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进击的商业航天:打响“2.0时代”成本战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24 09:27:00 来源:新京报
进击的商业航天:打响“2.0时代”成本战

图/IC

近一年时间,商业火箭领域的中国力量正在被看见。

1月11日,随着东方空间的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在海上发射升空,并将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第6家成功入轨的中国民营火箭公司诞生。而这样一幕只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有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民营火箭公司共发射13次,成功入轨12次,创下了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八年来的新纪录。

公司大胆尝试,亦开创了多个先河,包括国内首个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全世界首个液氧甲烷火箭等。可以说,过去一年,中国的商业火箭已经进入了固体火箭发射稳定、液体火箭崭露头角的“2.0时代”。

尽管如此,航天人也看到了和SpaceX(太空探索公司)之间的客观差距——发射次数上,2023年,SpaceX以96次发射独占鳌头,相比之下,我国以67次发射排行第二;发射载荷质量统计上,SpaceX全年发射质量达到1286吨,占全球发射质量的80%左右。这一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除SpaceX以外的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全年发射载荷质量的总和。

多位航天界人士都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在航天技术方面,目前我国和SpaceX之间的差距在10年左右。但在未来,我国民营火箭公司很有可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星网(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未来有上万颗卫星的发射需求,商业航天在2023年年底被写入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又吸引了一拨投资人的关注。载人航天旅游、实时遥感图像、可遍及全球的卫星电话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商业航天有着广阔的未来和想象空间。从星辰和宇宙的角度看,1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

突破技术瓶颈:可重复回收的火箭

1月19日晚上6点,走进星际荣耀液体火箭总设计师季海波的办公室,只见白板上画着复杂的“二级贮箱”示意图。办公桌上《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以及《液体运载火箭低温动力系统工程设计》两本书停留在翻开页面,而不远的会客桌上,已经凉掉的午饭仍没有动过的痕迹。

贝壳财经记者见到季海波时,他刚刚结束一个被拖长了快一小时的会议,“讨论得太激烈了。”季海波说。

2023年12月10日,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二号验证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第二次飞行试验。这枚在2023年11月才成功进行垂直发射回收的飞行试验火箭,此次第二次飞行中又成功完成了一个高度达340多米的“蚱蜢跳”。

这样的尝试,很快有了后来者。

不足一个月时间,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首次大型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任务取得成功。朱雀三号试验箭“蚱蜢跳”的高度约350米,和双曲线二号的实力在伯仲之间。

液体、可回收,这正是已经被SpaceX验证并可有效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的技术路径,也是许多国内商业火箭公司竞逐的重要目标。

实际上,中国民营航天公司最近一年在这方面成果不断。其中,2023年4月,天兵科技的天龙二号成为国内民营液氧煤油入轨第一箭。2023年7月,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成为世界上使用更为环保的液氧甲烷燃料并成功入轨的第一箭,这是世界范围内液氧甲烷火箭的“首飞”,而且在12月又成功复飞了一次。

“我们计划在2025年底,发射能够成功入轨并可回收的火箭双曲线三号,如果我们能够成功,那就相当于达到了SpaceX在2015年时的水平。”季海波坦诚地说,“可重复回收的火箭是所有商业火箭公司必须掌握的技术和产品,只有拥有这一产品,才能降低成本。只有攻破这一难关、达到这一目标,再往后,我们和SpaceX的差距才会逐步减少。”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目前,星际荣耀和蓝箭航天均公开表示将在2025年发射可回收液体火箭。此外,天兵科技计划在2024年发射对标SpaceX猎鹰九号的天龙三号液氧煤油火箭。星河动力、中科宇航也已有明确的液体型号火箭规划。

蓝箭航天方面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其朱雀二号火箭在不断优化提升,最终价格会在4万-5万元人民币/公斤,朱雀三号将为2万元人民币/公斤。

试图大幅降低成本,已然被公司提上日程,并探索可行性。

星河动力方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公司正在研发中大型可重复使用的液体运载火箭——“智神星一号”,这款火箭运载能力可以达到15吨,每公斤发射成本不到2万元人民币,未来还有望降到1万元以下。

“如果按照成功制造出入轨液体可回收火箭产品来算,我们和SpaceX的差距有10年,一旦做成,后面的工作就是优化的过程,可能会比较快。当然,这也是不考虑SpaceX星舰下的预测。”季海波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我们会沿着这条路走,达到这一目标后,后续再做太空旅游或者其他业务,路径可能就多了。”

亟待引入资金“活水”,“风景这边独好”

目前,如果以发射并成功入轨作为关键指标,国内商业火箭公司已有6家:星际荣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天兵科技、中科宇航、东方空间。

相比“国家队”,商业火箭公司在进行火箭制造时免去了漫长的申报、立项时间,并能够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吸引社会融资、寻找性价比更高的供应商,从而“蹚”出一条新路,这也是对我国航天力量的重要补充。

不过,吸引投资人目光,并非易事。一位商业航天产业观察者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相当多的商业火箭公司,其火箭往往是在“国家队”固体火箭的基础上修改而来,许多商业火箭的核心发动机都源自航天四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立足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如果失去了来自“体制内”航天四院的技术支持,民营航天公司的火箭或难以上天。

该商业航天产业观察者表示,从这点来看,一些商业火箭公司所依赖的技术,实际上经过了国家验证,并没有多少创新之处。一些火箭的发射有“表演”性质,或是为了吸引关注、提振投资者信心,之后再进行创新。“毕竟,经历三年疫情时期的低谷,目前尚无法实现商业闭环,且处于烧钱状态的商业火箭行业亟须活水。”

新的一年,这一处境有望好转。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创新提到首位,其中,除了2022年提过的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以外,新增了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容。

星河动力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后各类支持政策的出台、各种应用场景的扶持、各方人才的集聚都将得到明显改观,同时商业航天也可能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

蓝箭航天方面表示,如果说2023年之前的商业航天投资是1.0时代,那经历2023年后商业航天投资正式进入2.0时代。商业航天已成为目前屈指可数、资金依然追捧以及“风景这边独好”的战略新兴赛道之一。

当前,商业火箭公司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资金“活水”,“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原理已经很清晰了,目前看来更多的是工程问题,需要不断做产品进行试验并不断迭代,这也是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的优势,他不缺资金,但对于国内的商业火箭公司来说,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季海波说。

他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当前地方政府开始逐渐主导商业航天的投资。

蓝箭航天也表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产业,国资基金与地方政府全面成为商业航天投资的主力军。围绕行业的一级市场投资,一边集中于具备构建大型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火箭公司,另一边集中于低轨卫星互联网总体单位及上游配套供应单位,龙头格局已现雏形。”

航天企业突围,用技术缩小差距

于商业航天领域而言,进击的SpaceX常被推至台前。

今年一月中旬,SpaceX揭晓了2023年成绩单——猎鹰火箭创下了有史以来一款火箭一年之内发射次数最多的纪录,完成了96次发射。相比之下,2022年,SpaceX共完成发射任务61次。今年,马斯克同样充满野心,计划进行144次发射,保持其每年50%的增速。

实际上,为降低星际移民成本,早在SpaceX创立之初,马斯克就将火箭的可复用、可迭代作为主要目标,而星舰便是其尝试迈出的一步。星舰被设计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可重复利用的火箭,造价同样不菲。马斯克曾向媒体透露,星舰的首次发射成本约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

2023年4月,被称为“史上最强火箭”的SpaceX星舰,在发射途中爆炸。这也意味着,马斯克寄予厚望的星舰首飞以失败告终。

尽管如此,SpaceX的大胆尝试,仍被视作突破。

1月20日,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现场,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界别政协委员、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百奇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大对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力度的提案》。

刘百奇表示,和美国商业航天巨头SpaceX相比,国内商业航天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亟须迈入下一阶段,即在发射成本、运载能力、发动机性能、垂直回收技术等方向持续投入研发,以期实现技术赶超。各企业仍然需要大量研发投入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带来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在国际市场更具有竞争力。持续大额研发投入也使得该阶段的商业航天企业,基本处于暂未盈利状态。

“商业航天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四高一长’的属性,即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对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对于商业航天行业的长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刘百奇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1月21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北京汇聚中国主要航天机构和完整产业链,是商业航天发展最活跃地区之一。早在2021年1月,北京发布《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南箭北星”产业布局。在经开区建设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以及商业火箭创新中心,做强“南箭”;在海淀区建设商业卫星产业基地等,做强“北星”,其他各区错位发展,形成全市产业的协作互补。2021年4月,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正式挂牌。

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北京市商业航天赛道共发生106起投资事件,领跑全国。为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北京市各区政策“红包”频出。2023年5月,经开区设立产业升级基金,首个项目投资商业航天企业,真金白银护航“南箭”。2023年10月,大兴设立规模50亿元的北京新华商业航天产业基金,专项用于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项目的落地。针对商业航天发射风险高、失败率大的情况,北京市经信局推出《商业航天发射保险贴费暂行办法》,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开展运载火箭、卫星的研发、生产、发射经营等工作,现已连续四年实施补贴,支持数十个项目。

2024年1月11日,经开区企业——东方空间研制的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其突破了固体运载火箭的运力瓶颈,是“迄今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火箭”。截至目前,北京亦庄已聚集50余家航天企业,覆盖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领域,落地的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0%以上。

今年,北京亦庄还将全力打造“火箭大街”,推动星箭网络产业加速发展。

“我市商业火箭企业目前在可重复回收利用火箭领域深度布局,预计2024-2025年可取得关键突破。”北京市经信局航天处有关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在《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及我局商业航天发射保险贴费政策基础上,我局计划进一步完善有关支持政策,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支持,此项工作已经在推进中。”

太空经济时代,降成本仍有想象空间

2021年4月,在雄安新区成立的星网(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对商业航天而言,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星网项目对标马斯克的星链,向ITU(国际电信联盟)申请的星座数量合计近1.3万颗。

当前,火箭企业主要的收入途径是将客户的卫星发射入太空轨道并收取发射服务费。“大概测算,一年发射中大型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数发,就有希望实现收支方面的平衡。”季海波说,“如果星网项目等巨型低轨互联网星座计划能够实施,对需求端将是一个极大的提振。”

“未来商业发射市场的潜力巨大,随着国家星网、上海G60星座等大工程开始实施,我国现有航天发射运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存在着巨大的运力缺口。正如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所说,这个市场很大,容得下多家成功的火箭公司,只要能提供安全可靠、价格低廉且准时发射的运载火箭。”星河动力方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星河动力正在积极开拓海外的发射市场。

“纵观未来,只有星网项目有望承担火箭公司高昂的发射成本。”火箭派创始人程巍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在程巍看来,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航天公司都在走马斯克的路,但马斯克的星舰项目一旦成功,其低廉的发射成本,将完全打破现有的火箭发射成本架构,我国商业航天领域会发现自己距离所追赶的目标非但没有拉近,反而突然变远了。

因此,寻求在另一个技术路径上的突破难能可贵。除了传统的固体火箭以及先一步实现SpaceX验证的液体火箭、可回收火箭,商业航天的未来还远不止于此。

1月6日,火箭派自研液体运载火箭“达尔文一号”电泵增压发动机“香农号”完成首次点火试验。“香农号”火箭发动机采用了液氧甲烷电泵增压技术路线,电泵增压发动机在设计上没有采用传统的主副系统深度耦合方案,而是将原有副系统中的燃气发生器、副阀等机械零件换为电机、电池和电控,走出了一条和国内其他火箭公司不同的道路。

程巍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都能与“电机”联系上,“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上人才辈出,电机新能源上也出现了不少明星企业,如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从这点来看,发展电气化路线的火箭将可以‘借势’国内在电气化方面的发展,并且电气化路线的火箭还有模块化的优势,当火箭型号增大时,不用再从整体上重新设计一个新的火箭。”

如今,无论哪种技术路线,降低火箭发射成本,让人类进入太空不再受高昂费用的限制,是商业航天人共同的理想。

“航天业发展目前最大的趋势就是突破运载火箭的成本和流量瓶颈,发展一级可重复使用火箭甚至全重复使用火箭,逐渐走向航班化发射运营,大幅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通过火箭可重复使用和航班化运营极大提升发射频次。”蓝箭航天方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一次性使用火箭到一级可重复使用火箭,再到全重复使用火箭,每一代火箭相对上一代都是降维打击,无论从成本还是发射频次上,这会是未来十年运载火箭行业发展的最重要趋势,打开进入太空的流量入口后,将引导下游的需求爆发和大量商业应用闭环,开启太空经济时代。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22.3%的平均复合增长率,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2.3万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白昊天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杨许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内商业航天渐进“黄金时代”,追逐盈利拐点或成发展关键?
商业航天的产业发展逻辑正在得到验证。可以看到,埃隆·马斯克创办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2023年终于实现盈利。与此同时,我国商业航天也走出一条独立的发展路线。2
2024-02-21 10:32:00
6月6日,经历了580多天紧张建设后,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建成,标志着我国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顺利竣工。在商业航天领域,二号发射工位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市场的进一
2024-06-12 09:01:00
焦点分析|朱雀二号遥三发射成功,商业闭环还需突破哪些挑战?
...的商业火箭,已经稳定可以推进商业化。尽管如此,民营航天完成技术的从0到1后,商业化的从0到1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遥三成功发射,遥二和遥三有何不同? 朱雀⼆号遥三⽕箭本次太阳同步
2023-12-09 11:47:00
卫星、火箭、发射场,商业航天产业空间潜力如何?一文了解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运营,我国也掀起了又一波航天热。可能很多人对中国航天产业的印象都是,这是“国家队”才能干的事儿。其实,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我国的商业航天也在迅
2024-01-25 10:24:00
2023启示录 :商业航天这一年
...场卖卖鱼的大爷都能聊两句大模型一样,即使从来不关心航天的人也会知道星舰爆炸的消息。事实上,整个2023年,商业航天是一个严重被低估的赛道。因为从实际效果来看,AI大模型还没有
2024-01-11 10:08:00
SpaceX首次成功回收星舰!激发行业动力,国内企业或可效仿
10月14日,商业航天概念盘中发力走高,多只概念股涨停。其中,红相股份20CM涨停,新余国科涨超18.66%,华丰科技涨超16
2024-10-15 10:22:00
...一开年,“北京箭”不断刷新纪录。据了解,北京在商业航天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已聚集重点企业200余家,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以上。亦庄空天产业规模已突破350亿元作为全国商
2025-02-26 09:28:00
一座发射场、一个里程碑、一条新道路——专访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天梁
...动山摇般的欢呼、雀跃、掌声……11月30日晚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指挥中心沸腾了,在尽情庆祝的人潮中,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天梁听到宣布首发圆满成功的那
2024-12-01 02:06:00
我国商业航天开启“拼单”模式
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中国商用航天一步步走向繁荣。不久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我国首次火箭竞拍公告,有卫星发射需求的企业都可以通过竞拍的方式来获得进入太空的机会。这一竞拍“共享火
2023-07-09 23:4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Airbnb店铺该如何推广
Airbnb是一个全球性的在线短租平台,世界各地的房东都可以在这将空闲房产出租给来自全球的旅行者。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些策略和方法
2025-04-03 11:18:00
‌家家悦和瑞广场店焕新升级盛大开业 与您共赴美好生活
4月3日,家家悦和瑞广场店改造全新面貌盛大开业。家家悦和瑞广场店是继环宇城升级改造的第二家门店。作为一家社区综超门店,和瑞广场店经营面积1000余平
2025-04-03 11:20:00
当减肥遇上黑科技 年轻人找到了“快乐减肥”的秘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体重管理已不再是个人选择,而是关乎全民健康素养的公共议题。而传统减肥方式始终无法突破人性的桎梏。健身房里的跑步机沦为晾衣架
2025-04-03 11:21:00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
2025-04-03 11:21:00
近年来,随着经济复苏进程加快,市场需求也愈加多元,金融机构紧跟政策引导,不断通过创新活动与产品,扩内需,助惠民,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2025-04-03 11:23:00
君乐宝:深耕益生菌研发,领航乳品创新之路
在竞争激烈的乳品市场中,君乐宝乳业集团凭借其深厚的益生菌研发实力,不仅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更在行业内树立起科研创新的标杆
2025-04-03 11:26:00
这种看似自由的生活态度:正在杀死你的“活人感”
周末醒来的早晨,手机弹出了健身教练的课程邀请。犹豫一下,想起要找装备换衣服就觉得好麻烦,于是顺手划掉通知,想着“算了算了
2025-04-03 11:41:00
腾讯稳居全球移动发行商收入榜第一!字节跳动排第二
快科技4月3日消息,近日,Sensor Tower发布了《2024年全球移动发行商收入TOP50》榜单。据了解,在2024年
2025-04-03 11:41:00
吞吐量30倍提升!NVIDIA秀Blackwell性能:打破MLPerf记录居第一
快科技4月3日消息,NVIDIA在官网表示,在最新的MLPerf V5.0基准测试中,NVIDIA的Blackwell平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5-04-03 11:41:00
20多万的长城灵魂摩托供不应求 二手平台有人加价5千元转订
快科技4月3日消息,因为长城灵魂摩托采用限量发售的形式,基本上每次新一批车源都很快被抢购一空,这也导致不少车主无法成功抢到车
2025-04-03 11:41:00
山西怀仁3.6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快科技4月3日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03日09时53分在山西朔州市怀仁市(北纬39.81度,东经113.16度)发生3
2025-04-03 11:41:00
全球唯一!劳斯莱斯幻影定制版亮相:25万针绣出\
快科技4月3日消息,劳斯莱斯发布了幻影“春日花见”定制版车型官图。这款车型由一位日本客户委托定制,灵感源自日本传统“花见”习俗
2025-04-03 11:41:00
6999元起 华为智慧屏S6 Pro开售:支持灵犀指向遥控
快科技4月3日消息,华为智慧屏S6 Pro正式开售,号称为全家人的“巨幕手机”,售价6999元起。据悉,华为智慧屏S6 Pro配备了灵犀指向遥控器
2025-04-03 11:41:00
正益信息:用专业赋能,领航行业数字化变革
在数字化建设的浪潮中,众多行业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愈发迫切。广州市正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行业经验
2025-04-03 11:46:00
廊坊: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催旺”家电数码消费市场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刘杰)“家电以旧换新,政府补贴20%,单件最高补贴2000元……”3月30日,在廊坊市区明珠集团电器卖场举办的2025春季品质家电焕新家装节现场
2025-04-03 1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