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网笃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东吴后期的大事年表,通过文中的内容可以大致了解吴国后期那一段混乱的历史。
公元252年5月,孙权病逝,孙权的第七子孙亮继位,史称“吴少帝”或“吴废帝”,大将军诸葛恪受遗命成为辅政大臣,与太常滕胤一同辅佐新皇帝。孙亮继位后,任命诸葛恪为太傅。
孙权
同年,曹魏趁孙权去世之际,发兵十五万、兵分三路攻打东吴。太傅诸葛恪派遣兵将迎击魏军。东吴名将丁奉率领三千精兵冒着风雪突袭魏军前锋营垒,大破魏军,斩杀魏国将领桓嘉、韩综,取得了“东兴之战”的胜利。
公元253年,太傅诸葛恪率二十万大军攻打曹魏,围攻合肥新城,结果中了魏国合肥新城守将张特的缓兵之计,没能攻下城池,当时军中爆发疫病,吴军伤亡甚众,不得不撤兵。这一战让诸葛恪威名扫地,诸葛恪回到朝廷后,并没有因为战败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越来越专权跋扈,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孙亮与卫将军孙峻密谋,邀请诸葛恪到宫中赴宴,在宴席外提前设好了伏兵。诸葛恪前来赴宴,被孙峻所杀,之后诸葛恪三族被灭。孙峻立了大功,被孙亮封为丞相、大将军,孙峻大权在握,成为了新的权臣。
诸葛恪
公元255年,孙峻率军北进,和魏军在淮河一带交战,孙峻获胜,魏国将领文钦向东吴投降。
公元256年,孙峻病逝,他的从弟孙綝接着掌权,又成为了一个新的权臣。孙綝欺君罔上,独断专行,吴国的君臣都痛恨孙綝,欲除之而后快。
公元258年,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不满司马昭专权,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昭。诸葛诞派人向东吴求援,希望东吴出兵相助。孙綝派兵去帮助诸葛诞,但是没能成功,诸葛诞最终兵败被杀。
同年,孙亮与全公主孙鲁班、太常全尚等人密谋,决定诛杀孙綝。结果谋事不密,走漏了风声,被孙綝提前知道了。孙綝非常恼怒,废孙亮为会稽王,派人将孙亮押往会稽。另立孙权的第六子孙休为帝,即吴景帝。
孙亮
公元259年初,孙休与左将军张布、老将丁奉密谋,设计除掉了权臣候官侯,并诛杀了孙綝的亲信部众。
公元260年,会稽王孙亮被贬为候官侯,在去往封地的途中自尽身亡,还有一种说法说孙亮是被毒死的。孙亮死的时候才十八岁,他聪慧过人,可惜命运不济,继位时年龄太小,朝政被诸葛恪、孙峻、孙綝相继把持,还被孙綝赶下了皇位,确实可惜了。
公元263年,魏军大举攻打蜀国,孙休派遣吴军西进沔中,救援蜀国。
公元264年初,东吴镇军将军陆抗率军围攻巴东,蜀将罗宪镇守巴东,他不愿意投降东吴,选择归顺司马昭。罗宪率领守军拼死抵抗吴军的进攻,司马昭也派出兵马救援罗宪,吴军攻城不克,最终退走。
同年,孙休驾崩,他的侄子孙皓继位,孙皓是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在位时期残暴不仁,是一个十足的昏君,东吴就是亡在了他的手里。
孙休
公元265年,孙皓将都城从建业(今江苏南京)迁到了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
公元266年,孙皓又将都城迁回到了建业。
公元267年,孙皓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大兴土木,修建显明宫。
公元268年,孙皓派遣吴军北伐西晋,被西晋击退。
公元272年,孙皓下诏让西陵都督步阐入朝,步阐心中忧虑,他担心被残暴的孙皓所害,不敢去建业面见孙皓。步阐据城反叛,并向西晋投降。西晋派遣名将羊祜、杨肇等率领八万士卒前去援救步阐。东吴名将陆抗率军围攻西陵,最终攻破城池,诛杀步阐及其三族,西晋大军进军不利,只能退走。
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著名的战役,这一战,陆抗力挽狂澜,内除叛将,外退晋军,成功为东吴续命。如果没有陆抗,东吴肯定会提前画上句号了。
陆抗
公元274年,陆抗病逝,陆抗是东吴最后的名将,他一死,东吴就进入倒计时了。
公元279年冬,晋武帝司马炎派遣大军攻打东吴,各路晋军进展顺利。
公元280年,西晋名将王濬率大军乘坐战船顺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进至建业城外,孙皓见大势已去,只能出城向王濬投降,至此东吴灭亡。之后孙皓被带到了洛阳,司马炎没有杀孙皓,封孙皓为归命侯。
蜀汉亡于公元263年,从那时起,东吴已经是独木难支,单凭东吴的国力根本无法与司马昭、司马炎抗衡,灭亡已经成了必然的结局。但是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东吴还是坚持了十七年,这真是相当不容易了。
三国鼎立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5:45: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