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不足2%,南京缘何“举轻若重”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10-16 07:37: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

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不过,就是这小小的2%,却被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市持续多年聚焦“国之大者”,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在这个特殊节点,记者走进南京田间地头,寻找这座特大城市对2%“举轻若重”的答案。

头等大事,事关“国之大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关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话题,也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纵观古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口口相传的俗语,传递了朴素的生存智慧,也映照着常新的时代命题。

10月14日上午,在高淳区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的一处稻田里,金灿灿的水稻如浪翻涌,两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灵活穿梭,不到10分钟,一亩多水稻便收割完毕,饱满的稻谷很快装满运输车,整个流程高效又顺畅。

放粮完毕,农场主人陈福明爬上运粮车,抓起一把稻谷细细端详。“今年宁香粳9号水稻饱满度不错,从收获情况来看,预计亩产750公斤,比正常年份增产10%左右。”陈福明开心地说。

记者眼前的这片稻田是当地打造的高标准农田,采用省农科院秸秆基质块育秧、秸秆纤维基降解地膜等新技术,插秧后不用缓苗,除草剂减量5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升15%以上,有力保障了粮食稳产高产。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我市不是粮食主产区,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南京持续压实粮食安全责任,颁布《南京市粮食安全保障办法》,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同时,积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两手抓”,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数量和耕地质量“双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域内18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40万亩,占比76%。

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南京将“优质高效”贯穿优质稻米产业链各环节全过程,以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为引领,推进从种到收“四新”成果全覆盖,目前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此外,南京还加强哈茨木霉菌防治、生态型犁耕深翻、缓混一次性施肥等绿色技术普及,稻米品质逐年趋好。

比重虽小,关乎20余万人的“钱袋子”

“已经接到1000多盒的订单了,预计收割前就能全部预售完。”这几天,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名文格外忙碌,虽然自家水稻还有半个多月才能收割,但他的“开镰米”已经卖得如火如荼。

上个月23日,名文大米“开镰米”溯源保全证据公证项目启动。等到11月中旬,水稻收割时,南京公证处的公证人员将对大米收割、烘干、脱粒、封装等全流程进行监督与证据保全,给符合品质要求的每一盒“开镰米”贴上公证封条,消费者扫描封条上的二维码便可查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作业。据了解,此次“开镰米”限售6999盒,每盒168元。

作为种了30多年地的“老把式”,邵名文创立了“名文”大米品牌,带领32个种粮大户种植土地面积超万亩,合作社年产值7000多万元。“产值‘大头’仍然是粮食,除了直接销售稻谷、小麦等初级产品,合作社还开展大米加工等,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邵名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种植的南粳46水稻为例,直接销售稻谷,平均每公斤售价在3.2元左右,而加工成大米,平均每公斤售价达8—10元,目前合作社40%以上的稻谷都加工成大米销售。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南京市面上,本地大米只占10%左右份额,尽管比重小,但仍关系到南京20余万名农业从业者的切身利益。从田间的万顷金黄稻浪,到大棚里的特色水果蔬菜,再到塘口里的鱼虾蟹满舱,南京农业生产多维而立体,不仅确保了农产品供给的稳定和安全,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贡献了“南京力量”,更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钱袋子’鼓起来”的多元途径。

此外,我市还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振行动,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目前已累计培育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家庭农场680家、超千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7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

立足市情,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南京地形“六山一水三分田”,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造成农业“先天优势”不足,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同时,作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人口集聚度高,城镇化率达87.3%,农业市场需求已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等方向转变。从供给端看,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大力拓展农业多元化功能;从需求端看,迫切需要通过城市人口的消费,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为此,南京加快推动传统粮食观在大食物观中转型,立足“大城市小农村”、人多地少的市情特点,充分发挥市场空间广阔、科教资源富集、生态条件良好等城乡融合发展优势,高水平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强市。

金秋时节的江宁区龙尚村,群山环绕、山水秀美,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村内的丰硕欢乐农场更是众多亲子家庭必到的打卡点。“真的太好吃了,还是自己动手做出来的饭菜香。”10月12日,丰硕欢乐农场的餐厅内坐满就餐游客,大家品尝着亲手采摘的蔬菜水果,满屋欢声笑语。

农场负责人高凤元介绍,经过多年沉淀积累,农场现有百果园、种子博物馆、农耕馆、垂钓区、露营区等,丰富的业态让农场人气越来越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量1.5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0%。

从最初承包40亩地种植有机蔬菜,到如今集采摘体验、研学休闲等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农场,丰硕欢乐农场的蝶变成为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功能多元的都市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功能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南京在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上位居全国36个大中城市第三(省会城市第一),仅次于上海、北京。

对南京而言,推进都市现代农业,早已超越“种地打粮”的传统范畴,更是一场关乎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深刻革命。当每一寸耕地都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当每一片田园都承载着多元的价值,南京正以其特有的“绣花功夫”,在有限的土地上描绘出端牢“金饭碗”、迈向现代化的无限可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怎么种地?“会种地”升级“慧种田”—— “南京求解‘农业三问’”系列报道之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写本月初在溧水举行的一场“草莓擂台赛”,51家企业
2023-02-21 06:25:00
南京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步履铿锵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南京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步履铿锵□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清雪扣棚、采买农资、检修机械……春耕备耕时节,金陵大
2024-02-29 07:03:00
...花塘南粳46亩产801.9公斤我市水稻测产屡创新高的背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六合区耕地质量提升‘四新’集成展示与技术研究项目核心示范区60.68亩徽两优广丝苗水稻
2023-11-14 06:49:00
...关键词:耕耘□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苑青青岁末,南京高淳。江苏倩宝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新华将100吨稻子送到储备库,扦样、检验、检斤后收入粮仓。“一亩地出产水稻10
2023-01-07 04:10:00
...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两成“金融活水”滋润春耕备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从谷雨到立夏,正是一年春耕最忙碌时段,也是农作物新种的美好时节,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保驾护
2023-05-11 08:05:00
以都市农业为载体,为乡村振兴注动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2年,南京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都市田园乡村,打造人民满意的社会主
2023-12-15 15:04:00
“粮田”变“良田”,筑牢“耕”基绘“丰”景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2035年前,我市永久基本农田将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粮田”变“良田”,筑牢“耕”基绘“丰”景位于横梁街道三友湖村的艾津稻园,高大的四轮自走式植保机正在大片绿色麦
2024-04-16 06:39:00
...再次取得“三增”好形势良田良种良技 保障夏粮丰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夏粮丰收,全年主动。市农业农村局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市小麦亩均单产达370多公斤、总产超28万
2024-07-18 07:48:00
南京水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连续3年稳步提升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10月13日下午,以“科金助力创新,品牌引领味稻”为主题的“科金兴农服务日”活动在溧水白马农业博览中心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南京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20万亩
2023-10-16 10:50:00
...肚子”,秸秆粉碎后从收割机尾部抛出……6月14日,位于南京农高区的蜻蜓智慧农业研究院基地内的“无人农场”收割正忙。南京蜻蜓智慧农业研究院负责人王建明说,通过“云端”管理,无人
2023-06-27 07: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S20长固高速建设全线提速,桥梁下部结构完成过半
大皖新闻讯 S20长丰至固始高速公路霍邱至皖豫界段10月15日迎来关键节点——在潘集镇城西湖特大桥施工现场,巨大的双导梁架桥机平稳运行
2025-10-17 13:42:00
兖州区兴隆庄街道:青春守正筑根基 廉洁同行护初心
为深入推进年轻干部廉洁教育,共同筑牢廉洁思想防线,近日,济宁市兖州区兴隆庄街道精心组织开展“青春守正 廉洁同行”主题活动
2025-10-17 13:43:00
创新创业 共创未来 ——科创城数字科技产业园企业入园暨新地块开工活动隆重举行
金秋十月,叠翠流金。10月16日上午,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数字科技产业园内彩旗飘扬,气氛热烈。“创新创业 共创未来”——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数字科技产业园1-2地块创新创业企业入园暨1-3地块开工建设活动在此隆重举行
2025-10-17 13:45:00
数读“十四五”答卷:生态蝶变,绘就中国绿色发展新画卷
编者按:“十四五”时期,中国无惧风雨挑战,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国家治理等领域齐头并进
2025-10-17 13:46:00
河南建成5000余公里美丽幸福河湖
10月17日,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伟向记者介绍,“十四五”期间
2025-10-17 13:49:00
武汉工商学院赴晋艺术考察 许开强院长现场指导学生专业实践
近期,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组织绘画、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开展为期12天的山西艺术考察。作为学院核心集中实践课程,此次活动为绘画专业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搭建关键实践平台
2025-10-17 13:56:00
10月15日,施工机械的轰鸣声响起,太原站新建东站房工程正式开工。作为百年铁路枢纽,太原站此次将开启全面扩容与现代化改造
2025-10-17 07:56:00
10月16日,市城乡管理局对外发布消息称,新建路将于10月20日正式通车。新建路市政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北起北沙河南沿岸,南至迎泽大街口
2025-10-17 07:56:00
10月16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
2025-10-17 07:59:00
谋发展 抓项目 开新局|世界首座!纬度最高“追日”电站即将焕能,就在白城大安
走进白城市大安市乐胜乡,19667面定日镜整齐列阵,精准追踪着太阳的轨迹;核心发电区内,技术人员正围着设备仔细调试参数
2025-10-17 06:39:00
南昌又添一大型公园
10月15日,南昌鱼目山公园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0月底全面完工。公园以“城绿相融、江河共生”为特色,登山步道串联绿意,登顶可赏城市与江河风光
2025-10-17 07:10:00
有人骑车进入市民公园步行栈道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现在带老人孩子来,我都得时刻盯着周围,根本不敢放松。”近日,南昌市民李女士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
2025-10-17 07:10:00
泰和县拟加装1160盏路灯改善照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万礼妍)路灯照明,既是守护夜间出行安全的“眼睛”,也直接反映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实际效能。近日,泰和县城市管理局将“问计江西”网友关于改善夜间照明的建议正式纳入工作计划
2025-10-17 07:10:00
问政快报(2025.10.17)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08条,其中,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10-17 07:10:00
问政红黑榜(9月25日-10月9日)
金溪县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遂川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喜提红榜路面大量沙子导致骑行人员摔跤官方回复:已清理并道歉网友反映
2025-10-17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