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王昶击败东吴,帮助司马氏平定叛乱,他是如何获得司马懿赏识的?
在三国时期,提到司马懿的传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邓艾。遇见司马懿之前,邓艾只是魏国不起眼的小吏。但是,因为获得了司马懿的赏识,邓艾得以在曹魏平步青云,乃至于获得了消灭蜀汉的机会。与此相对应的是,笔...……更多
诸葛诞曾帮助司马氏平定叛乱,为什么司马氏还要灭诸葛诞呢
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朝政大权,引起了太尉王凌的不满,于是,王凌在淮南准备立楚王曹彪为皇帝,起兵讨伐司马氏。但因为消息泄露,最终被司马懿镇压,王凌服毒自尽了。司马懿平定...……更多
看一看东吴后期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欲除之而后快。公元258年,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不满司马昭专权,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昭。诸葛诞派人向东吴求援,希望东吴出兵相助。孙綝派兵去帮助诸葛诞,但是没能成功,诸葛诞最终兵败被杀。同年,孙亮与全公主孙...……更多
...已至,于是迅速撤离战场。正是贾逵的及时救援,促使大司马曹休没有被东吴大军俘获。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大司马曹休被东吴俘获,无疑是导致曹魏朝廷都为之震动。在此之前,曹休仗着自己是朝廷宗室,一向瞧不起贾逵...……更多
...斗志。当时曹魏内部政局动荡,曹芳登基后不久,曹爽和司马懿二人辅政的局面就被打破了,司马懿虽被尊为太傅,实则明升暗降,遭到排挤,孙权准备抓住这个机会发起北伐。听说孙权有了这个计划后,时任零陵太守的殷礼主...……更多
芍陂之战:吴魏争锋的转折点
...,东吴陷入旷日持久的“二宫之争”,魏国则爆发了曹爽司马懿之间的争权,曹爽短暂胜出后又因为草草征伐蜀汉而损失惨重,让蜀汉得一口喘息,三足鼎立之势再度延续。一、以短击长,锋芒受挫无论是东吴还是蜀汉,在对魏...……更多
...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对于文武双全的王昶来说,深得司马懿等人的器重,奏请伐吴,在江陵取得重大胜利,升任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京陵侯。正元年间(255年),参与平定“淮南三乱”有功,迁骠骑大将军,司空...……更多
寿春之战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诞、文钦、文鸯、钟会和司马昭。故事梗概如下:诸葛诞首战失利,被迫退守寿春,增援的吴军也退至安丰驻扎。钟会向司马昭提出,寿春粮草充足,且有吴军策应,如果将该城四面围住攻打,守...……更多
文鸯叛逃吴国向司马昭投降,司马昭为什么接纳他?
...奇特,他是文钦的儿子,因此他开始是魏国的将军,但是司马氏篡权后,文鸯投奔了吴国。在吴国不久,文钦被诸葛诞所害,因此文鸯又向司马昭投降,那么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人,司马昭为什么会接纳他呢?其原因有两点。1...……更多
三国时期,东吴六次进攻合肥的结果分别如何?
...魏朝廷得到了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的消息。便派遣魏太尉司马孚率援军二十万人赶往新城。司马孚知遁吴兵已疲乏,便进兵大败吴军。同年八月,诸葛恪无奈引军归还。司马师命文钦督遣精锐部队会合,要其断诸葛恪的退路,毌...……更多
诸葛诞反动叛乱,司马昭运用心理战将其击败
司马氏掌权之后,曹魏内部连续爆发了三场内战,其中的最后一起——诸葛诞叛乱尤为惨烈,只不过是单方面的:是司马昭对诸葛诞、东吴援军的一边倒屠杀。历来权臣篡位其实都不容易,司马家族也不例外,他们在军事领域...……更多
...。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个官职不吉利,连续克死六个人,司马懿差点成为第七个。这个官职是大司马,是我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职能和太尉差不多。东汉时期,光武帝废除了大司马这个职位,将其更...……更多
东吴政权为什么在西晋王朝的一击之下就垮了
公元279年十一月至280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东吴,实现了统一,史称晋灭吴之战。下面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更多
吴军其实胜算很大,哪来的胜算
司马换了曹魏。淮南的三大叛乱是实现的主要动乱。当然,在西北,还有夏侯霸投奔姜维的事件。前两次淮南三叛,由于准备不周,再加上曹魏自卫作茧自缚(见《三国时,为何曹魏军中兵变最难?让你带不走部队的错役制了...……更多
假如这三场叛乱的指挥者联合起来,能否灭掉司马氏?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掉大将军曹爽,控制曹魏政权之后,相继爆发了三场反抗司马氏专权的军事行动,史称“淮南三叛”,即王凌之叛、毌丘俭和文钦之叛,还有诸葛诞之叛。不幸的是,这三场...……更多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从盛世明君沦为最失败的君主
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司马炎继位以后,对内励精图治,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对外加强军事训练,厉兵秣马。在历经十年积淀发展,司马炎于279年发动灭吴之战,一举统一中国,结束东汉末年...……更多
晋灭吴之战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公元279年十一月至280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东吴,实现了统一,史称晋灭吴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更多
三国时期昙花一现的权臣诸葛恪,有什么功绩?
...微妙。前一年刚发生淮南王凌叛乱(淮南三叛第一叛),司马懿带病出征平叛,获胜不久后去世。司马师继任抚军大将军接管权力,此年又升为大将军。新官上任,就遇到诸葛恪的挑衅,司马师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决定兴兵伐吴...……更多
司马炎为何只用了三个多月就灭了东吴?
...灭亡到西晋讨伐东吴,曹魏和西晋整整准备了十五年,而司马氏篡位曹魏以后,为了证明的自己的合法性,要做的第一件就是灭吴,以体现自己“天命所归”的地位。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更多
石亭之战曹魏十万步骑为何险些全军覆没
...一次不慎却有可能把本钱都赔进去。孙权针对曹休而不是司马懿布这个局,就是因为曹休才有可能上这个当。敢战不代表莽战,要说敢战之心,驻军于豫州的满宠和刺史贾逵都不缺的。尽管史书中分析,满宠是担心自己辖区内的...……更多
三国有两场“新城之战”,都和诸葛亮有关
...两位主将其实和诸葛亮存在密切的关系。一、新城之战(司马懿平孟达之战)公元220年,因为遭到了刘封的欺凌,加上担心被刘备追究不救关羽的责任,孟达选择投降了曹魏。对于孟达这位降将,曹丕选择了重用,任命他为散骑...……更多
罗宪为何宁愿降魏也不归顺盟友吴国
...缮甲,并以节义激励将士的士气;另一方面,他也派人往司马昭处求援。吴国的首轮进攻是由抚军将军步协发起的,他本以为蜀国新灭,守军士气低落,一战可下,结果却被罗宪打败,大败而逃。不甘失败的孙休,接连派出征西...……更多
介绍六个三国演义中最愚蠢的人,看看你都认识几个
三国演义中,聪明人非常多,比如诸葛亮、司马懿、徐庶、荀彧等人,然而世界是公平的,有聪明人就必定有愚蠢的人,接下来本文就向大家介绍六个三国演义中最愚蠢的人,看看你都认识几个?很多人说,吕布在三国演义中...……更多
西晋名将王濬少年时名声很糟,后来却为国家立下奇功
...个人的才略,在将来灭吴大业之中必能立下奇功。晋武帝司马炎同意了羊祜的建议,王濬于是重新被任命为益州刺史,并开始制造大批战船,为讨伐东吴做好战备工作。王濬深深感激羊祜的知遇之恩,全心备战。他为西晋灭吴训...……更多
司马师病逝后,蜀汉和东吴北伐的最终结果如何?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公元255年,毌丘俭、文钦等将领在淮南起兵,以此讨伐司马懿家族。对此,司马师亲自率军平定了叛乱。不过,司马师也在回师途中病逝,时年四十八岁,谥号“忠武”。...……更多
2022-12-23 13:23:00蜀汉,东吴,司马,结果
张辑:曹魏最后的忠臣与司马师的牺牲品
公元249年,趁着曹爽陪同曹芳去击败魏明帝的机会,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篡夺了曹魏大权。当然,在这之后,司马懿父子还是遭到了忠于曹魏势力的多次反扑。不过,这些文臣武将大多以失败...……更多
...操等曹魏君主心怀感激,这促使他在高平陵之变后站到了司马懿的对立面。公元249年,司马懿诛曹爽后,王凌心生不满,王凌与令狐愚暗地里策划,认为曹魏皇帝曹芳昏庸懦弱,受制于强臣,又听说楚王曹彪(曹操之子)有智有勇...……更多
司马昭镇压诸葛诞叛乱,诸葛诞究竟有多少人
...叛”之一,诸葛诞和征西将军夏侯玄关系很好,夏侯玄被司马氏征召入朝杀掉以后,加上淮南三叛的另外两叛主要人物,王凌和毌丘俭相继被杀,诸葛诞越来越恐惧,他敏感地嗅到了一股危险气息,司马氏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更多
晋灭吴之战的三大将领
公元279年十一月至280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东吴末帝孙皓投降,轰轰烈烈的三国大幕就此落下,天下重归一统。自公元190年关东联军起兵讨董,至公元280年天下一统,持续近100年的乱世终于画上了句...……更多
诸葛恪:东吴的璀璨星辰,从荣耀到陨落
...采。 诸葛恪的名声在东兴之战中达到了顶峰。曹魏大将司马师趁着孙权去世之际,主动出兵攻打东吴。曹魏大军兵分多路,其他将领则率兵攻打南郡、武昌。而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率领曹魏主力进攻东兴。于是,诸葛恪亲自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统万城是什么样的
作为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统万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城墙轮廓
2024-06-28 15:32:00
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逝世。孙亮继位,诸葛恪秉政。诸葛恪是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物,却不是强权人物。东吴的真正掌权者是全公主
2024-06-28 16:44:00
《三国演义》中,公孙瓒最有名的一次亮相是“界桥之战”,与袁绍争夺冀州,但此战公孙瓒十分狼狈,若非刘备、赵云相救,公孙瓒早已结束了戏份
2024-06-28 16:47:00
孔子母亲为何不愿告诉其父亲身份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了,他创建的儒学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
2024-06-28 16:48:00
公元180年,曹操还是议郎,孙坚仅任县丞,刘备刚刚毕业,袁绍广交豪杰,袁术飞鹰走狗……日后纵横三国的豪杰,此时根本不值一谈
2024-06-28 16:48:00
白起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2024-06-28 16:51:00
春秋时期的晋楚的战役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行的战争。楚国、晋国分别位于中原地区南北,各自侧后均有一些较为落后的部族和小国
2024-06-28 16:51:00
勾践灭吴称霸后,如何对待战败者与智囊团的
面对如此骄人的战绩,勾践自是洋洋得意,不过在处理战败者夫差的问题上,他似乎还是很慈悲的。对待敌人夫差:心慈手软按理说,对待让自己卧薪尝胆吃尽苦头的夫差
2024-06-28 16:52:00
公元192年,公孙瓒上书朝廷列举袁绍十大罪状,率得胜之师兴兵问罪,于是双方爆发界桥之战。公孙瓒有二万步兵,一万骑兵,其中包括三千白马义从
2024-06-28 16:52:00
秦国詹俊为什么能如此强大
秦国大军在战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彪悍的存在,他们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一举荡平山东六国,几乎战无不胜。秦国军队为什么那么厉害呢?以秦孝公“商鞅变法”为起点
2024-06-28 16:52:00
汉武帝选择窦婴当丞相的原因很复杂,首先第一很重要,背后有人在操作这件事情,操作此事的人不是别人,乃是皇帝的亲舅舅田蚡,当朝王太后的亲弟弟
2024-06-28 16:52:00
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导读: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阴晋之战最后的结局如何?说到历史上的阴晋之战,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这场战役中,魏国以5万的兵力战胜了秦国的50万雄狮
2024-06-28 16:53:00
窦婴这个人性格比较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有一次窦太后举行家宴,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汉景帝刘启,小儿子就是梁王刘武。窦太后想让小儿子当皇帝
2024-06-28 16:53:00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四出于晋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的五位非常厉害的霸主,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虽然说不同的古文典籍当中
2024-06-28 16:53:00
孟尝君田文为何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孟尝君田文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他的三位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原本小时候在邻家放牛,之后官至齐国宗室大臣
2024-06-28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