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廿年磨一剑试验田里战旱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5 16: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很难一蹴而就,往往要具备“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和久坐“冷板凳”的耐性。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然而这个地区干旱灾害发生频率高达30%,成为保障东北粮食安全的最大障碍。“科研工作首先要立足于国家和地方需求。”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二级正研高工、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牵头人、首席科学家张玉书告诉记者,把“农业气象灾害”作为团队主要研究领域的原因正在于此。

不畏困难 妙手改造试验田

2004年,张玉书带领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为出发点,在锦州农业气象试验站踏上了寻求破解干旱影响东北粮食安全生产的研究之路。

农业气象科研工作离不开田间试验。玉米干旱胁迫试验是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开展最早的试验,而能否有效排除自然降雨对玉米的影响是开展试验的一个先决条件。

“开始起步比较难,人少,试验设备简陋,只能用木棍或铁棍撑起塑料布来遮挡风雨对玉米的影响。”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首批成员、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农业气象室主任纪瑞鹏回忆最早做试验的日子感慨道,“当时只有三名团队成员,既要负责玉米的全生长周期管理,还要按照试验设计定期完成观测、记录、分析、总结等,每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对团队来说都是挑战。”

2008年,随着轨道式一体化遮雨棚的建成,干旱胁迫试验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控制试验田不够用了,要等田做实验。

“农业试验不能等,错过了就是一年。”纪瑞鹏说。在扩大试验田占地面积的方案行不通后,团队转换思路,将一体化遮雨棚分为三节,每节实现嵌套叠加,改造后的遮雨棚既可有效阻挡自然降雨,又节省了遮雨棚收起面积,使试验田可用面积增加了一倍。

如今,团队在锦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建成了700平方米玉米农田干旱胁迫控制试验场和200平方米的根系观测场,拥有玉米农田大型称重式蒸渗系统、农田降水模拟系统等先进科学仪器设备。“一眨眼19年过去了,大家不惧困难,勇于挑战,科研条件不断得到改善,试验开展也越来越顺利。”张玉书说。

身兼重任 只为把试验做好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年届五十的张玉书经常手举好几公斤重的观测仪器,到试验田开展试验,这份执着也感染和激励着团队的每一名成员。

“每次做完玉米试验,身上就会起一片红疙瘩,奇痒无比。”2018年夏天,一心想着如期完成玉米叶片光合参数对干旱响应机理试验的团队成员陈妮娜左右为难。“孩子那时1岁多,抱着我大腿‘哇哇’哭,不让走。”试验一刻也不能耽误,但扔下孩子又于心不忍,她做了决定:带着孩子去试验。“虽然试验基地条件简陋,孩子遭了不少罪,但至少跟在我身边不再哭闹了,算是平衡家庭和工作的一种可行办法吧。”

“试验中的不确定性让科研人员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做农业气象研究可谓是‘痛并快乐着’。”面对科研中会遇到的压力和困境,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于文颖乐观看待。

团队成员蔡福对待科研精益求精。在进行玉米关键生育期干物质分配干旱响应试验时,为了最大化模拟玉米根系的真实生长,增加试验数据的对比性,他决定把盆栽试验增加到根的100厘米深度,而市面上的试验盆只有30至50厘米深。可靠的一手数据为后期玉米蒸腾、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干旱响应机制研究,促进作物模型性能的改进和准确评估干旱影响奠定了基础。

突破创新 勇攀农气科研高峰

多年来,在农业保险理赔工作中,干旱灾害影响科学定损成为困扰保险公司和投保农户的难题。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利用卫星遥感和作物生长模型研制精细化的农业干旱实时灾损定量评估技术,成为破解农业保险赔付难题的关键。2014年和2015年,辽宁省连续两年发生夏旱,团队利用该技术完成受旱地区各个行政村的精细化干旱损失评估,获得当地政府、农险公司和投保农户等的一致认可。

近几年,团队在玉米干旱定损评估技术上再次取得新突破。在玉米干旱过程辨识和旱灾损失定量评估技术中,团队创造性引入玉米根系参数,构建多源资料融合的干旱灾损评估集成模型,可以把评估结果从“千米”提高到“米”级,空间精度提高三个量级,为农业政策性保险定损赔付提供科技支撑。

从2021年至2022年,农业气象灾害创新团队研发的“玉米农田精细化灌溉量预报系统”“农业干旱动态定量评估及预测预警系统”两项科研成果在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推广应用。突泉县气象局利用这两个系统,向全县80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田灌溉和农业干旱气象服务,提升了全县117万亩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效率和200多万亩玉米农田抗旱减灾效益。

科研无捷径,探索无止境。目前,团队已启动玉米复合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和干旱胁迫对突泉主栽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研究等多项科研工作。未来,团队会继续在试验田里挥洒汗水,以匠心致初心,拿出“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和久坐“冷板凳”的耐性,勇攀一座座农业气象科研高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鹤壁农业气象科技小院农田做试验气象成“良师”
...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研专项2项、中国气象局科研项目8项、省气象局重点实验室项目20余项;成为中国气象局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卫
2023-06-19 17:23:00
气象科技扎根乡间沃野
...科技小院目前共有团队专家31人。此外,还组建了一支由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专家,以及宁夏大学导师等10人组成的专家
2024-05-29 09:27:00
...行研判。”锦州市气象局副局长鄢志宇说,通过积极应用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的病虫害气象等级指标,预计病虫害发生发展等级,农试站与植保部门联合,在无人机撒药防治病虫害期间提
2023-09-27 08:29:00
...吾尔自治区铁门关市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模式技术室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雷达运控室中国气象局机关党委(巡视办)巡视工作处全国气象工作先
2023-01-10 10:38:00
今天(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全球气象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23—2024年,全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气象人工智能大模型、小卫星观测技术迅猛发展。在全
2025-03-23 13:54:00
融合古今 联动虚实
...“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2019年,又被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命名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遂溪县气象局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
2024-03-27 06:49:00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31日,中国气象局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秋粮保丰收气象服务工作,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秋粮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七成
2024-08-03 00:37: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月9日电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宋善允9日介绍,中国气象局在101个大城市开展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业务。建成汇集了17个部门82类预警信息的国家突发事件
2023-01-09 11:28:00
中国与东盟共商气象科技合作:探索数字化与智慧化转型
...风云地球’,共同探索气象业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祖强16日在广西南宁介绍。当天,第3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气象科技合作成论坛关注焦点。张祖强
2023-09-16 21:3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小叶医探 |小心记忆被“偷走”!专家:这些早期表现要注意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项“偷走记忆”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反应迟钝
2025-09-21 13:10:00
灵芝孢子油品牌如何选?灵芝孢子油品牌推荐榜单揭晓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对于提升身体状态的天然营养补充品需求日益增长,而灵芝孢子油作为高端滋补品类中的“黄金成分”
2025-09-21 15:20:00
灵芝孢子粉哪个牌子好?灵芝孢子粉的品牌排名推荐
在当前健康养生热潮下,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市场上的品牌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陷入困惑
2025-09-21 15:21:00
花柏禾:医疗级微晶透皮技术跨界抗衰,重新定义护肤效率
在国产抗衰护肤领域,花柏禾凭借一项 “医疗级跨界技术” 早已积累起扎实口碑——其基于第三代纳米微晶透皮技术打造的新一代抗衰护肤系列
2025-09-21 15:23:00
卖断货了!贵州刺梨红茶何以创新出圈?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
2025-09-22 01:05:00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