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敢打渔钓鱼?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6 15:00:00 来源:心底的小城

西藏,是一个不缺信仰的地方,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人们称之为“世界屋脊”或“第三级”,这里生物种群独特而繁多,淡水鱼在这里就如人间天堂。

根据统计,西藏拥有约1500个高原湖泊,800种野生鱼类,鱼群总量达到8亿公斤。这么多的美食来源,当地民众却不取而食之,不知情理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奇怪”。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敢打渔钓鱼?

在西藏大大小小的湖泊,我们看不到带太阳帽的“钓鱼郎”,更看不到拉大网捕捞打渔的场景,甚至你也看不到有“禁止捕捞”的警示招牌。有的只是巍峨的群山草地,蓝色的湖泊倒映的蓝天,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其实你不用疑惑,这都是西藏同胞的一种信仰,他们心中,鱼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精灵,如果谁说要去钓鱼,或是要吃鱼,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因为这打破了他们祖祖辈辈习俗。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敢打渔钓鱼?

“不杀生”让藏区的鱼得以自由繁衍

在藏传佛教中,讲求的是众生平等,鱼也是万物之一,虽然它们生活在水里,不会说话,不会表达,但杀戮会给它们带来痛苦,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这样的痛苦会埋下怨恨,因此有杀孽,就会有恶果,对修行者来说,来世会遭报应。

正是有了这种“不杀生”的理念,或者说是藏民朋友的一种信仰或是道德观,西藏湖泊的鱼类才与人类和谐共生,而鱼类,甚至包括其它很多生物,都不是藏民朋友的“食材”,而是有血有肉的平等的生命。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敢打渔钓鱼?

鱼类受到高海拔、超低温、缺氧环境以及营养物质少等因素影响,与其它地方相比,西藏的鱼生长周期要长得多,普通鱼生长一两年,到第三年就膘肥体壮,数量也会迅速增加,而一些珍贵品种来说,周期会更长,有的要10年才成年,虽然3年就可繁衍后代,因此这也让西藏湖泊的鱼越来越多。

西藏湖泊中鱼类总量达到8亿公斤这一数据,也是通过多种方法综合估算得出的,虽然有些牵强,但它反映了这里鱼类的数量确实不少。藏族同胞对生命的保护,正好成就了西藏湖泊鱼群的生存天堂。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敢打渔钓鱼?

“食鱼禁忌”的来源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其中饮食文化的形成就因地理位置和历史成因而异。

2012年,考古研究者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卡若遗址,发现了疑似黄河裸鲤的鱼骨,在林芝的云星和居木两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也发现了捕鱼用的网坠。可见,在藏族早期发源地,鱼是他们曾经的食物来源之一。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敢打渔钓鱼?

那西藏地区的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吃鱼的呢?又是因为什么开始不吃鱼的呢?

西藏地区的人们不吃鱼的习俗可以追溯到至少4000多年前,这一传统的起源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最初,西藏最早的教派苯教在当地盛行,大约成立于3800多年前。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敢打渔钓鱼?

苯教信仰中,大自然被尊为主宰一切的力量,而水中的龙神则是掌管水资源和释放人间疾病的神灵,受到当地藏民的极度敬畏。因此,为了不触怒龙神,避免疾病和不幸,藏民不会去破坏圣湖的自然平衡,更不会捕捞其中的鱼。

随着时间的推移,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逐渐传播并成为主导宗教,佛教的“不杀生”观念进一步强化了不吃鱼的习俗。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敢打渔钓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1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这个湖无人敢下水,8亿多公斤鱼谁也不敢抓,抓了也都不敢吃
羊卓雍措湖,藏语意为“碧玉湖”,这是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和浪卡子县的一个典型的高原堰塞湖,是通过亿万年前的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它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羊
2024-09-26 10:53:00
西藏七地市干部及“天路”建设者首次拼多多直播 超2000万网友围观大美西藏变迁
...我默默地注视你,告诉我为何你如此迷人……”7月24日,西藏昌都市商务局局长石鲲鹏唱着藏歌走进直播间,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公益“代言”。青稞麦片、青稞麻花、藏香鸡……他逐一打开包装
2024-07-28 13:53:00
陈宜瑜院士: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独特,自然资源富足,生态多样且功能显著。它不仅关联西藏筑牢国家关键生态安全屏障,左右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关乎全国淡水安全,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占据
2024-12-07 10:18:00
从茶马互市看明朝的边疆治理
...兵力如果全都调到了防御北虏的用途上,那么对于比邻的西藏地区的防御势必会减弱,这个时候如果西藏想要对明朝征服作出反击,明朝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西藏的攻击,这样一来一方失手必然
2023-11-11 07:42:00
中国人烟最少的地方,活成了旅游天花板
有些人说,去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而阿里或许就是最好的药方。阿里太美,以至于每一次去,都会有不同感受,或感叹荒芜,或倍感神圣。但只要去过阿里,其他地方的景色都会变成将就。作者
2023-07-25 14:11:00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为何还在西藏度日
...公主,一生执着,她用30年守着对他的思念,却也改变了西藏生于大唐江山的文成公主,最后却孤独终老于千里之外的西藏之地,她身后的那段故事,你是否了解?难道一个女子,真的值得用一生
2023-11-17 10:27:00
毫无煽情,却真把人看破防了!
如果《绿皮书》的故事发生在西藏会是怎样?同样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的两个年轻人,踏上同一段旅途,一个故事发生在温暖的美国南部,另一个,发生在苦寒的青藏高原。‍布
2024-01-14 00:39:00
建布达拉宫用了30多吨黄金,究竟用在了哪里?藏民:黄金不算什么
西藏可以说是我国最具有神秘气息的一个地方,有很多人喜欢去西藏旅游,他们对这里充满了信仰,西藏的景色非常的绝美,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这里其实藏着中国价值最高的一个景区,曾经这里的
2024-06-19 12:42:00
外籍男子接连踢倒藏民祈福的“玛尼堆”
...信欲了解详情,暂未获回复。博主发视频的定位,显示是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的珠峰大本营。 公示资料显示,“玛尼堆”在藏语中称“朵帮”,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在西藏十分常见,当地居民
2023-07-23 20: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我来自易县,是“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时候看太姥姥编绳,我觉得很神奇,几股彩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一会儿就能变成漂亮的平安结
2025-11-13 07:57:00
“郎奶奶,我们来了,您好好休息一下吧。”近日,来自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2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班的三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石家庄市裕华区八五零小区
2025-11-13 07:58:00
一块手表的英雄城奇遇
手表不见了!来自江苏南京的向女士是一名竞技跑者,在11月9日举行的2025南昌马拉松中获得半马女子第六名的好成绩。拿到奖牌后
2025-11-13 06:45:00
“同学你好!经学校信息统计,你的BMI指数偏低。请携带有效证件,到学生综合服务楼一楼大厅咨询台领取两张营养券。”这条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短信
2025-11-12 11:46: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重点领域深度开放、融资支持、权益保障等提出13条针对性举措
2025-11-12 11:47:00
近年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持续强化,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一环。然而,当防护网越织越密,一些执行层面的做法,是否在无形中模糊了必要的边界
2025-11-12 11:48:00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金融办《关于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以案促稳”百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防范非
2025-11-12 12:55:00
【执笔下乡 墨香满村】文化指导员走进潍坊临朐县柳山镇,为乡村振兴添“文艺范儿”
鲁网11月12日讯初冬暖阳洒进院落,临朐县柳山镇庙山村的乡村文化站里,墨香袅袅,笑语盈盈。11月11日,潍坊市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
2025-11-12 14: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每年“双11”,直播间都是商家必争之地。今年,在一些直播间一片“为家人们谋福利”的口号下,记者发现
2025-11-12 15:02:00
河北日报讯(王永晨、刘子辉)“父亲生病住院花了一大笔钱,出院后通过职工医疗互助报销了5000元,真是太暖心啦!”10月31日
2025-11-12 16:07:00
贵州·人物 | 苟家坪:十年公益路 一片助学情
多彩贵州网讯 在遵义市播州区,提到苟家坪的名字,人们总会联想到奉献与担当。1979年出生的他,现任播州区石板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八级职员
2025-11-12 17:07:00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二季正式开幕
作为2025年北京文化交流领域的引领性事件,“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一季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良好口碑。经过近半个月紧张的筹备工作
2025-11-12 17:15:00
主讲教师: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张骥
2025-11-12 17:33:00
主讲老师:石家庄第二十八中学邢甫
2025-11-12 17:41:00
第八届进博会再次印证:这里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展台,更是全球创新成果登陆中国、链接世界的“入海口”。从尖端医疗设备到绿色低碳技术
2025-11-12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