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铁军精神 历久弥新
黄海之滨的盐城,是一座镌刻有新四军红色印记的英雄之城。坐落在盐城市中心的新四军纪念馆,讲述着新四军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征程。12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让我们跟着总书记的脚步,...……更多
接续奋斗 历久弥新丨用“沂蒙铁军”精神描绘新的壮美画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望过去,时光的年轮刻下东方路桥勤耕不辍的印记;展望未来,一幅转型升级、行稳致远的高质量发展蓝图正精彩呈现。风雨里走来的东方路桥人,勇挑急难险重任务,在创业维艰中披荆斩棘、扬帆起...……更多
...每一件历史文物,都讲述着壮阔动人的英雄事迹、承载着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作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利用好“红色基因库”,让红色基因的传承路径更加宽广,从而形成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引领...……更多
鉴往知来|新四军纪念馆:铁军忠魂,穿越烽火
12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结束返京途中,来到江苏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展厅里,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完整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江苏盐城市,...……更多
...地位。优秀的中原文化凝聚着中原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全面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离不开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把文物和文化遗产发掘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始终...……更多
... 擎旗奋进新征程本报记者 刘海红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更多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温暖中国年 情满江湖间
...的憧憬,记忆中的年味儿从未走远,而是在传承与发扬中历久弥新。 ……更多
...有容乃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性,正是其能够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推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中国行”活动不仅能进一步传承文化底蕴,增强文...……更多
...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更多
【多彩新论】创作更多红色文化精品
...每一件历史文物,都讲述着壮阔动人的英雄事迹、承载着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忠实记录了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生动展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与情怀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更多
...取经路”,学唱传统戏剧……千年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深厚的文化之基、自信之源,正为我们以中...……更多
...我”的时代强音。这,也正是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聚焦“历久弥新”给我们带来的最有益启示。6月7日上午,北京市2024年高考举行语文科目考试。今年北京高考大作文仍然为“二选一”,其中一个选择是: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更多
巍巍长城 雄浑壮阔(新时代画卷·多姿多彩 万里河山)
...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古老长城,生机勃勃,历久弥新。春节假期,长城成为许多游客外出旅游的选择。北京八达岭长城保存完好、景色壮丽,河北金山岭长城一季一景、四季如画,天津黄崖关长城以雄、险、秀、古...……更多
回顾奥运夺金瞬间丨博罗县榕城中学开学第一课这样激励学生
...动员血脉中流淌的家国情怀、赛场内外彰显的文化自信、历久弥新的中华体育精神、运动中脉动的王牌组合和闪烁光芒、永不落幕的心怀热爱这五点分享给全体师生,并穿插播放了习总书记在接见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更多
人民日报|发展当代中国主流文化
...野、深远的战略考量,推动中华文脉绵延兴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激活了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激发出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从敦煌莫高窟到三星堆博物馆,从安阳殷墟遗址到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到...……更多
...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这是饮水思源的感念。红色文化历久弥新,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从丰富供给中享受文化滋养锦绣河山,书香浓浓;文博场馆,人潮涌动;文艺演出,好戏连台;城市乡村,文化惠民……更丰富的文化活动...……更多
...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贵州“村超”的主角始终是群众,从球员到裁判员,都是当地村民,从赛事的队伍组建、赛程安排、晋级规则、节目表演、奖励奖品都由群众自发组...……更多
伟大的历史变革丨新时代文化使命
...生命力被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历久弥新,生机勃勃。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明五千年实证”之良渚遗址,历经数千年沧桑,在新时代里焕...……更多
...文化就像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赛中历久弥新。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就是保护好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了不起的匠人》等反映传...……更多
...崇文重教的传统浸润于闽山闽水,在八闽大地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福建赓续深厚文脉,不断激活文化资源,全面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振之以“木铎金声”,着力帮助教师涵养大智慧、拓展大格局、成为大先生。选树先进典型,...……更多
“精神的力量——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林州启动
...的人特别是青少年,都来这走一走看一看”“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希望大家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张买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60年...……更多
...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坚持古为今用,精神历久弥新。“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吴地的家风传承源远流长,许多家族以其优良的家风和家规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陆氏家族以其代代传承的“清廉”...……更多
...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两...……更多
从延安到红旗渠
...化建设征程上的生动实践,展现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时代价值,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1940年,乐天宇一行6人用时4...……更多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所研究员何毓灵一起,了解殷墟国宝,感受中华文明何以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更多
...元素破壁出圈,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国精神历久弥新,中华文脉绵延不绝。大道无垠,斯文在兹。新征程上,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更多
浙江日报评论员: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了根本遵循。跨越一个甲子的岁月,“枫桥经验”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和活力:从乡村“走”进了城市,从陆地“漂”到了海上,从线下“扩”到了网上,从社会治安领域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已成为...……更多
许勤会见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李屹
...荟萃,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历久弥新,边疆文化、民族文化、冰雪文化、欧陆文化交相辉映。我们忠诚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决担起新的文化使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幸福龙...……更多
时政现场说丨六尺窄巷天地宽 基层治理新路径
...六尺巷,跟随总书记脚步,共话六尺巷文化的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近年来,桐城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尺巷典故中汲取智慧,将六尺巷典故中蕴含的“谦和礼让”“和为贵”文化注入社会治理,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更多
让长城、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设,让流淌在血液中、凝结在记忆里的长城和大运河精神历久弥新,展现出蓬勃生机。近日,游船行驶在京杭大运河沧州城区段。 河北日报记者 耿 辉摄协同共抓系统性保护,让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代代相传横亘山岳,巨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宋高宗赵构手书的《南宋太学石经》知多少?
坐落于杭州吴山脚下,有这么一座“大隐隐于市”的“石质书库”——杭州孔庙碑林。杭州孔庙碑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内陈列着自唐代到民国期间的各类珍贵碑石近500件
2025-02-02 10:39:00
清朝皇子一岁时抓周,用毛笔胡写1个字,皇帝看到后脸色大变
雍正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是康熙帝的四子,是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皇帝,也是清朝皇帝中争议最多的皇帝。从继位到死亡,无论民间还是学术界都对他有诸多议论
2025-02-02 12:21:00
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杀掉权臣梁冀的?
古往今来,权力向来都是人人向往的东西,它可以为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
2025-01-31 20:44:00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是什么?老祖宗的用词真是太生动了
#历史开讲#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大侠舟车劳顿后进了一个客栈,总会有小二急忙凑过来,先来上这么一句:“客官
2025-01-31 21:02:00
故事:清朝发现小人国,小人身高不超20公分,国王把公鸡当成坐骑
提起“小人国”,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它曾出现在我们童年的故事里、梦境里。那么,世界上真的有“小人国”吗?在清朝就发现了“小人国”
2025-01-31 21:17:00
从洗脚工到煤老板,柳林“黑枭”巨头陈鸿志,为何会沦为阶下囚?
作为柳林"黑枭"巨头"山西煤老板"陈鸿志的江湖路可谓是非常精彩,他从一方首富再到犯罪入狱,一生跌宕起伏,这篇文章将走进陈鸿志
2025-01-31 21:31:00
清代义犬夜夜渡河,忠心救主远胜八公
康熙年间,乌镇有户人家养了一条狗,每天晚上都要跳下河里,游到对岸,帮另外一户人家夜里守屋。狗主人起初不知道什么情况,看它每天早上湿漉漉地回来
2025-02-01 10:11:00
我想做一名清官,真的很难!
贪官茂名前市委书记罗荫国说“老子是腐败分子,难道老子的上任不是腐败分子吗?我敢肯定,我的下任绝对还是腐败分子。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
2025-02-01 16:13:00
加入北约后的新烦恼:芬兰奥兰群岛地位争议
奥兰群岛?land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拥有超过6500个岛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历史上成为了军事和政治的焦点。奥兰群岛由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一系列岛屿组成
2025-02-01 16:14:00
俗语:“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孩子出生时的忌讳,有啥道理
万事万物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规律和平衡,也有着其独特的相对性,换言之,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它们在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矛盾基础上不断发展
2025-02-01 16:20:00
老百姓:“建房不建压身房,砌墙不砌迈腿房”,准备盖房的注意了
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几千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落叶归根”,不管在什么时候
2025-02-01 16:22:00
被演义美化的纪灵,历史上的反差太大
《三国演义》给纪灵加了很多戏,先后单挑关羽、张飞,使一柄三尖两刃刀。然而,这些都是虚构的艺术加工,史料对他的记载仅有辕门射戟一处
2025-02-01 16:24:00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公路边的明朝古墓,两根望柱就能猜出墓主的身份
那桐镇至隆安县城的508县那门村段有一处明朝时期修建的古墓,在1000平米范围内埋葬着20多处墓葬,其中最早安葬的是明朝
2025-02-01 17:10:00
百年战争时期,英国与法国产生的领土纠纷,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国领土不断更迭,百年战争结束后领土边界逐渐清晰起来,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领土逐渐丢失
2025-02-01 17:28:00
苏联解体后,为何多数加盟共和国改革都失败了?
对于国家改革来说,都是发现了问题,然后不断进行调整。让国家激发新的力量和激发新的活力,推动国家继续向前发展。而且基本上多数国家改革
2025-02-01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