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小田并大田,让“1+1>2”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9 06: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小田并大田,让“1+1>2”

——春耕春管一线见闻⑧

小田并大田,让“1+1>2”

4月16日,魏县和顺会村党支部书记马斌(右)在麦田里察看小麦长势。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摄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

4月16日,走进魏县前大磨乡和顺会村,成方连片的麦田格外显眼,绿油油的小麦攒足了劲儿拔节生长,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现在正是小麦浇水施肥的时候,放在往年,家里的6亩地,我们老两口得忙乎一阵子。”从前年开始,和顺会村村民张书兰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统一管理,当起了“甩手掌柜”,“白天在村里当保洁员,晚上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很舒心!”

昔日,受土地等级和基础设施差别较大等因素影响,和很多地方一样,和顺会村采取地块“肥瘦”和远近搭配的方式,把不同等级的土地分块承包到户,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三四块品质不等的小田。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小田作业受到很大局限。

小田如何变成大田?在当地政府推动下,和顺会村成立农业合作社,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对土地进行流转,首批土地流转涉及60余户200余亩地。

土地流转前,每到农忙季节,张书兰就很犯愁,自家6亩地分散在3个地块,不论什么活都劳神费力,收获时大型收割机都没法下地。村里要流转土地,张书兰是第一批签字同意的村民之一。“原先种植的地块,大小不一,春管时打药、施肥、浇水很不方便,在地块之间来回跑。”张书兰说,现在省时、省力不说,年底还能分红,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依法依规探索开展“小田并大田”集中连片整理,提升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田地碎片化,不利于良种、良技普及,也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着农业现代化。”魏县农业农村局农经总站站长樊九峰介绍,小田变大田后,看似简单的重整与合并,实际形成了“1+1>2”的叠加效应,村民劳动力得到解放,村集体还能增加收入,田块成方更便于机械化耕作、社会化服务、现代化管理。

魏县是我省的产粮大县。针对人多地少的耕地碎片化、集体经济薄弱缺支撑、留守家庭种地缺劳力等问题,魏县推出了“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托管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六位一体的农村土地“流转宝”模式,推进土地要素流转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在和顺会村党支部书记马斌看来,想要农业规模化运营,实现耕地增加、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强,小田并大田是未来趋势。

“我们积极流转村民手中的小块土地,小田并大田连片成方,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马斌告诉记者,农户除了土地租金保底收入外还可以获得分红收入,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收入。2023年,村里流转的200余亩土地实现盈利7.9万元。

“你看,这里的小麦用上了水肥一体化喷灌机,灌溉时通过一次作业,补充麦田所需营养和水分。”站在地头上,马斌说,小田并大田后,去掉了各地块间的田埂,增加了可耕地面积。地块大了,机耕、播种、浇水、飞防、收割,大型机械都用得上。就拿小麦浇地来说,水肥一体化比起传统的大水漫灌可节省40%的用水量,降低80%的人工劳动量。

看着整齐划一、长势良好的麦田,马斌的心中有了新规划,“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越来越多的成方连片高产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田”变“大田” 规模发展特色种植业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阳江阳西县塘口镇:“小田”变“大田” 规模发展特色种植业塘口镇群众在新开垦的辣椒种植基地劳作羊城晚报讯 记者詹翔闵,通讯员张嘉元、黄心怡、陈建华摄影报道:近日,
2024-06-26 07:48:00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铜闸镇:“小田变大田”实现农业生产“大托管”走进铜闸镇鸭西村陶村自然村“小田变大田”项目现场,贯穿田间地头的机耕路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中。田块大小不一导致农机施
2023-03-07 05:17:00
江苏盐城阜宁县罗桥镇:“小田变大田”开辟强村富民新路径
...问题,坚持党委统领、支部引领、党员带领,积极探索“小田变大田”的基层实践,成功打造集中连片1.0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农场,更好助力“一村一品特色工程”落地落实。党委统领,谋定
2023-09-25 11:49:00
小田并大田并出“希望田”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宜都流转全域7.54万亩丘岗地小田并大田并出“希望田”三峡日报讯(记者谭强明、通讯员吴建林)7月12日,宜都市枝城镇洋津畈村山坡上的辣椒园,数十名村民正提着竹篮
2023-07-21 06:56:00
唐河县东王集乡:四项有力措施 助推“小田并大田”改革落地生根
...(大象新闻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李国顺)近来,为推动“小田并大田”改革取得实效,唐河县东王集乡明确了四项关键措施,助推“小田并大田”改革落地生根,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4-07-05 12:56:00
唐河县东王集乡:推进“小田并大田”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6块,很零散,耕种起来特别麻烦,现在我们村正在实施小田并大田,未来我这10亩地1天就能耕种完,浇水更方便。”近日,唐河县东王集乡杨庄村,正在田里干活的村民杨清帅高兴地说道。据
2024-05-09 13:00:00
小田并大田,发展特色蔬菜产业
本文转自:大理日报鹤庆县辛屯镇——小田并大田,发展特色蔬菜产业□ 通讯员 杨红花近年来,鹤庆县辛屯镇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激活土地资源,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成功探索出“小田并大
2024-05-17 08:00:00
江苏邳州探索“小田并大田” 乡村振兴增添“活水源泉”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徐州10月11日电 题:江苏邳州探索“小田并大田” 乡村振兴增添“活水源泉”中新网记者 朱志庚2023年以来,江苏省邳州市积极推行“小田并大田”“一户一块田
2023-10-11 19:48:00
金乡县羊山镇:“小田变大田”改革,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根据实际需要把相邻的小块土地合并成大片的耕地,即“小田变大田”。坚持“稳”字当头、有序谋划推进羊山镇前刘村以村集体组织为基础,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载体,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依托
2023-09-15 13:0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大伯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0年 反复腰痛和右腿麻痛
刘晓峰副主任中医师首诊后钱大伯眼前一亮:腰腿不疼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年龄跨度大,腰臀腿的麻痛等症状剧烈,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常大
2025-08-03 10:50:00
中产午餐新宠,三个字
作者:敏敏 加七最近彩椒火了。先是关晓彤晒了妈妈做的“夏日低卡彩椒碗”,以彩椒作为容器,填入鸡胸肉碎、土豆胡萝卜泥等食材
2025-08-03 07:46:00
康复者变助人者,爱心大使在行动
8月2日,贵阳脉通血管医院举行“爱心大使”聘任活动,将30余位康复出院患者聘为该院“爱心大使”,鼓励他们凭亲身治疗经历
2025-08-03 02:57:00
过了50岁全身多处疼痛,专家推荐复方塞隆胶囊调理更对症
“膝盖蹲不下去,肩膀抬不起来,腰一弯就像生锈了一样疼……”过了50岁,很多人都开始被全身多处疼痛困扰。尤其是肩、背、腰
2025-08-02 17:15:00
科技创新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叶义言医疗新品发布暨\
2025年7月31日,“智护成长·‘童’享未来”叶义言医疗新品发布会暨“乐长计划”首批示范机构项目启动会在长沙举行。活动汇聚儿童健康领域顶尖专家与行业伙伴
2025-08-02 17:16:00
中医教你调白发,六君生发胶囊口碑如何?一文看懂
“年纪轻轻,白发却一根接一根地冒出来,拔不胜拔,染也遮不住。”你是不是也在为早生白发烦恼?你是不是也试过各种洗发水、护发精华
2025-08-02 17:17:00
疼痛反复发作不是老毛病,复方塞隆胶囊教你从源头调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腰酸背痛反复发,阴天下雨疼得更厉害,换了床、贴了膏药、吃了止痛药,效果都是一阵子好一阵子坏。身边人说你是“年纪大了
2025-08-02 17:17:00
饭菜一锅出!小熊电器全钢电蒸锅:效率健康美味全都有
周末餐桌上,孩子大快朵颐时满足的笑脸;深夜归家时,厨房里温着的那碗暖心热汤;朋友圈里,引来无数点赞的九宫格家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人心
2025-08-02 19:24:00
从面临截肢到重获新生!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成功救治糖尿病足患者
日前,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成功救治一名因糖尿病引起下肢动脉闭塞诱发糖尿病足坏疽而面临截肢风险的56岁男性患者
2025-08-02 14:10:00
政声速递丨健康饮食看过来!植物蛋白肉强势崛起,“德州制造”出口60国市场
大众网记者 田超杰 德州报道
2025-08-02 09:51:00
医患同心共护“肾”命之光,百余名肾友齐聚江苏省人民医院
8月1日下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肾情传递•健康接力”2025年肾友会活动现场
2025-08-02 09:54:00
贫血多年补不好 一查竟是癌症在作祟! 早期胃癌起病隐匿 出现这些症状别大意
“怎么会是胃癌?”40岁的王女士(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困扰自己多年的贫血,背后竟藏着更严重的疾病。前段时间,她因持续乏力
2025-08-02 07:12:00
三伏天总是疲惫 别把苦夏当中暑 饮食清淡化湿气 中医调理有妙招
随着夏季的脚步深入,尤其是三伏天叠加台风的影响,天气变得忽雨忽晴,忽冷忽热。不少人发现自己总是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以为是中暑
2025-08-02 07:12:00
脾胃好不好,“看脸”就知道?医生提醒:夏天是养脾胃的好时机,把握这几点很重要
最近,48岁的张女士(化名)总被身体的各种不适困扰:面色长期萎黄,像蒙着一层洗不掉的灰,毫无光泽,还经常食欲不振,腹胀严重
2025-08-02 07:12:00
七旬老人摔了一跤就“散架” 警惕骨质疏松背后的血液病“杀手”
在许多人看来,老年人腰酸背痛、行动不便似乎是“自然衰老”的表现,很少会联想到严重疾病。然而,有些疼痛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隐患——多发性骨髓瘤
2025-08-02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