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这里的麦收叫“拔单株”(记者带您看“三夏”)
...:周口日报□记者 付永奇 田亚楠5月25日早上6点半,在市农科院小麦试验田里,10多名工人在紧张地“拔单株”。这块试验田有80多亩,种植的都是科研小麦,共有4000多个株系。在金色的麦田中,许多被整株整株用红绳子拴起来...……更多
育种家正在破解水果“甜蜜”密码
...的水果,是否每年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农科院专家,探索夏季水果越来越“甜蜜”的奥秘。水果走起“纯甜”风?如今,“纯甜”“甜过初恋”是常写在水果摊广告牌上的词语,遇到热情的摊主,会给你切一块...……更多
农业科技向“新”行
...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生产研究的重要支撑力量,市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农科院五里科学示范园区内,一座高耸的雷达楼静静竖立,宛如一位守望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广阔的...……更多
三代人的“育种梦”
...。”小麦课题组成员从划线、开沟、溜种,到采穗子、拔单株、割小区;从田间观察记载、室内考种筛选,到整理数据、分析资料……他们的日历上只有农时,没有工时,只有节气,没有节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丙申一心...……更多
稻花香里逐梦
...,绝大部分时间他都在稻田里。 1981年,洪安喜到安康市农科院(原安康地区农科所)工作,先后从事过油菜、烤烟、小麦和水稻新品种筛选及栽培研究工作。 2000年,洪安喜撰写了一篇《超级杂交稻新品种引进与示范推广》项...……更多
为粮食安全播下创新的种子
...产业技术体系东北特早熟春大豆育种岗位专家、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副院长鹿文成说。黑龙江的大豆种子“蓄势待发”,海南的育种基地里已郁郁葱葱。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的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内,中国农业科...……更多
兰花花开数度 朱顶红从无香到飘香
...通讯员陈晴、张愉分子育种技术有望大大缩短培育时间省农科院环艺所副所长杨凤玺向记者介绍,蝴蝶兰新品种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云彩火焰蝶兰,它是通过蝴蝶兰跟火焰兰属间杂交得来的。蝴蝶兰本身没有火红色,但云彩火焰蝶...……更多
一粒玉米的“突围之路”
...来,早在2015年团队开启材料创制工作时,就外引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的温热玉米Suwan-Iodent群体混合花粉与美国杂交种“迪卡517”杂交,利用复杂的多个生态环境,自然淘汰加人工选择优良单株或穗行。“含有Suwan热带血缘的玉米...……更多
人工气候室 早春麦扬花
...强,相较于人工大田选择更加快速、便捷,而且收获时是单株收获,不会出现混杂情况,更好地保证了后代纯度。 ……更多
余土根:打破3项纪录的“旱粮大王”
...,并且学会种植技术。2015年,他主动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农科院举办的全省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旱粮产业带头人知识更新培训班,并取得浙江农民大学结业证书。之后的几年里,他不断参加省、市、县的旱粮生产实践交流会议,...……更多
一粒种子的“晋级”之路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洪安喜查看水稻长势。 市农科院供图洪安喜向记者展示“秦康银丝”样本。 记者 郭飒 摄 记者 郭飒谷雨后,农事忙。市农科院的水稻育种试验田里,洪安喜驻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这一片育种试验田有20多亩...……更多
济宁山农43号小麦亩产再破800公斤
...——穗行选择法”,这个方法就是简单高效,我们不进行单株选择,然后这种组合——穗行法和分子育种结合起来,育成了山农43。”李斯深介绍说。要实现小麦高产,除了好的品种,还需要高质量的田间管理。这就是业内人士...……更多
本报讯(记者 刘绍波)近日,记者从省农科院油料所牵头开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务川自治县花椒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年度工作推进会和观摩会上获悉,务川自治县经项目示范管理的花椒较常规管理...……更多
籽粒玉米最高亩产579.87公斤
...为了提高旱粮产量,2015年,他就主动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农科院举办的全省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旱粮产业带头人知识更新培训班,并取得浙江农民大学结业证书。当年,在省农科院、市(县)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导下,余土根种植...……更多
...子科研工程上,该市加强与西北农科大、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茅台学院等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引进先进育种技术和种业装备制造技术,加强有机种植技术、绿色防控配套等技术研究,加速酒用糯高粱种质资源改良,培育优...……更多
一株重3.95公斤!“菜王”出炉,来自宁波这个农场,看看吧
...,茎叶繁大的高菜长势喜人。省农业农村厅、公证处、市农科院以及市农技推广总站等专家全部到齐,测产开始了。专家们随机选定田地,下地进行抽样测产。对测产高菜进行收割、称重。记者也走进田间感受了一下,这里的高...……更多
...和分蘖情况,捏着几株麦苗对农户说,“你们看,像这种单株分蘖4-6个的是一类苗,单株分蘖2-3个的是二类苗,大家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地里小麦的苗情。对于一类苗,根据土壤状况不同,一亩地施氮肥10-15公斤就足够了;苗情...……更多
...肥机”入选2021、2022全国主推技术。技术团队负责人、省农科院研究员汤永禄介绍,“接下来,团队还将进行技术升级,尤其是针对机具方面,把一些信息技术集成到机器上,实现实时监控排种、排肥。此外,还能够根据土壤的...……更多
春耕一线观察丨一粒小麦良种 支撑粮食增产大图景
...研究员周正富:每年我们要培植上千的组合,淘汰上万的单株。2022年,全国有178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那么我们河南人育种的就达到了58个。一粒良种的推广之路有了好的品种,还要有好的推广。在小麦良种推广方面,河南是...……更多
【村村有好戏】淄博市临淄区:农技专家田间支招 做好寒潮防范应对
...员正在进行冬小麦苗情取样,进一步分析小麦的亩茎数、单株叶片数、单株茎蘖数等长势情况,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叮嘱他们做好灌溉设施检查,控制土地湿度,减轻寒冷天气对小麦生产带来的影响。青岛农业大学农学...……更多
草莓尖尖更甜吗?畸形草莓能吃吗?
...记者来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国家草莓种质资源圃,顺着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草莓创新团队副研究员王庆莲的指尖望去,整个温室大棚如同一座“草莓博物馆”,全世界草莓属25个种中23个种、1101份草莓种质资源在这里生长、开花...……更多
为百合产业选育优良品种
...续进行百合种质收集和引进,共收集到237个兰州百合优良单株,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兰州百合优良单株试管苗库,通过植物组培技术进行扩繁保存,为解决百合种源问题提供了资源保障。“育种途径多样,就能更快培育出独头率...……更多
烟台果园创我国新植果园高产纪录
...。”阮树兴说。早果丰产得益于良好的管理技术。烟台市农科院苹果·果业研究所副所长宋来庆介绍说,果园综合利用了带分枝大苗建园、促分枝、促成花、早果丰产修剪以及树势调控技术等国内外先进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营...……更多
“海青一号”获批植物新品种权
...生种质资源。该品种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叶面积较大、单株叶片产量较高,均一性较较好,青蒿素含量大于1.5%,适于在我国东南部海拔800米、气候潮湿向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生长,最佳适宜范围主要在海南、广...……更多
做好田间农情监测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 农情人员及时了解小麦生长情况,主要调查亩茎数、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等苗情数据,通过专业的农情监测仪器,测定当天田间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地面温度等,实时采集反映监测点小麦整体和个体生长情况的照片,...……更多
...料,测配新组合,科研人员不断进行田间性状观察记载、单株选择、挂牌套袋、拿起手中镊子给油菜做“手术”,培育高油高抗高产高质油菜新组合和优良品种。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科研人员像候鸟一样迁徙,1月在杨凌温室,3...……更多
现代神农十六年“尝”出一碗好米饭
...忠实粉丝”李建范对水稻种植收益比较满意。得益于广西农科院优质水稻科研成果——绿色超级稻丰田优553等系列品种的推广种植,八桂水稻主产区迎来了又一波丰收。沉淀16年,倾心育良种。广西农科院优质杂交水稻育种团队...……更多
互助首次引进 马铃薯“雾培法”技术
...养分,从而促进马铃薯微型薯的生长。传统基质栽培平均单株结薯数1.5粒,且生产成本高、繁育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生产程序复杂。马铃薯微型薯雾培生产技术与传统基质栽培相比,平均单株结薯数达30至50粒,最高可达到100...……更多
全国劳模程太平:稻田“守望者”
...、购买书籍、咨询专家……在程太平的成长经历中,浙江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专家裘伯钦、已故安徽省农科院原院长李成荃对其帮助很大,在那个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程太平经常信件往来,主动请教,这让他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更多
想不到!你吃的蔬果主粮,很多来自太空育种
...来后,要进行地面第一次试种,出苗后选择有良好变异的单株进行第二代种植,然后把好的突变体后代再进行第三代种植,经过多代繁育最终获得稳定的新品种。 3月8日,北大荒薯业集团与航天生物集团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胖子运动也许只能变成一个健壮的胖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一直以来,不少人将“减肥”大计列在日程里,或是夜跑,或是走进健身房开始锻炼,但一番努力后,很多人在看到体重秤上面的数字时依然会发出尖叫声
2024-06-25 10:19:00
“暴力梅”来袭,建议中老年:1要除,2不吃,3要躲,顺利度夏
随着南方,各地进入了梅雨季节,雨水也是越来越多,相比较往年,今年的降雨量特别大,从最近的热搜当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来,比如南方即将迎来4轮强降雨
2024-06-25 10:22:00
7月15日入伏,建议中老年:1不去,2不做,3要吃,顺利迎伏天
夏至的第一个庚日已经到了,再过2个庚日,也就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会迎来入伏的一个时间,正如民谚当中提到的“夏至三庚数头伏”
2024-06-25 10:23:00
夏天,这菜使劲吃,一清热解毒,二促进消化,三祛湿,鲜嫩别忘吃
夏天,这菜使劲吃,一清热解毒,二促进消化,三祛湿,鲜嫩别忘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来到了农历的五月下旬,家里种的蔬菜,基本上也已经开始可以采收了
2024-06-25 10:24:00
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
本文转自:云南政协报勐腊县政协召开“加强乡村‘两污’治理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专题议政性协商会议提出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本报讯(通讯员马虹伯)日前
2024-06-25 10:36:00
一发现就晚期,5年生存率极低,肝癌患者希望之路在何方?
肝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第二名肝脏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每天24小时无休,要处理500多种化学物质
2024-06-25 10:39:00
岁月悠悠,漫煮生活
本文转自:荆州日报□ 康兆雪家中被冻得病恹恹的君子兰,我以为它再也没有焕发生机的可能了。上周天气转暖,我赫然发现它短粗的根茎之上冒出了两片绿芽
2024-06-25 08:05:00
不断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张锦华 徐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至2023年,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06-25 08:28:00
警惕甲状旁腺病变 女士蹲下站不起来病根竟在脖子里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一蹲下就站不起来,是腿有问题,或是腰有问题?林女士3年来饱受这怪病折磨,一直找不到病因
2024-06-25 08:50:00
叶黄素护眼是不是智商税? 医生:可适量服用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叶黄素要不要吃?”“叶黄素是不是智商税?”近日,不少网友就叶黄素有没有必要吃展开讨论,博主@北京眼科医生陶勇表示
2024-06-25 08:50:00
怀孕越来越难?这几个影响女性生育力的因素,来看看你中了几个?
生育力简单理解就是生孩子的能力,全面理解包含3层次内容:顺利怀孕的能力、健康度过孕期的能力、保证子代健康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
2024-06-25 08:54:00
@备孕家庭,一起get夏季备孕注意事项!
夏季备孕注意事项01天气热,也莫要贪凉夏季气温高,冰冰凉凉的东西是最好的降温利器,比如,空调、风扇、生冷的食物、冰水等
2024-06-25 08:55:00
林草系统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林草系统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本报讯 记者安璐报道 6月24日
2024-06-25 09:02:00
推动“毁绿者”变身“复绿人”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抚州宜黄县探索多元化修复模式推动“毁绿者”变身“复绿人”本报讯 近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隆兴机制竹炭有限公司购买了1万多尾鱼苗投放至宜黄河中
2024-06-25 09:08:00
夏季如何防治家兔球虫病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高、湿度大等环境因素易引起家兔腹泻类疾病的发生。一般夏季家兔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
2024-06-25 0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