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瘗鹤铭》是文人墨客的“网红打卡点”的鼻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2 20:14:00 来源:科普社会

代表江苏13座城市的13件“江苏人气宝藏”揭晓之后,紫牛新闻摄制组马不停蹄,深入孕育宝藏的一方水土,探寻宝藏背后的文化土壤和人气密码,陆续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呈现探宝心得。

这一期我们去到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一窥“碑中之王”瘗鹤铭的奇遇人生,现在“网红打卡点”多如牛毛,但瘗鹤铭可谓文人墨客“网红打卡点”的鼻祖。

镇江焦山山中所存历代石刻丰富,被海内外书法爱好者称为“书法之山”,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六朝摩崖石刻——《瘗鹤铭》。

瘗鹤铭被称作“大字之祖”,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的实物遗存,是书体由篆、隶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代表,也是江南文风书韵的历史经典。

《瘗鹤铭》是文人墨客的“网红打卡点”的鼻祖

瘗读作[yì],是埋葬的意思。瘗鹤铭,是一位隐士为一只鹤所写的悼文。

从书体形势和内在精神看,《瘗鹤铭》符合东晋南北朝时期的风格。六朝时期,南北分治,加上士族门阀制度非常严重,大量杰出的有识之士得不到重用,怀念故土,北伐无功,于是便热衷于道家的养生之术,佯狂放浪以逃避现实。而矫翅雪飞的鹤,便成了高洁人士藉以寄忧的对象,这正是《瘗鹤铭》产生的时代因素。

北宋欧阳修认为《瘗鹤铭》是“世以其难得,尤以为奇”。北宋黄庭坚则盛赞为“大字无过《瘗鹤铭》”。

有趣的是,《瘗鹤铭》这块摩崖石刻的旷世奇作之奇不仅在于其书法价值之高,更是其身世太过离奇:

它原刻于焦山西侧临江的崖壁之上,大约在唐代后期或稍晚坠落江中,破裂残损。

北宋时期,冬天枯水季节,水落石出。《瘗鹤铭》因书法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引起书法家的注意,有人用纸墨椎拓,有人索性凿字而去,带回去临摹、研究。据记载,北宋张坣、欧阳修等学者都曾特地来焦山拓过《瘗鹤铭》。

清康熙52年,闲居镇江的苏州知府陈鹏年,募工打捞《瘗鹤铭》,历时三个月,终于挽出残刻五石,共93字(其中11个字不全),置于焦山定慧寺保护。

到了抗战时期,日寇曾多次上焦山找寻《瘗鹤铭》,但被当时主持和尚镜融法师藏起来,才免遭一劫,于1960年迁入碑林。

上个世纪,考古学家意外发现江底还有残存碑石,从1997年各部门、博物馆组织打捞,一直到2010年,《瘗鹤铭》宣告打捞终结。

就这样,一千多年的《瘗鹤铭》,泡在江水里有800多年,传世至今还真是个奇迹了。

另外,关于《瘗鹤铭》的年代和作者,因文中以干支纪年、别号代真名,故后世众说纷纭,各持已见,争论不休,几成聚讼。主要集中在四个人身上,分别是东晋的王羲之、南朝梁代陶弘景、唐代皮日休和顾况,而早在唐代的《润州图经》中载明:“《瘗鹤铭》为王羲之书”。

争论作者之余,也可以发现,《瘗鹤铭》早早就成为了文人墨客的“打卡点”。

只要我们对《瘗鹤铭》全文反复地阅读和体会,就不难感受到这篇划时代的千古绝唱的深沉和含蓄,倾诉着宏大的抱负以及哀怨惆怅的复杂情感。和屈原的《离骚》、嵇康的《广陵散》一样,是一曲充满生命激情的千古绝唱。所以自《瘗鹤铭》问世,慕名到焦山寻访的文人墨客就络驿不绝,在沿江二百多米的岩壁上,留下了许多访铭题刻,最著名的有《米芾观山樵书》、《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等,蔚为壮观。

《瘗鹤铭》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它的研究、探讨、论辩几乎贯穿整个中国书法史,从未间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书家,闪烁着永恒的光华。

《瘗鹤铭》是文人墨客的“网红打卡点”的鼻祖

【相关链接】《瘗鹤铭》全文

历代以来,关于《瘗鹤铭》的文本流传有众多版本,包括《唐人金山本》、《残石本系列、《别刻本》系列等。

传世最早的“唐人金山本”全文为:

鹤寿不知其纪。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夺余仙鹤之遽也?乃裹以玄黄之币,藏之兹山之下。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仙家之真。山阴降迹,华表留名。真唯仿佛,事亦微冥。西竹法里,宰耳岁辰。鸣语解化,浮丘去莘。左取曹国,右割荆门。后荡洪流,前固重扃。我欲无言,尔也何明。爰集真侣,瘗尔作铭。宜直示之,惟将进宁。丹阳仙尉、江阴真宰立石。

用现代汉语意译如下:

这一只仙鹤的寿命之长无从知晓,东晋咸和七年于华亭得到了它,两年之后它即仙逝于朱方,上天啊,还没有让我实现骑着它翱翔天际的愿望,便突然间夺去了我们心爱的仙鹤,现在只好给它轻轻裹上黑黄相间的锦绸,将其安葬于焦山之下,仙家并不想隐晦自己和生平,我们为了纪念它的事迹,特地在这崖壁间写下不朽的铭词:我们眼前的白鹤浮丘仙人的化身,你曾飞临山阴降落在雷门的鼓上,震响的鼓声远至洛阳的华表都能听见,你又在西竹传法,宣讲主宰生命的奥秘,你的事迹早有所闻,只是仿佛若隐若现,今天你在鸣唱中悄然羽化、升天,载着我们一道去飞向中原的莘地。向左,你吸取了山东半岛的曹门,向右,你又挟起了长江中游的荆门,身后翻滚的波涛掀起无限的豪情,可是想不到眼前都被重重巨锁封闭,对这一切我欲语还休,而你也不用阐明,本来应该毫无顾虑地陈述我们的心声,但是为了安宁只有使自己缄默无言,还是让你的挚友聚在一起吧,最后唱一唱向你告别的悼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2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江探宝|长江之上,好一座“书法名山”
...的宝墨亭。从明清年代开始,文人雅士慕名来镇江焦山“打卡”渐成风尚。他们豪情满怀,纵酒放歌,留下了一处处记录屐痕的题刻,形成了一通通凝聚历史的碑刻。焦山题刻和焦山藏碑也不断丰富
2023-08-03 22:53:00
中国文人墨客的璀璨历史与排名
...们留下来的珍贵宝藏,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数不尽的文人墨客,他们留下的千古绝句到现在的课堂上都还朗朗上口,留下的墨画更是被不少的人争相收藏,世人更是怕错过了哪一句诗或是哪一幅画,
2023-11-11 22:00:00
文徵明:从“书法小白”到“文人墨客”的传奇逆袭
...不仅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还是个有故事的“文人墨客”。他的经历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充满了幽默、智慧和逆袭的传奇。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徵明的世界,看看这位才子是
2024-12-31 08:51:00
江苏镇江焦山层林尽染宛如水上古朴幽雅的“世外桃源”
...众多、底蕴深厚。王羲之、李白、苏轼、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多篇脍炙人口的诗文和石刻,有“碑中之王”“大字之祖”之称的旷世奇碑——“瘗鹤铭”就出自焦山。古刹梵音,古碑荟萃
2023-12-03 20:03:00
此人是苏轼的学生,在文学和书法方面的成就与苏轼齐名
...尽不如君”这么经典的诗句。意思是说,长安城里的文人墨客,无不追名逐利,甚至为此忘记了初心,到头来只是徒劳,不如牧童的生活惬意,至少内心无忧无虑,不需要尔虞我诈。乍一看,年仅六
2023-05-17 12:03:00
奖牌公布 | 文人墨客,兵书奇法,千古琅琊,于此生花
...看吧!图 | 文旅临沂图 | 文旅临沂一千多年前,无数文人墨客诞生于此,书圣王羲之就在其中,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书法风格独特,影响深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60多
2023-10-11 14:57:00
...漫的那份情感,都寄托在了中秋月圆日。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的诗词不仅写尽了人生,更道出了相思,那些流传千古的习俗也尽在其中。今年中秋佳节之夜,吉林省图书馆邀请读者一起走进历史的长
2024-09-12 19:18:00
历史上的李煜是个怎样的人?
...没有夺嫡的野心。他白天在书房温习古籍,晚上便与文人墨客对酌,颂诵佳作。李煜终日躲在诗书画棋之中,以文艺来逃避哥哥的算计。 没想到,李弘冀早逝,李璟遂立李煜为太子。李煜对此极
2023-08-30 20:07:00
贺知章:唐代文人的福运典范,仕途顺遂,诗酒人生
在唐代的文人墨客之中,贺知章堪称是最具福运之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上天庇护,于36岁那年荣登状元之位,此外,在人均寿命只有四十余岁的盛唐时代,贺知章却以86岁的高寿安然离世,可谓是人
2024-04-29 07: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