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八王之乱彻底的动摇了晋朝的统治根基,后来西晋的皇帝被匈奴人俘虏,司马睿在王导的帮助下于建康重新恢复了政权,史称东晋。
不过,东晋与南宋类似,都不是大一统的王朝。那些晋朝的士族们,来到南方从未放弃过恢复旧土的愿望。因为他们的根基在北方,他们的家在北方。
即使皇帝们无意北伐,可架不住臣子们把他们放在火上烤。而东晋为何没能收复中原?当时本有绝佳机会,却因为策划人的早逝而分崩离析、功败垂成。
(一)、风声鹤唳,以少胜多的典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在东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晋刚刚成立的时候,各方势力并不团结。有的士族支持北伐,有的则和皇帝站在一个阵营,认为偏安一隅也无不妥。
乱世出英豪,东晋朝堂上还是有很多明事理之人。谢家叔侄,在尔虞我诈的朝堂上表现的大义凛然。
1.调和矛盾,只为恢复故国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谢安早年间沉醉于山水之间,不问政事。可当家族之人在朝中尽数落败之后,他才选择出山。晋明帝的驸马桓温,在简文帝去世以后,露出了篡位的端倪。桓温学着曹操,逼迫皇帝为自己加封九锡。
而谢安联合了王家之人,铲除了权势遮天的桓温,为东晋延续了生命。谢安可以说是东晋朝堂的股肱之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力主与北方前秦对抗,为了能够让各方势力达成妥协,谢安主动把中枢大权交了出来,他的诚意可见一斑。
因为很多人都一直以为谢安要把皇帝当成傀儡,所以谢安立即就把谢家的权力还给了司马家的王室。而且,他自己还到了前线广陵任职。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做出了承诺,只要北伐取得成功,他就立刻辞掉在朝中的所有职务。
如果谢安不这么做,朝野上下还是分崩离析的状态。大家都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开始争执不休。而谢家在朝堂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又率先做出了表率。其他人一看,自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2.草木皆兵,挫败前秦之锐气
"国富兵强,战无不克,秦国大治",苻坚的治国理政能力算是上游水平。他在国富民强的情况下,灭绝了前燕、仇池还有前梁和代国而且还占据了东晋的汉中和成都。那个时候,北方已经全部归于苻坚之手,他想学着秦始皇那样,一统天下。
但身边的王猛,竭力劝说苻坚不要轻举妄动,因为东晋有长江天险而且前秦内部各族的势力都在蠢蠢欲动。王猛去世七年以后,苻坚觉得时机已经成熟。苻坚带着一百一十二万精兵(实际只有三十万),气势汹汹地南下。
谢安派他的侄子谢玄为先锋,带领着八万北府兵北上拒敌。桓冲又带着十万精兵,来帮着谢家钳制前秦主力。令苻坚没有想到的是,东晋军队的战斗力竟然如此之强。他们加起来才不到二十万,却能够把自己的三十万军队打的溃不成军。
"兵者,诡道也",东晋将领运用了很多计谋,像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都是在淝水之战中诞生的。更令苻坚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会是前秦灭亡的开端。
(二)、分崩离析,晋室复国的绝佳机会
"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作为氐族人的苻坚,颇有民族共和情怀。否则,也不能如此信任投诚不久的朱序。也正是因为朱序,才导致了前秦的洛涧之战和淝水决战接连失败。
其实,不单单是对朱序这样的汉人,像匈奴人、鲜卑人还有羌人等各个少数民族苻坚对他们都充满着信任。显然,他还是没有学到汉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精髓。
1.势如破竹,大有中兴之意
淝水之战胜利以后,东晋方面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决心。而谢安则是愈发小心,他害怕自己做错一点事情这个好不容易黏合起来的利益共同体,再次各自为政。那时候东晋是铁板一块,而前秦方面却是麻烦不断。
淝水之战以后,苻坚再也无法压制他手下的各族野心家们。鲜卑慕容垂、慕容冲和羌酋姚苌,这些苻坚手下的大将,纷纷起兵,纠集其本族百姓和前秦展开拉锯战。一时之间,涌现出了很多的割据政权,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大家都在北方互相攻伐,杀的昏天黑地。
东晋方面趁此机会,抓紧渡河北上。面对那些散兵游勇,东晋的谢家军表现的异常英勇。谢家和桓家联合举兵,从青州出发,进攻慕容垂的河北。按照谢家叔侄的计划,是先打下河北,再取河东,最后取汉中。
这套章法,行之有效。之前的孟德如是,后来的朱元璋也是如此。王猛在世的时候,就担心这个问题。彼时胡人们都在忙着瓜分前秦留下的土地,而且大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面对北府军,他们显得是那么脆弱。
如果这场战争能够提前爆发,想必司马氏重掌中原,那是志在必得的。因为彼时的东晋是铁板一块,而胡人们根本就没有完成整合。
2.命运无常,天不遂人愿
淝水之战的确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如果抛却民族情感,从未屠过城,从未轻蔑过汉人,一心只想还天下太平的苻坚在战败后两年被杀。
而东晋的皇族们,依旧是纸醉金迷,依旧是剥削百姓。只有谢家和桓家,在前线为他们浴血奋战。仿佛这场战争和司马家毫无关系。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淝水之战以后,谢安遭受猜忌,主动把权力交了出来。在他六十六岁那年,永久的离开了人世。孝明帝闻讯,大哭三日。因为谢安逝世了,他司马家的旧土就不知何时才能恢复了。
谢安虽然交权,但是他在朝中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所以,他拼凑起来的利益共同体,并不会因为他退出朝堂而崩坏。谢安去世以后,重新掌握中枢的司马家族,联合了琅琊王氏开始排挤谢家与桓家。
不论是东晋还是西晋,都是自取灭亡。皇族们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为了那点权力,不断的猜忌功臣,任人唯亲。因为桓家和谢家,通过北伐收复了很多城池。
(三)、功败垂成,内斗导致东晋覆灭
淝水之战的胜利,原本应当是东晋最好的反扑机会。奈何,司马家的人疑心太重而且胸无大志。即使他们掌了权,那又能如何。当时西晋的建立,就是世家大族们妥协的结果。
而到了东晋,谢安是那个再度主持平衡的策划人。谢家和桓家可以说是中流砥柱,随着谢安的去世,平衡就开始被打破。
1.砥柱离世,希望再度破灭
谢安离世以后,他的侄子谢玄也能够继续北伐。但是因为家族失势,谢玄屡屡遭受排挤。他的北伐计划,接二连三地遭受否决。谢玄只得退而求其次,要求坐守彭城。因为那可以支援洛阳与河北,能够牢牢的控制住河南地区。
可是,请求再度被否决。谢玄只得告病还乡,不久以后,离开了人世。如果谢安叔侄的北上计划能够成功实施,那么恢复旧土将指日可待。也不会有后来的南北朝。除去谢家以外,桓家也有很多优秀的军事主官,靠着他们也能勉强维持。
可是桓冲、桓石民、桓伊还有桓石虔,这些人都很快亡故。他们都可以算作温和派,就是虽然力主北伐,但是不愿意过多地参与朝堂争斗。
桓玄成为桓家的势力代表,他开始发动内斗。而谢家的北府军也失去了控制,终究沦为了射杀自己人的利箭。最后,还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在这场内乱中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刘宋。
2.向上天再借五百年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司马家的担心,固然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功劳都在大臣的手里,城池也在他们手中。就像后来的赵构斩杀岳飞,也是一个道理,就害怕他们篡位谋反。更何况,谢、桓还是两个大家族而岳飞只不过是孑然一身。
如果当时谢安和谢玄能够再多活些时日,想必司马家也不会那么急着停止北伐。因为这些人手中握着兵权,而且北伐也是为了东晋皇室。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大抵是司马家的气数已尽,毕竟他们的江山来路不正,是撺掇了曹家的。
因为谢安的存在,让东晋变得铁板一块。淝水之战的胜利,又让司马家对他们颇多猜忌。随着谢安和谢玄的去世,停止了北伐。而东晋再度陷入了纷争状态,到最后司马家日防夜防,江山还是易了主。
结语:
的确,淝水之战的胜利对于东晋而言是北伐的绝佳时机。那个时候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攻伐,乱成一团。东晋完全可以一鼓作气的把那些乌合之众,全部剿灭,最后王师北定中原。可惜谢家叔侄去世的太早,不然很可能历史就会改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21: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