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余土根:打破3项纪录的“旱粮大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1 00: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胡宗仁 通讯员 郑校平

在开化县,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农民,竟然先后打破3项浙江农业之最纪录,他就是开化县土根家庭农场负责人余土根。2018年,余土根种植的单株番薯结薯个数达到1137个,打破了先前单株番薯结薯个数716个的浙江农业之最纪录;2020年,他种植的籽粒玉米亩产达到482.7公斤,创造了籽粒玉米最高亩产的浙江农业之最纪录;2023年,他种植的籽粒玉米亩产达到579.87公斤,再次刷新籽粒玉米最高亩产的浙江农业之最纪录。

多年来,余土根一直钟情于旱粮种植,不仅将破纪录的技术运用到生产中,让自己迈上致富路,他还把优质品种的番薯、马铃薯等免费赠送给上百户村民,带动他们一起致富。勤奋好学、深耕农业科技的他,因此获得了浙江省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师”称号。日前,记者慕名采访了“旱粮大王”余土根。

学习种植技术 提高旱粮产量

“我能陆续打破3项浙江农业之最纪录,这主要是农业战线上专家们技术指导的结果。”余土根一边拿出科技含金量高的3块奖牌,一边解释道。

多年深耕于农业科技,目前,余土根办的农场不仅被评为浙江省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而且农场种植的番薯、马铃薯、玉米等旱粮面积也扩大到300多亩,年产值250万元。

65岁的余土根,是开化县池淮镇篁岸村人。在上世纪70年代末,年轻的余土根在生产队里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后来还当上了大队农科队队长。上世纪90年代,他被推荐到江苏镇江学习园林育苗技术,一学就是两年多,回乡后就一直从事育苗工作。

2012年,余土根流转了村里的113.3亩抛荒土地,开始从事旱粮生产。“那时候,玉米亩产只有300公斤,番薯亩产1000多公斤。”余土根告诉记者,品种是当地的土品种,产量低、效益差。他种了几年,算算账还亏本几万元。

为了让农场有好的经济效益,余土根决定寻找旱粮的好品种,并且学会种植技术。2015年,他主动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农科院举办的全省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旱粮产业带头人知识更新培训班,并取得浙江农民大学结业证书。之后的几年里,他不断参加省、市、县的旱粮生产实践交流会议,并多次自费到外地先进的农场、专业户那里去取经,广泛接触良师益友,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

2016年,在省农科院、市(县)农业局专家的指导下,余土根种植的番薯亩产达到3400公斤,这让他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2017年,余土根与省农科院合作,引进番薯优质品种浙薯33、浙薯22、浙薯81、浙薯75、浙薯13等9个优质品种;从衢州市农科院引进良种1个、地方薯种6个,通过对以上番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摸索研究出一整套的番薯鲜食、菜用、蒸煮、洗淀粉、制薯干等分类薯种。“当年,种植番薯的毛收入就达到40多万元。”余土根高兴地说。

自2020年以来,余土根又在省农科院吴列洪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先后开展了番薯微型薯脱毒苗和马铃薯脱毒苗繁育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取得了较好成效。

打破浙江农业之最纪录

是一大乐趣

“最让我开心的事情,就是打破浙江农业之最纪录。”余土根兴奋地说。

2018年,在一次省级培训班上,余土根得知番薯单株个数716个的浙江之最被嵊州的一个大户保持着时,他便暗下决心,要打破该纪录。之后,他挑选优质品种“浙薯75”,实行单芽扦插种植,并且通过实施提前翻耕、一次性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科学压蔓、保持土壤湿润等种植技术,终于让这株番薯结出好甘薯。在采挖季节时,经浙江农业之最办公室组织专家现场验收,这单株番薯结薯个数达到1137个,比纪录多出421个,让他激动万分。

从此,余土根把破纪录当成了劳动中的另一大乐趣。2020年,他种植的“浙单14”籽粒玉米品种,经浙江农业之最办公室组织专家现场验收,亩产达到482.7公斤,成为玉米单产浙江之最的创造者。

2023年8月,在余土根所种植的“浙单15”籽粒玉米攻关田,他以单产579.87公斤再次刷新由他本人保持的浙江农业之最纪录。

“除了番薯、玉米打破纪录,农场种植的马铃薯也获得高产。”2021年,余土根参加浙江省粮油作物高产竞赛活动,其中2.3亩马铃薯高产攻关田经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组测产验收,以4711.1公斤的高产,斩获浙江省马铃薯单产竞赛第一名。

科技示范带动乡亲

一起奔向致富路

多年深耕在旱粮种植领域,余土根因此获得了浙江省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师”称号。

在推广科技的过程中,一本由开化县农业农村局编写的《农业技术指导手册》一书中,就有余土根执笔的“番薯高产栽培技术”“玉米超50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切块冷库低温催芽促早发高产栽培技术”等,其中,“马铃薯切块冷库低温催芽促早发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浙江大学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

谈起如何科学种植旱粮,余土根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说,要让旱粮实现高产丰收,首先要改良土壤,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要把秸秆还田,进行多次深耕,除草不用除草剂,走生态循环的种植之路。并且,重视科技投入。迄今,他的农场已经累计投入700多万元。

2021年,他又投资近30万元,建成了吴列洪专家工作站,配齐了办公室、接待室、培训室、交流中心,还配置了保鲜库、分拣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新建了一批育苗温室,新置了农场水肥一体浇灌溉系统,使得农场的基础条件得到提升。

近年来,余土根不仅将破纪录的技术运用到生产中,让自己迈上致富路,他还把优质品种的番薯、马铃薯等免费赠送给附近村民种植,带动他们一起奔富路。余土根告诉记者,仅仅是免费赠送的各种番薯、马铃薯的苗就有500多人次。

眼下,余土根还与林山乡詹村村、下江村等村庄合作,由农场提供优质的番薯种苗和种植技术,发展番薯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每年,我还要到周边乡镇的马铃薯、番薯种植大户去推广种植技术,进行现场培训。”余土根说,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他的科技示范带动,已经有上百户农户依靠种植旱粮鼓起了钱袋子。

“有好的良种良法,就要大力推广,实现资源共享。”一直以来,余土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籽粒玉米最高亩产579.87公斤
...县池淮镇篁岸村,把一块“浙江农业之最”的奖牌颁发给旱粮种植大户余土根。“这是我拿到的第3块奖牌,去年农场种植的籽粒玉米,亩产达到579.87公斤,打破之前籽粒玉米的最高亩产4
2024-02-20 01:01:00
地表最强“狗尾草”浙江农业刷新粟米最高亩产纪录!
...。↑图自浙江农艺师学院最近,浙江省农科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传来一个好消息:11月8日,研究所的特色旱粮育种与栽培团队最新选育的粟米新品种“浙粟4号”,在浙江农业之最委员会办
2024-11-21 16:12:00
...邵阳日报讯 (记者 黄云 通讯员 张剑波) 7月25日,全省旱粮体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省农业农村厅、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邵阳市农科院的相关负责人,国内、省内旱粮产业技术体系知
2023-07-27 09:57: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市郊旱粮种植,文字记载,始于汉朝,《博物志》记有高粱种植。《晋书·食货志》云,大兴元年(318年),晋元帝诏曰:“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熯地,投秋下种。”
2024-06-21 05:53:00
华杨村:小杂粮种出大效益
...们整合全村千亩旱田资源,发展杂粮特色产业,建成210亩旱粮育苗孵化基地、860亩旱粮种植基地,培育种植了12种杂粮。”行走在6米宽的高杨路上,两侧风景尽收眼底,路西的钢架结构
2024-05-14 01:04:00
...,粮油类亩产破纪录共13项,超过一半,包括稻麦类5项、旱粮类8项。另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浙江粮食播种面积1570
2024-12-27 10:06:00
...产领域,产生早稻最高亩产等纪录13项,包含稻麦类5项、旱粮类8项;果蔬等农产品亩产领域,产生山药最高亩产等纪录4项;新奇特领域,产生最大的萝卜等纪录8项。“浙江农业之最”已坚
2024-12-27 07:33:00
...类亩产破纪录共13项,超“半壁江山”,包括稻麦类5项、旱粮类8项。另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2024年浙江粮食播种面积1570
2024-12-27 15:44:00
...早将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按季节分品种分解下达早稻、春播旱粮生产任务,细化到县到乡、落实到村到田。充分发挥30个水稻育秧工厂作用,育足育好壮秧,推行代耕代种代管,以提升春耕质量。积
2023-01-13 07: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怎么区分支气管肺炎和普通感冒?
罗凤娇 广西河池市环江县人民医院支气管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主要影响支气管和肺泡,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会导致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2025-11-03 07:05:00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必看:正确发力、保护假体的5个核心动作
王柯 泸县中医医院髋关节置换术是对于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例如患股骨头坏死、重度骨关节炎等疾病后,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能够重建患者关节功能
2025-11-03 07:05:00
偏头痛护理:从病因到缓解的全面攻略
?彭晓兰 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心脑血管内科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主要特征是单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对光和声音的敏感
2025-11-03 07:05:00
身体里的铁管家:铁蛋白的小秘密
刘璐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我们常常在体检报告上看到“铁蛋白”三个字,它似乎和“铁”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2025-11-03 07:05:00
老年群体眼健康维护与眼病干预
杨赛 北京市朝阳区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组织逐渐退化,老年群体已成为眼病高发人群。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
2025-11-03 07:05:00
人体器官的“隐秘”组合:肝脏与甲状腺
高华方(通讯作者) 孟涛 高华丽 邢台市人民医院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工厂”,还肩负着内分泌调节的重任。一旦肝脏出现问题
2025-11-03 07:05:00
2025排名前三的褪黑素品牌:技术+效果全解析,失眠人群参考
当前褪黑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容易踩坑,下面为大家详细解析2025褪黑素 TOP3 产品。TOP1:Pdnaxi 睡眠胶囊 ——第五代睡眠提升技术
2025-11-02 11:24:00
减肥保健品真有用吗?2025主流产品推荐
在追求健康体魄的时代洪流中,体重管理已从一个审美议题,演变为一场关乎代谢科学与生活智慧的深刻探索。然而,市场喧嚣与信息过载
2025-11-02 11:26:00
护肝片怎么挑不踩坑?选对品牌是关键,吉利肝等能有效改善肝指标
当代人被熬夜、高脂饮食、应酬饮酒裹挟,肝脏健康危机四伏,挑选护肝片时的困惑也随之而来。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从科研实力、临床数据
2025-11-02 16:16:00
化疗期间病人吃什么增加营养好?看最新礼品推荐
患者生病时身体已经很脆弱了,为了治病患者还要定期吃药做检查。但是,你知道吗?治疗癌症的药品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副作用,药品虽然可以遏制癌细胞的增长
2025-11-02 16:20:00
名医免费坐诊、药膳茶饮飘香!河南中医药集市暖身更暖心
大河网讯 11月2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龙子湖院区门诊楼前,“中医药集市”刚一开集,就成了周边居民与大学生争相前往的健康“打卡地”
2025-11-02 20:50:00
苗医生靶向祛痘技术落地!专利工艺 + 靶向递送,开启痘肌修护新路径
在问题肌修护领域,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对消费者需求的更精准响应。近日,苗医生正式宣布其历时多年研发的“靶向祛痘技术”正式落地
2025-11-01 13:48:00
睡醒后浑身疲惫怎么回事?深度助眠产品测评,选对才不浪费钱
您是否也经常在闹钟响起时,感到浑身沉重,仿佛一夜未眠?睡醒后浑身疲惫怎么回事?这很可能与睡眠质量差、深度睡眠不足有关。除了调整作息
2025-11-01 15:37:00
苏州专业医美机构选哪家?这几家热门机构值得考虑
苏州医美市场里,各类机构从连锁品牌到本地口碑店数量不少,很多求美者想选却犯了难。其实大家纠结的核心,无非是想在 “热门”里找到真正适配自己的 ——毕竟热门≠适合
2025-11-01 15:39:00
药物副作用难以忍受?2025护脑全新热门方案推出:综合干预问鼎生活质量改善榜首
在脑健康领域,认知衰退本身或许尚可应对,但其背后潜在的进行性功能丧失,无疑是高悬于每个人未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记忆的悄然流失
2025-11-01 1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