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哪些与梅饶臣相关的轶事典故
...画虎之作,又赋哭先生诗,推仰尤至。……苏翰林多不可古人,惟次韵和渊明及先生二家诗而已。②突过元和作,巍然独主盟。诸家义皆堕,此老话方行。赵璧连城价,隋珠照乘明。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③李杜不复作,梅...……更多
《寻西山隐者不遇》:唐朝诗人丘为的隐逸生活与心境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其实很多时候,古人访友并不在意是否真的能见到友人,他们在意的是那份闲情雅致,这样的闲情是我们现代人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为何我们现代人写不出这种诗句的原因吧,毕竟没有那...……更多
...向往,古今皆同。我们都生活在流动的历史中,重新去读古人,“他们是谁”,重新了解“他们怎样生活”,才会更加了解“我们是谁”,也会更加明白我们的现在从何而来。从古至今,一张张平凡的面孔,一个个小小的心愿,...……更多
唐代诗人钱起:一诗成名,超水平发挥的典范
...发挥,就可谓再幸运不过的事了。先说崔护,平生只存6首诗,却因为在墙上随手写的一首《题都城南庄》名垂史册,他的这次超水平发挥可谓惊艳文坛;再说北宋末的林升,目前只找到了他的两首作品,但却凭在旅馆墙上那首...……更多
李白墓前被人信手涂鸦,明朝文人说了一句什么话成为永恒经典
...而,五十五年后,李白的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为了凭吊古人,来到李白墓。他拜访李白两个孙女,听说李白其实更喜爱当涂的青山,只是因为当时去世的时候离龙山更近,所以才就地安葬。因此,范传正和当时的当涂县令诸葛...……更多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只要是读过唐诗宋词的,不但会背这首词,...……更多
韦应物与《滁州西涧》:一首诗的传奇与解读
...啼鸣。描绘了春潮带雨的情景,野渡无人,小舟自横。这首诗意境优美,前两句写作者独自欣赏涧边的美景,上空黄鹂在深树间鸣叫。而后两句则描绘春潮涨潮,野渡无人,小舟横渡江心。这被普遍认为是韦应物在担任滁州刺史...……更多
8.1分《长安三万里》看点全揭秘,这是你在电影院都看不到的精彩!
...、李白等耳熟能详的名字逐一登场,40多首诗,在观众和古人之前形成了动人的时空对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谢君伟说, “这是我们的诗词,写给大唐诗人的诗篇”。导演谢君伟谈及创作初衷时表示:“用...……更多
书讯 | 发现古人的生动风雅,黄晓丹给孩子的古典文学启蒙课
...瑰宝。 作者以邻家姐姐的口吻,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将古人的智慧、审美与哲思娓娓道来, 激发孩子对古典文学的好奇与共鸣。书中还融入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孩子跨越“文言文 恐惧” ,提升语文素养,同时赠送价值199元音...……更多
被偏爱的荠菜
...荠菜味道甘美,与另一种味苦的野菜——荼菜对比鲜明。古人因此将荠菜作为“甘”的代表,荼菜作为“苦”的代表。《诗经·谷风》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一位和丈夫共同努力创下家业的女子,最终却被丈夫抛弃,她大声倾诉...……更多
陆游的“健康秘籍”
文|程瑞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鲜为人知的是,陆游还是一位“健康达人”。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陆游活到了85岁,是古代文人中少见的“长寿诗人”。在陆游传世的9000多篇诗稿中,蕴藏着他的“健康秘籍”和...……更多
这是虞世南最经典的一首咏蝉诗,被誉“咏蝉三绝”之一
...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更多
2022-12-16 16:20:00一首,这是,经典
宋都金秋栗飘香
...竟然暗骂我是“鸟”。计上心头,佛印不由微微一笑:“古人以‘僧’与‘鸟’相对,就像现在我大和尚对着你苏东坡一样。”话音一落,两人相视一笑,苏东坡认输道:“好好好,今天该你吃板栗。”古时,栗子与桃、李、杏...……更多
隋朝代表诗人之一薛道衡,用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
...门侍郎,兼修国史。高祖将幸洛阳,谓道衡曰:“朕尝闻古人论诗云:‘昔伯英作《洛神赋》;仲尼作《诗经》;子建作《子虚赋》’;今子又作《道衡赋》。”因谓道衡曰:“朕得卿所著文章,正如观山云耳。”5、及高祖入...……更多
《唐诗三百首》中最易被忽视的诗,诗名都没有,却从开篇美到结尾
...选的不一定不是精品,但入选了的多数都是经典。在这311首诗中,李白、杜甫、李商隐、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名家巨匠之作已经占去了大半,所以留给小诗人的名额本就不多。这其实就意味着能入选的小诗人之作,一定有其...……更多
李绅:从悯农诗人到贪婪官员的蜕变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悯农二首·其二》的作者,李绅,这首诗言简意赅,表达了对农民的怜悯之情,呼吁人们珍惜劳动成果。写出这样诗作的人,想必人品不会差,至少是关切百姓之人,但历史对他的人品却有很大的争议。▲李...……更多
...从军远,无家寄与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这首诗深刻悼念亡妻,笔触间流露着诗人赴蜀任职途中的孤寂与哀思。天寒地冻,长路孤行,唯有踏雪声回响于空旷天际,映衬出诗人形单影只的渺小与寂寥。严寒侵骨,更...……更多
此人酷爱写诗,他却大胆对乾隆说:陛下别写诗了
...两个答案,一是现存诗最多的陆游,二是据说写了两万余首诗,仅存四千首的杨万里。但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写诗最多的人,非清朝乾隆莫属。他一生的御制诗就有四万余首,与《全唐诗》篇幅相当,数量惊人。然而,创作欲...……更多
...一生经历了6个皇帝。他一生活了85岁,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留下诗篇9300余首,相当于平均每两天创作一首,在诗人中堪称“劳模”的极大典范,真可谓成就非凡。史学界劳模——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他参考...……更多
唐朝一小官用一首诗道出宇宙真谛,杜甫都甘拜下风
...都是他的粉丝。陈子昂的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古不见古人,后世不见来。感到悲伤和哭泣。”这首诗是一首挂古伤今的人生挽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孤独、独立和无边无际的情怀。全诗语言刚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更多
陆放翁的乡愁中,散发着农耕文明最温柔的气息
...黑的森林,闪电在云层下闪烁,隆隆的雷声沉闷无比。远古人类躲在山洞里瑟瑟发抖!随着又一道闪电,枯木被点燃,大火熊熊燃起,林中的野兽争相奔逃!天亮时,人类小心翼翼地走进被野火烧过的森林,却发现了已经被烤熟...……更多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的典范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表达了陆游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陆游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家庭...……更多
...AI创作的。就在大家莫衷一是时,学者公布了答案:其实两首诗都是AI的作品。会场内立刻响起一片惊讶声和笑声,大家不由得重新探究起这两首诗。以我的眼光来看,这两首诗无论从语言技巧、意境营造还是象征寓意来看,均已接近甚...……更多
古代文人墨客为茶留下了哪些佳句?
...歌”对中国的茶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卢仝的这首诗,断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来品尝茶,卢仝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卢仝画像 除了上述几人之外,诗仙李白也是茶叶的忠实拥趸,他的诗歌中也不乏写...……更多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与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家”。他又以书法驰名,与范成大、朱熹、张孝祥合称“中兴四大家”。陆游擅长正楷,尤以郁勃沉雄、纵意洒脱的行草驰誉于南宋书坛。清人赵翼...……更多
这3位女诗人的3首诗词,代表了3种爱情
...的爱情以完美而被传颂,也有的爱情因凄美而让人惋惜,陆游和唐婉便是这样的例子。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开头是最俗套的青梅竹马,情投意合,门当户对,可谓天作之合。二人也早早订婚,顺利成亲。按理说剧本到这已经是大圆...……更多
此人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一首绝句却流传千古
...切还要源于朱自清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有提及一首诗,而这首诗虽然一直被大家背诵,但是真正知道这首诗的作者的是少之又少。因为它的作者似乎除了这首诗,并没有其他的代表作。这首诗的名字叫《绝句》,最后的...……更多
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的享乐。那么,具体到历朝历代,古人究竟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古代的春节究竟有哪些风俗呢?我们挑选一些主要的、比较人文的来讲一讲。古代春节 晋朝时候春节的风俗:馈春盘“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更多
聊聊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其中,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其深沉的爱国情怀和高超的诗歌艺术,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然而,据史书记载,他在临死前,却有一个深深的遗憾。陆游,字务观,号...……更多
唐代落魄秀才,凭借一首诗青史留名,感动宰相并如愿迎娶美娇妻
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有一技之长,并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就能取得不错成就,毕竟全才百年难遇。唐朝是诗人辈出的朝代,按照知名度和影响力,可分为三个档次,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称得上超一流诗...……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客籍名人与贵州 | 蒋廷瓒:贵州首任布政使
明永乐十一年(1413)是明朝历史上一个不普通的年份,明朝开国45年后,明朝廷宣布贵州正式建立行省。1413年3月,明朝廷设立贵州布政使司
2025-07-04 22:55:00
“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
7月3日,“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5-07-04 17:1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哪吒3岁生辰宴上的酒杯,竟然出现在吉林了?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精良的制作不仅创下了票房历史,也赢得了广泛赞誉。电影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也经常穿越时空“出现”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
2025-07-04 17:48:00
安徽作家梁爽长篇小说《张良传》出版
大皖新闻讯 我省作家梁爽长篇力作《张良传》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梁爽力图用文学的手法、散文的笔法,去打捞张良一生那些生动
2025-07-04 1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以地理的角度而论,位于山东曲阜东南部的尼山,只是蒙山余脉的边缘山岭,最高的主峰海拔也只有344
2025-07-04 19:23: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
十堰广电讯 官山作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过很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很多重要革命遗址。今天,让我们走进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
2025-07-04 19:36:00
一袭衣冠见风华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跟上我们的镜头,穿越千年迷雾
2025-07-04 11:31:00
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
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安徽省全椒人。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
2025-07-04 11:41:00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7月的鲁西南大地,暑气渐浓,却掩不住那段烽火岁月留下的滚烫记忆。近日,大众网记者与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义堂一同来到八路军惠河支队支队长赵紫生的大儿子赵征民的家中
2025-07-04 16:52:00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历经良渚文化、吴越国、南宋等不同时期的积淀,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
2025-07-04 09:25:00
李耘:贵州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丰富
廉洁从政典范不胜枚举。如,被誉为“循例称冠、吏畏民怀”的清朝断案高手高廷瑶,坚信“廉吏必节俭”和“以厉廉戒”的清朝贵州巡抚刘荫枢
2025-07-03 22:25: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历保甲:保家卫国不怕死的二等功臣
他,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人独自拉扯五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后,原本清贫的日子愈发艰难;他,1945年2月入伍
2025-07-03 14:22:00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实习生 袁垚鑫最近《长安的荔枝》火得一塌糊涂,咱们就来扒一扒《长安的荔枝》里那些"难认脸"的生僻字
2025-07-03 14:53:00
追《长安的荔枝》别光看热闹!这些“古代操作”搁在今天违法!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这句诗美得醉人,但热播剧《长安的荔枝》却撕开了这层浪漫面纱
2025-07-03 16:02:00
婺源县中云中学九(2)班王星雨 指导老师:程慧芳第一次觉得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是在初一那年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玻璃柜里躺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铜剑
2025-07-03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