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盐碱地变“丰收田”——山东茌平夏收一线见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1 15: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6月11日电 题:盐碱地变“丰收田”——山东茌平夏收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麦浪滚滚闪金光,机声隆隆传四方。近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韩屯镇后店西村,众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尹成兵难掩好心情:“今年大丰收了!看来这么种没错,我等着再多包几百亩地。”

韩屯镇位于黄河第二大、山东最大的灌区位山灌区,全镇8万亩耕地有一半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化。过去,地里常见作物缺苗、减产,不少庄稼汉受困于土地,种植积极性差,收入低。

今年47岁的尹成兵几年前还是麦收经纪人,他来到韩屯镇本想收麦子挣钱,却先收到了乡亲倒的“苦水”。他说:“有人忙活一年亩产只有500来斤,有的地直接撂荒,我看着心疼。”2021年,他包下230多亩地,尝试和几个村民一起理顺土地“脾气”,重新种下希望。

与此同时,韩屯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83万亩,新建泵站8座、机灌站64座、出水口1207个,铺设灌溉管道6.4万米,建立“旱能浇、涝能排”的水网体系,既能引入黄河水压碱改良盐碱地,又能将盐碱水排走,创造了全新的农田水利格局;区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农民培训,推广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和形成高产的小麦品种“济麦22”“山农16”等。“今年好的地块亩产1300斤,估计今年挣10多万元钱没问题。”尹成兵说。

在韩屯镇张营村,金银花挂满枝头,村民穿梭田间熟练地采摘。正值盛花期,这80亩金银花田带动了周边100多名村民就业。今年68岁的张营村村民马素英说:“趁凉快,早上五点就来摘。说说笑笑干着活,一天能挣100来元钱。”

为了唤醒“沉睡”的耕地后备资源,当地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扶持发展金银花、玄参等对盐碱地有一定适应能力的特色农作物的种植,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成立合作社,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茌平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股股长刘云介绍,近年来,茌平区组织农业、水利等方面专家,对全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土壤改良、良种选育、科学管护和“改地”“改水”“改种”等系统工程,万余亩重度盐碱地“破碱重生”,盐碱地小麦平均亩产提高到近1000斤,全区高肥水耕地面积净增18.5万亩。

这是山东将“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山东有近900万亩盐碱地,各地正积极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向优质化、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此外,山东将进一步推动耐盐碱作物育种资源整合,加快耐盐碱作物品种试验审定、登记、认定,加强耐盐碱作物品种推广应用。其中,争取今年遴选2个至3个耐盐碱小麦品种实施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试验示范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30个以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盐碱地破“碱”重生 “开花结果”助农增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济南5月25日电 题:山东盐碱地破“碱”重生 “开花结果”助农增收作者 孙婷婷入夏以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央子街道的芳青玫瑰园内,3000亩的玫瑰花
2024-05-25 12:44:00
“排盐+配套灌溉+土地平整”治理模式 唤醒“沉睡”盐碱地
本文转自:光明网央视网消息:我国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5亿亩。在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的国情下,作为盐碱地最多的国家之一,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于保障国家
2023-07-09 14:26:00
中国农民丰收节丨齐鲁好“丰”景——山东秋季农业生产一线见闻
...合作社的1050亩耐盐碱鲜食玉米进入了收获期。“没想到盐碱地能长出这么好的鲜食玉米,多亏了专家推荐的好品种,一个玉米棒能卖1.6元,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一摞摞个大、粒满的玉
2023-09-22 10:22:00
筝鸣时评丨夏粮丰收背后,是潍坊全城的守护
...体种植的“潍麦16”新品种亩产达632.7公斤,创下了当地盐碱地小麦单产新高;用科技,寿光淼汇叁号家庭农场通过抗盐碱品种+水肥一体化+飞防托管,盐碱地里的小麦亩产从400公斤
2025-06-16 21:16:00
夏收、夏种绘就好“丰”景 “一年无闲田”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售为一体的荞麦全产业链,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万亩盐碱地水稻插秧展开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水稻现在到了移栽时节,万亩盐碱地里开始了水稻插秧工作。连云港经开区大新农场地
2024-06-18 17:23:00
...发扬愚公精神,兢兢业业、勇挑重担,改造了荒凉的苗圃盐碱地,打造了生态优美的“国字号”湿地公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省优
2023-03-14 09:48:00
种子科技带来蓬勃生机
...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种子科技带来蓬勃生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春日见闻阳春时节,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一块试验田上,小麦已长出十几公分的新苗。初心(东营)现
2024-04-01 03:01:00
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已过六成 “丰”景喜人夯实“中国饭碗”底气
...,为小麦的高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在河北黄骅,种植在盐碱地上的旱碱麦也迎来了喜人的丰收。记者来到了河北省黄骅市的李子札村,发现在盐碱程度高的麦地里,斑秃数量越少,代表着盐碱地治
2024-06-08 03:38:00
冬小麦穗穗饱满丰收在望
...常适合在北方种植。还有这个杂交小麦品种‘京麦189’在盐碱地里也能长得特别好……”这片麦田是新品种小麦的示范种植田
2024-05-29 03: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