘。
四、回归田园,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来的谢道韫孀居会稽,在青纱帐里设堂讲学,以此度日,岁月在她的面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谢家的文人风骨却仍旧深深地存留在她的心底——"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虽然曾经的繁华不再,那股清远高洁的风度却不会被历史的车轮带走。
历经战乱,亲眼目睹家破人亡的惨状,也看到战火过后惨败不堪的家园,物是人非的悲切带给谢道韫的,是更深沉的情思,她开始变得沉稳如水,清心寡欲,也失了曾经与文人名士高谈阔论的热血情怀。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青纱帐里,好学的年轻人永远不缺,帐后的那位妇人两鬓微霜,却丝毫不失仪态,端坐如钟,神情淡然。历经千帆,也有大喜大悲,也有大起大落,真切感受过人生百态后,谢道韫回归了道家的淳朴自然,天人合一。
闲时带外孙逛逛,看湖光山色,桂花初开,依稀仍是那年风景。
五、大起大落,活出自己才最美
回顾谢道韫的一生,成长在钟鸣鼎食之家,耳濡目染,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处在大开大合的魏晋时期,得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中国妇女文学史》有言:"晋世好名理清谈,妇人亦渐玄风,动容出话,往往会心甚遥,令人意远"。其中"亦渐玄风,动容出话"的妇人,指的就是谢道韫。
出身豪门,嫁入豪门,她的开局便是人生赢家,她却并不以此而骄矜,她的成就和后世对她的风评,全都依托于谢道韫本身,而非她身后的王谢世家。
享尽荣华富贵后,及至晚年,却惨遭横祸,兵革之乱让她丧夫丧子,无依无靠,世事之变化无常,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谢道韫却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卑不亢,超脱自然,她这种回归老庄思想的情怀,和这种不同于平凡女性的清淡高远的审美情趣,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代女性独立意识和审美意识的觉醒。
同时,谢道韫作为魏晋时代新女性的代言人,思维敏捷、才智高远,追求内在的精神生活,追求与男性分庭抗礼的地位,用自己的智慧赢得尊重,而不是依附于男性,这也给现代的我们提供了范本:你就是你,不需要靠出身,靠家庭,靠男人来彰显自己的优秀,活出自己的姿态,才是最好的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