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一粒玉米的“突围之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02 06: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一粒玉米的“突围之路”

——我省首个“国家级”普通玉米“诞生记”

一粒玉米的“突围之路”

在福州吴凤基地,李刚记录玉米田间表现。受访者供图

1日,和往常一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刚来到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藤桥镇的福建省南繁基地。他穿戴上草帽、胶鞋等,消失在玉米地里。

微风轻拂,大片玉米长势正旺,绿油油得一眼望不到边。播种、套袋、授粉、收获、晾晒……从2015年起,他和团队年年重复这一系列动作,开展一轮又一轮选育工作,终于小有所成。

近日,李刚率队选育的新品种“闽玉683”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我省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普通玉米新品种。

数据显示,2020年起,“闽玉683”连续两年参加国家东南区统一试验,表现优异,区域试验均比对照明星品种“苏玉29”增产7%,生产试验增产10.2%,增产点100%,产量位居第一位。

逆境中求生存

纵观全国,福建在玉米种植面积上处于劣势。

目前,我省玉米播种面积近70万亩,其中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约50万亩,普通玉米面积10万余亩。普通玉米以“苏玉29”品种为主,主要在泉州惠安、南安、晋江和莆田、福清等地种植。

“我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田地占比少;另一方面,福建季节降雨分配不均,3月至6月降水量占全年一半以上,且年际变化极大。”李刚解释说。

以福州为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条件下,玉米新种繁育面临复杂多变的气候:打地、播种、授粉,都在等雨停;雨停后,要战高温;等到组合鉴定、材料收种,又担心台风突袭。

去年,李刚就吃了苦头。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院吴凤基地,30多亩玉米地先后经历2个月不间断的雨季,之后又处于连续高温,多日最高气温达44℃。7月下旬,玉米本应步入乳熟期,然而基地里的玉米大片枯死,叶子都被晒得卷起来了。

如果育种创新停滞不前,就容易被其他地区的种业价格掣肘。“特别是近一两年,受西北制种成本影响,玉米种子价格涨幅较大。像‘苏玉29’,省代批发价格每斤10块左右,层层下去,最终农户购买价格在每斤20块上下。”李刚说。

“我们要培育出自己的优势玉米品种。”带着这一目标,2015年起,李刚率队着手构建、选育适宜我省及周边地区的普通玉米群体,组配新品种。7年后,他们最终实现了我省“国家级”普通玉米品种的“零的突破”。

七代更迭的选育

玉米育种,冗长且烦琐。李刚首先要做的,是在“杂、多、乱、小、散”的种子中,挑选、组配出最适宜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优势种子。

2016年,李刚团队采用高密度、大群体方式,在福州挑选了3亩试验田种植了3万株群体的普通玉米,“利用福州特殊的复杂气候条件,即生长前期多阴雨寡日照、后期高温高湿等,对群体进行综合筛选”。

随后,试验田“转移”至河南滑县,对材料的感光性、丰产性、抗病性、耐高温性等进行压力筛选;再辗转至云南省石林县,进一步锤炼当选株系的广适性、抗病性和结实性等,“在云南,玉米成熟后期一般面临着低温环境,适应性不好或者灌浆慢的籽粒就会干瘪”;后来,李刚团队来到福建省南繁基地,对最终确定的优良果穗进行定型……

“3万株玉米在一年又一年的‘淘汰赛’中,最终历经七代选育,30个优良果穗脱颖而出。”李刚说,这些果穗具有相互独立、性状不一且稳定的优点。

胜利背后,是“汗滴禾下土”的耕耘。

每年七八月,是玉米授粉的关键期,在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人不动都汗流不止。“在河南那会,气温超过40℃,下地10分钟,我们全身找不到一块干的地方。”一年又一年候鸟似的南北穿梭,周而复始的种收试验,李刚被晒得又黑又瘦,却越干越起劲。

2019年,团队终于迎来开花结果的时刻。他们培育的新品种“闽玉683”,在福州、滑县、石林、四川绵阳、安徽宿州等地进行多点鉴定,在春播、夏播中均表现出优良的广适性、丰产性和抗病性。同年,试验种子生产和相应试验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迎接金灿灿的未来

“闽玉683”成为我省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普通玉米新品种后,很快就有企业上门洽谈相关合作事宜。“今年,我们计划与合适的企业开展合作,进行大范围布点和实施种子生产计划。”李刚说。

李刚还进一步解析了“闽玉683”中的创新“因子”。

原来,早在2015年团队开启材料创制工作时,就外引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的温热玉米Suwan-Iodent群体混合花粉与美国杂交种“迪卡517”杂交,利用复杂的多个生态环境,自然淘汰加人工选择优良单株或穗行。

“含有Suwan热带血缘的玉米大多具有光敏感性,这也是我们选择在炎热的滑县进行光钝感驯化选择的原因。一方面,淘汰迟熟单株或穗行,另一方面,结合锈病、青枯等病害选择,最终筛选光不敏感、抗性优良的单株或穗行晋级。”李刚说。

“闽玉683”只是李刚团队“七代更迭培育”中的一个产品。包括“闽玉683”在内,目前还有“黄金棒696”等为代表的新品种,在国家东南区、黄淮海区、西南区表现优异,其抗病性、耐高温性、广适性、丰产性,得到农户和众多企业认可。

去年底,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所与河南宝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黄金棒696”初步转让协议,后者支付了定金,双方将在今年联合参加黄淮海联合体试验。

“在国内,玉米品种参加试验前就付定金的方式很少见,如果品种试验表现不佳,定金就打水漂了。”李刚说,宝景公司以此获得“黄金棒696”首次试验的机会,说明该品种的价值已初步获得市场认可,也侧面验证了福州独特的气候,有利于普通玉米新品种培育。

“‘闽玉683’仍有改良空间。”他说,“一粒好种子,要从实验室里走出来,更要走向田间地头。”

福建玉米的“突围之路”,仍在继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08: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玉米入闽“闯关记”
...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阮宏椿在“试验田”里查看玉米长势。近日,在三明市三元区洋溪镇,阮宏椿(左一)与农户一起展示收获的玉米。近日,阮宏椿在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查看玉米病原菌
2023-09-25 07:12:00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海带丰收时节
...得更加丰富多元。1、开拓视野,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之路从朴素认知到深刻领会,从满足填饱肚子的要求到丰富餐桌食品的种类,福建对大食物观的理解逐渐透彻:农业必须走向产业化、现代化
2024-05-15 15:47:00
南平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引金融活水助企纾困
...试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平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之路”。创新产品多点“开花”南平市金融部门推出的一批具有创新性、代表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交出亮眼“成绩单”。南平市地方金融监管
2023-02-27 11:33:00
...根陇东旱塬 专注节水增粮——省农科院镇原试验站科创之路硕果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燕茹 冯宝强初秋的陇东旱塬,绿意盎然,禾谷飘香,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8月12日,来自中国农科
2023-08-22 07:45:00
让“小众”长成大产业
...党的引领和政府支持关心下,‘圆旺元’走品种自主创新之路,一定能培育出更好的优良种子,回报乡村。”圆旺元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元旺满怀憧憬。不仅如此,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与建瓯市
2023-11-24 03:04:00
1.7亿元国家级农业试点项目落地潍坊,全国仅40个
...村部发布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单,潍坊市玉米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立项名单,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1
2025-04-12 13:39:00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廿年磨一剑试验田里战旱魃
...试验站踏上了寻求破解干旱影响东北粮食安全生产的研究之路。农业气象科研工作离不开田间试验。玉米干旱胁迫试验是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开展最早的试验,而能否有效排除自然降雨对玉米的影
2023-10-25 16:43:00
金博士种业:容重王金皇后 902 玉米种子震撼登场
...公司代表率先上台,深情回顾了金皇后902玉米种子的研发之路。此款种子历经层层筛选与反复试验的严苛磨砺。就种子特性而言,金皇后902的容重优势令人惊叹。其饱满籽粒仿佛蕴含无尽生
2024-09-12 16:54:00
李刚在张掖市调研时强调 加快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为建设农业强省作出张掖贡献
...产要素活力,不断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来到张掖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和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李刚一行详细了解我市现代种业发展情况。李刚强调,要坚决扛牢国家粮食安全、种子安全政治责任,
2023-03-14 11:3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连续三天!2025齐鲁美食节老德州甜沫免费品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许昱洲说起德州味道,想必很多人的记忆里,都少不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甜沫。金秋九月,运河之畔的德州城里,这份熟悉的味道将再次唤醒大家的味蕾
2025-09-10 18:52:00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威海饺子盛宴等你来打cal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山东饺子争霸赛,将于9月11日至9月13日正式开擂!皮薄馅大汁多?山东饺子界的“神仙打架”来了
2025-09-10 16:37:00
步长荣发:长期脱发困扰人群的新希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早陷入“脱发焦虑”。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让不少人年纪轻轻就出现发际线后移、发缝变宽
2025-09-10 11:54:00
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吴素贞:针药并用,化解更年期“多事之秋”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下午+夜诊、周五全天、周日全天“一阵潮热、一身汗、一晚睡不着”——这是许多女性对更年期的第一印象
2025-09-10 10:25:00
躬耕教坛心如炬 照亮银龄逐梦路——贵州老年大学举行2025年教师节活动
9月9日下午,贵州老年大学6号楼报告厅内暖意融融、掌声阵阵,以“躬耕教坛心如炬·照亮银龄逐梦路”为主题的教师节活动在此举行
2025-09-10 01:24:00
医护温情进社区,家门口的“三甲医院”暖人心!贵阳市公卫中心携手小车河街道举办免费义诊活动
9月3日下午,在贵阳市南明区财富广场负一楼的合力超市门口,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正忙碌着,身边围满了陆续赶来的居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坐下
2025-09-10 02:26:00
新规落地在即!今后“纯牛奶”必须100%生乳制造
作者:廖玉婷已实施15年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即将迎来重要更新:今年9月16日起正式实施的“第1号修改单”
2025-09-09 12:0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锁自闭症孩子的社交密码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9-09 09: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颈后凸起的成因与“消包”指南
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夜诊,周日全天。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
2025-09-09 09:36:00
烟台疾控科普:减重防控高血压——体重减一点,血压稳一点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各位朋友,高血压这个“沉默的杀手”是否正在困扰着您或家人?您可知道
2025-09-09 10:15:00
重庆黄泥磅医院:用专业和坚持赢得颅面神经疾病诊疗口碑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颅面神经疾病的诊疗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专业实力的重要标尺之一。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2025-09-09 11:32:00
小结石黑科技 昆明肾结石专科医院独创中西结合“三通疗法”
“不是说小结石可以自然排出吗?为什么我的肾结石只有几毫米,却一直排不出来?”在临床上,云南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黄丽娟博士常常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
2025-09-09 11:33: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为不同阶段肺癌患者提供精确医疗服务
近日,72岁的李女士在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复查后欣慰地表示,“没想到现在能恢复正常生活,真的非常感谢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陪伴
2025-09-09 14:32:00
云知声与广西医保局达成战略合作,共筑医保服务新生态
近期,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股票代码:9678.HK)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5-09-09 16:54:00
《心灵导航》| 从独行到同行,孩子的校园社交指南请查收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阮晓燕)九月的校园,课间的笑声、课后的分享,藏着孩子们最纯粹的社交日常。你家孩子是否还在为“没朋友”发愁
2025-09-09 1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