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SpaceX 5小时内两次发射星链:总数逼近6000颗
...从凌晨到中午,SpaceX在仅仅5个小时的时间内,连续两次发射星链卫星,总数已达5988颗,下次就能突破6000颗大关了。首先是3月11日7点05分,卡纳维拉尔角,十一手的猎鹰九号B1077.11火箭发射了第144批次23颗星链V2 Mini卫星,海上回...……更多
SpaceX 4小时2连发创纪录!星链卫星已超5800颗
...项新纪录,在仅仅4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两次航天发射任务。首先是北京时间1月29日9点10分,在美国东海岸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39A发射场,猎鹰九号B1062.18发射第136批“星链6-38”,23颗星链V2 Mini进入LEO轨道。然...……更多
SpaceX再发射13颗可直连手机的星链卫星:每颗重达875公斤
北京时间5月10日12点30分,SpaceX又发射了20颗星链V2 Mini卫星,其中13颗可以直连手机。至此,星链卫星总数达6393颗,其中直连手机的翻了一番达到25颗。根据相关数据推算,可直连手机的星链卫星单颗重约875公斤,而普通的星链V2...……更多
试验十九号卫星发射成功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3月15日19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2023年首次发射,也是自首飞...……更多
卫星互联网迎指数级增长,投资如何介入其中?
...尝试中,虽然一级助推火箭和星舰都发生了爆炸,但这次发射完成了重要的技术验证,也解决了上一次发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经过技术改进,这次发射没有损毁发射台;星舰与助推火箭成功完成“热分离”。从这个角度看,本...……更多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中国航天新纪录
第500次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中国航天新纪录12月10日9时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00次飞行。 新华社发新华社西昌12月1...……更多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 首次使用的操作平台大幅提升工作质效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根据任务安排,本月将会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今天(4月17日)上午,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组合体进行了垂直转运。现场情况如何?后续还将开展哪些工作?马上...……更多
长征火箭实现“500发”,将开启怎样的“加速度”?
12月10日9时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至此,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500”,而这距离第400次发射,才大约两年时间。长征火箭发射“加...……更多
2024,中国航天精彩可期
...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进舱前转运设备。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国旗。 新华社发2023年,中国航天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24年,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中国空间站将迎来新的“访...……更多
是在怕什么?杨利伟:神十八、十九号航天员确定!但没说人名字
是在怕什么?天舟七号任务成功发射,并且对接之后,杨利伟透露了我国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的问题,但这个透露也有点让人失望,因为很多人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那就是杨利伟除了说关于两个乘组航天员已经确...……更多
...:青海日报新华社酒泉4月24日电 我国瞄准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4月24日上午,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更多
5年实现第二个100发,上海航天都研制了哪些长征火箭?
2023年10月24日4时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顺利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八院抓总研制。这是我...……更多
为何说朱雀二号发射航天器意义重大?甲烷火箭将成第一种星际火箭
...,我国“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三颗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看起来这是一次普通的航天发射活动,但实际上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人类制造的甲烷火箭(以甲烷为主要燃料的火箭...……更多
空间站开启常态化运营新阶段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正阔步前进
...0月15日凌晨5时20分,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航天员杨利伟在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下领命出征。在仪式现场,所有人都忍不住欢呼雀跃,也同样鼓舞了当时还在读小学的严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更多
嫦娥六号、载人航天、鹊桥二号……中国航天今年有这些看点
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探测器产品抵达中国文昌发射场,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发射。国家航天局1月10日发布消息称, 1月8日、9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探测器产品分别搭乘安-124和运-20飞机,抵达海南美兰国际机场,随...……更多
新华全媒+丨记者手记:心之所向,星河万里
...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李刚 摄1月17日晚,文昌航天发射场,巨大的轰鸣声划破寂静的夜空。椰林和大海被映得亮堂堂,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拖着橘红色的尾焰,仿佛...……更多
全球可复用火箭喜报频传 卫星互联网的星辰大海刚开始?
...难题。如今全球火箭运力较为有限,难免制约卫星互联网发射组网,如何发展火箭运力、打造可回收复用火箭也成了行业重点攻克对象。而近短短一周多时间内,全球商业航天喜报频传,这或预示着未来,制约卫星互联网发展的...……更多
神十八瞄准今日20时59分发射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神十八瞄准今日20时59分发射乘组由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 神十七航天员计划4月30日返回4月2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叶光富(中)、李聪(右)、李广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更多
嫦娥六号上半年发射 将从月球背面采样
...号任务探测器产品通过公路运输方式运送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024年1月8日、9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探测器产品分别搭乘安-124和运-20飞机,抵达海南美兰国际机场,随后通过公路运输方式运送...……更多
航天2023:进一步叩问苍穹|2023年终盘点
...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际上,SpaceX“星舰”两度发射,印度月船三号在月球南极成功着陆……跟随封面新闻的视线,一起来看看今年有哪些重大的航天事件和成果。首飞20周年我国载人航天按下快进键20年前,神舟五号...……更多
...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为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再次发射了49颗卫星。在飞行了8分半钟后,猎鹰9火箭第一级可回收火箭,成功着陆在太平洋上的一艘无人船上。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个项目,包括...……更多
第九号行星是否真存在?我们该如何寻找?看科学家给我们答案
物理学家Edward Witten建议使用镭射光发射探测器去寻找被称为“第九行星”(Plant 9)的神秘的引力来源,例如“突破摄星”(Breakthrough Starshot)。在我们太阳系外围有一些重量很大的东西,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它们散布在太阳...……更多
月球科研站、火星取样返回……中国公布深空探测大动作
...木星……中国深空探测向更远的太空进发。深空探测是指发射航天器对月球及其以远的天体和宇宙空间进行探测的活动,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航天大国或强国重点着力的领域。在2023年...……更多
美夜空惊现神秘物体,如螺旋星系并呈阴森蓝色,异星降临?
...,除了人造物体,例如各种飞行器之外,大概率就是火箭发射后形成的尾迹云。恰巧,在1月18日马斯克的猎鹰9号执行了发射任务,把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作为可重复利用的火箭,猎鹰九号的一级在发射后在海面上回收,而...……更多
进击的商业航天:打响“2.0时代”成本战
...看见。1月11日,随着东方空间的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在海上发射升空,并将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第6家成功入轨的中国民营火箭公司诞生。而这样一幕只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有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更多
神舟十四乘组返回,女航天员的优势
发射时间为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他将把地球飞到距离地球400公里的空间站,完成对接。整个过程是577秒。577秒后,飞船和火箭完成了分离。经过6.5小时,我们成功对接了天和核心舱的径向对接接口。2小时后成功进入空间...……更多
我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发射成功
本文转自:文汇报我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发射成功将填补国内降水三维立体层析探测数据空白昨日9时36分,风云三号07星发射升空。 新华社发(汪江波摄) 本报讯(记者史博臻)昨天9时36分,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一运载火...……更多
突然,约翰逊消失了
...一张照片中“凭空消失”了。起因是英国昨晚首次在本土发射卫星,虽然这次发射任务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发射前,一位高官忍不住发照片显摆。BBC:鲍里斯从沙普斯的太空图片中被抹除《独立报》:鲍里斯从商务大臣的推特中...……更多
探月工程、载人航天,今年还有这些“大国重器”亮相
...推进。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六号将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执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中国人将丰富人们对月球的认知。在此之前,今年上半年,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将发射,为嫦娥...……更多
30余项技术状态改进!神舟十八号计划近日择机发射
...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本次转运如何完成?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交大一附院应用4K3D神经内镜完成世界首例垂体-下丘脑肿瘤微创切除术
阳光讯(李奇 王美英 记者 郑亚雷)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李奇副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12岁患有颅咽管瘤患儿采用开颅手术显微镜下经额底前纵列入路结合最新4K3D神经内镜完成复杂颅内肿瘤切除
2024-06-27 09:32:00
精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延缓进展,上海开出靶向治疗新药国内首方
26日,备受瞩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靶向治疗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正式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落地首次开方
2024-06-27 09:34:00
国产AI的尽头,是数据库
最近拿到了快手AI视频大模型可灵的内测权限,做了很多尝试,尤其是开放图生视频后,可灵的可用价值非常高。与此同时,2月份就发布的Sora还在画PPT
2024-06-27 09:36:00
支持医学创新上海将逐步形成30个左右专病数据库,探索多元投入突破转化瓶颈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今天传出消息:为支撑上海医学创新、卫生健康决策和大健康产业发展。上海提出7项重点任务加强医学队列建设和研究
2024-06-27 09:36:00
革命性的催化剂涂层技术在短短4分钟内使燃料电池性能飙升
一种新的氧化物催化剂涂层技术显著提高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性能,使其效率提高了三倍。这项突破性技术用途广泛,可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高温电解等各种应用
2024-06-27 09:37:00
超材料奇迹:Kirigami立方体开启了机械计算的未来
受kirigami结构的启发,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机械计算机,利用互连的聚合物立方体进行数据存储,而无需电子设备。该系统允许多个稳定状态
2024-06-27 09:38:00
新技术让机器人的脸有了“活生生”的人类皮肤
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将人类皮肤固定在机器人脸上的方法,这一突破一点也不令人毛骨悚然。除了让《西部世界》中的场景成为现实之外
2024-06-27 09:38:00
普林斯顿大学的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新型水泥,抗裂性提高了17倍
普林斯顿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水泥复合材料,灵感来自贝壳珠质,大大提高了其耐久性和灵活性。普林斯顿大学的工程师们从牡蛎和鲍鱼壳中的材料中获得灵感
2024-06-27 09:39:00
世界上最高效的发动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清洁能源发电机
世界上最大的发动机之一变成了清洁发电机。原本为油轮和集装箱船设计的燃烧柴油、双燃料或汽油的 Wärtsilä 31 船用发动机获得了新的生命
2024-06-27 09:40:00
2G弱网也能开会、语音!腾讯用AI技术给实时音频传输“动刀”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新一代实时语音编码行业标准AVS3P10即将正式发布。6月26日,记者获悉,该标准由腾讯提议启动
2024-06-27 09:42:00
字节跳动发布“豆包 MarsCode”AI 代码工具:国内开发者免费
字节跳动昨日在北京发布了 AI 开发工具 —— 豆包 MarsCode ,面向国内开发者免费开放。豆包 MarsCode 编程助手
2024-06-27 09:42:00
OpenAI加强使用区域限制,中国大模型厂商推出“免费搬家”服务
日前,OpenAI向多名国内开发者发送邮件称,将限制部分地区API服务的使用。OpenAI在信中表示,有用户在使用过程中
2024-06-27 09:46:00
融合生成式AI,国内首个软硬一体元宇宙平台正式发布
6月26日,在2024上海MWC大会现场,联想正式发布了由联想研究院上海分院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联想晨星元宇宙平台(Daystar World)
2024-06-27 09:49:00
日本奥运比赛服加入黑科技:新型面料可防红外相机偷窥
IT之家 6 月 27 日消息,据法国《世界报》报道,在即将到来的 2024 年巴黎夏季奥运会上,日本排球、田径等队的运动员将身着一款由新型面料制成的比赛服
2024-06-27 09:49:00
“刷掌”乘车、“防晒导航”、安全诱导系统……科技赋能交通 提升出行体验
暑假的脚步越来越近,又到了小朋友、大朋友集中出行的时候。近年来,交通科技飞速发展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提升出行体验的新技术
2024-06-27 09: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