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城的“家”,如何更好地安放“人”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古城的“家”,如何更好地安放“人”—— 范小青《家在古城》追踪苏州古城保护40年□ 本报记者 冯圆芳2021年3月15日,苏州市姑苏区同德里6号门前,著名作家范小青轻轻叩响了那扇暗红色的木门——1967年...……更多
苏州古城保护更新“加正蓬勃起势”
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唐寅故居文化区正式开街,古城文旅产业开启崭新篇章;两家企业分别竞得苏国土2023-WG-9号、苏国土2023-WG-10号地块,拟建设“科技创意研发中心项目”和“智能建造研发中心项目”……在古城保护更新迈入历...……更多
人民领袖|“古建筑守护人”习近平
...,斗转星移,承载时光与历史的馈赠。2023年7月6日,苏州古城东北隅,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在一幅刻制于南宋年间的《平江图》展板前,习近平仔细察看。沿着石板路,他走进古街巷。历经岁月沧桑,如今的姑苏古城与《平江图...……更多
298.29万人次!来自苏州古城的告白
...姑苏区教体文旅委的最新数据,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苏州古城A级景区8天总计接待游客298.29万人次,同比增长133.75%;实现门票收入3917.45万元,同比增长103.77%。古城旅游市场火热、消费上扬的背后,是大众对“人间天堂”苏州的...……更多
焦点访谈:牢记总书记嘱托 古街古瓷日日新
...惊艳世界。它又有怎样的匠心传承?临近春节,位于苏州古城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非常热闹。姚阿姨是这里的老居民了,看到街道上喜庆的装饰、如潮的人流,她很是开心。江苏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居民姚志俭:“...……更多
...文转自:法治时报一座姑苏城 半部江南诗苏州立法守护古城古镇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本报记者 张红兵 蒲晓磊“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4月20日,谷雨时节,《法治日报》记者随中宣部“文化中...……更多
探访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江南水乡情韵八百年未变
...、吴侬软语、评弹音韵所构筑的江南水乡画卷,感受苏州古城的悠然气韵与婉约风情。俯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王筝 摄水陆结合、河街并行的双棋盘布局延续八百年在平江路历史街区南入口处,可以看到一幅石刻地图《平...……更多
苏州本土网剧《一梦枕星河》开机
...式。据悉,该剧讲述了苏扇非遗项目传承人朱依然与海归古城保护工程师沈枫的爱情故事,通过聚焦主角在内三代人的生活和情感,以历史文化名城和工业园区三十年发展变迁为背景,以古城保护与更新为主题,展现了传统与现...……更多
(文化中国行)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发展助力残疾人就业
...20日电 (张蔚然 国璇)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之格局延续至今。记者20日在当地采访了解到,苏州近年来积极开展古城活化利用新探索...……更多
打造人文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新样本
...日报打造人文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新样本——探解姑苏区以古城更新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苏州日报》2024年03月26日 B02版 □苏报记者 弓 玺 马玉林 王嘉言 邹 强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多
...六朝古都,是厚重历史文化和民众情感记忆的生动载体,古城的一砖一瓦都被时光凿刻下历史印记,“永不拓宽”让这些印记和意义得以和城市同生共长,也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继续感受着文化的滋养和历史的归属感...……更多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如何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日前,据浙江绍兴文旅部门消息,鲁迅故里景区撤除23处隔离栅栏和隔离线,人们可以距离更近、看得更真,更好“触摸”历史的厚重质感...……更多
苏州,何以向“文”图“强” ?
...州上世纪80年代获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由此拉开了古城保护和非遗传承的大幕。近年来,当地秉承“修旧如旧,保存其真”的理念,对文物古迹、居民院落予以修缮,最大限度保留了古城原有旧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更多
共赴一场阅读盛宴
...彩的讲座——“润且厚的苏州(江南)文化——从《家在古城》说起”。《家在古城》是范小青创作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讲座中,她从自身创作经历谈起,分享了自己大量地行走苏州古城,在老街小巷间与人采访、策划、座...……更多
姑苏区:古城碧水画卷再添美丽“笔墨”
...100%,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实现历史性突破——姑苏区:古城碧水画卷再添美丽“笔墨” 《苏州日报》2024年03月22日 A11版 □苏报通讯员 雷 坤 苏报记者 王 可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姑苏古城建城之初,以胥江水道引太湖清...……更多
文化人物|“古城卫士”阮仪三与中法遗产“合作营”
...城乡遗产保护联系在一起。从1980年带领12名学生保下平遥古城开始,阮仪三先后成为丽江古城、周庄、福州三坊七巷的保护者,可以说四十余年来一直处于中国城市保护事业的第一线。于是就有了首批“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更多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郎俊带队赴苏州姑苏区考察学习古城保护更新工作——推进保护更新 提升古城品质本报讯 (蒋晨皓) 11月4日至5日,广陵区区长郎俊带队前往苏州市姑苏区考察学习。他强调,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更多
苏州北桥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现场教学
...处主任隆彬妍参加活动。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漫步古城,城市肌理记录岁月悠长;寻常巷陌,传统现代实现交相辉映。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大...……更多
...机仪式。该剧主要讲述苏扇非遗项目传承人朱依然与海归古城保护工程师沈枫携手为传承非遗文化贡献青春力量的故事。剧集以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和苏州工业园区三十年发展变迁为背景,以古城保护与更新为主题,创新融入苏绣...……更多
...晋会馆等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串珠成链,承载了古城2500余年厚重历史。人们漫步曲折迂回的古巷,听听弄堂深处的评弹,看看河道中的乌篷船,探寻姑苏原味。在扬州的仁丰里,保留着唐代“里坊制”格局,不乏烟火...……更多
...化利用新典范、新路径,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线“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发布平台,打通“古保伙伴计划”全流程数字人民币支付渠道,进一步提高资金结算效率和交易的安全性。姑苏区发改局与沧浪街道积极推动这一...……更多
南京绿点环保科技研发中心落户苏州平江新城
...发展行动方案》,精准发展产业细分领域,持续优化提升古城业态,积极招引高科技企业,尤其是算力、算法研发企业,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维度,增加高科技含量,快速打造数字经济产业,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质效。平江新城管委...……更多
漫评丨过“酥”年,来苏州“白相”共庆团圆
...城苏州“接受挑战”,拿出了满满诚意。“福气同享”“古城闪耀”“龙年大集”“一路繁花”“江南风味”五大主题纷纷登场,欢迎四海宾朋来苏州“白相”庆团圆。满满的诚意之中,中国传统年味里最具人间烟火气的“团圆...……更多
阳光城实验小学:阅读姑苏经典,探秘“大运河文化”
...,课程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旨在让孩子了解苏州的古城历史和运河文化,引导学生从小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本次课程邀请到了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更多
...报记者 王诗培如火如荼的城市马拉松比赛,热血沸腾的古城篮球决赛,可以尽情领略大自然风光的骑行赛……当体育的热情澎湃与如诗如画的风景、独特的历史人文结合在一起,不仅为赛事举办地吸引了更多游客,也开辟了体...……更多
文化中国行丨园林圆好梦,耦园成佳偶
...是个安静的园子,名唤耦园。三面临河、树影婆娑,隐于古城寻常巷陌之中,遮挡了市井的嘈杂。耦园前身为“涉园”,建于清初,后由苏松太道道台沈秉成购得,设计重修后,夫妇二人隐居于此,更名“耦园”。“耦”本意是...……更多
姑苏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全新体验
...双城生活”有了一些新变化,“走街串巷深度融入和体验古城生活,周一到周五基本在苏州,周末回北京。”近几年,除了城市规划,李晓晖和他的团队围绕古城更新做了不少片区规划和专项类规划,包括过云楼——怡园片区、...……更多
...州,一座水韵灵动的诗意之城,那静静矗立于护城河畔的古城墙如同城市的见证者,默默记录着苏州城的故事。2500多年前,吴国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营造阖闾大城,并开设了相门、娄门、齐门、平门、阊门、胥门...……更多
古城保护创新招!苏州人保财险创新“文物保险+服务+科技”风险减量管理模式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专营苏州古城保护的主要市属国资企业,此次签约也证明了苏州政府对公司古城保护工作的认可。“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更多
...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守护古城,对于每一个苏州人来说,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光荣的使命。46年来,谢勤国始终坚守在古城保护志愿服务第一线。1977年,在苏州虎丘从事绿化工作的谢勤国无意间...……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三峡大坝有可能报废?淤泥堆积超18亿吨,究竟该如何治理?
“三峡大坝将来是有可能报废的,有可能在建造之初,我们就打下了时间炸弹。”这句话来自于海恩斯国际水利工程协会专家霍华德·怀特
2024-06-26 14:58:00
55米厚的煤层开采了118年,中国第一露天煤矿,现在成什么样了?
煤炭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中国的战略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这项宝贵的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而是有限的。就像煤矿中深埋地下的煤炭一样
2024-06-26 14:55:00
宇宙最大恒星有多夸张?太阳能装130万个地球,它能装下100亿个太阳!
最大恒星有多夸张?太阳被数学算到身子发虚,这颗“远超太阳的“恒星到底有多大?将太阳的能量输出延长到160亿年之后,再将太阳放进这颗“远超太阳的“恒星里会发生什么?那么之前让太阳掉到海洋里的那颗恒星又有多大呢?最大的恒星的尺寸
2024-06-26 14:57:00
新疆沙漠中的“地下海洋”,为何迟迟不开采?开采了会怎么样?
自然地理面貌多样的地球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地理资源,正因为自然地理资源的多样性,我国地理学家们才在对自然地理的研究中找到了知识的宝藏
2024-06-26 14:57:00
为何川藏上的司机,总要点根烟扔出窗外?藏民:扔烟的都是聪明人
川藏公路的开通对藏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条公路的背后,更有着无数仁人志士的默默付出,为了这条公路,他们功放身亡
2024-06-26 15:01:00
古代人没有空调,为何还能花式过夏天?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一些地区,一到夏天,室外堪比正在燃烧的火炉,就算只是被晒了十几秒,也需要吹至少一小时的空调、风扇才能被治愈!话说,在高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
2024-06-26 15:03:00
农村有一种树木,被农民当柴烧,实际价值却比黄金还贵
农村最不缺的就是绿色葱郁的各种植物树木。我们生活中用到的纸就用一种叫速生杨的树木造的,还有一些被用作饲料。有些用来做家具
2024-06-26 15:03:00
太空温度已经接近绝对零度,空间站却还需要散热,为何不是保温?
人类进入太空已经数十载,太空中没空气,温度很高,但同时也很低,其实在地球上也是很冷的。要进入太空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2024-06-26 15:04:00
我们现在瞧见的万里长城,都是秦始皇修的吗?恰好有一万里长吗?
万里长城不都是秦始皇修建的。在漫长的历史里,由于时代的需要,长城曾经修建过许多次。有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
2024-06-26 15:05:00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敢打渔钓鱼?
西藏,是一个不缺信仰的地方,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人们称之为“世界屋脊”或“第三级”,这里生物种群独特而繁多,淡水鱼在这里就如人间天堂
2024-06-26 15:00:00
它们是鱼却生活在沙漠中,干旱炎热无法打败它,如今危机重重
“魔鬼洞”上方的两根粗壮的钢管中终年流淌着清澈的甘冽泉水,而地下的废弃的矿山却和其黑暗、炎热的环境不相称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24-06-26 14:59:00
地下世界真实存在?玛雅人的消失和地下长廊是否通向那里
地球在岁月的长河中已经经历了大约45亿年,到目前为止,地球上所存在的文明就是我们,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的寻求答案,在这45亿年中
2024-06-26 15:02:00
珠穆朗玛峰长草了!科学家:全球超过14亿人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这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车轮像被安装了加速器一样
2024-06-26 14:59:00
木星是气态行星,如果人类用航天器强行登陆,最终会降落到哪里?
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当时有一颗奇点发生了爆炸,奇点是一个质量无限大、能量无限大、热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
2024-06-26 15:10:00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还产出1万多斤
“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成就让人震惊,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漠该怎么治理一直是防风治沙领域烦恼的问题
2024-06-26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