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战“三夏” 夺丰收丨河北“三夏”生产一线见闻①:良种一粒重千钧
...优良、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强筋小麦品种。“良种一粒重千钧。不同用途的小麦新品种迭代升级,为全省乃至全国小麦的稳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郭进考说。(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 ……更多
战“三夏” 夺丰收丨河北“三夏”生产一线见闻③:良机收麦显身手
良机收麦显身手——河北“三夏”生产一线见闻③6月9日,在石家庄市藁城区五丰农机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一台智能无人驾驶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在进行收获作业。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摄风吹麦浪,又闻麦香。“轰隆...……更多
单产提升、以丰补歉、播种有序——河北秋收秋种一线见闻
...家庄10月12日电 题:单产提升、以丰补歉、播种有序——河北秋收秋种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苏凯洋、赵鸿宇、郭雅茹寒露已过,秋高气爽。燕赵大地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和农机忙碌的景象。在部分地区今夏遭受洪涝灾害的...……更多
把土特产做成“金字招牌”——石家庄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一线见闻
...益3万元以上。·做特做精产业集群7月10日,位于栾城区的河北臻豆食品有限公司的腐竹生产车间,豆香弥漫。热气腾腾的豆浆在冷空气的吹动下慢慢结膜,全自动控制生产流水线完成揭皮、切分、速冻、分装后,一盒盒鲜腐竹被...……更多
良种一粒重千钧(坚决打赢  “三夏”生产攻坚战)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良种一粒重千钧(坚决打赢 “三夏”生产攻坚战)——“从‘三夏’新质生产力看河南农业强省建设”系列观察之二5月30日,鄢陵县彭店镇霍刘庄村群众在收割小麦。 吕超峰 韩志燕 摄□本报记者 赵春喜 ...……更多
技术集成增产 田间比武减损——山东秋收一线见闻
...要点和专家指导,粮食生产的精细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集成落地换来好收成。作为农业大市,乐陵市今年纯作玉米种植面积近88万亩。“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乐陵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更多
春耕春管一线见闻②丨在“云端”找答案,让春管“耳聪目明”
...杜晓义(右)正在巡护5G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的监测设备。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摄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3月20日,在邯郸市永年区5G智慧农业园指挥调度中心,河北可利尔种业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园负责人杜晓义正通过屏幕密切...……更多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求职、植树......
...于春】春耕一线见闻:科技助力 打好全年丰收主动仗 07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出的“良”方。晋中国家农高区以良种先行,良机、良法齐发力,让良方良用,不断释放丰产新...……更多
全力以赴保障粮食丰收——各地加快推进秋季农业生产扫描
...产的大头。目前,各地正抢抓农时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在河北秦皇岛,玉米地机械轰鸣,摘棒、剥皮、装仓等环节有条不紊;在山东临沂,机收减损积极推进……据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已收获过七成。其中,东北地区近...……更多
一粒良种  千粒好粮
...积极作用。”市种子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良种一粒重千钧。我市将继续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更多
“一天不创新,就会落后”——石家庄市深化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一线见闻
...架”到“货架”近日,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与河北科技大学签订技术合作合同,共同启动“高均温特气钢瓶热处理炉低氮燃烧节能降耗系统研发与示范”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更多
2月25日,由省人社厅等单位主办的2024年河北省“春风行动”在石家庄举行。活动通过现场招聘、品牌展示等方式,助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春节后尽快返岗复工,保障企业用工需求,稳定就业岗位。活动当天共有1.2万人入场求职...……更多
...,可以感受到碗中每一粒不足0.1克的米粒,其实有着重若千钧的分量。这是科技的分量。DNA提取、基因分析、分子标记做检测……从传统杂交到结合分子育种辅助再到普遍采用基因组技术,越来越强大的科技力量,让培育优质良...……更多
良种一粒重千钧(人民时评)
...动农业提质增效。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良种一粒重千钧。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更多
高效 高质 高产——天山南北秋收一线见闻
...,种植户收入增幅明显。近年来,新疆农业部门通过探索良种、良田、良技、良机、良法融合配套,大力实施“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粮食单产攻关行动,千方百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更多
...全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土壤改良、良种选育、科学管护和“改地”“改水”“改种”等系统工程,万余亩重度盐碱地“破碱重生”,盐碱地小麦平均亩产提高到近1000斤,全区高肥水耕地面积净增18.5万亩。...……更多
奋战主汛期 河北在行动丨“防范早一步,安全多一分”——井陉县防汛一线见闻
...入汛前,井陉对甘陶河全线实施清淤疏浚和固岸护坡。 河北日报通讯员 宋卫摄“光这一段河道,我们就清理了250多万立方米泥沙、石块、杂草。”7月12日,巡查到甘陶河南障城段,井陉县水利局副局长高春生指着旁边的河床对...……更多
春好正是耕种时
...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在河北衡水,500余万亩冬小麦已进入返青期;在江西赣州,油菜花开正盛;在广西贵港,农民育秧备耕一片繁忙。“目前全市冬小麦长势良好,土壤墒情充足,大部分地块土...……更多
辛集市创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线见闻
...王下村的农民画研创推广中心,村民们正在创作农民画。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辛集农民画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村是辛集农民画的主要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创作基地。”王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大闯说,自从...……更多
河北:保障粮食安全 书写“丰收答卷”
...:长城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郭庆敏)2022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73.02亿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河北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克服疫情冲击、天气...……更多
小田并大田,让“1+1>2”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小田并大田,让“1+1>2”——春耕春管一线见闻⑧4月16日,魏县和顺会村党支部书记马斌(右)在麦田里察看小麦长势。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摄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4月16日,走...……更多
农业生产向“新”而行
...和产量上会比普通杂交玉米更胜一筹。春气始,万物生。良种、良田、良技、良机、良制协同发力,遵义今年全面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通过培育新茶饮等新业态快速成长、延长农业全产业链,全力推动农业农...……更多
粮食“连年丰”从何而来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邯郸连续十一年跻身全国“百亿斤”粮食大市行列粮食“连年丰”从何而来5月6日,成安县道东堡镇大堤西村种植大户朱信涛在用植保无人机为小麦喷洒农药。4月19日,成安县气象局工作人员闫明明(右)在...……更多
村医巡诊、下沉诊疗、备好药品……多地农村防疫一线见闻
...,村医定期入户巡诊,对行动不便的群众送医送药上门。河北临西县除了组织村医定期到村民家中进行血压、心率等检测和健康宣教外,还加大医疗团队巡回、巡诊力度,通过县乡医疗机构组织16个义诊团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更多
寒潮下的劳动一线见闻
...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劳动一线的暖心故事。12月1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岗头村,种植户在清理大棚上的积雪。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12月12日,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处工地上,工人在喝姜茶驱寒。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1...……更多
“培训+比武” 石家庄市高质量推进家畜繁育人才队伍建设
河北新闻网讯(李书杰 通讯员褚素乔)5月29-31日,石家庄市第六届家畜精液质量检测培训及比武活动在石家庄市藁城区举办。活动旨在加强石家庄市高技能家畜繁育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种业振兴人才支撑,促进石家庄市畜牧业...……更多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基层见闻:警察节特别策划——新·警察故事
...10日,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河北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原讲述的新警察故事。新·警察故事河北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原他叫张国锋,是邯郸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支队长。邯郸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更多
...看到曾经的盐碱地如今变为“新粮仓”,他特别高兴。(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 ……更多
...模型到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河北是钢铁大省,有业内人士认为,钢铁工业是大型复杂流程工业,是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阵地。在钢铁大模型展区,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河北钢铁行...……更多
大地麦浪滚滚 良田描绘丰景
...应用到小麦的育、耕、种、管、收全过程。通过严格优选良种,在北部塬区等6个重点乡镇建成集中连片良繁基地1.5万亩,良繁区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率达100%,年均为灵台及周边县区提供优质良种200万公斤以上。目前,已培育具...……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杭州的农贸市场,如何吸引年轻人?
去农贸市场 不一定是买菜,还有可能是去看电影文一西路345号,是杭州城西最大的“菜篮子”——骆家庄农贸市场。近日,骆家庄农贸市场完成了新一轮的改造升级
2025-02-16 07:51:00
以一份公函的名义多次虚报伙食费以会议通知或调研方案为由实则还是“吃公函”以公务接待名义套取资金……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针对当地近3年来在餐费管理使用方面的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2025-02-16 07:51:00
在《哪吒2》影片中,一口四川方言的太乙真人、说着天津方言的陈塘关百姓,这样的设计不仅给角色增添了许多幽默感,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更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2025-02-16 07:51:00
春节过后,太原气温起伏不定。连日来,太原城管公用事业管理中心通过强化燃气隐患排查、加大二次供水巡查维护、及时处置供热问题等系列举措
2025-02-16 08:00:00
助力全省优化水资源配置1月我省引调外来水2.3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超20%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今年以来,河北在完成国家下达引水计划的基础上
2025-02-16 08:03:00
我省在重点园区、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设立警务室(站)755个为企业提供“零距离”警务服务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把姓名、电话和身份证号发给我
2025-02-16 08:04:00
中新社德国慕尼黑2月15日电 当地时间2月15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约会见奥地利临时政府总理兼外长沙伦贝格
2025-02-16 08:05:00
助力低碳试点“双碳”目标落地,青岛能源集团召开“新春第一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波 通讯员 纪育鹏2月14日上午,青岛能源集团第三届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2024年度工作总结表彰
2025-02-16 08:06:00
我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和运用初见成效数据知识产权证书登记量居9个试点地方第一截至2月14日,河北已登记数据知识产权证书610张
2025-02-16 08:0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卫琳)昨日,民建厦门市委召开十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2025-02-16 08:1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近日,2023年度福建省“闽江杯”优质工程奖评选结果揭晓,新建福厦铁路厦门北站房屋建筑及配套工程(FXFJ-4标)斩获“优质工程”殊荣
2025-02-16 08:1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2月14日,202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暨“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副市长陈育煌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6 08:11:00
文化盛宴园博苑上演 超十万游客享中式浪漫
高甲戏演员与现场小朋友互动。(记者 卢剑豪 摄)汉服鱼灯巡游活动。(记者 赵博洋 摄)南音表演让现场观众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5-02-16 08:11:00
雨水和阳光商量好了,这个周末,你一天我一天轮流上班。昨天杭州阴雨绵绵,今天切换到晴好模式。不仅阳光重新上线,而且气温也要起飞
2025-02-16 08:22:00
济南市全面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
海报新闻记者 王宣淞 济南报道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市正全面铺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效、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
2025-02-16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