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青岛科技力量背后倾力“托举” 助载人航天发射任务30战30捷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27 00: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丽平

10月26日11时14分,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心血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其中,青岛的科技力量不可忽视。

第30次——

备而不用

此次任务中,来自青岛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下称“中国电科22所”)再一次圆满完成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保障任务。

据团队工作人员介绍,在发射上升阶段,飞船急速升空,面临诸多风险,一旦发生应急返回,中国电科22所自主研制的定向仪设备会第一时间侦收到返回舱信标,从而引导搜救力量准确抵达,以最快速度营救航天员。

10月26日11时许,中国电科22所电离层环境观测团队紧张待命,加密观测。“我们期待备而不用,但绝不可用而不备。”中国电科22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负责人说,当看到神舟十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后,团队成员心中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此次任务中,中国电科22所参研人员共15人,参试设备38台套,有机载、车载、船载定向仪,分别装备在直升机、运输机、搜索车辆、救助船舶等多样化的搜索平台上,沿飞船飞行轨道部署在我国陆上、海上十余个应急搜救点上。

“定向仪能够即时接收返回舱发出的‘呼叫’信号,锁定返回舱的准确位置,堪称‘千里眼’。”团队负责人介绍,这些科技人员和装备分布于东风发射场、太平洋某海域等10余个点位,地域跨度超过7000公里。

据了解,此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第30次飞行任务,也是第12次载人飞行任务,中国电科22所全程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历次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1年来,他们始终坚守“为航天员顺利出征、安全健康返回提供科技支撑”的初心使命,为工程着陆场系统先后累计交付100余台套专用装备,建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特色的着陆返回舱搜寻定位装备体系,在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印记。

第51次——

助力飞天

在此次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过程中,青岛理工大学也提供了技术支撑,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联合实验室团队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实时呈现飞船运行轨道、位置、姿态以及载荷等信息,为飞船提供“上帝视角”。

“团队的航天测控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已经在此前多项航天任务中发挥巨大作用,已经成为我国航天任务中固定的技术支持,这次神舟十七号同样延续了这项技术。”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高端装备数字孪生与可视化遥操作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庆海介绍,以护航“载人飞船”任务为例,飞船的空间飞行状态是难以被直接观测到的,三维可视化平台可以将飞船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0.1秒内进行“实时翻译”,并驱动控制中心屏幕上的飞船模型调整位置与姿态,让地面控制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飞船“实况”。

“这套系统能够实时再现和监测在轨航天器的轨道、位置、状态及其部件操作过程,相当于为我们观测太空中的飞船状态提供了一个‘上帝视角’。”张庆海说。

据了解,在火箭发射升空之后,地面控制人员无法通过肉眼观测飞船在地球上空的运行情况,在变幻莫测的太空环境以及远距离控制条件下,实时精准的数据解析对于地面控制人员的精准控制尤为重要。

张庆海介绍,深空探测三维实时可视化技术完全依靠真实数据驱动,对海量测控数据进行实时精准解析,将飞船的运行轨道、姿态以及位置信息等实时呈现,远在太空的航天器能立刻被“拉近”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屏幕上,实现了航天器整个飞行过程的三维实时可视化,为地面控制人员的精准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此前,该团队已经参加并圆满完成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二号,空间站核心舱与神舟系列飞船,天舟系列飞船,空间站问天、梦天实验舱交会对接等,航天测控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任务,见证了我国空间站的建设过程。本次神舟十七号任务也是联合实验室团队第51次参加国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工程等航天测控飞行控制与指挥任务。

第13次——

列装神舟

此次神舟十七号上还搭载着海尔生物医疗航天医用冷储箱,该冰箱是从神舟八号开始列装神舟飞船的,圆满完成多次空间医学实验的航天医用冷储箱。

海尔生物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民用冰箱相比,航天医用冷储箱有多处不同。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民用压缩机制冷技术会失灵,但该冰箱使用了其自主研发的制冷芯片一体封装技术,经过轻量化设计,首次将热电制冷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航天冰箱中。

同时,克服了“轻与强”矛盾体。航天冰箱每增加1克重量,需要付出约1克黄金的发射成本。作为航天冰箱,产品不仅要轻,还要能经受住发射阶段的振动冲击考验。因此,“轻与强”两者成了一个矛盾体。“该冰箱实现了整机重量与整机力学强度的统一。”该负责人介绍。

空间站在轨使用的电都来自太阳能帆板,这就要求航天冰箱的耗电量尽量小。所以,他们还采用轻量化设计及聚氨酯复合保温技术,实现产品能耗比设计要求还节能25%,其制冷效率较传统民用产品提高约50%。

截至目前,海尔生物医疗航天冰箱已经13次进入太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目标是星辰大海!驻青高校护航航天事业,探“空”步履不停
高雅洁青岛报道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回顾近年来我国重大航天任务,青岛科技广泛参与其中。“青科大一号
2024-04-29 15:12:00
凭硬核科技“护航”,驻青高校在探“空”中贡献青岛智慧
...片浩瀚星空,在这一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赴太空。青岛作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城市,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驻青高校以科技创新为“护航”利器,在保障航天任务、深空探测、
2025-04-24 21:41:00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中国电科第二十二研究所38台套设备搭建起跨度超7000公里保护网青岛科技护航神舟十七号顺利升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通讯员 黄琳本报10月26日讯 26日上午11点14分
2023-10-27 06:27:00
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这些“江苏科技力量”在支撑
...跟踪正常!”“渭南跟踪正常!”“太原跟踪正常!”“青岛跟踪正常!”火箭穿越云层,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此时,测控系统工作的舞台才刚刚拉开序幕。无论是火箭起飞还是飞船返回,中国
2023-10-26 18:02:00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丘勋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在这捷报的背后,有当地公安机关披星戴月奋力护航的不懈努力。载人飞船从发射到进
2023-10-27 08:05:00
百次发射的背后是他们共同的航天梦
...梦。王淇俊、刘家益摄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意义重大,使命非凡。从一个螺钉、一根导管、一束电缆、一台单机、一个舱段到组装出一发完美的火箭都要有精细化的操作、
2023-08-04 06:14:00
中国首颗中轨道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发射,背后这家公司5年前落地临港布局
...3分,智慧天网一号01星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第一颗中轨道天基网络卫星,也是上海市科技重大专
2024-05-09 18:01:00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从此之后,我国的航天事业得以迅速发展。2016年3月8日,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
2023-04-25 06:43:00
集“星”成链,聚势腾飞——2025海阳火箭成功首发侧记
...射观礼现场人头攒动。(吕奇 摄) 在观礼区一侧,来自青岛的12岁男孩麻焱枫早早选好位置、架上设备,等待火箭发射,“我们13日早上六点半从青岛出发,因为这是海阳2025年首次
2025-01-14 14: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智能安全帽,让矿工有了AI“卫士”
11月5日,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恒洋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嘀嘀
2025-11-13 08:03:00
“长与短”周期变革,“快与慢”时效重构,“热与冷”业态碰撞—— “双11”三重奏,解读消费新变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1月12日中午
2025-11-13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日前,在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中心,一辆白色无人车平稳地穿梭于主仓库与宝湾库区之间,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驳货作业
2025-11-13 08:05:00
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
全链条持续发力,以硬核技术竞逐市场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11-13 08:05:00
江苏南京:“爆单堵件”难寻踪迹,科技赋能让“双11”物流运输“从从容容”
“爆单堵件”难寻踪迹,科技赋能让“双11”物流运输“从从容容” 直播间“秒光” 无人机“闪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周容璇“3
2025-11-13 08:06:00
逐浪氢能“新蓝海”,南京加速能级跃升
实现全产业链布局,链上企业持续“加码” 逐浪氢能“新蓝海”,南京加速能级跃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通讯员陈伟伟郑瑞陶炎李雪莹蹲点主题
2025-11-13 08:06:00
2025 脉脉职场新人报告:超50%职场新人想跳槽,校招生最想去字节跳动
脉脉人才智库近日发布《以能为本——互联网职场新人流动趋势 2025》报告,将校招和工作经验在3年内的社招人才界定为“职场新人”
2025-11-13 08:57:00
江苏南京:多点突破屡刷纪录 科创助推产业升级
黄维院士引领南工大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闯出新天地 多点突破屡刷纪录 科创助推产业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谈洁姜静实习生钱逸霖在柔性电子领域
2025-11-13 09:43:00
海尔三筒洗衣机:中国第一,海外陆续上市
11月7日,一场聚焦中国三筒洗衣机的发布活动在越南胡志明市西贡河畔举行。活动以户外用户交互嘉年华形式打造沉浸式体验,2000余名消费者
2025-11-13 10:34:00
“双11”厦门网络零售额全省第一总额397.2亿元 760家企业、1062家店铺销售额超100万元东南网11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又一年“双11”即将落幕
2025-11-13 10:48:00
辛选双十一数据出炉!销量超3000万单,总人气突破5亿
鲁网11月13日讯历时超一个月的“双 11”大促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快手头部直播电商企业,辛选集团在新任董事长初瑞雪的带领下
2025-11-13 11:10:00
打破学科壁垒,贯通产学研链条:宁诺以“”无边界理念回应智能时代命题
10月31日至11月2日,机器智能与自然启发计算国际会议(MIND 2025)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主办
2025-11-13 12:05:00
长春万达滑雪场启动造雪 12.25解锁四季滑雪自由
不用等寒冬、不用等降雪,长春净月高新区万达茂里藏着一座“四季不打烊的滑雪天堂”!吉林省首家室内滑雪场长春万达滑雪场已正式启动造雪模式
2025-11-13 14:05:00
利和味道“双塔”齐聚FHC,重塑中国西式食品市场格局
2025年11月12日,第28届FHC上海环球食品展—— 一场关乎中国西式食品未来的布局正悄然展开。国内食品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利和味道
2025-11-13 14:09:00
欢喜传媒引入新投资人及战略合作伙伴 共筑“AI+影视”新生态
近日,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欢喜传媒”)宣布引入新投资人C River Co, 发行约7.3亿股(19.9%)的新股及约7
2025-11-13 14:09:00