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说谢安是魏晋风度最好的代言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2: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高卧东山四十年,一堂丝竹败苻坚。至今墩下潇潇雨,犹唱当时奈何许。”许多年后,有人再回忆起那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总能想起那个悠然自得的身影,隐居东山许多年,在谢家倾颓之时出山,明明可以做远志,可却被人讽刺为小草。

为什么说谢安是魏晋风度最好的代言人

他是魏晋风度的领军人,是百年王谢家族最耀眼的星子。

谢安,出生于乌衣巷边夕阳斜的谢家。是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的堂弟。在魏晋那样的朝代中,出身名门,几乎就奠定了他一生辉煌的基础。他也诚然不辱使命,自幼便显现出了不同凡响的风韵与气度。谢安四岁时,名士桓彝评价他:“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承,东晋初年名士)。”

在那个血缘决定地位的时代里,谢安想要做官简直是轻而易举,但他却并不想如此。谢安少年时,得到了名士王蒙与王导的器重,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连朝廷也为他的声名所动容,想征召他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的职位。但谢安却以病推辞了。

他并非平庸之辈,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心也一直蠢蠢欲动。但谢安不希望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的胸怀里,有更远大的志向。

为了这个志向,他选择了一条当时十分盛行的道路:隐居。隐居的地点就选在了当时的文化中心,会稽郡。

当是时,王羲之、许询和支道林等名士都徜徉在会稽山水里,出门捕鱼打猎,归来吟诗作文。寄情山水之中,远比局限一方,做个小官要来的自在。可声名在外,谢安还是免去不了俗尘。

他曾因扬州刺史逼迫而为官了一段时间,但不出一月,他便又辞职回到了会稽。这样几次三番,谢安仍旧不愿踏足官场一寸土地。

左思曾感叹过:“山水有清音,非必丝与竹。”谢安便是这山水最好的崇拜者。高卧东山那些年里,每每闲暇时分,谢安总会邀上三五好友出门游玩。他们一同兰亭盛宴,谢安还曾提笔写下诗篇: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森森连岭,茫茫原畴。回霄垂雾,凝泉散流。

——《兰亭诗二首·其一》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

醇醪陶丹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兰亭诗二首·其二》

山水是名士的挚爱,而他便是其中一员。

除却遨游山林,谢安也曾同友人出海。有一日他与名士孙绰等人海上泛舟,忽遇风起浪急,众人皆惊恐,唯谢安怡然自得,吟啸于此,旁若无人。船夫见谢安如此气定神闲,也照旧驾船。直到浪花打在船舷,谢安才慢悠悠地对众人道:“如此大风,我们该如何返回?”

众人松了一口气,立刻吩咐返航。

寄情山水间四十年后,他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东山再起。升平三年,谢万北伐前燕战败,眼见谢家在朝中的势力逐渐衰微,谢安终于踏出了他的山水,披上官袍,一步步走向他躲避了数十年的朝堂之上。当时谢安已经四十多岁,人生最灿烂的少年时代都贡献给了山川湖海之间。但明珠暗投依旧是明珠,当他站在庙堂的那一刻,东晋还是为他震撼。

升平四年,谢安应征西大将军桓温之邀,任他帐下司马。他出发的地点,正是名士们对泣的新亭。

“虽南渡至此,莫似亡国奴!”王导曾在新亭教育颓靡的士族子弟,如今他从这里启航,身上肩负的,依旧是南渡后家国的使命。

谢安出发时,百官都为他送行。不知百姓在看到这位万众瞩目的名士终于出山时,心里会有怎样的慨叹?

可他面临的朝局并不安定。桓温与皇室的斗争已经愈演愈烈,谢安夹在其中,受到的不仅仅是一方施加的压力。

《世说新语·排调》中曾记过这样一个故事:

谢安初入桓温麾下时,桓温问谢安:“有一位草药,名远志,又名小草。何一物有二称?”谢安没有立即回答,而当时任桓温参军的郝隆却道:“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讽刺谢安隐居时是远志,出仕了则就成了小草。

可就是这位小草,在桓温死后,带领谢家子弟取得了淝水之战空前绝后的胜利。

宁康元年,一代枭雄桓温去世,在权谋利益场沉浮了一世的大将军,走时还是没能等来他所期待的九锡(皇帝赐给权臣的九种器物,王莽、曹操和司马昭都曾加九锡)。

桓温之后,朝堂之上便是谢安的主场。桓温死后两个月,谢安便升任为尚书仆射,总领吏部事务,后加将军,与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没过多久又升为中书监、录尚书事。

太元八年的淝水之战时,谢安已是征讨大都督。而派去抵御苻坚的,正是他的侄儿谢玄。在谢安的多年教诲下,谢玄培养出的北府军骁勇善战。但前秦的兵力是东晋的十倍多,谢玄心里到底是紧张的。

出发前,他特意去请示谢安,谢安却气定神闲地告知他道:“朝廷已另有安排。”再追问时,谢安已经去了山中别墅聚会。

东晋这场淝水之战人人自危,唯有谢安神色淡然,在听到谢玄得胜的消息时,依旧坚持着下完了手中这局棋。

押沙龙曾在《中国的魏晋》一书中提到:“谢安此时的表现就像一个典型的中国文人。而他这种无奈的消极躲避,也颇让历代文人动容。他们很容易被这种姿态打动,就硬是把谢安的行为附会成一种文雅,一种深沉。”押沙龙的评判从异端凸起,而谢安一直引以为傲的宠辱不惊,也在这场淝水之战被冲散。

战报传来时,谢安不动声色对众人宣告淝水之战的胜利,可却在自己独处时,高兴地踢掉了脚上的一只木屐。

他也只是凡尘中人,只愿用他淡然的士族风姿,为魏晋士人们树立起一方丰碑。人们无需探究他为人如何,只需跟随着他的前尘脚步,做下一代的士族风度。

他本可以一生寄情山水,做那株不染尘埃的远志。可他为了士族与国家,不得已披上了战袍,立于了人群中央,做起了那只无用的凤凰。后人评判他时,感叹道:

高卧东山意豁如,端然笑咏只清虚。

晋朝负荷伊谁力,堪叹身亡国亦除。

——《谢安》宋·徐钧

他是东晋士族的偶像,是魏晋风度最好的代言人。他也是谢家的荣耀,是“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才女,敬重一生的叔父。

无论是否高卧东山,他都是远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谢安》宋·徐钧他是东晋士族的偶像,是魏晋风度最好的代言人。他也是谢家的荣耀,是“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才女,敬重一生的叔父。
2024-06-30 22:23:00
谢道韫:生于豪门,魏晋新女性代言人
...巾帼不让须眉”的真正含义,成为名垂青史的魏晋新女性代言人。一、生于豪门,谢家有女咏絮才《乌衣巷》有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诗中提到的“王谢”便是六朝望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2024-03-16 10:43:00
谢安,出生于乌衣巷边夕阳斜的谢家。是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的堂弟。在魏晋那样的朝代中,出身名门,几乎就奠定了他一生辉煌的基础。他也诚然不辱使命,自幼便显现出了不同凡响的风韵
2024-06-30 22:23:00
东晋淝水之战的得胜并非出于侥幸
...百万大军的大举进攻,东晋王朝非常恐慌,只好求助于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子侄。由谢安坐镇建康(今南京)全权指挥,带兵的主将都是谢家子弟,共8万兵将。以8万人直接与苻坚前锋30万人交战
2024-07-04 22:12:00
谢安:东山再起与力挽狂澜的政治家
...或智慧过人,或慷慨悲歌,或淡泊名利。在这些人物中,谢安以其东山再起的传奇经历和风度翩翩的君子风范,独树一帜。一、出身名门,早年经历谢安(320年-385年)是中国东晋时期的杰
2023-12-04 14:50:00
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庾氏兄弟、桓温与谢安的权力斗争
...权已有另外一个权臣所掌握了。 这个人就是风雅绝伦的谢安。谢安的大伯是垂帘听政当朝太后褚蒜子的外公。所以,谢安也是外戚。谢安的老家在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安是标准的河南
2023-11-08 21:48:00
回顾:东山再起,究竟是哪座东山?历史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赫的地位和卓越的才华,这个家族成为当时社会的中心。谢安,作为谢家杰出的代表,注定了他从一开始便与众不同。谢安出生于东晋的显赫世家,他的父亲谢裒曾任太常,是朝廷的重要官员。谢家
2024-08-10 21:14:00
东晋本有绝佳机会收复中原,却因谢安的逝世而分崩离析
...上表现的大义凛然。1.调和矛盾,只为恢复故国"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谢安早年间沉醉于山水之间,不问政事。可当家族之人在朝中尽数落败之后,他才选择出山。晋明帝的驸马
2023-02-22 19:37:00
谢道韫为什么被称为\
谢道韫是东晋时期才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宰相谢安的侄女,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齐名,颇有文采。出身世家大族的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一次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中何句最
2024-07-04 22: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