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舱落机临”、追踪“千里眼”……他们充分训练,最佳状态守护航天员安全回家
...点景象测量团队跟踪拍摄的,他们也被称为追踪飞船的“千里眼”。清晰的景象测量是判断返回舱返回状态的重要依据,返回舱着陆前十公里,要完成开伞、抛防热大底、反推发动机点火、软着陆等多个关键动作,及时获取清晰...……更多
中国“神箭”即将启程 全系统合练为成功发射“保驾护航”
...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测控系统是掌握飞行器状态的“千里眼、顺风耳”,是天地交流的“传声筒”,它对于火箭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以及完成预定任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火箭点火起飞后,接力护送火箭飞行的第一棒...……更多
练就跟踪火箭“绝活” 测控系统每名操作手都要达毫米级精度
...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测控系统是掌握飞行器状态的“千里眼”“顺风耳”,是天地交流的传声筒,它对于火箭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以及完成预定任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火箭点火起飞后,接力护送火箭飞行的第一棒就...……更多
...,数智中心都有实时监控设备和无人机巡航充当发射场“千里眼”,对发射场进行全面监测,为技术区测试人员转接实时高清画面,辅助发射场工作高效稳妥开展。 “青山USB雷达跟踪正常。”火箭点火起飞后,也是工程师王录...……更多
...回舱发出的‘呼叫’信号,锁定返回舱的准确位置,堪称‘千里眼’。”团队负责人介绍,这些科技人员和装备分布于东风发射场、太平洋某海域等10余个点位,地域跨度超过7000公里。 据了解,此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更多
接航天员回家!这支“神秘”分队准备好了
...大大提高了搜救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作为搜救队员的“千里眼”,无人机分队不仅要满足看得清楚,还要具备在各种条件下的飞行能力。虽然无人机在搜救效率和成功率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其操作却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4月份...……更多
...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开学典礼上,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作为教师代表,向2024级新生分享了自己从高校教师到航天员的成长经历。作为一名“上过天”的学长和老师,桂海潮有什么感...……更多
浩瀚大漠搭起梦想天梯
...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出发!”“是!”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代表亿万中华儿女,首次踏上逐梦太空的征途。出征仪式现场,一群小学生使劲挥舞着手中的鲜花...……更多
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太空之家”内,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正严谨细致地按计划开展各项任务。他们的在轨工作与生活又有哪些新的进展?舱外航天服检查维护上周,乘组开展了空间站内“飞天”舱外...……更多
航天员是怎样练成的?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顺利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经常会有人问,航天员的“超能力”从何而来?他们是怎样练成...……更多
神舟十七号乘组在轨开展脑电测试研究 前景可期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期,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顺利进行了在轨脑电测试实验。按计划,空间站在轨脑电测试实验将分为多个阶段展开实施。目前,不同批次的航天员乘组与地面科研人员紧密合作,...……更多
为登月做准备,刚选拔结束的第四批航天员需要哪些针对性训练?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后续,他们将进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更多
...“人民科学家”王小谟,终其一生为祖国国防事业打造“千里眼”。“当代愚公”黄大发用36年时间,在深山的高坡陡岩上凿出一条9.4公里的水渠。这些国家荣誉获得者用一生的坚守书写了自己辉煌的人生,也为祖国事业作出卓...……更多
首批90后航天员飞赴太空
10月29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昨日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工程新闻发言...……更多
“太空菜园”新升级可循环使用轮番种植
航天员品尝新鲜蔬菜太空菜园又又又升级啦!随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日益临近,正在中国空间站坚守岗位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也即将完成他们的飞行任务。航天员在轨品尝太空种植新鲜蔬菜返回在即,三位航天员依...……更多
俯瞰沧海的海洋二号系列卫星 “千里眼、金手指、顺风耳”全为“西安造”
...感数据业务化进入国家级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奠定了基础。千里眼 金手指 顺风耳 海洋观测大显身手海洋占据了地球71%的面积,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海洋所产生的台风、海啸等灾害往往会给人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更多
神舟十九号计划太空驻留约6个月(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组合体在垂直转运中。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宋令东。 航天员王浩泽。以上图片均为汪江波摄(新华社发)10月29日上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更多
...号乘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已在轨驻留一百多天,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最近一段时间里,他们在忙些什么?一起来看看。这是神舟十八号乘组正在开展“空间环境对生物节律与睡眠的影响及其...……更多
...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将入驻中国空间站接替神舟十七号航天员4月24日,一个属于中国航天人的特殊节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个见证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艰辛历程的特殊地标。54年前的这一天,我国第一...……更多
女航天员太空旅行:生理期要怎么办?遗传和生育功能会受影响吗?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她们的遗传和生殖功能产生影响。女航天员生理期在太空旅行中的管理方法在太空探索中,飞行员的身体健康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对于女飞行员而言,与男性飞行员不同,她们需要对自己的生理期...……更多
“太空菜园”迎丰收,“天宫”种菜如何实现?
近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采摘了“太空菜园”种植出的新鲜蔬菜,“太空蔬菜”现摘现吃、新鲜又美味,航天员同时也为新一批蔬菜培养做好了准备。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天上种菜?太空种菜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植物在...……更多
...系统压力应急演练主要模拟空间站面临内部失压情况时,航天员与地面人员“天地协同”进行紧急处置的全流程。医疗救护在轨训练模拟了航天员在轨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时,进行医疗救护的过程,帮助乘组进一步熟悉设备位置...……更多
...体。全领域行动——专家组队科普讲师团“雷达被称为‘千里眼’,想要了解雷达,先要知道什么是电磁波。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打电话、发短信,都需要它帮忙,雷达是依靠识别电磁波来运作的设备。”面对现场...……更多
女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禁止生育?太空环境对人的影响真有这么大吗?
...的话题之一。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女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竟然被禁止生育。这一禁令的出现,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热议。女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禁止生育的原因是什么?自从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太空探索就成...……更多
逐梦苍穹、揽月九天 中国探月工程“进度表”被“剧透”
...各系统相关研制建设情况怎么样了?针对后续登月任务的航天员训练有何不同?在4月24日上午举行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说,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各系统正...……更多
火星到地球:大约4亿公里的壮丽旅程!震撼揭秘!
...着巨大的轰鸣声,降落伞缓缓展开。飞船在降落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感受到强烈的向上拉力,但内心却充满了归家的喜悦。当飞船安全降落在地球上时,一阵欢呼声和掌声迎接着宇航员新的开始。火星到地球的旅程是人类科技...……更多
...知贡献中国力量。陈冬用图片和视频结合的方式,分享了航天员训练和空间站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没有听到敲门声,也没有客人来串门。”自称是“宅神”的陈冬这样形容空间站的生活常态,所以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出...……更多
神十六乘组归来“首秀” 分别走进三位航天员的“太空世界”
昨天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后首次正式公开亮相。据了解,乘组飞行正常返回后恢复期主要分为隔离恢复、疗养恢...……更多
航天员李聪:始终保持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
...京时间2024年4月24日11时,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乘组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问:首先,祝贺您!02航天员李聪。从加入航天员队伍到出征太空,在这一过程中,你经历了...……更多
飞行器控制团队:为飞行器装上“千里眼”,去星海深处看看
编者按“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是欧莱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发展和延伸,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以及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5月15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2025-05-15 16:00:00
央视消息 今天,新任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正式亮相。蒋斌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军兵种结构布局调整和军事人才培养需要
2025-05-15 16:07:00
壹视界·微视频|“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
“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这10个瞬间值得铭记!
2025-05-15 12:02:00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中国海警”公众号消息,5月13日,中国海警局直属第二局成功救助8名外籍遇险渔民。当日17时31分
2025-05-15 13:00:00
乘风破浪的军校:中国海军为何青睐古老帆船
中新网5月15日电(钟新军)从中国海军方面获悉,5月12日,越南海军“黎贵惇”号风帆训练舰抵达广州,开始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
2025-05-15 13:30:00
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超声诊断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岳阳召开
5月8日至11日,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超声诊断国际研讨会在湖南省岳阳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湖南省血防所”)主办
2025-05-15 00:48:00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4日,美国国防部表示,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土耳其出售导弹及相关部件,预计价值3
2025-05-15 07:29:00
跟随中国第5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进行空中巡逻,记者体会到了飞行机组的不易。当地地面温度经常在40℃以上,机舱内的温度则要超过50℃
2025-05-15 10:29:00
巴空军先敌发现目标,先敌发起攻击,再次击落印军77架军用无人机
前言:印度总理莫迪5月8日召开政府部长会议,称国家处于“敏感时期”,敦促各部门“持续保持警惕”,并“保持清晰沟通”。这是莫迪首次发表关于局势紧张的讲话
2025-05-14 23:32:00
海上发射!5月19日,“海阳船”将再发“海阳箭”
据微信公众号“海阳发布”5月14日消息,5月19日15时—16时,由烟台海阳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海遥五运载火箭将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
2025-05-14 23:37:00
印军凌晨突射6枚导弹,红旗9体系全部拦截,巴军放弃忍让开始反击
前言:从各方面披露的情况看,这次印巴局势紧张就是印度为了转移内部矛盾故意策划的。印度率先发起针对巴基斯坦的导弹袭击、约80架战机袭击还有无人机袭击
2025-05-14 23:55:00
美军耻辱之战!出动3万大军百艘军舰攻岛,结果对手只有3条狗
在70多年前的太平洋战场上,有一场战役至今让美军不愿提起。因为太丢人了。这就是基斯卡岛战役,一场兵力悬殊却战果离奇的战争
2025-05-14 17:32:00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了解到,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近日完成首次整机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05-14 18:19:00
印度S400系统被锤?俄罗斯作出重大宣布,敏感时刻,莫迪脸都没了
近日印度一位空军中将表示,俄罗斯邀请印度联合研制S500导弹防御系统。按照他的说法,俄罗斯好像不是第一次邀请印度一起研制这玩意了
2025-05-14 16:51:00
当地时间14日,应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等人要求,日本国立公文书馆首次公开了侵华日军“荣字1644部队”“波字8604部队”“波字8609部队”留守名簿文件
2025-05-14 14: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