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这是虞世南最经典的一首咏蝉诗,被誉“咏蝉三绝”之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16:20:00 来源:戏说三国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四卷。

这是虞世南最经典的一首咏蝉诗,被誉“咏蝉三绝”之一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虞世南〔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更多虞世南的诗:www.yeziriji.com/poets/yushinan/)

这是虞世南最经典的一首咏蝉诗,被誉“咏蝉三绝”之一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

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正像曹丕在》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

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

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18:13: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一首,这是,经典的资讯:
李煜十首经典词,其中一首被称为“宋初婉约词开山之作”
...!10、《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这是李煜前期最后一首词,也是李煜被押解开封时写下的第一首词。陈廷焯说:“低回留恋,宛转可怜,伤心语,不忍卒读。”全词如下:樱桃落尽春归去,
2023-05-12 08:10:00
元朝诗人写下一首佳作,却因太过经典,被误认为是唐人
...,史料中并无更多关于他的记载,只知留下诗词八首,有一首最为著名,世代流传,也让他的身份被后人误会,这首诗词便是《题龙阳县青草湖》。图片:诗人漫画二、被误会的诗作这首《题龙阳县
2024-10-11 10:55:00
《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配乐精彩绝伦,抒情动人
...典气息。此外,还有由张家辉演唱的《绝世唐门》,这是一首经典的抒情歌曲,用轻快的旋律来展现唐门高手们的英勇和勇敢,给人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让观众走进唐门,感受到深沉的情怀。另外
2022-12-17 16:13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赞美梅花的精神和词中的经典之美
...首词通篇也是句句经典,特别是最后两句:”然而有这么一首咏梅诗却又是别具一格,它尽管也是赞美了梅花的精神,但更多的还是以梅花代替了友情,显得别具一格,同样的成为了咏梅里的名篇,
2023-10-14 08:02:00
《我们民谣》首期歌曲热力值出炉,陈粒第三,水木年华成绩不太好
...我看了一遍之后,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有感情的作品,一首接一首的回忆录,让人热泪盈眶。在这个风风雨雨的时代,只有流传已久的民谣,才能让人停下脚步,安静地倾听。但是,作为一个音乐
2022-12-29 21:57:00
杜甫《春夜喜雨》,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歌句句是经典
杜甫的诗歌,之所以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它们反映了开元盛世到天宝之乱这段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不管是触景伤情,还是直抒胸臆,对于百姓的怜惜,是杜诗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杜甫的诗歌,甚
2023-09-24 15:08:00
明代第一才子杨慎写下一首千古绝唱,开头两句惊艳了岁月
...为这些诗句的优美,所以当今天还是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一首古诗的好坏,其实开头尤为关键,因此很多时候只读前两句就能够判断出这首诗的质量。在明朝时期,杨慎被称为是第一才子。而在当时
2023-01-19 21:50:00
谷建芬演唱会:群星齐飞,张碧晨超水平发挥,周深唱功震撼心灵!
...的朋友,所以,她才会被邀请来参加顾剑峰的演唱会。第一首《二十年后再相会》,是佟铁鑫和张迈两个人唱的,谷建芬作曲,这是一首经典的歌曲,是张碧晨和郑云龙两个人的合作,我想很多人都
2023-03-13 21:22:00
司马光对歌女一见钟情,写下一首表白词,成千古经典
...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很典型的爱情词,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本正经的司马光,流露出真实情感的一面。词的上片主要是写人,结合真实环境,写出这个舞女不同
2024-09-07 10: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